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苦旅】
叶的离开是风的追求,还是树的不挽留?
——题记
我讨厌喧闹的城市,向往宁静的地方;我讨厌工厂冒出的浓烟,向往山清水秀的地方;我讨厌寒冷,向往四季如春的地方。
人的一生有太多的路要走:有人乐此不疲地追逐着功名利禄,有人只想平平淡淡的过完这一生。而我却唯独钟爱书的世界,因为书中有很多耐人寻味的故事,为朗读者创造出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人生苦短,道阻且长。常常会为一本书废寝忘食,为书中的人物牵肠挂肚。就这样为书而着迷,不去在乎起落浮沉的命运、颠沛流离的生活。哪怕要面对那从古到今,正如诗歌中所说的那样“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有人可能不太理解:为什么我的题目会选择《苦旅》。难道旅行不都是很令人轻松高兴的事吗?那是因为我写的并不是普通的旅行,并不是一个景点、一个坐标,而是一个人。是一个痴书人,一个嗜书如命的文人。我最喜爱的诗人是田园诗人陶渊明:他的《桃花源记》,他的《归园田居》无一不显出他的淡泊名利,他的清高。我向往他远离闹市,在市井郊外过着离群索居、遗世独立的生活。平时寄情于诗情画意的山水之间,与世无争并怡然自乐。
有时会偶尔抽空去小游一番,去一些没有去过的城市,那里有他们那座城独有的味道。你可以拆掉一座城,但你不能磨灭它的味道,感觉这句话很经典。每次旅行结束之际,都会查看拍到的照片,并不是都是著名的景点名胜古迹。更是平常人每天都会接触,都会做的事,如一个老人推着三轮车艰难地前行。这时过来一个青年在后面帮助她推老。虽然人累得气喘吁吁,还不忘道谢。我觉得这就是一件不平常的事,通过一个举动可以看出你是一个怎样的人。
我去过很多地方,如驻马店、盐城、封丘等。但每一次旅行,感受都不一样。记得几周在封丘发现这座城的方方面面都很全面,结构布局合理。置身于其中,可以感受到浓郁的人情味。那儿的人都是热情友善的,当一个团队中出现了问题,大家并不是互相指责、猜疑、埋怨。更多的是会帮助他们共同渡过难关,只有他们知道自己是一个团队、一个整体。正是这样,我们从中看到了真诚,没有虚伪。
我感觉那是不可多得的圣地,唯恐我一不小心玷污了她。
有情皆缱绻,无爱不倾城。她是一座只有爱没有丑陋的温情之城。更像一个大家庭,团结友爱,互相帮助。
在周末闲来无事时会邀请好友在宿舍海阔天空地聊天:一只烤鸭,几瓶饮料,一盘瓜果……我想那就是生活,那就应该很温暖的地方。这时我们可以讨论很多最近的趣事,我们感觉这很幸福,我向往的旅行并不是走得很远的路,登很高的山。我向往的是一种平淡自然,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树叶。也许是一滴雨,雨水。也许是一块小石头,对于普通人不算什么,感觉无关紧要,但是对于诗人,这些就是。事物这些让她想到很多。对于生命,人们都是向往的。
我想一个诗人喜欢安逸,但不总是漂泊。过着游离的生活,因为他们知道旅行中总会遇到一些趣事出现这些会让他们有一种说不出的动力。
苦旅终归是只是在履行中一份快乐,那份喜悦。
苦旅并不是全盘否定旅行,而是在苦中寻找那份恬静安逸的生活。在苦旅中有很多是感伤,不禁又回忆起了过去的自己:外公去世的时候,我不解一个经常和你玩耍的人,不经意间怎么没呢?母亲早已哭得泣不成声,父亲对我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时间,你过了自己的时间,你的时间也不会存在的我想了想,似懂非懂地说外公是不是去旅行了?父亲点了点头,直到现在我依旧认为他去旅行了,到了另一个世界,我想外公生前那么善良那么好的一个人,一定会在天堂的。
苦旅,每次旅行都会好奇,都会感激不已。不知道自己是来自于未来世界里,还是卓尔不凡、与众不同。这个大千世界,一定会有什么是等待着我去探寻的。
苦旅,我只在诗中寻追寻着一片天地,一份宁静。
有时在生活中无法得到的,在书中会有一份不一样的风景。在书中的旅行:身未动,心已远在书中的世界。你是一个旁观者,一个游走于书中,倾听着一个愿为书中的人物相识相守的,一个有趣的灵魂总会在书中得到满足的。
苦旅中会有不一样的天地,不一样的风景,不一样的事物。也许不尽相同,但我想一个诗人应该是这样:每天行走于书中,会使你自己得到不一样的变化:腹有诗书气自华。
【篇二:文化苦旅读后感】
灯光昏黄,茶烟缭绕,盘旋而上,缕缕如丝,光影糅合。持一本《文化苦旅》在手,任茶由热转凉,遗留凄伤于心中。
三十七篇文化散文,一篇自序与后记,文字中苦涩后的回味,焦灼后的会心,冥思后的轻松,苍老后的年轻深深地映入眼帘中,刻在脑海里,遗留于内心深处。久久不能忘怀的,唯有凄伤,苍凉与苦涩。
换上一身远行的装束,你离开故乡,抛弃了所有的忧伤与疑虑,去追逐那无家的潮水。因而你行行走走,到达了莫高窟。那大漠荒荒的黄河文明的盛衰,在夕阳西下,朔风凛冽中,更显得悲凉。当难以计数的敦煌文物,流泪地被卖到远离故乡的远方。“那里,一个古老民族的伤口在滴血。”一卷又一卷,一箱又一箱,一大车,又一大车。经文书卷被几句现编的童话骗走,“我好恨!甚至想剜心刻骨。”恨未早生一个世纪,决战于敦煌,任千帆过尽,这也只是一抹泡影,时光苍茫,岁月的洪荒里,那些往事已为陈迹。
别离了敦煌莫高窟,你又苏州来了场相遇。“古城门藤葛垂垂,虎丘塔隐入夜空”,美丽的古城中,你遥想苏州的委屈,困惑于苏州的兴衰,柔丽凄迷的小桥流水,清新婉约的江南文化,唯有此古城,才能给人一种真正的休憩。纵它背负着种种“欲加之罪,何患无词?”的罪名,可它依旧默默地端坐着,迎来送往,安分度日。
辞别了古城,兜兜转转,来到了天一阁。偌大的中国只留下一座藏书楼。藏书楼兴起于明代,由范钦所建。此楼被阮元说成:“范氏天一阁,自明至今数百年,海内藏书家,唯此岿然独存。”文化人爱书的思想,收藏书籍的典范也由范钦而来。如此这般惜书爱书,想必范钦本人也被古籍、古文化深深地吸引了吧!浓厚的书卷气息,古旧的历史书卷,犹如一个历史老人屹立在藏书楼中。那封存已久的文化内涵随天一阁门的开启而奔泻而出。文学者漫游于此,感受那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然而不幸的是天一阁一半图书被盗,那悠久的文化因被偷而丧失于天地之中。
痛心于文籍的丧失,感慨于文人藏书的艰难历程。虽心痛哀伤了许久,然而按耐不住心中对苦旅的探求,我跟随你的脚步,到了笔墨年代。那浓黑的墨挥洒自如于洁白的纸上,浓郁的墨香沁人心脾,惹人心醉。可惜的是,作为一个完整的世界的毛笔文化,现在已经无可挽回地消逝了。当近代中国,外国的思想文化流传到中国来的时候,毛笔之于中国人的地位动摇了。毛笔渐渐被碳素笔所取代,流传之久的文化也随之而去了。时代之更迭,文化之兴衰,亦越来越迅速。久久不能自拔的是,我们如今还剩下什么呢?
岁月是场旅行,文化在其中更显艰辛。借问灵山多少路?十万八千有余零。这是风行的距离,也是漫漫文化之旅。
合上书扉,闭目小憩。久久之不能离去的,是心房里被填满的凄凉与苦殇。
【篇三:《文化苦旅》读后感】
阅读《文化苦旅》你会发现我们祖国的每一片山水都是“文化山水”,那里留下了无数文人墨客的印迹,这就是中华五千年文化的魅力和影响。大地默默无言,只要有文化人往那一站,它封存久远的文化内涵也就奔泻而出。然而,一点点、一点点地品味这山、这水、这人,那深沉的沧桑也演化成长长幽幽的叹息!文化是一种内涵、一种深度,有时也是悲剧的见证。
《酒公墓》记述了张先生一生的无奈叹息:身为状元的后代,留学归来的学者,本有一个不错的教员职位。因故被青帮抓取做了师爷,后因多次出逃而被打断腿;后来又到一所学校教书,然而乡野学生却不能理解他所说的“爱”,只能无奈离开;从此一生沉醉酒的世界,后因品酒水平高二被称为“酒公”,无儿无女、孤独地走完了一生!
读完文章不禁感叹,可悲啊!在那个时代,一个留学归来的学者,本应是那个时代的精英,应在社会上大有作为。却被一群对文化人没有丝毫敬重的“青帮”头目抓取做装点门面的工具:他们大概觉得占有了文化人就是有文化……但是这种整日打架斗殴、吃喝玩乐的土匪有怎能真正理解文化?理解文化人的内心?最后张先生用自己身体的残疾挣脱了野蛮。这时我想起了那句俗语“秀才遇上兵,有理说不清”。这时张先生的悲哀,也是文化人的悲哀。
后来他又遇上了一群自以为读过书的人,他们生活在落后的农村,他们没有见过世面,他们不能理解“爱情”怎么可以在带大家面前谈论;他们嘲笑他的出格……张先生大概有了深入蛮荒的寂寞和悲苦,他只能选择离开!
张先生寂寞一生,只有酒解其心中之美,只有酒解其心中之苦。他只能以酒公留名于世,想想他有多少的不甘和无奈!
联想到本书的第一篇《道士塔》,敦煌的千年飞天在愚昧的王道士手下一片一片的消失!王道士的眼里那只是一堆模糊不清色彩,牛羊的眼里只有饲料,没有鲜花!随着他一下一下的粉刷,你的心是不是在抽动:愤怒、悲哀、无奈、苦涩……有没有苦涩的泪滴悄悄滑落?
文明不被理解、不被接纳,那是一种怎样的悲苦!
【篇四:文化苦旅】
“高贵的生命要创造文化,必然会经历坎坷。因此,我所说的‘苦旅’并不是旅行之苦,而是指创造之苦。由创造之苦连接成了人生旅途,这便是文化的宿命”
——题记
余秋雨在《抱愧山西》中便描写了一种文化:晋商文化。文章描写了晋商文化的起源,鼎盛时期,以及走向衰落的全过程。
文化诞生之初,就带有极其浓重的地域和民族特色,是“当时”“当地”的历史产物。
晋商文化便是其中的一种,其发展鼎盛时期,创造了“山西海内最富”的辉煌。
其发展之初,正是因为平遥、祁县、太谷一带自然条件不好,没有太多物产。基本生活无法满足,他们可以默默忍耐,忍饥挨饿一生,甚至可以破门入户。总之一切政治性的反抗在我们今天看来都是合情合理的。
但是,在这几个县,大多数农民却并没有投入到这些政治性的反抗中,他们不甘受苦,却又毫无政权欲望。他们感觉到了拥挤,却又不愿倾轧乡亲同胞。他们不相信不劳而获,却又不愿将一生的汗水都向一块狭小的泥土上浇灌。
于是,他们便选择了“走西口”,到口外去寻求更大的生命空间。
规模越来越大,变得越来越正规,晋商文化发展更加旺盛,最终达到鼎盛时期,创造了“山西海内最富”的辉煌。
但是,文化的存在,都有其合理的一面及其不合理的一面,晋商文化也是如此,当晋商文化发展到鼎盛时期之后,其弊端也逐渐暴露,加上当时中国动荡的格局,最终使晋商文化走上了末路。
因此,晋商文化便只成为一种适用于当时的文化。
但是,晋商文化中的一部分,在发展现代中国文化过程中也同样适用。例如,山西商人之所以能获得全方位的成功,正与他们的良好的人格素质有关,如目光远大,讲究信义,严于管理等等,如果拿来发展中国现代文化,一定也能获得良好的效益。
因此,为了使中国现代文化获得更长远的发展,便要学会借鉴各个文化中的闪光点,而不是照单全收。只有吸收这些精华,去除必须剥离的糟粕,中国现代文化才能展现其强大的生命力,获得更长远的发展。
也只有这样,才能使文化变得更纯粹。使文化完成其原有的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