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手心的温度】
每次我站在溜冰场时,那位和我不相识的姐姐的面孔,总会浮现在我的眼前。
那一次,是我第一次去溜冰,本来胆子就小的我,只敢小心翼翼的扶着栏杆走,可尽管如此,我还是差点摔跤,刚好一个姐姐从我身旁经过,看到我,冷冷地对我说“小心点,别摔了,不会滑就别滑”。
“我摔了管你什么事,又不要你赔医药费,疼的又不是你,狗拿耗子—多管闲事”。他说的这番话使我十分的愤怒,但同时,我也很沮丧,扶着栏杆滑都摔跤。唉!哼,就算我现在不会滑,但我待会儿就会滑了,你说我滑得不好,我偏要滑得好好的给你看。
于是,我开始不扶栏杆慢慢的滑,没过一会儿,我就可以自由自在的飞了。在我滑的时候,突然一股寒风吹来,我打了一个冷颤,从窗外一看,刚刚的小雨变成了倾盆大雨,我发了一会儿呆,继续滑。
我开始挑战往中间滑,那里是最难滑的地方,不过,我还是很快就滑得得心应手了。
我开始得瑟起来了,看到没有,我滑得好吧,谁说我滑不得。
可正是因为我太得瑟,一不小心摔了一跤,在这里是很难再次爬起来的,天啊,这下完了,起不来了,那个姐姐要来看笑话了,怎么办?我身旁溜冰的人并不少,可他们似乎根本就没有注意到我,有的人还直接从我的身旁滑过去,摔在冰冷的溜冰场上,我的心更冰更冷。
也就在这时,那个姐姐也过来了,“完了,她肯定是来看我笑话的…”可是,她却把手伸向了我,“她这是要扶我吗?不太可能吧,怎么不可能呢,她也许是将功补罪吧”。我犹豫了一会儿。把手伸向了她。天啊,他说话那么冰冷,手竟然如此温暖,在她的帮助下,我又站起来了。
没等我说谢谢,她就又把手伸向了别人。
她的手扶过那么多双手,能不温暖吗?更暖的是她那内冷外热的心呀!你瞧,乌云也变暖化了……
【篇二:碎片的温度】
如今信息时代的洪流不断压缩着我们的时间与空间。细细研读一本书已是少有之事。碎片化阅读在此兴起,评价褒贬不一。我认为,碎片化阅读是利大于弊,它是有温度的。
武史学家博士廖峰说:“人或成为碎片化信息的奴隶”。这一警示已成为现实。在高速发展的世界里,碎片化阅读是快速了解文章的方法,是社会发展的必需,是适应快生活的必备。正因如此,我们才成为了碎片信息化的奴隶。
碎片化地阅读是快建了解文章的方法。一句“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使我不用看完整篇《将进洒》也能快速了解李白的乐观;一句“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使我们快速了解鲁迅先生内心情感;一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使我们立即感受到慈母恩情……正如我们日常引用名人名言一般,虽是众多言语中的一块碎片,但其温度是炽热的,使我们顿时感受到其中无穷的情感
碎片化阅读是社会发展的必需。现“快餐”,“5G快通信”等词使用频繁,顺之应和的是当今的快生活。首先,人们所拥有的空闲时间减少,碎片化阅读能帮助人们快速抓住重点免去长篇叙述,达到减时而不减质的效果,使我们更适应当今快节奏的社会。其次,当前社会发展迅速,人们更需要抓重点、更便捷的阅
读方式。而碎片阅读正符合人们的需求,促进社会的发展,更充分利用时间。也正是一枚有温度的碎片,正在温和地影响着我们。
碎片阅读是扩大阅读面的好方法。中国人均阅读量不及发达国家的一半。仅仅因为字太多,抑或看不懂而不愿读书是十分可悲的。反观微博等网站小段式文章却十分受欢迎。不难得出,碎片式阅读可以帮助读者理清思路,使读者快速读懂一篇文章,用更少的时间扩大更大的阅读面!碎片化阅读可能被认为不够深入文章。诚然,碎片阅读只是浅层面的阅读,但是碎片阅读可以帮读者理清思路,是激发读者细细研读文章的关趣。碎片阅读虽只是阅读方法中的小块碎片,但它是一块有温度的碎片,待人细细感受。
从一片落叶里回味盛夏,从一件唐三彩中感受盛世王朝。从每一段文字碎片里感受精神的温度,不再拘束于整本通读,运用碎片阅读,感受碎片的温度。
【篇三:温度心情】
温度变化带动环境变化,环境变化带动心情的变化,我也随着温度一同变化。
0℃是月光
早晨,我起得很早,想看看冬日的早晨(实际还不到早晨)的神秘。冒着寒风仰望天空。天是黑的,月亮还没有到下班时间就钻进蓝墨般的云被里无忧无虑的睡大觉呢!只留下半个脑袋――它也要呼吸呀!
借着残余的月光发现了窗台上的几根冰柱儿,在北风的怒吼下微微颤动,但丝毫不失它阴冷的本色。在惨淡的月光照射下,反射出一道隐匿的寒光,越发显得深,樨利。仿佛要刺进我收缩的心。
36℃是体温
在前行的道路上,我坚持着,走过一个又一个站口,穿过一条又一条鸿沟。我感到有些寒冷,想找个地方避风,是父母还朋友?他们都是我的避风港湾。但是,父母对的无微不至的照顾,生活中每件事都为我着想,还有亲朋好友对我的期望,有时也让我感到压抑。
我感到我的体温在上升,但是我知道,我只能保持360℃的体温。
750℃来杯咖啡
在书海中潜游的我,不敢停歇,直到两眼看不清。以至于那些密密麻麻的文字此时已经犹如幻灯片一般,只是放映速度太快了。看着窗外树木的灰色,我想到咖啡,75℃是咖啡最理想的温度。端着冒热气的咖啡,待那浓郁的飘香弥漫周围,那是一种沁人心脾的感觉。品一口咖啡是如此惬意。仿佛进入梦境中的世外桃源。在那里,一切是美好的迷人的。
但是,它太过轻盈,如片片浮云千变万化,随时都有消散。忽然,手指触到的杯底开如降温。我明白,在美丽过后,总的面对。于是,操起“战笔”开始奋笔疾书。
95℃是回顾
当我回顾自己走过的痕迹,的确很感动。在那里有快乐的笑声,有美好的故事,也有苦涩的泪水。此时一涌而出,奔泻千里,如黄河之水奔流到海永不复回。我也思考过在这条类似战争的路上,我收获了多少,学到多少。在此之后,我告诉我自己,一定要为这一切画上一个美丽的句号。
此时闹钟响起,敲动我心中的船只,我会撑一支长筒去寻觅另一段踪迹,水波会为我荡漾,柳枝也会为我摇曳身姿,是谁的高歌摇动我的心波,震撼我的心房?是中考。
我相信100℃是沸腾。
【篇四:懂得手心的温暖】
夜深了,我关掉床头的灯,在黑暗中躺下。已经入冬了,夜间的冷风穿过房间没有关紧的窗,发出“呜呜”的声音,为这寂静的夜陡然添上了几分不知名的恐惧,让人心生烦躁。
我正想起身关窗,只听见房门“啪嗒”一声打开了,一个人影晃了进来。“这孩子,睡觉又不关窗。”是母亲。我眯着眼看她,她轻手轻脚地走到窗边,慢慢地把窗户关上,像是生怕把我惊醒似的。她又走向了我的方向,坐在了我的身边。我连忙闭上眼睛,即使如此,却仍然能感受到一到温柔的目光。母亲一只手覆上我的手背,另一只手又伸手将我散落在枕边的发丝抚到我的耳后。一到冬天,我的手脚常是冰冷的,而母亲的手是多么温暖啊!即使隔着母亲粗糙的手掌仍然能够感受到手心的温度,叫人心中渐渐安定下来,我的思绪也渐渐飘到了远方……
每次走路出行,母亲都会牵着我的手,仿佛我还是个三岁的孩子似的,过马路更是紧紧牵着不放。慢慢长大了,我总担心遭人笑话,时不时就要挣脱开母亲的手,母亲不肯,我无奈,“妈!我都多大了,不要你牵!”母亲却更加坚定,说:“不行!马路险。”就这样,几次下来,我也习惯了与母亲牵手。一次饭后散步,我和母亲有说有笑的,突然,一辆电瓶车从我身边窜了过去,我没提防,差一点摔倒,母亲一把拉住了我,那电瓶车却头也不回的走了。母亲冲着那车的背影大吼大叫,起的脸都红了。那是我第一次见那样温柔的母亲如此的失态。她心疼的拉着我,不断地询问我。我说没事,她却更加自责。母亲啊!您为什么要自责呢?您分明拉住了我,我还能感受到你手心的温度,冷冰冰的,是吓坏了吧!
思绪断开了,随着母亲手心的温度飘扬,断在回忆里。我睁开眼睛,母亲已不在身边,却替我掖好了被子,耳后的发丝似乎还有您手心的温度,盖着被子的手也仍然是温暖的。母亲啊!我终于懂得了那手心的温度,那是承载了您多少的爱啊!白驹过隙,时光易老,您牵着我走过了多少个春秋,那手心的温度温度又是多么的厚重啊!只希望时光你慢慢走,让我再多一点,深一点去体会,去感受您手心的温度!
【篇五:手心的温度】
从小到大,我牵过很多人的手,印象中,父亲的手是粗粗的;外公的手是大大的;外婆的手是凉凉的;但唯独妈妈的手是暖暖的,她手心的温度也是最让我依恋的。
小时候我总是爱牵着妈妈的手,跟着她一起四处游逛,因为我觉得那样很幸福!每个夜晚我也爱让她在入睡前拍拍我的背,因为她的手总是香香的,暖暖的,有着一股神奇的魔力,能让我迅速进入梦乡!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越来越少牵妈妈的手了,每次当她想牵我的手时,我也会不着痕迹的躲开,那一刻我认为自己长大了,不再需要这种幼稚的安抚。
记得那一天天空突然下起了大雨,没带伞的我和同学挤在一把小伞下,鞋袜全湿透了,裤子也湿了一大半,难受极了!到家后,妈妈看到淋得象落汤鸡的我就关切地问道:“宝贝,怎么了?你是在外面洗了个澡吗?”不等妈妈说完,我就不耐烦地皱起眉头没好气道:“问够没?你知不知道我浑身难受啊?还不赶紧帮我拿一条干裤子!”妈妈怔了怔,二话没说地走开了。换好衣服的我一身轻松地开始写起作业,可是不知怎的,我脑海中突然想到妈妈一声不吭转身的背影,我开始后悔,做作业时也有点坐立不安……不知是不是妈妈察觉了什么,她走了过来站在了我的身后,伸出手轻轻地摸了摸我的头,又握住了我的手,我焦躁不安的心瞬间平静了下来,但就在那一刻我感受到这双手变得有些粗糙,手心的温度也不似从前那样温暖,不过我依然喜欢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