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寻找蓉城的诗韵】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闻。
有人说蓉城乐音胜似天堂,蓉城之景却也不亚于天堂,因而得名篇之赞。
春杜鹃
每当春至,蓉城的杜鹃花总会一团团、一簇簇娇艳的盛开着。这杜鹃花大都是红的,鲜红如血的并不少见。关于杜鹃花,还有一个悲凉的故事——杜鹃啼血。因为有古蜀国亡君杜宇死后忧愤,化为杜鹃鸟,终日悲啼,直至嘴角流血流到花上,才有杜鹃花的出现。每当望见蓉城街边大片的杜鹃花,总会想起那个悲凉的典故,念及那些思乡思家的异乡游子的内心悲鸣。正如诗人李白所写:
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
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
夏清荷
荷花一直是清雅高洁之物,只可远观、不可亵玩。一片碧海里,有几只娇艳却不庸俗的荷花在风中摇曳生姿。荷花,没有过于出众的姿色,却有一份它独有的宁静致远的气质。荷花并非蓉城独有之物,但在三圣花乡的“荷塘月色”,我却真真的体会到了那份清雅与高洁,那种清香带给人灵魂的洗涤。
游梦挥戈能断日,觉来持管莫窥天。
堪笑荣华枕中客,对莲余做世外仙。
秋银杏
银杏不是花,却比花还美。秋天,走进蓉城的银杏街巷,放眼望去,满是在阳光下金光闪闪的银杏。那落在地上的银杏叶,也如同给街巷铺了一层金色的地毯。虽说是黄色,却没有深秋的沉寂与死气,而是一种安宁与祥和,一种低调与庄重,似乎淡淡的又带有一种神圣。描写银杏的诗句并不多见,可是不知不觉中银杏总让人进入一种如诗般的意境。即使没有诗句,银杏的诗韵也让人陶醉。
冬寒梅
在冬季,幸福梅林总是弥漫着一股浓浓的梅香。虽浓郁,却不令人反感。静静绽放的梅花花色各异,但属于蓉城的气息最浓厚的当属淡黄色。淡黄色,不似明黄那般惹眼,不似浅黄那般低调,却让人在不经意间想起,鼻尖似乎还萦绕着一种沁人心脾的芬芳。梅花,总在寒冬之际开放,不与百花争艳,只是固执地守着只属于自己的气息。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蓉城的四季,或许并没有什么特别令一方为之惊叹的靓丽景色。但是,却有一种油然而生的诗韵,不求美得惊人,只求美得醉心。
【篇二:寻找春天】
赤着双脚,走在酥软的草地上,一丝酸软的感觉散发全身,多么舒坦,多么惬意,我知道:春天的翅膀已略过了田野。
小草渐渐探出了的脑袋,嫩嫩的、纤纤的,像碧玉?不,太俗气;像翡翠?不,太老成。那是一种不可名状的绿意,一种令人心驰神往的感受。一阵微风拂过,她享受到母亲甜蜜的亲吻,我想,莫非“春”就在这柔嫩的绿意中,要不,风为什么这般温柔,这般亲切?
我来到一望无垠的麦田旁,凝望着碧绿的麦苗。微风拂过,麦田里荡起了一层层,绿色的波浪,沙沙的响着,好像在对我说:“春姑娘已经来过了这里了,她留给了我们她留给我们幸福、稚嫩的绿色。”
我来到头顶银冠的梨树旁,那里辛勤的蜜蜂正在采蜜,美丽的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温暖的风儿吹来,洁白的花瓣像雪花一般,纷纷飘落下来,它们好像在对我说:“春姑娘已经来过这里了,她留给了我们纯洁、淡雅的白色。”
我来到擦胭脂的桃树旁,树上有的绽开粉红色的笑脸,吐着醉人的芳香;有的羞羞答答,含苞欲放,偶尔一见小鸟蹬开树枝,飞向蓝天,那花儿便颤动起来,好像在对我说:“春姑娘已经来过这里了,她留给了我热情、欢腾的红色。”
不一会,春雨来了,小草痛痛快快地洗了个澡,叶子更绿了,小草长得很快,没过多久就把草坪铺满了,绿色中还有星星点点的黄花,多么美的绿毯呀!好像在对我说:“春姑娘已经来过这里了,是她给大地留下了生机和希望。”
我来到小河旁,小河里的雪融化了,河水清澈见底,欢快的向前奔流。岸边各种不知名的野花展开迎春的笑脸,争芳斗艳,蝴蝶在花丛中飞舞。我拾起一块小石子,向河里打了一个水漂,河面上顿时泛起了彩色的涟漪。这时,一群鸭子跳进河里,嘎嘎的叫着,它们欢快的嬉戏,追逐,真是“春江水暖鸭先知”呀。
我抬起头,凝视着天空中那自由飞翔着的春天的宠儿——燕子,心中豁然一亮:
哦,春姑娘已经驾着春风,走遍了祖国的角角落落。
春天多美啊!春天是大地焕然一新,春天带给我们欢乐的希望催我们奋发向上,我愿做一棵小草,一朵小花,把祖国的春天装扮得更美。
【篇三:寻找年味】
记忆中的年味总是伴随着恰如其分的皑皑白雪;记忆中的年味总是对辞旧迎新的满满期待;记忆中的年味总是浸满了欢声笑语;而如今,我似乎感觉到年味儿淡了,不同于小时候那般满怀欢乐了。我想要找到记忆里的年味。
小时候的我常常看着墙上的日历一天一天翻着,盼着过年的日子早早到来。童年时过年的年味就是吃不完的美味佳肴,一年到头来各种大鱼大肉摆满了饭桌。而我最为怀念的便是腊月二十八清晨的那一碗腊八粥,奶奶一大早就在厨房里开始忙活,取出昨夜已经浸泡好的小米、赤豆、红枣和栗子,跟杏仁、花生一同放入锅中,用汤匙来回上下翻动着这一粒粒颗颗分明光泽的谷物,加入没过滴的清水,再改上锅盖,等到香味飘出来的时候,一碗热气腾腾的腊八粥就做好了。
我拿出一个小汤勺,迫不及待地盛了一大碗腊八粥,赤豆和红枣的香味在口中弥漫开来,全身上下都暖洋洋的。相处腊八粥的由来也有一个小故事。当年岳家军讨伐金虏在朱仙镇节节胜利,却被朝廷的十二道金牌追逼回来,在回师路上,将士们又饥又饿,沿途的河南百姓纷纷把各家送来的饭菜倒在大锅里,熬煮成粥分给将士们充饥御寒,大家为了纪念这位民族英雄,吃腊八粥的习俗便一直流传了下来。怪不得每次吃腊八粥的时候,便开始全身发热呢。
转眼就到了除夕夜里,窗外已经鞭炮齐鸣热闹非凡。我赶紧丢下了碗筷,兴致勃勃地冲出家门奔向烂漫的红色天地。各式各样的烟花把天空装扮得缤纷夺目,一束束礼炮直冲云霄,嘭一声炸开了花儿,幽暗的夜空顿时变得色彩斑斓,那礼花在空中盘旋呼啸了几周便愈来愈暗消失殆尽了。随着一声声爆竹的炸响,整个子里灯火通明,照亮了院子里每一个角落,照亮了我们每一张的笑脸。在欢笑伴着噼噼啪啪的爆竹声中,我们迎接着新的一年。这噼里啪啦热闹的声音,给新年添上了一抹浓浓的年味儿。
其实,“年味”就在我们身边,在热闹的窗外天地,也在餐桌上家人深切的关怀。我们只要细心观察便会发现年味其实无处不在。
【篇四:寻找秋天】
在我印象里秋天的风是凉飕飕的,秋天的雨是冷冰冰的,秋天的样子是一幅五彩缤纷的油画,有金色、红色、紫色……然而,我窗外的秋天并不是这样的,到处都是绿绿的。我想,可能是秋姑娘来晚了或是迷路了。
我好奇地问:“爸爸,我们这里没有秋天吗?怎么和我课本里读到的不一样呢?”爸爸笑着说:“走,我带你去寻找秋天。”我们骑上了小摩托,走过田间弯弯曲曲的小路,我看见了碧绿碧绿的白茶树,爸爸告诉我说:“这就是白茶树秋天的样子。”穿过茫茫的竹海,我听见了“唰唰”的声音,我看见了竹叶洋洋洒洒飘落的身影,爸爸告诉我说:“这就是秋姑娘在竹林里开演唱会的现场。”跳进长长的小溪我看见了清澈的溪水,听见了“叮叮咚咚”的交响乐曲,我的脚丫子感受到了刺骨的冰凉。爸爸告诉我说:“秋天是看得见,听得见,摸得着的。”
哈哈,我终于找到秋天了,原来秋姑娘已经悄悄地来了,她没有迷路。
【篇五:寻找春天】
“春天在哪里?春天在哪里……”我哼着歌儿去寻找春的足迹。
春天在学校的草坪里。瞧!那原来枯黄的草地上长出了细小的苗儿,先是淡黄色,渐渐变成了嫩绿,我赞佩小草那坚强不息的精神,现在还是初春,春寒犹盛,但小草却早早地钻出土地,绿得坚强。
春天在大街两边高大的樟树上,看那长出来的新枝绿叶,无不给春天增加更多的情趣,那新冒出来的叶子软软的,绿绿的,嫩嫩的,摸起来润润的很舒服。
春天在那婀娜多姿的柳梢上,光秃秃的枝条上渐渐有了小小的嫩苞,后来长出了小小的叶子。那纤细的枝条垂在化冻的湖面上,拍打出一个个圆圈,美极了!
春天在每一朵黄色的迎春花上。它们第一个向人们报告春天的到来,它们如同珍珠点缀在绿色的“暴布”上,更加艳丽,耀眼,开始只有几朵,后来变成一簇簇的像花环一样,真可爱……
春天在每一个人的心里,让我们在心中埋下一颗春天的种子,播种坚强、播种活力与希望吧!
【篇六:诗韵端午】
清晨四五点钟的时候还是阴沉沉的,一种独特的、药草涩涩的气息在空气中缓缓氲散开来。立在河畔的草丛间,深吸一口气,迎面而来的凉风轻手轻脚地爬到身上,一寸寸地抚摸着你的肌肤,又一点点沁入心脾,带着雨后初来的清凉与草木的馨香。
沿一条仄仄的小路,步入田间。被雨水浸润的泥土似乎不忍你的匆匆离去,牢牢地咬住你的脚,好不容易才拔出来。泥泞的小路弯弯曲曲直通向远方去了,“楚国大夫憔悴日,应寻此路去潇湘。”不知走到尽头,是否可以遇见一缕诗魂,飘荡在历史的云水轻烟中,以《楚辞》独踏轮回,缘《离骚》俯仰千年;才华之馥郁可撼天地,忧国之忠心能鉴日月。“瞻彼淇奥,绿竹猗猗。”以一觞雄黄烈酒,祭奠那不朽的忠魂,看了吴钩,拍遍栏杆,在汨罗江畔且行且歌,唱绿了一片青艾。母亲说,摘七枚艾芯揉搓后用来擦脸,可以一年之中不被蚊虫叮咬,艾草在手心中渐渐溢出少许青绿的汁液,擦在脸上,浓郁而苦涩的香气在空气中弥散开来,给人一阵突如其来的清醒,满溢着青绿的诗意。
芋头叶刚刚长成,上面已缀满了硕大的露水,使人疑心那是诗人为天下苍生洒下的泪。据说,集端午这天的露水擦脸,不仅可以防蚊虫,还可以明目,不知到底是否属实。老人们称这种活动为“拉露水”。清凉的水滴缓缓透入皮肤,带来一抹安然,使整个心灵都静了下来。母亲已折了桃枝来了——端阳插桃枝,说是可以辟邪祛灾。看那桃树已是没有了春天的繁花似锦,却生出了几颗青绿的桃子,绿茵茵地映着这碧水长天,带来一种新生命萌芽的希望,覆盖了历史的苍凉,绿得明艳不可方物。满山的青碧!任是如何成功的画家也无法调出这写意山水般的翠绿,模糊在晨雾中,飘洒在灰蒙蒙的天空下,洇开了一片缤纷的水墨青花。
粽子的香气混合着艾叶煮蛋的气息缠杂在湿润的空气中,打开粽叶,黑米与红枣、花生纠缠在白瓷碗中,一如春秋战国时纷乱的江山,浸在屈原的叹息中,低徊着粽叶的清芬。芳香便黏住了唇舌,一切都带着草木的诗韵。剥开蛋壳,里面的蛋白已被染做青绿,轻咬一口,淡淡的苦涩在舌尖徘徊,流连,又沁出呼之欲出的清新。
何时又飘起了霏霏细雨呢?仿佛有一声穿越时空的轻叹,越过这缈缈青烟,将远处两只白色水鸟惊飞了。雨水打湿了衣衫,掩映了河岸,苍老了时光,吟起一阕《离骚》,荡漾在这端阳佳节。且将艾草与历史共煮一壶新酒,一杯倾向汨罗,以祭忠魂;一杯独饮,淡品传统的风雅,书写佳节的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