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点亮“书海”之灯】
我们是鱼,是在书海中生活的鱼,愿书香长长久久地弥漫在你我他之间,愿时间老人将这一充满幸福的时刻停住,愿书海永不干涸。
但你捧起一本书,翻开第一页,那可爱的字符就会像见到老朋友一样向你探出机灵的小脑袋——打招呼。然而你也会一如既往地回应它,揣摸它,用内心去感受它,发现它的小秘密,它们是能说会道的小娃娃,不是小呆板,栩栩如生。在一页书中,成千上百的它们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那是会动的,有声音的。
自从上了中学以来,我就变成了书呆子,只要一到了下课的时候,虽然时间很短——只有那杯水车薪的十分钟,可我还是要做一只快乐的书虫。
记得那一次,临下课前的五分钟,我就已经像屁股扎了针一样坐不定了,心里一直念叨着:“快点下课,快点下课……”也许是上帝听到我的祷告,下课铃立马打响了,我心里暗暗地想:“真是太好了,刚刚那五分钟简直就是度日如年啊!现在我又可以继续看我的《城南旧事》了。”
我像一只饥饿的小羊来到一片芬芳的嫩草地上,拿起书,快活地沉浸在书海中。我已经与书中的林英子合二为一了,我也和她一样住在北京的老胡同中,冬天来了,骆驼队也来了,它们在阳光的抚摸下显得那么得精神,我看着书中玲珑娇小的“小精灵”们,同时仿佛耳边漂浮着骆驼们咀嚼的声音,“吱吱吱”地,眼帘中也映入了骆驼口中那白如雪的唾沫。“小精灵”们像导游一样形影不离地带着我在书海中遨游。
在书海中,我感受到从未有过的感觉,书海中,那千变万化的画面像水中的倒影,如此的真实,但又夹杂这朦胧;书海中,那俏皮可爱的声音像天上鸟鸣,仿佛近在眼前,可仰头一望却远在天边。
我在书海中,看着英子正在帮着大人们卸煤,耳边一直传来“嘿唷,嘿唷”的吆喝声。“卸煤了!”这时,眼前的骆驼晃动起来,这样的场景令我十分诧异,等我回过神来原来是同桌摇着我的身体,提醒我上课了,而不是“骆驼”在晃,同桌反问我:“你卸完煤了吧!都上课了,甭看了。”于是,我不情愿地把书放回抽屉里,抱怨道:“人家看得正香呢,上课铃怎么就这么爱打断别人看书?”
就这样,我下课去一次书海,就好像去了一次环游旅行一样快乐与幸福。在书海中,我看到了许多人们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事情。
我为我能读书感到幸福,为能去遨游书海感到快乐。但我还是不满足,我想吃尽、消化尽书中的精髓,带着我的好朋友一起一样遨游那百闻不如一见的书海。
【篇二:徜徉书海】
我爱读书,也爱思考,书中一句意味深刻的话常使我托住腮帮子思考许久。我愿化作一条鱼儿,遨游在书海之中。
小时候,爸爸希望我长大后是一位作家,因此为我添置了一个书架和若干书本。四岁时,我的小书架上已满是书,可我偏偏不喜欢阅读。如果爸爸叫我看书,我就四处跳窜。一捧起书,我就眯缝起双眼想睡觉。
上一年级了,我憧憬着学校的学习生活。妈妈不知何时给我买了一册《淘气包马小跳》。我随意地翻阅了起来,好奇地看看看着……阅读了这本书,让我第一次品尝到了读书的滋味,那就是快乐的享受。从那以后,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
到了四年级,我经常沉迷于沈石溪的动物小说系列。小说中的主角都不是人,而是与人一样生于自然、有血有肉的动物。动物没有语言,也没有为常人所明了的表达方式,但通过沈石溪的文笔,通过对行为的描写,以及通过行为、目光透露出来的丰富心理变化与情感起伏的描写,沈石溪将一个个关于亲情、爱情、勇敢、智慧等等的故事娓娓道来,读之令人动容。
在“读经典,送经典”的浪潮下,我爱上了经典阅读。《论语》《三字经》《上下五千年》……尤其是四大名著,让我如痴如醉。读《三国演义》,让我感悟到了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智慧;读《水浒传》,让我领略了深山一百零八将的英勇;读《红楼梦》,让我见识到了林黛玉的才华横溢;读《西游记》,让我感受到孙悟空的嫉恶如仇。
在书中,我忘记烦恼;在书中,我战胜挫折;在书中,我学会克制。书,是我亲密的朋友。
【篇三:书海遨游】
风吹乱了思绪,雨打碎了记忆,唯有你那浩瀚的书海为我提供生命的养分,令我陶醉,令我欣喜……
——题记
我行走在历史的道路上,道路两旁是书籍。在路上,我可以不惧黑夜,不惧遥远,因为书是我夜中的群星,璀璨无比,书是我路上的旅伴,不离不弃。那是一片辽阔的草原,每一株草中,都藏了一本泛着浓郁墨香的好书。
万籁俱寂,漫漫长夜,相伴月下点一盏孤灯。古人云,月下读书,可解长夜之苦,淡淡月光轻柔地洒在书页上,纸上的字仿佛化作月下舞者。飘飞的彩带,忽起忽落,曼妙的舞姿只应天上有。想到辛弃疾那句“谁共我,醉明月?”一定要有友人相伴才可赏月么,李白不是吟出“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么?邀明月共舞,好不醉人,更何况,身边有好书相伴,这是历代名士与我相伴啊,怎能不陶醉?
这里有九曲十八弯的河水,有古朴依旧的小桥,有靠岸小憩的商船,有金发碧眼的美少女。这就是沙翁笔下的威尼斯,驻足远瞰,不知小说里机智美丽的鲍西娅小姐现在是否与英俊的男主角幸福的生活着;那对因种种机缘巧合的走到一起的仆人,是否正肩并肩看日落西沉;那当年要不多不少一英镑肉的夏洛克是否改邪归正,抛却一身令人作呕的铜臭味来换回安享天伦之乐的美好……这里是那样优美,“半江瑟瑟半江红”,红了我的眼,红了我的脸。
绿意苍苍,野径古亭,执琴者抚琴于亭内,悦耳的琴声在山谷中回荡。亭内坐一位手拿诗书的儒生,在琴声下沉静于书中,山有情,水有趣,草木皆生命,书中的诗如同有了生命一般,生动无比。读书人完全沉醉在与自然交融而成的境界里,浑然忘我。
我愿做那月下的雅士,在月光的抚摸下,将书印入脑海;也愿作那江边驻足的游人,观看世间沧桑;更愿做那深山亭中的儒生,与书与自然融为一体。
【篇四:遨游书海快乐前行】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高尔基和莎士比亚这样评价书籍,而对于我来说,书籍就是我心灵的甘露。我从小便喜爱读书,尤其是古代文人的那些诗词散文,可以洗涤我的心灵,使我抛却一切尘世间的纷扰,沉浸于文字的静雅之中,体会着作者的各种心境,感受着他们的不同情感。
梦醉墨香天空,心融百态人生。读书,让我开始领略“看庭前花开花落,望天上云卷云舒”的超然;体味“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爱国情感;感受“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的洒脱;想像“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雄壮景观。我遨游在书的海洋里,沉浸在词的世界里,感受着诗词的别样气息。它是独一无二的,是古典文化的完美载体。在诗中,我明白了汉字的精彩纷呈,我理解了作者的多样情怀。那一句句诗词,字里行间无不透露着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流淌着作者内心的真实感受。它们流淌、押韵、内涵丰富、意境朦胧,吟诵着他们,我仿佛看见名川大山的美景,江南水乡的轻柔……
静坐书前,心游万仞,畅游天地,一览海纳百川。读书,就像是在茫茫大海中搏击知识的狂澜。面对书的海洋,我听到的是曹孟德的“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我看到的是李太白的“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我想到的是子寿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书中到处飘荡着自由气息的风帆,载着梦想与奋斗的风帆。在书的海洋中遨游,我收获了知识,也收获了快乐。
书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于是乎,鲁迅、冰心、巴金与我成了好朋友。翻开书页,与他们秉烛夜谈是我最快乐的事,钦佩着鲁迅的铮铮铁骨,品味着冰心的爱与纯真,欣赏着巴金的真挚自然。每次与他们畅谈,我的心灵深处总会迸溅出几束美丽的火花。读书给予我很多美好的事情,它可以让我陶冶情操,让我更真实的感受生活,让我品味到生活的快乐。
阳光明媚的下午,捧一本书,坐在窗台上,和煦的阳光照在身上,背对着太阳不让阳光刺痛眼神经,安静的沉浸在书的美妙中,读书的时光永远是快乐的。书将会伴随我的一生,每一页纸张都会永远鲜活,存在那笑声盈盈的时光里。书籍是抚慰我们心灵最好的药剂,是让我们心灵丰富的营养,更是我们心灵中的一滴滴甘露,缓缓的滋润我的灵魂,陪伴我成长。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会在书的陪伴下,快乐地向前走下去!
【篇五:我的一次书海旅行】
午后,躺在摇椅上,温暖的阳光从窗外洒进来。从茶几上拿起一本书,翻开,走进了书海……
昏黄的灯光笼罩着整个画室,一个红色头发满脸胡子的男子,正凝望着深邃的夜空。仔细一看,他就是19世纪最著名的画家——梵高。
他在被乌苏拉拒绝后,当了一名牧师,前往了矿区。他穷困潦倒,被人嘲笑,家人不能理解他,他也常常为吃不饱饭而苦恼。他的爱情也总是受阻,他的精神也越来越异常。
但是,就当他已经来到生活的深渊时,他的弟弟出现了。他不仅支持梵高的绘画事业,每个月都给他寄生活费,但梵高最终还是在一个圣诞夜选择自杀。
他短暂而绚丽的生命历程里,他得同困苦的生活作斗争。他是孤单的,陪伴他的只有梦想和信念。
他因为爱情割掉了自己的耳朵,送进了精神病院,但他依然挥动着画笔争取每一秒的做花时间,把他眼前的寂寞展现在画布上,永不停止。
他是一名优秀的画家,每天都沉浸在绘画中。他渴望画画,不吃不睡都要努力让他的画更加精彩。他那精益求精力求完美的性格让我崇拜。
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他朴素,他善良,他执着,他热情。他为了绘画可以付出一切,他为了精益求精可以彻夜不眠。这就是梵高,伟大的作家梵高!
绚烂的向日葵在阳光下绽放着,他坐在田野边,向远处眺望,拿着画笔的手久久不能放下,任凭那北风吹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