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我“出名”了】
上上周,我们去上海科技馆春游,我与毛万、杨熙、欧阳传琦和商家宝组成小组,在参观鸡年特别展览时走散了。
我呆呆地站在原地,过了一会儿,仍不见其他组员的踪影,我便在鸡年特别展览又找了一遍可还没找到。我心里万分焦急。于是我再回到团体检票处,看见两个四班同学,一个在吃零食,一个在拼装玩具加特林机枪,我多羡慕他们啊,可以和同学在一起。然后我在返回鸡年特别展览的途中,意外碰到了语文陈老师,于是我将与小组走散的事情告诉了她。陈老师马上帮我打电话给班主任雷老师。打完接着告诉我,我们组其他人就在一楼纪念品商店。我立刻向那里跑过去,心想:他们一定会热烈欢迎我。
可我还是要面对现实,欧阳一见到我就生气地说:“你知不知道,我们找了你半小时,还让杨熙和宋嘉去游客中心播广播了。”大家又七嘴八舌地指责了我一顿。突然,科技馆响起一段广播:请周羽卿小朋友到游客中心集中。两点半集合回学校时,王李言还笑嘻嘻地对我说:“周羽卿,你这次可在科技馆出名了。”
我真讨厌出名,这真是有史以来最糟糕的一次春游。
【篇二:出名不必趁早】
南宋著名爱国诗人文天祥有诗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古往今来,上至世家子弟,下至士兵小吏,基本上没有人不想出名。小至成为人群中熠熠闪耀的明星,大至名垂青史。然而,有的人为了尽早出名,不择手段,最终目的未成还搭上了后半辈子的幸福;有的人则以顺其自然的心态“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在不经意间留下许多佳作而名声大噪。
在我看来,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对于成名,应抱以淡泊豁达的态度,努力做好自己,不断充实提高自己的精神世界,那么成名一事,自可交给时间,交给历史。
出名不必趁早。这不是对能力的否定,而是一种踏实的态度。早出名,不代表他的能力就强。古时金溪有个叫方仲永的孩子,几岁时便“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因此很快就成了名人,家乡人甚至“以钱币”来买这个孩子的诗。而他的父亲也认为有利可图,“不使学”,最终方仲永“泯然于众人矣”。方仲永可谓少年得志,但长大后却成了普通人。由此看来,出名早晚不代表能力强弱,是否有踏踏实实的态度才是决定真正出名或者昙花一现根本要素。一个人如果因过早出名就洋洋得意,固步自封,那么他就可能因此而缺失了继续学习不断提高的机会,就必然会被后起之秀赶超。而且年轻人不成熟,易自满,过早出名,若“无物以相之”,更容易走上为名所困的不归路。
不趁早出名,更是一种厚积薄发,一种对于“功到自然成”的顺应。中国有一个成语叫“大器晚成”,这个“晚”,强调的就是时间的积淀。荷兰后印象派画家梵高一生穷困潦倒,创作名画无数,却在生前连一幅画也卖不出。直到死后的数年,他的《向日葵》、《星月夜》等巨作都拍出了上亿的天价,享誉世界,名声大噪。其实,“大器晚成”是艺术成熟的普遍规律。因为艺术不仅需要天生的才赋,也更需要后天的沉淀。是金子总会发光的。既然如此,又何必去在意这光闪耀于天地间的早或晚呢?
现代女作家张爱玲曾说过“出名要趁早”。的确,当今社会不少年轻人满怀着理想与抱负,以此为人生信条,积极地融入这个社会。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句话对我们是有积极意义的。但如果我们对出名有过多的执念,为名所困,反而束缚了自己的手脚,最终可能有名无实,成了新时代的方仲永。
在实现中华文明伟大复兴的今天,作为青年一代的我们,应秉着安于淡泊、注重积淀、乐观豁达的心态,以“是金子总会发光”的人生信条,脚踏实地,勇敢追梦,把自己的名字写在祖国未来建设者的光辉史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