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长笛情缘】
长笛,一种高雅,美丽,悠扬的乐器,我的人生轨迹因为遇到它而改变了。
二年级时,我报名参加了学校管乐团的长笛声部。在这三年里,我学到了许多知识,交到了许多朋友,还通过学习长笛,学习音乐,提升了个人修养,品位和气质。三年里,学业的压力和学艺路上的挫折经常想让我放弃长笛,但是,我凭着对长笛的热爱和对乐器、音乐的热爱坚持了下去。如今,我已经成为了长笛声部的组长。
长笛,带给了我快乐。每次流利地吹完一首曲子,心里总是有几许甜蜜;每一次演出或比赛演奏结束,享受着台下那震耳欲聋的掌声时,总是有一种成就感;每一次和同学们在一起排练时,心里总是有一种莫名的快乐。
长笛,带给了我痛苦。每次学习新曲子时,一次次的失败总会让我丧气;每次练习时间长了,食指侧的红痕,发麻的舌尖,总会让我泄气;每次为了排练,放弃了提前写晚上的作业时,心里总会有几丝郁闷。
长笛,虽然你带给我了那么多痛苦,但是我还是爱你。我把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献给了你,你也送给了我许多。我想,我是幸运的,和你有缘。我永远爱你,交响乐中的百灵鸟——长笛!
【篇二:我的动画情缘】
我喜欢很多很多的动画片,有《海绵宝宝》、《超级飞侠》、《熊出没》……当然最喜欢的还是要数《熊出没》,这个故事主要讲了光头强为了赚钱到处滥砍滥伐。熊大熊二为了保护家园,天天和光头强作对,斗智斗勇的故事。这部动画片不仅情节曲折,而且里面的人物也很精彩绝伦。有聪明机智,沉稳冷静的熊大,有好吃懒做,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熊二,还有砍伐树木诡计多端的光头强。
这部动画片中,有一集最让我终生难忘:有一次,光头强在森林里到处挖洞,被熊大熊二看见了。熊大好奇地说:“光头强,你在这里干什么?”光头强神秘地说:“两位大侠,我正在找一种东西,叫水晶兰,找到它,我就再也不用砍树了。”,熊大熊二相信了光头强的话,带着其它小动物一起,去找水晶兰。
熊大、熊二、光头强三人来到了一个黑漆漆的山洞里,走着走着,一只巨大无比的蜈蚣出现在他们背后,他们浑然不知,最后,光头强看见了,他们三人连忙落荒而逃了,那只蜈蚣紧追不舍。最后,他们遇到了一面墙。他们急中生智连忙两面闪开,蜈蚣一头撞在墙上,撞死了。光头强躺在地上朝上一看,好多水晶兰啊!他们连忙收集了一些回家了。
第二天,光头强把水晶兰装上车,赶去李老板那里。结果半路上,李老板打电话说,水晶兰不值钱了。光头强背叛了对熊大熊二的承诺,又继续砍树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能像光头强一样出尔反尔,背叛朋友,言而无信。一定要做个正直、善良,守信用的人。
【篇三:书香情缘】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西楼深院,我同李煜共感亡国的悲凉;“优于别人,并不高贵,真正的高贵应该是优于过去的自己”,大海之畔,我同海明威共话人生的真谛;“人生如路,须在荒凉中走出繁华的风景来”,时光之旅,我与七堇年探讨生命的价值……这年暑假,我同文豪们共同度过。
打小我就爱动,妈妈总说我是个假小子,但爷爷总有法子使我安静下来。他总是拿一个旧旧的但散发着一股好闻气味的东西给我讲一些有趣的故事,然后我就慢慢地被吸引。日久天长,我对爷爷手中的‘玩意儿’产生了兴趣,于是我就去问爷爷那是什么,爷爷告诉我说:“那叫书,里边有好多好多有趣的故事,只要你识了字,就能看了。”从此,我就对书产生了深深的向往。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的识字量越来越多,书也就成了我成长路上最亲密的伙伴。妈妈对我这一癖好特别支持,一有空闲就陪我逛书店,只要是我喜欢的书,不管有多贵,她总是毫不犹豫地买买买。只要拿到一本新书,我就如同春蚕食桑叶一般贪婪地‘啃食’,因为我知道,只有在书本里我才能感受到心灵的愉悦和宁静。
我爱书,更偏爱雅静唯美的书。在我眼里,书籍如同一个万花筒,透过它,我可以洞察世间万物,能够了解人情世故,学会辨别真假善恶。书使我拥有一双慧眼,使我的心灵变得雅致。
感谢上天赐予了我一个慈祥的爷爷,是他,把我引领进了书的世界;感谢上天赐予了我一个睿智的妈妈,她一直相信,书可以使她的女儿变得更加优秀;感谢上天赐予了我一个书籍的宝藏,让我的灵魂在飘游无依之时依然能找到归宿。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个暑假,我虽没更多的机会去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但我的心灵,却一直在路上,书陪着我了解中外文明,走过千山万水。
【篇四:爷爷的长笛】
寒假时,父亲带着我们一家人回故乡去看爷爷。
到了爷爷家,我兴奋地跳下车,往爷爷家的小院子里跑,看到十几只小鸡,毛绒绒的黄黄的,好看极了。我捧着一只小鸡仔,用手轻轻抚摸着它,看着它,感受生命的神奇。
父亲和母亲正在房间里跟爷爷奶奶讲话呢,难得的团聚,让每个人格外地珍惜。我跑进屋里,爷爷看见了我开心极了抚摸我的头,兴奋地连声说:“好,好,孩子长大了……”
过了一会儿,爷爷神秘地走进房间,拿出了一个布包,慢慢打开,包了好多层。最后拿出一个长笛,我们女人一起走到了外面,爷爷坐在一个石头上,拿出长笛,吹了起来,悠扬的笛声从长笛里吹出,我在旁边看了醉了,父亲和母亲也陶醉在笛声之中。我看着爷爷沧桑的脸,我体会到了他生活的心酸。一曲过后,父亲带头鼓掌,我在一旁附和道:“好,好,好。”奶奶在一旁说:“以前,你爷爷一有烦恼,就会在草坪上,倚着一棵树,吹长笛。”我想象着:一个中年人,倚在树上,吹着长笛,风微微吹过,草在沙沙的响,白云在天上缓缓地飘。在诗人眼里,肯定可以写出一首赞美爷爷的诗。
父亲又说:“好听,再吹一首。”爷爷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像极了一个害羞的孩子,又拿起笛子吹了起来,笛声一响,一切事物仿佛慢了下来,正在啄米的母鸡和小鸡仔也停了下来,静静地听着,一动也不动仿佛听懂了。家里的一切仿佛都停下来,连时间都禁止了,安静地听着爷爷吹着长笛……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
临走之前,母亲说再吹一曲,爷爷拿起长笛,竟吹起了《满江红》我听呆了,吹完后,我们纷纷鼓掌,我们上了车,爷爷在我们后边静静地摇着手,眼里闪着泪光,可能那曲子里有他那光辉的青春吧!
【篇五:我的书法情缘】
展纸挥毫,笔走蛟龙;直画如剑,曲笔似藤,处处好似流金溅玉。这就是中国的毛笔书法。单凭这几点我便爱上了书法这门中国传统艺术。
记得每逢过年,家人都会请一位书法先生来家里写对联。每每看到那毛笔在宣纸上勾来点去,我心里边就痒痒的,心想:这些把点、线巧妙组合起来成为了一幅幅书法作品,这是一门多么奇妙的艺术啊!我开始幻想着有一天我能手握毛笔写出一幅幅漂亮的书法作品。在我强烈要求下,八岁时的我报名参加书法兴趣小组了。
我苦苦熬到了周末,终于等到开始上书法课了。老师先教我学习握笔姿势。这是我第一次握住毛笔,格外兴奋,“手要向握了一个鸡蛋,轻轻往上提……”我一边非常认真地听着老师的讲解,一边努力握好笔。老师夸奖我握笔姿势又准又稳,我的心里顿时无比自豪。
接着学习蘸墨。只见老师提笔轻轻点了点墨,捋了捋笔尖,就算完成了。这看似简单的动作到了我手里就变得异常困难。我先提笔蘸了蘸墨。呀!不好,墨一下子蘸了太多,不管我怎么捋毛都会出墨。我叹了一口气,俗话说得好“万事开头难!”我安慰了一下自己,继续耐心地捋毛。终于墨水滴得不那么厉害了,我松了一口气,又专注地来看老师是怎么写汉字笔画“一”。
老师边写“一”,边讲明书写要点。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了笔,按照要求,实践了起来。可是一不小心,手一没抓稳,“一”写歪了。没关系,再来一次!我再次执起笔,写下了“一”。不料我过于着急,墨没捋尽,笔尖一碰到宣纸墨就散开了,还是失败了。我并不灰心,再次捋毛提笔书写,可是这一回由于宣纸没铺平,笔尖刚碰到纸,墨水糊成了一团,又一次失败了。我毫不气馁,开始了第四次尝试,终于写出了一个漂亮的“一”字。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我一想到这个“一”字,便欣喜若狂,发愤练字。“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我九岁那年的一场书法比赛中我获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
从此,我与书法结下了不解之缘,我徜徉在汉字书法的海洋里,感受着它的无限活力与奇特魅力,并深深被它所陶醉。我相信,我与书法的情缘一定会相伴终身。
【篇六:我的文学情缘】
七岁读《岳飞传》,精忠报国成为了我一生的目标。十岁看《老人与海》,让我对海有了一个新的认知。回老家,看到那块麦地,我便不由自主的想起了《草房子》。今天我就给您讲一下我的文学情缘。
我特别喜欢读书,不为别的,就为学习,岳飞的《满江红》那些的那叫一个痛快。还有蒲松龄写的《聊斋志异》更是形象生动,怪不得现在这么火。我最爱《草房子》更是百看不厌,我从开始的囫囵吞枣,慢慢演化成了细细品味。我最早看的书名叫《西游记》,至今让我意味深长的就是那孙悟空挖心的那一章。我妈都说了:“你呀,一谈到书就开始你的长篇大论了。”不错,我就是这样第一个人。我就好像一直已经三年没吃饭的老虎,看到书,我便去涉猎,便去阅读其精华。
有时,爸妈都睡觉了,我就像一个小偷一般轻声漫步的打开了灯走到桌前,意犹未尽得看完那个章节。当然我也有被逮到的时候。如果被妈妈爸爸发现了,免不了被强制性的拉上了床。
我十分喜欢读书,有时我还会闹,吵着要去第五大道看书,那里是一个大大的图书馆,里面的书浩如烟海,爸妈也拧不过我,还是让我来了,我冲了进去,拿起一本就坐在的上看,不管地凉不凉,每次看到脖子疼是才走。回家后一身轻松,这便是我的日常。
你的文学情缘是什么呢?告诉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