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水相关作文

【篇一:忆古蜀】

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

——古蜀游学之旅

古人曰:“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袅,开国何茫然。”传说商周时期的成都平原,有一个古老国家,名曰古蜀。

古蜀,由冉族和羌族合成。蜀族是先秦时期一个不同于华夏族文化的民族。“蜀”字最早发现于商代的甲骨文中,那时的蜀人早已学会祭祀,但是这么先进的文明,却没有留下文字。

忆古蜀,岷江环城山。纵目蚕丛蜀之先,春来杜鹃啼血盘,能不忆羌冉?

忆古蜀,先名无人知。环望江山延绵倚,自在游城太古里,三星捧月湾。

忆古蜀,忆其君王也。相传黄帝娶蜀山氏的女子为妃,诞下男婴,长大后纵目。他擅长养蚕,所以取名为蚕丛。忆古蜀,则忆其琴水清泠,忆蚕从为古蜀之先王。而后,相传开明氏打败外敌后,望帝杜宇将王位传给他,后化作杜鹃,回归故乡。

忆古蜀,忆其文明。金沙的太阳神鸟,三星堆的青铜,代表着灿烂的古蜀文明。但让人费解的是,为什么没有给留下任何文字,让后人考究。

忆古蜀,更忆它的神秘文化。古蜀人崇鸟,崇鸟能飞,上天下地。古蜀人惧蛇。仔细想,这与古埃及文化有几分相似,生活在两条河畔的古蜀与古埃及,分别受着长江与尼罗河的滋养,两地虽然相隔甚远,但文化确是如此相似。

望道法自然,古蜀,让我回忆无穷。

忆古蜀,忆九天开出的成都。

【篇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每次和爸爸到琴江河堤上散步时,总是会看见几只或一群白鹭鸟落在河边觅食或休憩。看着清棱棱的水,蓝盈盈的天,多彩的晚霞,再点缀上这些落在河边的白鹭鸟,爸爸总要吟上一句:“孤鹜与落霞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我虽不明白爸爸吟的诗的意思,但配上眼前之景,感觉真的很美,就像琴江河上晚霞下白鹭鸟翻飞、停留、觅食时那样美。

听爸爸说,十几年前,琴江河可没有现在这么美丽。那时的琴江河还是一片荒芜:河两岸杂草丛生,沟坎横卧,星星点点的树木杂乱地长在尘土飞扬的土河堤上……看上去给人以萧瑟之感。再加上人们的生态和环保意识差,把生活脏水和各种生产经营的废水直接倾倒在琴江河中,河水变得又黑又臭,连鱼儿都想逃离家园,去寻找安全的生存空间,更别说能看到白鹭鸟落在河边的身影了。

庆幸的是,后来人们的观念发生了变化,逐渐意识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人类最大的财富就是优良的生态环境”“发展就要绿色发展”。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整治与推行河长制管理与教育下,更多的家乡人自觉主动的参与到美丽琴江河的建设中,从此琴江河彻底改变了模样:杂草丛生的河岸变成了柳树成荫、繁花似锦、绿草如毯的堤岸;沟坎横卧的河道变成了牢固的防洪大堤和规划整齐的人行道;黑臭脏乱的琴江水变成了青棱棱碧波荡漾的母亲河;就连多年未见的白鹭鸟也展翅翱翔在琴江河上,时而翻飞,时而鸣叫,时而嬉戏,时而觅食……美丽的琴江河,如同一位美丽的仙女降临在石城这片沃土上。要是你和我一起到河边走走,相信你也会被这美丽的景色吸引。

琴水碧悠悠,白鹭映其中。每次看见落在河边的白鹭鸟时,我心中那份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信念就更加强烈了。多彩石城——最美赣江源,让我们一起参与,一起共同努力建设吧!

<1>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