【篇一:家乡的名片】
武威,我的家乡。它是一座拥有丰富历史文化的城市,是一座拥有许多古代建筑的城市,是一座有着“银武威”美称的城市。在我的眼里,它有着这几张别具风味的名片。
特色小吃是家乡的美食名片。瞧,那红红的辣子油倒在那薄而亮的面皮上,再放上几根黄瓜丝,让人垂涎三尺,这是凉州市场的面皮子。看,那肥而不腻的腊肉,香而味甜的茯茶,宽宽的行面,再浇上一勺特制的卤汁,这是北关市场的三套车。闻,那酸酸的味道中带着一丝香味,这是云晓熏醋。地方小吃花样多,应有尽有。
历史故事是家乡的文化名片。我的家乡武威,古称凉州。它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处,是河西走廊四郡之一。在这里,骠骑将军霍去病多次征战,击败匈奴,使整个河西走廊纳入了西汉版图。我的家乡还有很多传统文化,凉州孝贤、凉州舞狮、四坝攻鼓子、高坝社火等,淳朴的优秀文化养育了凉州儿女。
建筑是家乡的名片。文化广场有举世闻名的马踏飞燕铜像。你看,马儿一足踏飞燕,三足凌空,尾巴飘动,气宇轩昂。它的造型优美,工艺先进,令人叹为观之。马踏飞燕表达了古凉州人民对生活的美好向往,被定为中国旅游标志。北大街的罗什寺塔是为了纪念鸠摩罗什弘扬佛法,翻译经典的政绩而建造的。寺塔最早建于后凉,唐时曾大力扩建,明清皆有修葺。罗什寺塔是家乡2500多年前中西文化交流的见证。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这一句诗让我们了解了古代的武威。在“一带一路”的政策下,我的家乡武威会愈发壮大,继续是华夏文化的一颗耀眼的明珠。
这就是我的家乡,集地方小吃、历史文化和传统建筑于一体的一张名片。我爱家乡!更爱武威!
【篇二:洒进想象的雨】
恰好是昨天,我将要睡觉,便随手拿起一本阅读,躺在床上,读到一篇文章,《纪晓岚》。其中有一个情节让我大笑不已,说是乾隆叫纪晓岚在他新买的扇子上题一首诗,纪晓岚便题了一首王之涣的《凉州词》,可是“黄河远上白云间”这句话中,由于太急,便少掉一个“间”字。乾隆好歹也知道这首诗,便问纪晓岚这诗究竟是诗是词,纪晓岚知道自己少写了一个字,便说题目是《凉州词》,自然是词了,随后念了出来。于是乎,一首新词诞生了:黄河远上,白云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唉,还好那时候困了,不然我早笑疼肚子了,估计乾隆也被吓了一跳。
纪晓岚不愧是铁赤铜牙,想象力令我折服。只可惜,现在身边想象力丰富的人越来越少,孩子们的想象力也因为所谓的标准答案而一点一点被抹杀。这使我又联想到一道小学生考试题:“八路军在山上_____敌人。”这个空直接就是随便填的,例如:歼灭,发现等,可是老师却说是错误的,因为正确答案是“俯瞰”。中国的应试教育真是“标准”,孩子们为了能够填对答案,天性充满想象的孩子们一点点把“标准答案”记牢,把与之无关的都抛掉。我不希望有这样一批一批的学习机器、考试机器。应对这样一个问题,不应只有一种想法或办法,就像飞行员只懂得看《士兵手册》一样。
我想,中国孩子们如果陷进束缚想象力的坑里,则很难自拔。有些方面,后人确实不如前人了,我们应给孩子们足够的空间,不束缚于死板的考试方法、学习方法,洒进想象的雨,发挥想象的极限,就像说出拥有一快砖后的50种用途一样,让孩子们产生随时随地随机应变的能力,让孩子们拥有属于自己的想象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