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共享时代”改变着人们的生活】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随着互联网时代的不断进步,又一种新的时代呈现在人们的视眼中——“共享时代”。它让人们懂得如何分享,人们热爱它,换一种说法:人们更加于依赖着它。
如今,网络上各种宣传“共享时代”的,比如共享单车、共享书店、共享篮球等等。随时随地,只要你会玩手机、电子产品,“嘀”的一声,你就可以共享了。可是,当“共享时代”刚刚出现时,人们十分珍惜,到处倡导不能破坏共享能源。但人类终究有大脑,有一颗非常自私、不懂珍惜的心。所以,“共享时代”到底好不好?“共享时代”会走向灭亡吗?
上个星期六,我和妈妈骑着“小黄车”去奶奶家吃晚饭,本来就只有三两步路,可为了更快、更方便,我们都准备打开手机扫二维码。但是,情况却不尽人意,两辆车都扫不了。因为有些自私的人,竟把二维码给“毁容”了。我心里怨恨着这些人:好不容易出来的“共享时代”就要被这些不会分享的人给推回去了。幸好,手机上显示了其他地方还有数不胜数的“小黄车”。二维码“毁容”事件也就告一段落了。
“现在骑个车比学驾照还难,搞不好就给你挖个墙角哦,不知道共享单车的老板要亏本多少!”在寻找“小黄车”的途中听到两位上海老阿婆的谈话,让我感触极深。今天“失踪”几辆车,明天“失踪”几辆车,再过几天,就要达到全世界失踪人口的数量了。“可算是找到了!”我气喘吁吁地喊道。还好我火眼金睛,地图上显示的地方是个荒凉偏僻、鲜为人知的地方,一年都没有几个人去。“谁呀!这么缺德,把‘小黄车’停在这种破地方!”妈妈恼怒地喊道。虽经历千辛万苦,可还好我们找着了。
骑着“小黄车”路过一家水果店,妈妈说:“买点水果吧,吃好晚饭,也好来点水果尝尝的。”母女俩也不知是遗传,还是怎么样,都一个性格——马大哈。竟忘了把车锁上。这下可好,付账时,仔细一看,有两对情侣正上下打量着,左右看看没人,正准备骑上。我连忙拍拍妈妈的肩,心想:这车一解锁,用的不就是我们的钱了吗?这“活雷锋”可不好当。妈妈才想起,立马冲上去拦阻,“呼”这才松了口气。
从家出发时是下午三四点左右,骑着“小黄车”到奶奶家时已近黄昏了。“真是‘一波三折’呀!”我惊叹道。原以为“共享时代”是好事儿,可没想到还是有这么多的漏洞。
“共享时代”当然还需要进步和改善,科技还有许多的“未知领域”等待着我们每一位少年去探索。但不管再进步和改善,如果人们自私、不愿意分享的心不去改善,再多的互联网时代都会走向灭亡。想到这里,莫名心寒……
【篇二:共享时代,最好的时代】
曾听说过一句话:“这是最好的时代”,是啊,这个时代,没有大面积的战争,没有举目满是创伤的土地,大部分的人们不在流离失所,君王的暴政也成为了过去式。于是人们开始寻找更为方便的生活方式,不甘于独享而又心怀大爱的人们将目光转向了一个词——共享,于是,愈来愈多的共享资源出现于人们的视野,是了,这是共享时代。
变化如同柔软的河水,缓慢蚕食着古老的事物。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时,人们将自行车作为珍贵的交通工具,到现如今推出的“共享汽车”资源,中间经历的变化已太多太多,时代是在缓慢变迁发展的,我们不可否认。但从最开始的“共享单车”到现如今的“共享书店”“共享汽车”等等共享资源,我们所能看到的不仅仅是时代的改革变迁,更是人们生活理念的全新面孔。人们不再将好的事物小心收起,而是将它们拿出来,摆在那里,告诉有需要的人们尽管借去,以便解决他们的燃眉之急。
可是,没有什么东西是能够永远保持完美仪态端庄坐在那里的,共享资源也不是。
随着共离资源的越来越普及,人们不再像最开始使用时那般的小心翼翼,他们随意刻画标记,随意拆下那些资源的一部分,仅仅是为了能让这些本该属于众人的事物属于自己,隐藏于人心中最深处的贪婪啊,难道你不会在使用着那刻有“共享”标志却被你破坏的事物时悄悄诘问自己吗?
这是最好的时代,我们不可否认,却也无从否认,但你我真的为这个时代的发展与建立供献了力量与支持了吗?哪怕是微弱的,毫不起眼的力量呢?
在这个时代,我们共同享有,共同爱护,共同生存,共同为这个世界作出贡献。共享,不仅仅是在这个时代里兴旺,主流的事物,更是人们在追求平等追求大爱的一步,是为现今当代人们生活作出贡献的一步。共享资源与我们的生活密切关联,与这个时代的改变相互照应,只是,我们都应记得,我们所共享的是便利,是快捷,而非自私自利,唯利是从。
这个时代,人们共同分享,和乐友善;社会平静安详,鲜少动荡。这个时代,和平,富足、快乐、美好,共同分享的美德也在潜移默化着人们的思想,这个时代,叫作共享时代,是需要你我共同维护,为之作出贡献的,最好的时代。
【篇三:共享理念改变生活】
随着科技的发展,共享单车等新一代的资源出现在了大众的生活之中,人们的生活也因此发生了诸多变化,许多人将共享与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同时,一个新的问题也随之产生了:共享时代的到来,对于人们的生活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呢?
一年之前,一个新颖的手机软件出现在了人们的视野当中——“共享单车”。在我的印象中,上海的街道最开始仅仅是几辆摩拜单车,且并不常见,一般只会出现在繁华的街道,同时,人们也不知该如何使用。慢慢地,人们开始了解共享单车,开始尝试着使用共享单车,一时间,街道上开始布满共享单车,且款式多样,类型不一。如果你在一条繁华的街道上,一定可以看到络绎不绝的人骑着共享单车穿梭。
如今,共享单车已经普及到全国各地,它为什么会受到国人的欢迎呢?要知道,在共享单车出现前,自行车已经“落伍”了。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可以分为以下几点:一、形式新颖,在出门只带手机的年代,用手机来快速解锁自行车轻松上路,这是史无前例的。二、实惠便利,一辆自行车需要上百元,而且人们也并不是每天都使用自行车出行,实在不划算,而在今天,共享单车的出现为人们节省了不必要的费用,半个小时只用5毛钱。三、环保健康,众所周知,如今大气污染严重,而导致这一点的极大因素便是汽车尾气排放,自行车则不会有这一隐患,同时,现在共享单车软件上能够显示你骑行了多少公里,消耗了多少卡路里。正因如此,共享单车才会受到大家的欢迎。
但同时,危险也来临了,一起又一起12岁以下儿童发生交通事故,就是因为骑共享单车;甚至还有人将含有毒素的针插入椅座上;而破损的共享单车更是随处可见。不仅仅是共享单车,曾经也有一件事引起大家关注:共享雨伞放在街头,被城管全部没收,为什么呢?因为它占用了公共场所的地方。由此可见,共享时代的到来也意味着一些新的隐患威胁着人们。
那么,共享时代究竟是利是弊呢?在我看来,仍是利大于弊的,因为它让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不过在这一基础上,人们还要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与公共道德,这样我们的生活才能因共享而更舒适便利,人类的发展才能更加进步。
【篇四:漫谈共享时代】
灯红酒绿的大都市里,有些事物悄然改变。——题记
街边整齐一排的黄色单车,街角书店队列整齐的借书人群,校内归还有序的共享篮球,这个共享时代,不知不觉映入我们的生活,绽放着至美的分享小花。
共享给我们带来了便捷。偶遇一白衣女子站在车站台急急忙忙的模样,蓦地,她似是想起什么,拿出小巧可爱的手机,径直走向了身边的黄色单车,扫码,解锁,“嗒——”她紧缩着眉头不知不觉悄然舒开。记得那天天气很好,白衣女子骑着共享单车远去,衣角飘飘,在暖阳映衬下,格外幽美。当生活焦躁时,共享资源仿佛是一汪清泉,抚平忧虑,带来便捷。燃眉之急时,方知共享价值。
共享给我们带来了健康。穿梭的车辆,拥挤的道路,愈发严重的病症,这一切却因共享的到来而悄然改善着。当人们走下汽车,骑着共享单车绿色出行时,当人们走出门外,在运动场上挥汗如雨时,当人们放下手机,捧着借阅而来梦寐以求的书籍时,或会猛然想起,正是共享资源,让我们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当生活枯燥无味时,共享资源仿佛是一抹阳光,渐渐拂去心中的雾霾。蓦然回首,方知共享韵意。
共享给我们带来了和谐。或是因共享书籍而建立起长久的友谊,寻觅到人生知己;或是因借车时帮扶一把而相视一笑,体会到人间温情;又或是共赛篮球而针锋相对,竭尽全力大汗淋漓,相约下一场必能定胜负。每一双眼睛都折射出一个多彩的世界,每一个细枝末节都映衬出一个温暖的人间。当生活繁琐时,共享资源仿佛是一扇心灵的窗户,打消了人与人之间的冷漠隔阂。暖至心底,方知共享真谛。
当共享资源悄然,悄然地映入我们的生活,我们享受着共享的好处,却也要学会爱护它们,珍惜它们。
记得曾看见随意丢弃在草丛中的共享单车,被撬坏了的锁,黄色的车身此时泥泞不堪,天飘着绵绵细雨,似是哭诉着惨痛遭遇。乱涂乱画的书本,借后不归还的器材,随意丢弃的单车,纵是照价赔偿,却渐渐的让人们怀疑,共享是否真的为共享?分享,亦为信任,亦为交流。每一个共享资源的人,都不愿破坏那份被人信任的美好。让共享小花在这个世界永存绽放,彼此信任的生活,充满温馨与和谐,我们守护的不只是共享资源的好坏,却还是人与人之间至纯至臻的温暖。
共享时代打开了那扇美好神秘的大门,每一个走进的人,必是拥有一颗纯真美好的心。生活默无声息地发生了改变,唯一不变的是人们彼此温暖着的心,共享,方得暖意溢心畔!
【篇五:为生活奔波的人们】
每一天,我从身边见到很多为了生活而四处奔波的人们。
那次,我和爸爸在路上骑车时见到一个中年大叔在卖莲蓬。我和爸爸一时嘴馋便停车下来买莲蓬。中年大叔看见我们光顾生意,顿时露出了热情的笑容,说“老板,这个莲蓬很甜的。爸爸很和气的品尝了一颗莲子,又让我吃了一颗。果然这些莲子很水嫩,也很香甜,咬在嘴里汁水粘稠,甜味耐人回味。爸爸竖起了大拇指称赞味道好。中年大叔笑呵呵的,眼睛眯成了一条缝。爸爸毫不犹豫的买了很多,并和他交谈起来。
大叔说他的儿子考上了名牌大学,但家里经济困难给他提供的生活费不够。不过正值夏天,农村老家附近有很多荷花池,莲蓬长得正好,而新鲜莲蓬正是城里人喜欢的零食,于是就想到了采摘莲蓬,每天天不亮就踩着三轮车到城市里沿街叫卖。他还从衣服口袋里拿出一部老式的诺基亚手机,骄傲的说是儿子买来送给自己的,用了很多年。幸福挂在了他的嘴角,大叔不计回报,为了儿子辛勤的劳动,小小的旧手机让他如此的满足!不禁让我心生感动。
每天傍晚,在我家附近的一家超市门口,都会看到一个男人在卖菜。他的蔬菜品种多而且比较新鲜,男人在寒风中无力的吆喝,向过往的行人兜售他的蔬菜。可人们对他的叫卖置之不理。尽管如此,他还是坚持不停地吆喝。如果有路人向他多看一眼,他都会鼓起劲来热情的推销自己的菜,眼神充满了期盼和无奈。看到后让人心生怜悯,感觉有一些酸楚。
我在用每一块钱时,都会想到这些为了生活而奔波的人们。他们为了一块钱、两块钱而辛苦的劳动,极力的争取,以满足基本的生活需要。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工人在修马路、盖楼房,他们有时顶着酷暑的烈日,有时冒着严冬的寒风。每到深夜,我们也会看到一些建筑工人在昏黄的灯光下不停地作业。听说我们小区有位工人为了挣得200元的空调安装费,不慎从高楼摔下而死,真是凄惨极了!
我经常问自己,有没有珍惜生活?对此,我还是问心无愧的。但我经常看到有的同学潇洒的说:“我请客!”,“不用找钱”。看到他们拿着父母辛勤劳动挣来的钱,大手大脚摆阔气讲排场。我真的很厌恶他们的行为。有的同学口渴了都懒得下楼,而是花一块或两块钱请人跑腿,这样的同学真不懂得父母的艰辛。
生活不易,为了生活而四处奔波的人们更是不易。我向奔波的人们致以敬意!
【篇六:共享,改变生活】
当今社会,经济与文化高速发展,而“共享”这个闻所未闻的词语也正悄然走进人们的生活,如春雨润物无声,共享也无声息地改变着我们……
共享走进生活,便利民众,其乐无穷。回想着当时共享单车初步面向民众时,多数人怀着新奇及疑问试骑了单车,因此开始时的热潮只是更多体现了人的探知欲。可渐渐地,人们发现每逢急事却无交通工具时,随用随停、遍地皆是的共享单车成了最可解燃眉之急的“利器”。较之于收费颇贵的出租车,需要等待且行速度缓慢的公交车,共享单车无疑时最优选择。贴合民众需求,提供极大便利,正是共享的本质精神。
共享走进生活,拉近生活距离。21世纪,显然是个智能的时代。手机,则成了从不离手的设备。人们的社交却也在不知觉中,被这个手掌般大小的机器禁锢,限制在了一方冰冷的天地。而共享书店的出现,鼓励着人们走出手机,去感受文化的魅力,与有相同爱好的书友交换文化精神,共享篮球也是同理,作为一门团结协作的运动,共享篮球的面世,使毫不相干的人在几小时内成为最团结的伙伴,最值得尊敬的对手。人与人,心贴心,是共享对和谐社会的最好诠释。
共享走进生活,唤醒低碳意识,提升民众素养。随处可见的疾驰车辆,车水马龙的街道,堵塞不堪的交通,这对于人们已成了家常便饭,日常的堵车似乎已是生活中不会缺少的部分,可过多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带来的只能是全球变暖,温室效应加剧。而共享单车的登场,使越来越多的群众选择单车出行,绿色出行开始贯穿于人们的生活,正潜移默化地深化“低碳概念”。伴随着低碳在民众心间的深入,共享单车的故意破坏或占为己有等问题也随之而来,可正是因这少数的劣行,却让民众注重对共享资源的爱护。放眼社会,无一不是对那些恶劣行迹的谴责,甚至自发组织志愿活动,督促并改善共享单车面临的问题。正能量的萌生,环境保护的意识,也是共享对人们身上最“善”的唤醒!
共享走进生活,共享走进民众;共享改变生活,共享改变民众。共享之乐,共享之利,无穷尽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