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初中作文 初三作文 也谈中国式教育
也谈中国式教育
发布时间: 2023-12-26 12:23
阅读:

【篇一:也谈中国式教育】

一直想写一篇分析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文章,可是没那个胆量,可能认为自己写议论文的功底还是“菜鸟”。在拟这个题目之前,我一直在犹豫,因为文章一旦涉及“国”,那将会很难下手。但是既然拟了这个题目,那我就会认真写。

前几天看焦点访谈,节目中就提到了教育改革,上面说什么十年之后教育的春天将会来临,在那时考试与招生将会由两个部门来组织,实现“考招分离”。

说实话看了之后真的很爽,因为十年啊,将有多少人才被应试教育所埋没,而如今的我们怕是享受不到那美丽的春天了。

在初二时上网,我就经常会上网查找什么热门话题。一天,在百度里找到了一点击率超高的贴子,帖子的名字叫《我的文章成了高考题目而我却不会做》,我好奇点击查看,文中就写道:在浙江省的高考试卷上,把我的文章作为题目出了一个深层阅读,这篇阅读总共有15分,而我却仅得一分。其中有一题是“在《寂寞钱钟书》一文中,这一句‘钱钟书先生那一生不羁的灵魂,也正是他一生的格调’中的‘格调’二字用得非常好,请问好在哪儿?”我看了这后顿时傻眼了,我当时也没想这么多,就顺手一写,我哪知道怎么回答啊!

看了这个贴子,我感触颇多,也跟了一个两三百字的帖。

是的,现在的教育越来越公式化,越来越圆圈化,学生答题必须在指定的范围内,按照一定的公式,比如说像什么:“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什么东西。引出文章中心论题;使文章更有说服力”等等这样的话。试想这些真的是我们想出来的吗?答案是NO,老师教的必须这么答,才能得分。

曾经童话大王郑渊洁说过:“道德有了标准是值得庆喜的,可是考试有了标准是一个民族的悲哀。”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在上次语文诗句默写中有一题:“站在高山之巅你会想到?”答案是:“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可是我写的是:“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却错了,我不禁想问改试卷的老师:“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写高山之巅的诗难道只有一个《望岳》这种公式化的中国教育必须改变!”

我还记得老师在讲怎样写议论文的时候,说的是先提出论点,再举例论证,然后再总结。说实话我真的不想听,而且对议论文产生巨大反感,因为它很像明清时期的八股文。而且老师还强调在议论文中最好不要出现“我”,为什么不能有“我”?难道文章不是“我”自己的看法吗?

这就是中国式教育的格式化,它在扼杀一代又一代学生的创造力。

再谈中国教育的定式化。

这一点广泛分布于理科学习方面,老师们总是注重讲定式、定理,却很少让我们自己动手去探究,这一点几乎导致所有中国学生最致命的一点——动手能力差。曾经有上海一所中学,老师让一位物理尖子生去换电灯泡,这个学生弄了半天也没有成功,最后急得大哭。我也不会换灯泡,我的物理电学也学得不够好。但我想连灯泡都不会换,那些公式又有何用?

教育还一直在吵着改革,姓“考”还是姓“素”这谁也不好说。应试教育纵然有“公式化、格式化、定式化”的缺点,但终究也不是一无是处。如果中国式教育要改变,作为学生我更希望是介于应试与素质教育之间,就像治国一样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教育也要注上“中国特色”的商标。

最后用一位教育家评论应试教育的话结尾:“我们都是坐在火车上的人,突然发现火车走错了方向,我们谁都不敢跳车。”不过我相信敢跳车的人大有人在,我就是其中一个,教育改革,我期待!

【篇二:学会正确教育未成年人】

在世间,每个人都处在一个鸟语花香的国度,一个载着快乐与温馨的避风港,但在这个世外桃源内,总有一些不和谐的音符。

那天下午,我和朋友去书城看书,正哼着曲儿开开心心地准备回家时,突然看见前面涌着一群人,黑乎乎的脑袋背对着我们,不知在围观着什么,似乎还有打斗声!我心一缩,发生什么事了,正想我绕路走,可喜看热闹的朋友立刻把我喊了过去。

我到前面一看,差点儿吓昏了,我看见一位男孩,大概16-18岁间的样子,竟然手中拿着左边工地上的小铲子,滴着血的小铲子!而他的脚下一位与他年龄相仿的少年正倒在血泊中,围观的人们个个惊讶地嘴里能装两个鸡蛋,看到这个场景,我的心跳得特别厉害,这是真的吗?还是做梦?但残酷的事实让我明白了,这名少年伤害了自己的同胞,天啊!这可是要判刑的呀……“嘟……嘟”救护车还有警车都来了,我只模糊地看见了人们往那里靠拢,靠拢……

笛声渐行渐远,我却没有回过神来,眼前的一滩血迹似乎在回放着,我不禁想着,那少年最起码也要判个三年吧,可惜了花季少年中的孩子,他为何知道要判刑还这样做呢?从中,我也看出了多多少少的中国家庭的教育。

在中国,教育未成年人是有着悠久历史和优秀传统的,历史故事“孟母择邻、岳母刺字”等都是家喻户晓的教育故事。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活素质的提高,社会的影响以及种种原因,却反而使许多家长错误性地教育起孩子,如有的家长很宠孩子,担心孩子受一点伤害,如果有人欺负孩子,就让自己的孩子“自卫”,但这个自卫并不是我们说的正当防卫,而与双方斗,以硬还硬,不过,这种情况的发生往往就预示着灾难的发生,于是把别人打伤,甚至打死了的悲剧开始层出不穷,不定期有的家长对孩子是言听计从,要什么给什么以致孩子认为,不管什么东西,自己都能得到……从此,谋财害命的事又多了起来。

我想,一个家长,如果真爱孩子,就不应该这样教育他们,正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这样的家庭怎么教育有用的国家栋梁呢?所以说,未成年人素质要提高,避免犯法,家庭的教育很重要,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说,我希望普天下的家长们能够正确地教育孩子,用健康的思想教育未成年人,让他们能在良好的环境中成长……

【篇三:国防教育夏令营】

依旧是毛毛细雨的天,依旧是昂首挺胸的军姿,依旧是声若洪钟的呐喊和一模一样的我。

回顾起昨日的招式,侧转、跑步,一成不变的反复练习,腿脚麻木了,成果令人欣慰。几百人,虽有不同,却在一招一式的迅速上犹若一人。几个声音同时响起,再无杂声,咚咚的脚步声如战鼓般在天边来回震动。我有些乏了,腿脚渐渐支撑不住沉重的躯体,便紧紧抿住嘴唇,闭上眼,不再思索身体的不适,细细聆听教官的指令。我感觉自己在无人的空间,声音一起,活动身体,宁静的世界带来一份安逸,沉浸其中。

细碎的抱怨打破空间的屏障,闯进来。我撇了撇嘴,眨巴眼睛,烦躁起来。宁静的氛围又回来了,一切都寂静到极致,没有任何杂音杂念。相比那不和谐的声音,静才是根本,是最朴实淳厚的物质,是心无杂念的淡薄。他带给我许多,给我了宁静与愉悦,我可以在这之中想许多事情,感受到许多事情。我想静或许是泡泡,五彩但一戳

即破,或许是玻璃,晶莹却脆弱无比。

一切如昨天一样,只是又多了一份静。

【篇四:参加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有感】

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是一场磨练,磨练身体素质,磨练精神意志;更是一次心灵的暴风洗礼,用强劲的气旋刮走如海蛎般贴附在我们身上的软弱,让我们像礁石般坚强挺立。

在实践活动的三天里,每天都有夏日的烈阳炙烤着我们,青春蓬勃的热情幻变成挥洒的汗水,在操场上留下青春的印记!

“挺胸收腹!”

“正步走!”

教官铿锵有力的声音穿过焖湿黏稠的空气,像一声响雷钻进我们昏昏欲睡的脑袋,震得我们一个激灵,所有的想放弃、想休息、想偷懒都像见了阎王的小鬼似的一哄而散。

跨列立正,下蹲起立,原地踏步……看似稀松平常的动作此时却要做到分毫不差,这是多么的困难。一次又一次,一次又一次,我终于能标准地完成要求的动作。有了成功的第一次,我越来越有干劲了,不再想着累了,也不再想着要休息。

三天时间虽然短暂,但我从只想站在树下阴凉处的孩子变成了用于在阳光下挑战自我的少年;从敷衍应对到力求最好;从犹豫懦弱到果敢坚定!

苏轼有言:“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这句话在军训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这样的实践活动很苦,因为充斥着拼搏与汗水。但完成时候,又满满都是成功的甜。

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教会了我人生要砥砺前行!

【篇五:母亲的教育】

母亲就像老师一样,为我指引前进的方向;母亲就像一片荷叶,不管刮风,还是下雨,她都坚持为我遮挡。

过年时,亲戚朋友们都来到我们家做客,表弟、表妹们也都找我玩。于是,我把自己收藏的玩具全都拿了出来,和表弟、表妹们一起分享。我的玩具可多了,有变形金刚、数码宝贝、神奇宝贝等等,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大黄蜂”。所有玩具中,它是我最喜欢的一个。表弟玩了一会儿玩具后,看上了我手中的“大黄峰”。于是,走了过来,对我说:“哥哥,你能把你手中的这个玩具给我玩一下行吗?”我毫不犹豫地摇了摇头。可是,他没有放弃,依然苦苦地哀求着,眼睛里充满了渴望。但,我依然没有答应。表弟见这方法不行,于是,改用抢的手段。毕竟,我比他大几岁,力气也比他大,他哪是我的对手。表弟抢了好一阵子,没有得逞,于是,用了招苦肉计,在地上打滚,一边哭,一边喊着:“三姨,三姨……”

过了一会儿,母亲来了,问表弟:“你怎么了?”表弟哭着对母亲说:“三姨,哥哥不给我玩他的玩具。”于是,母亲把我拉到一边,对我说:“你是哥哥,比弟弟大好几岁呢,你应该让着他才对呀。”“可是,它是我最喜欢的玩具呀!万一他给我弄坏了怎么办?”听到这里,母亲给我讲了一个关于她小时候的故事。在妈妈小时候,没有什么好玩的游戏,也没有什么玩具,那时候,有一枚踺子,就是非常自豪的事人,正好我有一枚。我的妹妹,也就是你的小姨,她也很喜欢它,想要借我的玩一玩。当时,我毫不犹豫的借给了她。听了这个故事后,我有些想给弟弟,但又有些舍不得,我想了一会儿,最终,还是犹豫不决地借给了他。

还有一次,我正在做一道数学应用题,做了很久,也都没有得出答案。于是,我放弃了做这道题,对着远处发呆。母亲看见了,走过来对我说:“你在做什么,还不做作业?”“这道应用题我不会做。”于是,妈妈坐下来,给我讲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首先,要画出示意图,在图上把已知的量和未知的量表示出来。然后,一边看示意图,一边看题。思考题中哪两个量是相等的,接着,把算式列在草稿本上,算出答案代入题中,如果正确。最后,就把答案写在练习本上。说完,母亲按照这样的解题思路给我做出了这道题。母亲还送我拿破仑的一句名言“我成功是因为我有决心,从不踌躇。”

如果我学到一点点忍让,如果我学到一丝一毫的坚持——我都得感谢我的母亲。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4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