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游清明上河园】
清明小长假,我们一家和小姨一家开车到古都开封的清明上河园游玩。那里风景如画,有着浓郁的民俗民风。
一走进大门,映入眼帘的是宋代画家张泽端的雕像,在他身后是他画的《清明上河图》的浮雕。我走上前去,只见画中画了北宋时期古都开封的社会生活和民俗民风,清明上河图就是根据这幅画卷修建而成的。
我们穿过拥挤的人流向南走去,只见一座拱形的虹桥横跨汴河之上。听!阵阵锣鼓声传来,我拉着妈妈的手向声音的源头跑去,哦,原来是从校场上传来的。只见骑手们身着宋朝服饰,坐在体格健壮的马背上,一手握缰绳,一手执红旗,在一片冲天锣鼓声中呼啸而来,分列两旁。紧接着奔腾而出的是欢迎盘鼓,鼓声震天,鼓点欢快豪放。最后出场的是一代名相包拯包青天,只见他面目黝黑,双目炯炯有神,大步向你走来。
表演结束了,我们离开了校场,沿着汴河继续向南走,来到了东京码头。这里有许多的船只供游人们乘坐,我们一家上了船,坐在缓慢行驶的船上,清明上河园的景色尽收眼底。河水清澈见底,可以看见水底的沙石和活泼欢快的小鱼。蓝天、白云、河水、小船、古建筑和来往的人们都融为了一体,仿佛一切就在画中一样。
小船停靠到了岸边,我们下了船,一眼就看见了“武大郎烧饼店”。尝着美味的烧饼,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清明上河园。
清明上河园,让人有种穿越时空隧道,走进一幅活动的历史画卷的感觉,真是“一朝步入画卷,一日梦回千年”啊!
【篇二:游清明上河园】
一年一度的五一劳动节假期到了,我随着爸爸妈妈的脚步来到了河南省开封市的清明上河园游玩。
相信大家一定听过《清明上河图》,没有听说过清明上河园吧,总之我是第一次听。清明上河园是古都开封一座大型主题公园,以张择端的传世之作《清明上河图》为蓝图,占地600亩。
一进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张择端的雕像。后面是《清明上河图》的浮雕,看到它,让我进一步了解到了当时百姓的生活。
接着是博物馆,博物馆里显示着当时百姓的动态生活,还有许多高科技。
然后,我们走过虹桥来到王员外家,参观完之后我心里想:说是王员外家,也没有很大,能住下岳飞和岳母难道是假的吗?接着我们来到了“大宋惊魂屋”,里面的头颅沾满血迹,好像在说:“哇呜,我要吃了你们!”看得我毛骨悚然,里面还有像人一样大的蜘蛛……出来之后我已经吓得两脚发麻,迈不开步子了。
我们又观看了《李纲守东京》实景剧。看完之后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明君等于国家安宁,昏君等于国家灭亡,忠臣等于保护国家,奸臣等于摧毁国家。
光阴似箭,转眼间我已经下午了,我也该回家了,我一步一回头的往回走,心想:我长大一定要多来几次。
【篇三:清明上河园】
河南有一个古色古香的城市——古都开封,清明上河图就可以在那里看到。
众所周知,清明上河图是北宋时期的画家张择端所画的,虽然见不到真迹,但进入清明上河园,仍能感觉到当时繁荣的景象。
一天,我们来到了清明上河园。刚进门,首先看到画家张择端的雕像矗立在门口,好像在说:“欢迎来到清明上河园!”在这座雕像后有一座令人叹为观止的浮墙,为什么呢?是因为这座浮墙上雕刻着一幅画,而这幅画就是雄伟壮观的清明上河图。
清明上河园占地600余亩,其中水面180亩,大小古船50多艘,房屋400余间,景观建筑面积30000多平方米,形成了中原地区最大的复原宋代的建筑。2009年,清明上河园荣膺世界记录协会中国第一座以绘画作品为原型的仿古主题公园,是中原大黄河郑、汴、洛黄金旅游线上的一个重要景区。
清明上河园十分热闹,城门楼、虹桥、街景、店铺、河道、码头、船坊等建筑。园区按《清明上河图》的原始布局,集中展现宋代诸如酒楼、茶肆、当铺、宫瓷、年画现场制作等。
进去后,还发现里面有许许多多的表演,热闹非凡。表演有包公迎宾、杨志卖刀、林冲怒打高衙内、梁山好汉劫囚车、燕青打擂、李师师艺会情公子、王员外招婿、宋式民俗婚礼、编钟乐舞、马术、气功绝活等20余个。每一次表演,观看的人也是不计其数,十分壮观,热闹非凡。
清明上河图生动形象的描绘出了当时宋朝的热闹景象,而清明上河园则是完美复制了画中的景象,使人有一种身临其中、耳目一新的感觉。
所以我认为想感受古代的文化和宋朝热闹城市的景象,那么就请去开封清明上河园,因为那里会给你一一解答……
【篇四:夜游清明上河园】
在此之前,我从未体会过什么是“入画”的感觉。画里无声流动的世界,以某种形式存在于永恒中。我亦记得这次如在《清明上河图》中行走般夜游清明上河园,一切皆美好得符合预盼。
夜晚的黑纱浑然填充了整个清明上河园。白天看到的那些亭台
楼阁、红砖绿瓦早已脱去了明媚的光鲜,在园子里一副寂然无声古朴安详的模样。走在石板路上,周围的树林里透着一点点外园的光亮,岸边的红漆栏杆镇住了这园子里那白天繁荣的气息。精美细致的雕纹显示着平日的华贵与富丽,让人不得不因此而感到镇定,这一片人工雕琢的园林里的寂静是可以安然享受的。
河岸边依依的杨树此时也仿佛沉醉了,只在它所构造的绿荫里茕茕孑立。岸下的河水在沙滩的乱石潭边沉默地流动,在河对岸的灯光下翻滚得如一千只银制的鱼在水草中碰撞得叮咚作响。我想起那种纸扎的莲花灯,此时若一只一只地放进水里,那种灯火辉映河堤的画面,必又是这画卷中最为惊煞的缀笔。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在俱寂之中,我最爱看那万盏灯火。
就像那千万幅画卷中染绘的一样,就像那千万篇诗节中吟咏的一样,白石的桥梁对面是商业街,那照得通亮的屋瓦下是被水流得如青瓷般的石板道。河道一直顺着街道延伸到对面的朱桥边还潺潺不断。门店前的提灯就那样高高地悬在门上。一排在园内的大街长夜不灭。
我依稀看见几个人影在灯下闲步走着。我知道他们同我一样,是在21世纪的钢构城市里生活的人,不过我知道他们此时是在这宋朝的雕梁画栋中行走的人,是在这一片画境中流连的人。
一路的浮光指引向河桥的步栈。那桥亭身通红,架在水上,被河里的灯光照得崇光泛彩。绚丽得给人以鲜花着锦烈火烹油之感。亭子中央不知是谁搁了一架古筝与屏风,琴弦在惨白的灯光下晃得愈发素静与修长。我与妈妈很自觉地避开这些古色古香的内饰,在靠着栏杆的坐塌上坐了下来。我才知道了适才让我反复思念灯火的是怎么一回事——在低矮却绵延的水面上陈设着好多流光溢彩琉璃剔透的灯,被编织成各种形状的灯,在我视网膜上打上类花似焰的花火,模糊了我虹膜的是像枝头上缠绕着火焰花蕊里吐露着银光的,在我眼底辉烁着的那一条河的灯火。那些彩灯在我眼所能目睹之处释放光与焰的花朵,交错着相映着又融为了满目温柔的虹色。
记忆深处对于光与火的思念,我想是千百年间那个朝代流传的思念;他们曾在此地忙碌扎实地过了一生,所见的景色构成恋恋不舍的思念,现在又传到了我的身心中,从此又温习了这种恋恋不忘。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我忘了将这话说出口的那人来自哪个朝代,但我想他必也继承了这种思念。对光与影中交融的景色的思念。
在纸上雀跃着的曾有那么一句话,是书写赋予我记忆,绘画则通晓古今。
现在流连画中的世界里不只有我。《清明上河图》中流转了千年的东西依然在:树在,山在,灯火也在。画里的这一切皆美得合乎预盼。于是此时寂声,画里的世界也是我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