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路相关作文

【篇一:学古筝】

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特长,而我学习的特长是一个民乐——古筝,并且我一直练到现在。

在我一年级的时候,我的好奇心非常强,因为古筝是一个我从未见过的乐器,我便一眼就爱上了这个乐器,便从那时一直坚持下来。

刚开始学古筝的时候非常简单,就学认弦,so la do rai mi。可学着学着,我有点不喜欢它了,我开始觉得弹琴很累,带着胶布手指很疼,我便不喜欢练琴了,可我并没有放弃,因为我知道能坚持一件事非常不容易。

就在去年,我要考古筝九级的时候,我再次想要放弃,因为我觉得九级的曲子又难又长,我真的不想练琴了,可我发现练琴这个事我越是不想练琴越是在我心中频繁出现,难道我与古筝有缘?想着又看了看谱子,原来我都学了这么多曲子了。不!我不能放弃,我已经冲到九级了,再往前冲一点我就胜利了,我再次鼓舞自己,开始刻苦练琴。其中虽然有许多问题,可我都跨了过去。

转眼就到了考九级的时候了。我在考场的门口悄悄默念着曲子,生怕自己忘了,虽然曲子都背了下来,但考官叫到我的时候,还是让我紧张的不行。我轻轻的走进了那间考试的屋子,我仔细看了一下这两位考官,都是男考官,他的皱纹又深又长,眼睛挣得很大。我赶紧跑到座位上坐下,一只手放到古筝的左边,一只手放在古筝的右边,摆好姿势我便开始弹了起来,优美的曲子从我指尖弹出,我开始不再紧张,考官的皱纹也渐渐消去,流露出灿烂的笑容,曲子终于弹完了,我走出了那道“鬼门”回家去了。当我拿到证书的那一刻,我觉得什么努力都值了。

虽然我的古筝路还在慢慢的走着, 可我相信“只要你想做,就一定能做到。”

【篇二:在路上】

初闻筝音的刹那,我已走在路上。

儿时,妈妈常陪我在一架古筝前,勾、托、抹、劈,一遍遍重复枯燥乏味的音符。我厌倦,它夺走了我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每当小伙伴们嬉闹的笑声从窗外传来,我心中便会腾起一股无名的委屈:凭什么我要与这筝相伴,凭什么只有我不能奔跑在阳光下?

妈妈只说,我长大了就会懂。就这样,我懵懵懂懂走过了八年古筝路。

不知从哪一日起,我的厌倦竟渐渐浅淡。

开始会每天有计划地练琴,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微的错误;开始认真对待每次比赛,在每个夜晚反复揣摩;开始陶醉于义甲与琴弦振动的瞬间绽放的星光飞溅。

一向严厉的老师,也会欣慰地拍拍我的头;许多次我立于聚光灯下,听见淙淙的琴声在剧院流淌,看着金色的奖杯折射出五彩光,我知道,我的脚下踏着坚实的古筝路。

随着手下流出的乐曲越来越有生命,我无可抑止地爱上了它们。透过面板上木头的纹理,我仿佛能看到跨越千年的岁月悠悠。

《高山流水》的轻音袅袅,是俞伯牙钟子期相逢的瞬间,让人忍不住一掬清泪,为那千古不朽的知音情。《梅花三弄》的萦萦绕耳,让傲雪挺立的梅花在摇指悠然的琴音里栩栩如生。听着《春江花月夜》的古朴幽远,我好像看见那一条平静的大江,浪花亲吻彼岸,打翻人心里的软,不由轻吟“江畔何年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而《战台风》则绘出一幅激昂场景:工人们立于船头,手握纤绳,汗流满面。每一次扫弦、刮奏,都好像是台风呼啸,天崩地摇。更有《井冈山上太阳红》的欢快喜悦:遥遥万里长征途,都在会师的刹那化作拥抱的温暖以及指点江山的豪情。

远在春秋时期,古筝就已走在路上,如今已然成熟而丰满。岁月千年,刻映着它一路走来的痕迹。而我,何尝不是背负着文化的传承奔跑在这条路上?这路上,有炎黄子孙钟爱的筝音悠长,更有历史长河需要再续的香火因缘。

那份使命与责任,让人不惧风雨。

一个清朗的午后,我坐在古筝前,脑海中浮起那些让我心醉的曲。一霎时,忽地明白,原来——

初闻筝音,我早已走在路上。

<1>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