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我种下了一颗文学的种子】
从古典文学的浩瀚大海,到现代文学的耀眼明珠,文学,你从历史走来。花开了,你唱芬芳;花谢了,你悲残枝,历史有多波澜,你就有多壮阔。你随着时间匆匆奔来,闯进了我的世界。
你是“床前明月光”的初识。初次接触你的时候,连字都不认识几个,只会摇头晃脑地叫着;明月!地上霜!这么多年过去了,我终于明白了,李白是谁,你又是谁。
顺着你生命的痕迹向上寻,寻到了古典的感动。感动于“诗经”和“乐府”都是古代留下的最美瑰宝。“诗经”是单纯质朴的,它怀着朴素的爱去追求,去寻找。它有着“参差荇菜”的辗转反侧,一颗想追求却又不敢上前的心。喜欢《蒹葭》的美,“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的优雅从容。追不上的是伊人,不舍得是“蒹葭”。诗经带着最简单质朴而又浓烈的爱意做出了“执子之手,与子携老”的海誓山盟,做出了“永以为好也”的礼尚之风。感动于“诗经”的纯洁朴实,还有那种小心翼翼珍藏于心的爱。而“乐府”,它是大胆追求的爱,是一波三折的史诗。木兰从军力挽狂澜,谁说女子不如男?也爱“孔雀东南飞”的雅致,“乐府双璧”是置于心头的感动。
再顺时间前行,我遇见了唐诗宋词。我羡于李白的浪漫之风,悲于杜甫的国破之殇,感谢李白在我迷途的时候送于我“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诗句,让我重拾信心。也爱白居易的《长恨歌》。杨玉环的貌美却只能落得身死马嵬坡的下场,令人不禁摇头叹息。还有那“相逢何必曾相识”的诗句,也让人心怀唐诗的感动。“寻寻觅觅冷冷清清”的宋词凄美,是宋词予人的感动。
再向下行,遇见了当代的文学,“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一别古典文学的风格,给人新奇的感受。敬佩闻一多,“静夜,你如何能禁止我的心跳!”革命,在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多少的文人志士,在谱写着新文学的华丽乐章!
我在文学的海洋遨游,知道当代文学也需要我们的力量。我愿用我微不足道的力量,加入文学的狂潮。
文学,从初识你至今已过了十余年,感恩于你的陪伴,你在我心中种下了文学的种子。感恩于“诗经”,感恩于宋词,感恩于你的陪伴。
【篇二:蒲公英的种子】
蒲公英是一种神奇的植物,它不像其他植物传播种子是靠一些动物,而蒲公英却靠风。
风一吹,蒲公英的种子就满天飘飞,飘落在土地上生长。老师就像蒲公英,学生就像蒲公英的种子,经过蒲公英六年的培养,自己落地生长。
早上第一节课,是语文课,同学们都早早地拿出书来早读课文。这时,一个身穿着紫色大衣、穿着牛仔裤、脚上穿着运动鞋的人走了进来。她并不是我们班的语文老师,而是数学老师,也是我们的班主任。她总是这么潮。
虽然她很严格,但我们基本上能从她的衣装上看出她这天心情的好坏。李老师还化了妆,看样子想要迎接什么人似的。
不出所料,到了中午,有一群穿着西服、手提着公文包的奇怪的人来到班上。我偷偷打量了他们一番。他们看上去也就二十出头,而且李老师一见到他们,脸上立即有笑容溢出来。
“他们肯定不是一般人,不然李老师怎么会对他们格外亲切。”同学们悄悄地说。没错,他们一定认识李老师。
在他们和李老师的谈话中,我听到他们叫“李老师”。哦!真相终于大白了,他们就是李老师以前教过的学生,今天回来看望李老师。
“铃铃铃……”谁的电话响了,原来是校长打电话来叫李老师开会。我们就趁李老师开会的时间,和我们的“学哥学姐”们聊起天来。他们说李老师对他们挺严格的,不过这样才造就了他们今天的成就,造就了他们对社会的贡献。
没错,老师就像是蒲公英,放飞了一波又一波的蒲公英种子,而被吹落的种子,在大地上生根、发芽、成长……
【篇三:就这样埋下一颗种子】
流年偷换了近千个春秋,千淘万漉,跨越千年之桥,体会大宋的凄风苦雨,我寻觅到了你——东坡,是你,给我埋下了一颗乐观的种子。
因乌台诗案,你接连被贬,入杭州,进京都,谪黄州,你气愤,你不平,气愤小人的陷害,不平于官场的黑暗。
黄州,这个偏远的小镇。既没有纸醉金迷的暖窝,也没有美丽的景色,有的,仅是那无尽的悲凉和怅惘,你沉沦过,仰头朝天,任雨水滴透了你的衣衫,长啸:“为何命运对我如此不公?”于是,脸上模糊了,不知是雨还是泪。
后来,在金色的阳光照耀下,你似乎变了,不再去思考自己的过去,而是将目光看向了未来。或许,在那时,这颗种子就已悄然埋下,这里的美酒,月光,都似乎与你的词魂融为一体,合成了一种强大的力量,成就了你的乐观。你,甚至还交了一群朋友,即使口袋空空也悠闲无比。这颗种子,一点一点地生根发芽。
看花开有声,观雁归无痕,你拄着青春的竹杖,穿着草鞋和在烟雨中淋得湿透的蓑衣,回首,抬眸,一缕刺眼的阳光向你射来,你伸出手遮挡,眼中留下的,只是无尽的淡然,清澈得如水中清波,明亮得如天边的白云,你的嘴角露出了一抹笑靥:“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也曾有人问你关于昔日的乌台诗案,你不曾回答,留给世人的,只是一张平静的面庞与一双超脱世俗的眼眸。最后,你轻轻地说了一句:“凡尘俗世里,任何人都是一颗努力发芽的种子,或许只是那一霎时的破土而出,逐渐抽芽,你的整个人生就得到了改变。”
你的身影依旧浮现在我的眼前,却只有那段剪影。抓起手中刚想放下的笔,看着朱红勾勒出的成绩单,想:前进途中,再有风雨,我亦风雨兼程,也许,就像你那样。
东坡,是你,就这样,在我心中埋下了一颗乐观的种子,你用你那化悲愤为动力的心态,使我明白人生的含义,明白前方的路何在。
每一颗种子都会开花,因为它有一颗想开花的心。
【篇四:种子发芽了】
几年前,我患上了一种比较棘手的疾病。这种疾病必须卧床休息,所以我不得不休学在家养病。
病魔来势汹汹,我被折磨得痛不欲生。疼痛的时候,大滴大滴的汗洙从脸上掉下来。夜幕降临,我在床上翻来覆去整夜整夜地无法入睡。
在痛苦中挣扎的我得知医生的诊断结果,这样的煎熬起码还要再熬一个月。得到这个消息,我脆弱的心态是雪上加霜,自暴自弃的我,不知道这种痛苦何日才是尽头,我对生活没有了信心。
妈妈看到我这样极度烦燥的情绪,知道是无法用言语来安慰和平复的。她默默地承受着我的坏脾气,想着各种安抚我的方法。一天,她递给我一本书说:“你看看吧,也许能帮助到你。”我瞟了一眼,是《米开朗琪罗传》。我趁疼痛缓解时打开了这本书,这页正好写到米开朗琪罗的绝望,他觉得人世间没有足以挽留他的念想了,看到这页末的句号时我既失望又得意地想:既然都这么绝望了,一切都结束于这个小小的句号上,这难道不是一种解脱吗?!
我怀着这种想法翻开了下一页,我突然愣住了,在这个新的篇章里是米开朗琪罗新的信心、新的想法、新的希望。米开朗琪罗两次击退了黑暗,重换新生,重新屹立在大地之上。原来希望和信心的种子就一直在他心中。
“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很早就从司马迁的书中看到也背过这段话,一直以为,他和我没有什么关系。如今,面对常人难以忍受的困难,对于我来说,希望和信心的种子就是明天的太阳。
我恍然大悟,明白了妈妈的良苦用心。而这时妈妈已悄悄地离开了我的房间。望着这本书,我心中已是感慨万千、豪情万丈。我知道老天对我不是很公平,但是和米开朗琪罗比比这点病痛算什么,我一点也不怕了,只要心中充满信心,必能战胜病魔。那时我已给心中种下了希望和信心的种子。
时间过得很快,一个月后我的病终于全好了。在妈妈的帮助下,我信心满满,重返了向往已久的校园,开始了开心的新生活。
也在那一刻起,我心中的希望和信心的种子开始发芽了!
【篇五:就这样,埋下一颗等待的种子】
我曾在一本书上看到过如下这段话:
“他曾经生活、投机、失败”。生活与商海一样,投机所得也会因投机而失去。故而,不如与等待为友,有了长长久久的等待,才会有精钢出鞘的绝响!
等待的过程是难捱的,但“寻梦青云九天”的果实是甘美的;等待的岁月是孤寂的,但“一举成名天下知”的壮举是辉煌的;等待的灵魂是鲜为人知的,但厚积薄发、一飞冲天的瞩目是响彻云霄的!
春天,农民伯伯埋下一颗种子;正午,建筑工人立起一根台柱;初三,莘莘学子开始日夜题海。而现在,只剩等待。
就这样,埋下一颗等待的种子。
春风化雨,丝丝滋润大地;艳阳高照,悄悄拭去汗滴;焚膏继晷,默默不待倦意。我们都在等待,等待希望,等待发芽。
等待的路途就如那种子芽生的植株——苦根、苦干、苦茎。不会等待的人往往都会自食苦果。只有长长久久的等待才能换来“功成身就”的圆满,只有经历风霜磨砺的幼苗才能茁壮成长。
草籽等待过严冬,可以在春天再现青荣;梅花等待过花繁,可以在朔冬香传雪峰;人们等待过岁月,终能在灰暗中再现天空!
终于啊!有了盛夏的等待,农民伯伯收获了满园金黄;有了阳光的等待,建筑工人竣工了摩天高楼;有了“三年”的等待,初三学子瞥见了灿烂未来……
就这样,埋下一颗等待的种子,让它深植于心,以等待磨砺心性,让等待照耀人生!
【篇六:我的文学种子】
阳光明媚、和煦的四月天,一个圆圆的小脑袋倒影在书桌一片阳光下,像阳光突然缺了一个角,小人儿挪过桌角,墨水瓶,利落地用牙咬开盖子,顿了顿,咽了咽唾沫,便毫不迟疑地灌下喉去,如饮甘露般地嘴角闪过欣喜的弧度,然后,突然一手丢开墨水瓶,低头就呕了起来,于是,所到之处留下了大小各异的墨迹,大人听到声音,急忙跑来,那个孩子“花”一般的脸颊布满了浅灰的泪痕,张开漆黑的嘴,说:“妈妈,我喝下墨水为什么还写不出你写的那些美好的故事?”
那个孩子就是我。
每每回忆起这些傻傻的事,那些往日的嚎哭便使自己笑得不能自已,“肚子里有些墨水”的文人墨客们都是这样第一形象在脑海中出现的,我喜欢看很多的书,留下许多回忆在脑海中,“文学”是我一直追求的美好世界,即使长大,对它的向往始终似幼时饮墨般纯真而执著。
我崇拜杨红樱,佩服刘墉、毕淑敏,他们让孩子绽颜,让奔赴生活轨道的青年们奋起,让未曾停留的“大人们”回头看他们走过的路,身后的人,明白生活的幸福,成长的积蓄。随着阅读量的增大,那颗心底静静等待复苏的种子,感到丝丝文学清泉的滋润,不安分地扭动起来,它,要萌芽了。
张海迪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说,她要好好看看这个世界,看她许多年都未重逢的色彩,这个世界是否像心中、笔下所讲述的那么美好,令人感到幸福,然后会更努力,坚强地追逐梦想,忠于笔下的自己,我想要成为一有梦想,有追求的新世纪青年,为我一直所热爱的文学而不懈爱下去。
“山不厌高,水不厌深”,那些墨香缠绵的纸上之梦随着记忆沉淀而古老升华,伴我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