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写给龙应台的一封信】
“那个娇羞的女儿,此刻望着镜里三十六岁的自己,觉得宇宙的秩序正踩着钢铁的步伐节节逼近,从开幕到落幕,节奏严明紧凑,谁也不慢下来。”当我读到这里,突然有些害怕,怕什么?怕当我长大时回忆起“龙应台”这个名字时,只透过有限的书本……
我第一次接触您的作品是在初一。那时,语文老师推荐我们读您的《目送》。这本《目送》不只是对我的写作有很大的帮助,也告诉我,原来有时候把自己想记录的东西用文字表达出来是一件很美妙的事情。
读《目送》时,我有和您一样的心理,只不过我比您的年纪小一点,通过您的文章,我看出您的后悔和忧虑同时也有对现在的珍惜,有些您悔不当初的事情,在我这个年纪可以说是正好的。您的指导下,我就一步一步地走,想要走得踏踏实实、稳稳当当。
都说“读一本书就像是在和一个高尚的人谈话”,我想是的。透过您的文章,我仿佛明白了一些懵懵懂懂的事理吧,不算很懂事,只是比以前更加乖巧了。您给我的心灵指导,像在我受伤时候轻轻抚摸着我的头,给我一个心灵停留小憩的小窝。
不只在《目送》,体会到您对老人的愧疚之情,儿子对您冷漠时的心灰意冷,寒假,我看了您的《孩子你慢慢来》。当看到《一只老鼠》那一篇的时候,真的,我的情绪也得到了一个发泄,我就像是安安那么小的小孩一样,泪珠从眼眶里顺着脸颊落下来,那个过程真的很漫长,你静静地感受这颗泪珠从滚烫到心灰意冷,很漫长……
我有个弟弟,虽不是亲的,但平时在一起玩,一起学习。从小到大,我和他在一个学校、一个年级,几乎每次考试,父母都会拿我与他做比较,接着就是和其他孩子比,我想这也是很多和我一样孩子的烦恼。我……也想有一个得“一只老鼠”的权利,只是这权利太小,太小了,已经不为我所控制。又或者说,这“几只老鼠”对于父母的意义重大。
或许,这就是拼搏,是父母认为正确的“攀比”;这就是努力,我们这样的学生都深深知道:我们一同在成长的路上奔跑;这里也有无奈,甚至一点小虚荣,我们多么希望自己成为万众瞩目的学霸,可又不想努力;这就是现实,当有人考上大学时,会不会有学生被父母训斥呢?或许,这种种就叫做成长,我们需要在这样的环境下茁壮成长,并保持着一颗正直的心吧!
我羡慕华安与华飞,他们有您这样一个母亲,当然,我自己的母亲也不差哟,——只是羡慕。很希望有一个和您见面的机会,也很期待那一天的到来。
谢谢您的文字,给予我在学习过程中有更大的动力!
您无意浇灌却受恩惠的土地 许世一
20XX年2月17日
【篇二:我心目中的龙应台】
我喜欢诗词散文。我喜欢沉浸在徐志摩康河的柔波里,喜欢他那种宁静、和谐的文字;我喜欢岳飞的《满江红》,喜欢他那种豪气冲天、气盖山河的气势。可是,在我读过的所有篇章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不是李清照的《声声慢》中的凄凉哀怨;不是黄巢写的《咏菊》中的那种不愿服输、满载的自信,而是龙应台的文字。但是,她的文章中的词句只有无尽的平凡与普通……
第一次看到龙应台的文章,给我的印象一点儿也不好!里面没有妙词佳句,没有传说中的描写的很漂亮的桃源仙境,只有一些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词句。当时我甚至想到过着龙应台是怎样当上“台湾文化部部长”的,她又有何德何能能被称为“华人世界最有影响力的一支笔”之称呢?心中的不屑顿时从面上表现出来,所学过有关鄙夷的词更是一个又一各的从脑海里蹦了出来,甚至与妈妈好几次建议我去欣赏龙应台的文章我都是不屑一顾。直至到有一天……
那一天我很无聊,就只好在家中随便翻出一本书来混时间。不一会儿,便翻出龙应台的一本《目送》,心中满是不屑。正准备把它随手扔回去的时候心中却想起了妈妈那几次不断的劝导,心中不免被勾起了好奇心,最后我在好奇心的诱惑下打开了书随便翻到一篇名为《雨儿》的文章,只是多看了几行字还并不认真,可后来我便被深深地吸引住,并被龙应台的文字所折服。《雨儿》这篇文写章的是龙应台的得老年痴呆症的母亲,她用平淡的文字却描述了一篇有趣的文章。紧接着我对她的文章接触地越来越多,对她的崇拜也越来越多。她的文章中写出了一种带有智慧与人生哲理的感觉,如:《目送》中的“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目送着他的背影渐行渐远,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诉你:不必追!”或是“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她使用的语言很平凡普通,但却描写的很细腻,一点点用质朴温暖的句子轻扣着人们的心,这也是龙应台的文章最吸引我的地方。
人生、生活也是这样。做简简单单的事,过简简单单的生活。一些总喜欢把事情想复杂的人爱去寻找简单,可是,简单并不在天边,而在我们的身边,在蓦然回首的灯火阑珊处!
这就是我心目中的龙应台。一个敢说敢为、心系国运的人;一个面对着亲情、友情、爱情时,而变得拥有万丈柔情的人;一个对生活充满希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