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从经典中品味人生,在书香中快乐成长】
一本好书,就像一只看似普通的贝壳,外表虽不起眼,却能磨砺出珍珠来;一本好书,就像一匹千里马,只有伯乐才能发现它的潜质;一本好书,就像一段优美动听的音乐,让我们在欣赏的同时陶冶情操。
我跟书的渊源要从我读幼儿园时说起。那时我认识的字不多,却特别喜欢听故事,每天放学后、睡觉前都缠着爸爸妈妈讲故事给我听。《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365夜益智童话》……我总是百听不厌。“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久而久之,我对这些故事也就耳熟能详了,常常把它们讲给邻居的小伙伴听。当小伙伴向我投来羡慕、佩服的目光时,我的心里总会涌起一份小小的骄傲和自豪。但我却并不满足于此,总想着长大后多识点字,去看更多的书。
渐渐地,我长大了,识的字多了,接触的书也多了。《窗边的小豆豆》、《白栅栏》、《小海蒂》、《绿山墙的安妮》……这些书让我陷入书海中“无法自拔”。这个暑假,在老师的推荐下,我开始阅读起沈石溪的作品,并被它们深深吸引住了。沈石溪是动物小说大王,在他的笔下,那一种种我本以为难以接近的动物,却使我感觉到动物界也有感情。不管是忠心的狗,还是凶狠的狼;不管是笨重的大象,还是憨厚的狗熊,都透露出浓浓的感情色彩。他们中或是恩情,或是友情,或是亲情……但都有一个共同点——它们的感情都是无私的、宽容的。或许,这便是我对这些书爱不释手的原因。
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的确如此,在书中,我们可以学会知识,学会生活,学会善待他人、善待社会,这样,才能不断进步。“书中自有黄金屋。”翻翻你身边的书,或许那书中,正有一扇知识的大门在等你开启!
【篇二:人生何处无书香】
蒙蒙细雨中,丝丝凉意从窗外透进来。我坐在窗前,手捧一本书,正津津有味地读着。桌上放着一杯茶,几片茶叶在杯中悠悠地飘着,空气中弥漫着书香与茶香……
转眼间,闲适的暑假生活便逝去了,迎来了开学季。那本只看了几页的书也随之被我放入书柜,书桌上铺满了教辅书。课业的繁忙使我在不知不觉中度过了忙碌的一个月。
不知是哪个黄昏,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查一些资料的我,暼见了书柜中蒙着薄薄一层灰的那本书。轻轻拭去书上的灰,金黄色的书名在夕阳的反射下刺痛了我的眼睛,更刺痛着我的心,仿佛在责问我这段时间把那些碎片化的时光都浪费了,打着学习的名义虚度光阴。于是,我把这本书放在了书桌上,它正式成为了我生活的一部分。可是,哪儿来的时间呢?我便开始向从海绵中挤水一般从自己的生活中“挤”出时间。早上坐公交车亦或是地铁去学校时,或是坐在空位上,或是倚在杆子旁,总会有我看书的声影。中午吃好饭的午休时间,趁着作业还未布置,我会捧着书津津有味地看着。回家路上、等候晚饭的时候……亦是如此,甚至在临睡前我也会看上一页,一方面缓解一天的疲劳与压力,一方面他充当了睡前故事的角色,让自己安心入睡。
利用着那一点一滴碎片化的时光,我不仅读完了那一半书,而且还领略了文学的风采与魅力。在地铁上与鲁迅先生共同回忆往事,让我体会到了旧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种种丑恶;在公交车上与冰心奶奶共同欣赏世间的美,让我体会到了人世间充满爱,充满真、善、美;在午饭后与契科夫共同蔑视奥楚蔑洛夫的阿谀奉承、欺压百姓,让我体会到了沙皇专制主义的穷凶极恶;在临睡前与莎士比亚共同了解哈姆雷特与其叔叔克劳狄斯的王权斗争,让我体会到了英国人文主义理想与黑暗的封建现实之矛盾……我也同样感受到了阅读的乐趣。从那时候起,我的业余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我的见识又增长了许多;我对于阅读的含义理解又多了一层……
同样是一个雨后初晴的午后,天空中蒙着一层薄雾。书桌上的一杯牛奶正冒着热气,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浓浓的书香与奶香。阳光透过树梢斑斑驳驳地照映再我米黄色的书上,我看着看着入了迷,逐渐沉浸在书的世界中……
【篇三:书香伴我成长】
书是陪伴我最长情的朋友。从现在回望童年,书始终与我为伴:幼年时看图画书,童年时看童话书,青年时看小说……书陪伴了我整个成长历程。
最开始是在幼年。我和母亲一起漫步在商场里,我被一册花花绿绿的书吸引住了脚步,站在那里凝望着。母亲顺眼看去,眼睛一亮——那是一册图画书,有许多有趣的童话故事,她为我买了下来,那书便成了我最早的启蒙读物,我常会畅想在童话的海洋中,感受童话的梦幻与纯净。
再到稍大些,当我能自己阅读时,便往往会不觉地沉浸在书中,沉浸在那些或感人,或欢喜,或悲伤,或凄清,或恐怖的场景中了,我的想象力被极大地激发,会为主人公的忧愁而郁闷,也会因主人公的欢喜而雀跃……我惊讶地发现书有这样大的魔力,能让我为之陶醉。
然后就是现在,我具有了独立思考的能力,会从书中学到很多东西,它们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使我深思,使我震撼,使我成长。比如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我从保尔身上学会了坚强不屈,战胜自我的品质;在《简爱》我从简爱身上学会了人人平等,敢于斗争的精神;在《淘气包马小跳》中,我知道了什么是真正的孩子;在《青铜葵花》中,我在看到了纯洁无邪的童心与善意……
书是人类的财宝,是作者精神价值的体现。培根说“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读书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让我们在成长道路上更坚强,更自信,更从容。淡淡书香,伴我成长!
【篇四:成长,因书香而精彩】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书爱得深沉。
——题记
童年因书香而快乐
“妈妈,美人鱼最终找到幸福了吗?丑小鸭,最后长成白天鹅了吗……”
幼时的我,每天晚上都是伴着安徒生《格林童话》进入甜蜜梦乡。临睡前,都缠着妈妈讲故事,许多童话故事,我都耳熟能详。那幼小的心儿,随着故事或喜或悲。为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悲惨遭遇流过泪,佩服阿凡提的机智,也被七个小矮人的滑稽逗得哈哈大笑……那时,我是多么希望能尽快认识那一个个方块字,能自己阅读呀!
少年因书香而充实
少年时期是一个多梦的年龄。我识字了,成了书店的常客。轻轻打开书的封面,淡淡的书香如缕缕杨柳风,在心中萦绕。在书香的熏陶中,我与李白、杜甫畅谈诗歌,和鲁滨孙一起冒险,同曹操纵论天下英雄;我为艾斯梅拉达的命运叹息过,对老葛朗台的自私愤怒过,为简爱的最终幸福欢欣过。我理解辛弃疾“可怜白发生”的无奈,佩服王勃“天涯若比邻”的释怀,领略陶渊明“悠然见南山”的悠闲……书让我明白了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与善恶美丑。
青春因书香而陶醉
进入中学,读书更成了我的爱好。每晚,书都伴着我进入梦乡。读史以明志,读经以养性,读诗以怡情。我国浩瀚的书海中,都有无数的宝藏,是我们成长真正的养分。是书,让我穿越古今,去经历惊心动魄的古代战争,拜访叱咤风云的伟人,进入奇异瑰丽的想象世界,了解祖国上下五千年的灿烂文化,了解世界风云,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汲取了力量。
读书真好,如品香茗,余味无穷。读书是休闲,是收获,也是享受。我的成长,因读书而精彩!
【篇五:书香浸润我成长】
记得莎士比亚曾说过:“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对于这句话,一开始我根本不以为然,慢慢地,我才深以为然。
小时候,我是一个痴迷电视的小女孩,并不喜欢看书。可是严厉的妈妈却硬性规定:每天必须读书一小时,全家无一例外。我在抱怨和腹诽中,遵母命读了大约一年多的“命令书”。
起初,我基本上就是捡自己喜欢的书随意翻翻,不求什么理解和收获。慢慢地,书中的精彩情节就攫住了我的眼球,让我不知不觉地就跟着他们欢天喜地或泪湿衣衫。后来,我还要求爸爸妈妈和我共读一本书,读后交流心得感受。就这样,我们一家一年中共读了《安徒生童话》《爱的教育》《伊索寓言》《简·爱》《红与黑》等三十多部世界名著。
畅游于书的世界,我的视野逐渐开阔。正如周国平告诉我们的:“真正的阅读必须有灵魂的参与,它是一个人的灵魂在一个借文字符号构筑的精神世界里的漫游,是在这个漫游途中的自我发现和自我成长。”于是,我不满于只读文学作品,开始更广泛地涉猎各种图书。《十万个为什么》满足了我无尽的好奇和探索欲望,《小故事大道理》让我在美文陶醉中思考人生道理,《名人传记》让我一次次震撼于伟人的传奇经历,《中华上下五千年》使我深入地了解了中华文明……
书籍,为我打开一扇神奇的窗户,让我足不出户就感知天下大事,随时随地即可拜访古今名人。书籍,在潜移默化中已内化为我生命的一部分,我不敢想象,如果没有了书籍,我的生活将会是多么无聊和苍白。我爱上了读书,爱得真挚、爱得痴狂。
“劳于读书,逸于作文。”博览群书的结果是每当我写作文的时候,那些优美的词句就像酵母似的涌上心头。我的作文常常居全班之冠。尝到甜头的我,更理解了“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果不欺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