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那极致的蓝,醉我心】
我仍然忘不了一眼。
天气适宜,格桑花满地,海跋三千多米,我和爸爸妈妈已走了六七小时。我们身心俱疲了,但还坚持走着。爸爸问:“我们还上去吗?”“上去。”我毫不犹豫的回答,我想拜访五千米的“天池”,看那极致的蓝。
累,真的好累。脚底已经没有知觉,我能做得只是把腿弯折,往上挪动,身体压上去,就算是完成了一步。虽然温度很低,但我觉感到非常燥热,汗湿透了我的里衣,冰凉地滚落。如果现在停下来,就还来得及和同伴复合;越往上,就越难反悔。还要上去么,真的不后悔?不会后悔,我要看高原的天落进水里,化为一抹极致的蓝。
不知道走了多远,不知还有多长,我不敢抬头,不敢往上看。我的任性和坚持已让家人陪着劳累那么久,我必须坚定。
“海跋很高了吧?”胸口闷闷的,四肢酸软,头也有点晕,“真饿,一天只吃了些零食。”我以为只是饿了罢,因为到现在还没受高原影响呢。持续了不久,我发现没法回避事实了,“妈妈,氧气瓶能给我用一下么?”“好,那么,要不……我们……下去吧?”她问。“……不要,都走了这么久。”现在近乎固执了。
天空渐渐灰暗,将要下雨,其实爸爸妈妈早就知道,但还是陪着我。突然,我们停了下来,前面望过去尽是人头,密密麻麻看不见尾。退伍太长了,可能要等很久,却离“天池”不远了,令人有些进退为难。爸爸试探说:“过会儿下雨,人也太多了,要等非常久,要不……下去吧?”“都到这里了,为什么要下去!现在跟我说这些?”我情续失控,大吼大叫,我恐惧真的会错过那抹蓝色。
雨下了下来,撒在在脸上头上,又钻进衣服里,实在难受。前方的人群排山倒海地挤在小路上,都很焦灼。
黑云翻墨,过会儿是暴雨,是会下很久的暴雨。“我们得下去。为了保证安全,必须下去!”没有再向上爬的权力了。我被拽着,眼前一片模糊,但只能沉默地往下走去。
腿在发抖,前面的努力全部白费了,真的不……我不甘心啊!心脏揪成一团,刺痛地收缩。过了一会儿,眼泪断线似的落了下来,怎么也擦不完,只得无声的流下去。我错过了那极致的蓝啊!
开车回去的路上,我死气沉沉地坐着。妈妈突然惊喜地喊:“快看,天啊!”我遥遥地望去,愣住了:那是怎样的蓝?是明亮的、通透的。高原的天幕坠落,被大地驯服,化为一个湖泊,蓝幽幽地待在那里,不似真的,但却洗涤我了的灵魂。这蓝就如同不可亵渎的神,无比庄严,无比神圣。我竟不敢再看。是了,就是了!我一阵心悸,浑身战栗起来。
我还是见到了最极致的蓝,只一眼,便醉我心。
【篇二:将碎片化做到极致】
“碎片化”是这个时代衍生出来的词。移动互联网的飞速蔓延也生生地将我们的生活切割成了碎片。许多人一从忙碌中稍稍转过气来就拿起手机,把短短的几分钟埋进了漫无目的的浏览。这样的“分秒必争”其实是不知不觉地让时间被浪费掉。因此开始有了呼吁减少碎片化的声音。但碎片化是时代发展必不可少的产物,高节奏的生活使得能拥有大把的时间成了奢侈。那么,我们为什么不换个角度去合理利用将碎片化做到极致呢?
将碎片化做到极致,就是专注于每一个碎片时段。其实碎片化给我们最大的影响,是在于它分散了我们的注意力。在我们已坐定拿起笔的时候,可思路还停留在刚刚在路上看到的那则新闻上。这样的结果,往往两头都“不讨好”。我们需要把看起来的分秒必争真的抢到手,就需要一种强大的专注和静心,以及明确的主次取舍。经常会在手机前用“刷”字,正是因为这样的一眼即过通常会造成事后的“于我何与也”。既然生活是碎片化的,那就抓紧每一个碎片,让碎片都有实效。我们不应该完全拒绝碎片,而是要完全拒绝漫无目的、还分散精力的行为。
将碎片化做到极致,就是要充分发挥碎片化的长处。碎片化的特点在于琐碎简短,这注定了有些活动不适合碎片化。比如阅读、比如钻研思考,这些活动需要配合全身心的投入和沉浸,而碎片化只能造成蜻蜓点水泛泛而观。但是有些平时看起来像是“鸡肋”的事情就与碎片化的特点相吻合。你可以在等车的时候先规划好到达目的地后的行动计划或者给今天的自己定好一个小目标;你可以在排队时关心一下社会动态和热点,作为一会儿谈话的话题;你甚至可以在短短的时间内选择放空自己,用最饱满的精神迎接接下来的学习。我并不觉得像碎片化阅读之类的方式有什么效率,有些事情是不适合被拆分的。可我们为什么要让它来拆分自己的生活,而不是更有效的去填补呢?
诚然,成大事还是需要有相对完整的时间、完整的精力。但现在的生活方式却实际存在着被许多的网络微信、朋友圈、同学间QQ群分割出太多的碎片时间,如何利用好碎片,专注于碎片、整合碎片并把它做好,将碎片化做到极致,同样是在这个时代的日常中最有效率的适应。
我们不应该被动的恐惧碎片化、逃离碎片化,而是主动规划将碎片化合理使用做到极致,也可以别样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