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嫉妒之心不可有】
我们班上,老师评讲作文的方法很独特。好的,老师会让写的同学诵读,并打印投稿,所以每周四的两节作文课,便成为我的期盼。我钟爱写作,甚至把作家当成自己的梦想。
到星期四了,老师笑盈盈地走进教室。“同学们,这次我们班上有许多同学的作文登上报纸了!”我默默地听着,其实心里早就乐开了花。“他们是……”我默不作声地玩着尺,等待着老师报到我的名字……“恭喜以上同学!”我感觉自己的梦想破碎了——-老师并没有点到我的名字!“啪”我折断了伴随我两年的尺子。眼泪不争气地溢满眼眶,猛地一抬头,只见那些发表了作文的同学喜形于色,“咽回去!”我小声地自言自语,只因为感觉眼泪在眼眶里越积越多。
下课了,看见那些被表扬的同学正兴奋地交谈着,我心里感觉酸酸的:“切,有什么了不起!不就是作文发表了嘛!有什么大惊小怪的,他们只不过发表了一篇作文罢了。没有什么好得意的。”我越想越愤怒,生气地瞪着他们。这时,我的好友微笑着走过来:“走,我们出去玩玩吧?”我没好气地说:“玩,就知道玩!”她十分疑惑地看了我一眼,走开了。上课了,数学老师来了,我也没发现……
下课铃响了,我才醒悟过来——我竟一节课没听!这可让我懊恼极了,顿时领悟:嫉妒是一种不好的情绪,这是小鸡肚肠的人的表现。虽然我从选材、到写作花了不少功夫,但,也许那些同学花了比我更多的时间、精力呢,我应该向他们表示祝贺呀!再向他们请教写作的秘诀,提高自己呀!
嫉妒真是一种不好的情绪!不可有!
【篇二:嫉妒】
童年,正是我们懵懂无知的时候,也是我们心中小情绪最多的时候。
那个时候,我也有过某种不成熟的情绪,那就是忌妒。嫉妒什么呢?嫉妒妈妈在我和别人家的孩子面前夸奖别人的孩子。那时,我总会用一种故意作对的目光去盯着对方,并摆出一副“那又怎样”的架势对着妈妈。
记得第一次对妈妈说这话,是我和同学一起去旅游的时候。
我们坐在开往目的地的车上,妈妈突然问起我同学的成绩,他是每门功课都比我多了一两分。妈妈又问他平常在家里的生活习惯,他的回答是看书和写题。接着他用那得意洋洋的目光瞥了我一眼。瞬间,一种莫名的情绪在我心中沸腾,真想一口把他吞掉,最终,我从牙缝里恨恨的挤出几个字“那又怎样!”
妈妈愣了一下,随即眼带疑惑地对我说:“怎么,别人有优点还不让说呢,你要学会取长补短才对!”这下,我不但更加生气而且还感觉委屈,一团雾气很快蒙住了我的双眼。当然,我知道,妈妈说的没错,理智将不满渐渐压了下去。不就一两分吗,有什么了不起,看我怎么超过你,我心里暗暗的想。
从那以后,我上课时更加专心地听讲,下课后学会了复习预习,作业也更加认真完成,就这样日复一日,我不但超过了他,并且把他远远的甩到了脚后跟!
现在当我问妈妈,为什么要在别人面前让我没面子时,妈妈说:“因为我知道你是个不服输的男子汉,只有给你压力,你才有学习的动力,让本来就优秀的你变得更加优秀”。
现在回想起来,当时为了那种小事闹情绪发脾气,都是因为嫉妒,嫉妒别人比自己优秀,嫉妒妈妈更“喜欢”别人,当然,我现在不会那么想了。并且在表弟经历类似事情找我谈心时,我会开导他:“你是爸爸妈妈最爱的人,也是他们眼中最优秀的人,他们之所以这样做是想让你变得比以前的你更加优秀!”
嫉妒之心,人皆有之,我们只要学会好好的化解,就能把压力变为动力,让自己成为更加优秀的人!
【篇三:不可失却的民俗】
记得为了建造三峡,三峡库区的人民曾进行了浩荡的搬迁,离开世代居住的那片土地,毅然踏上离开的路。同时也记得,在搬迁的时候,一个三峡的居民问过:四条腿的兽保护住了,两条腿的人呢?因为,三峡,毕竟是他们的故乡,那里有他们祖祖辈辈的记忆,有他们过惯了的生活,有他们世代流传的民俗啊。
史说,秦王曾欲以五百里地易安陵,而安陵君主在一大一小的利益面前,却回答说: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我想,安陵君主选择守护故土的原因,也是因为那是他绝不能放弃的故乡,那里有绝不能丢失的民俗吧。
民俗,一个多么熟悉的词汇。这片广袤的大地上各种各样的习俗,早已经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了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在春节除旧迎新,迎接春天的希望;我们在清明祭祖扫墓,缅怀逝去的生命;我们在端午赛龙舟吃粽子,祭奠为国而死的屈原;我们在中秋吃着月饼望月,同家人团圆……这些民俗风情,扎根于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每个人的生命中,变成了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每个人的一种的习惯。
民俗,是几千年文明传承的精髓,是我们所不能失去的。尊重民俗,意味着尊重历史,尊重我们的文化;传承民俗,意味着传承文明,传承中华的辉煌。
记得某天看到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时击缶表演的回放,深沉而富有节奏感的缶声声声入耳,“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呐喊悠悠传来,缶面的LED灯组成巨大的汉字,在黑暗中熠熠生辉。蓦然感到一种震撼,那是一种源于文化魅力的震撼,源自古老的习俗的震撼。
所谓民俗,既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也是一种无价的文化遗产,一种我们所不能失去的宝藏。忽然想起崇洋媚外这个词,其实无论怎么去崇洋,归根究底骨子里的习俗是不会改变的。因为它已被我们的生命所接受、习惯,与之融合。民俗,是一方百姓个性的体现,而正是因为它具有了独特的个性,也具有了永久的生命力。
民俗,却是一种辉煌灿烂而又深入人心的奇妙的东西。
【篇四:人各有志不可求同】
理想是使人奋斗的目标;理想是使人成功的基石;理想是人生的寄托,有作为的人都拥有高远的政治理想和抱负。
理想是石,敲出希望之火。孔子生活在诸侯争霸,战争连年不断的春秋末年。主张“仁政”,希望自己的政治主张能够被君主采纳,因此他周游列国,四处宣讲自己的治国理想,可惜无人赏识。即使如此,他也没有放弃自己的主张和学说。最终他开馆授徒,把自己的学问传授给弟子。无论身处怎样的困境,孔子都没有放弃对自己理想的追求。然而,孔子打破了教育垄断,开创了私人讲学之风,他的理想得以实现。
理想是火,点亮希望之灯。屈原在流放后还不忘关心自己的故国和楚国的百姓,深陷困境仍想着国富民强的理想。屈原甚至肯为自己的理想而死,敢这样做的人微乎其微。屈原为了实现理想,“虽九死其犹未悔。”“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一种坚守理想不与世俗妥协的精神,而最终他也在亡国后殉国。成全了他的理想。
理想是灯,照亮人生之路。苏轼从小就是这样:“君至尧舜,此事何难”,甚至还要读遍天下的书,他想以天下为己任,要“跌宕振制而卓然有所立”。他一次一次的耿直谏言,就是在实践自己的理想,以天下为己任。“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明写偶遇风雨,暗写人生沉浮,苏轼是表达了他的旷达超脱的胸襟,寄寓了他超凡脱俗的人生理想。又如王充是东汉的大思想家,但他少时家境贫困。当孩子们都去捉鸟、捕蝉和爬树时,王充却在努力学习认字、写字,学习儒家经典《论语》、《尚书》。同时,他又不断修习品德。后来有幸去京师,拜班彪为师,做了官也仍旧守本分,丢了官也不怅恨不已,经过30多年的努力,他终于写出了名垂千古的《论衡》。
人各有志,不同理想造就不同的成功。我们都该有自己的志向,不能人云亦云。一个人出身贫贱或者富有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有凌云之志。
理想是路,终会引导我们走向灿烂的辉煌。
【篇五:嫉妒的启示】
嫉妒,一个令人深恶痛绝的词语,却给我带来了深刻的启示。
一二年级时,我们并不懂得什么叫嫉妒,懵懂之间,却当成了一种新鲜的滋味,觉得好玩极了。
别的同学把它传得神乎其神!有人说,嫉妒像天空的七色彩虹;有人说,像来自海南岛的棕榈……这一切都让人无限神往,在想了十分钟后,我忍不住想尝试一下这种新鲜的滋味。
我选的是一个素昧平生的女孩,她无任何特别之处,唯一的是她那一条来自苏格兰的短裙,摸起来又绵又软,颜色也无与伦比,华丽的金色、鲜艳的红色、朴素的白色、温馨的橙色……我早已喜欢多时了。在我的眼里,它是多么精致,纺织地多么巧妙,那来自苏格兰的柔暖的羊毛,是那么华丽。此后,每当路上遇见那个女孩,我不是熟视无睹,就是冷嘲热讽,当她羞涩地请求我与她成为朋友时,我就高傲地说:不。
可这一切没有给我带来任何的欢乐,反倒让我痛苦不堪,我是如此地令人生厌啊,却还要装扮成高傲的女王。每天夜晚,我会低声地哭泣,我无法让那女孩原谅我了,我只能在夜深人静之时真心地在心底里对她说对不起。
再看到她时,她憔悴了许多,当我试图给她一个温暖的拥抱时,她去尖叫起来,惊慌失措地跑开了。我无法得到她的原谅,我感到深深的愧疚。于是,我在转学前,给她留下了一封道歉信……
嫉妒,也让我失去了一个好朋友,失去了自己应有的那份友善。
【篇六:“嫉妒”心在作怪】
人天生就有“嫉妒”心,这一道“嫉妒”让人感觉到悔恨,也可以让人感到开心,“嫉妒”让这个世界充满了一丝邪恶。
今天,妈妈带着我和哥哥一同去逛商场,我看中了一双鞋,所以就请求了妈妈给我买,不料,妈妈却给了我这番话,你的鞋子还有很多而且都还能穿,没必要买。我听完这话,有点儿生气,随后哥哥看中了一条裤子,妈妈就买了,我愤愤不平地想:为什么哥哥就能买,而我就不能买。想完,我露出了一张笑脸,但笑中含着诡异。到了晚上,我趁妈妈做饭、哥哥洗澡,就偷偷跑到哥哥的房间,把装在袋子里的新裤子拿了出来,放在地上我就用脚踩在裤子上,过了一会儿,我蹑手蹑脚地把裤子放进了袋子,就若无其事地走出了哥哥的房间,我本以为会神不知鬼不觉的瞒过妈妈,没想到还是被“火眼金睛”的妈妈发现了,最终我坦白了踩哥哥的新裤子的事实,妈妈还是教育了我。
你看,我的“嫉妒心”是不是在搞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