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初中作文 初二作文 探寻汉字之美
探寻汉字之美
发布时间: 2024-05-02 09:35
阅读:

【篇一:探寻汉字之美】

小时候,妈妈让我每天练字,一个大方格子中,一笔一画地将部首写好。

我十分苦恼。有时候字的笔画少,字得写大点;有时候,字的笔画多,格子都塞不下。写得时候还要注意有没有少写笔画。像”漩”“薛”“弑”等字就常常和我作对,不是多一笔,就是少一划。

我常常疑惑:这么难写的汉字,为什么能从上古时代留传下来而没被其它字体取代呢?

国庆节那天爸爸带我去书法馆参观。一路上,他给我讲了许多关于汉字的小故事。听着听着,我不禁对这次参观有一丝向往。

走进馆内,我开始领悟到汉字的美丽。那满墙的书法字或大或小,或俊秀,或奔放,或锋芒,或圆润。虽没人现场研墨写字,却让我感觉到阵阵笔墨之香。你看那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让我感受到行书的潇洒与苍劲;怀素的《自叙贴》让人看到狂草的一气呵成,如行云流水;颜真卿的《颜氏家庙碑》又体现了正楷的工整端庄,雄浑敦厚。看来汉字能流传下来还是有它的原因的,汉字之美,在于它的风格迥异,姿态万千吧。

回到家后,我对汉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翻开字典,我又有一次新的认识。你瞧“旦”字由“日”和“一”组成,意思是“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逛”的读音类似于它的组成“狂”的读音。哦,汉字能留传下来也在于它容易理解,生动形象吧。

不过,现在许多国人能够说一口流利的英语,却不能写好汉字。可惜,可惜!汉字是中国的灵魂,是世界文化中不可多得的宝藏。身为一个中国人,我们有责任学好汉字。

汉字,我爱你!

【篇二:探寻汉字世界】

今天我躺在草地上,阳光温暖地照射着我,一切都那么静谧,天空中飘动的白云带我走进了汉字的世界。

我的目光追随着飞行的小鸟,看着那只张开双翅的鸟儿,因为它会带我穿越到古时候,我看见仓颉正拿着树枝在沙地画着。一只黑色鸟儿飞过去,仓颉赶紧指着鸟儿,然后一笔一划画出了一个符号,以后人们就用这个符号代表鸟。紧接着,鸟儿带我走进森林,树木越来越茂盛,鸟儿飞向天空,大声鸣叫,仿佛告诉我:“小朋友,我相信你一定能在这个世界寻找到你想知道的文字秘密。”树枝似乎在给我指路,千千万万片树叶在摇摆,“沙沙”地给我讲述“森林”的演变过程:三个“木”字组成“森”,两个木字就组成“林”,更多的“木”在一起就是“森林”。

树林外是一个望不到边际的水塘,那我该如何如何过河呢?突然,一棵树向我走来,一转眼,它搭在河的两头,成了一座“独木桥”哦,古代的桥是用木头做的,所以有个木字旁。看到这座独木桥,我心想:走过去是不是有些困难。但我还是尝试着走上那根独木桥,最终顺利地走过了独木桥。河对岸又有什么在等着我呢?天空色渐暗,天空成了一片“星海”,蓝蓝的星海上点缀着一个弯弯的月亮。“星”上的“日”指太阳,以太阳为代表的发光天体,“生”指天地之间的万物重生。“日”与“生”联合起来表示“万物生长所仰赖的光亮”。“月”一般指地球的天然卫星月球,亦称月亮或太阳。多么不可思议的是文字创造呀!我选择在外面搭一个帐篷,望着星海入睡。看着满天的星星,我回想起鸟儿告诉我的话,我问了问自己,我为什么想知道文字的秘密呢?我的心里有一个非常诚实的声音告诉了我:“因为汉字世界实在妙不可言!”

【篇三:探寻中国汉字之美】

回首千古华夏,汉字走过甲骨成泥,钟鼎斑驳,竹简绢帛的古老岁月,历经秦朝的篆书,汉朝前期的隶书,直到汉朝末期才形成了笔画平直,形体端正的方块形文字。每一个汉字都是由偏旁和笔画来组成,各种笔画在一个平面里多向展开,构造复杂多变。中国汉字之美,美在形态,美在音韵,美在灵性。

中国汉字具有形态之美。原始的中国汉字是一种表意的象形文字,字形跟字义、字音之间有着一定的联系,它是形、音、义的结合体。老祖宗造字,不仅融会了字的灵动美观,更糅合进了人的喜怒哀乐。一个字如果说是一幅图画,那么一个词、一个句子乃至整篇文章便是视感极强的世界了。如“月”的形状像月牙,“山”似隆起的连绵山峰,“果”让人想到树上硕果累累等等。马致远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只有短短的十二个字,六种景物,便可勾勒出一幅天涯游子漂泊他乡的“离人秋思图”来。中国汉字这一种表意功能,是西方文字所无法企及的。因此,中国汉字具有形态之美。

中国汉字具有音韵之美。一般来说,一个汉字代表一个音节。有的汉字一个音节有好多个汉字来记录,如“xī”音节就有“西、吸、溪……”;有的汉字还表示几个音节,如“和”可表示为“hé、hè、huó、huò、hú”五个音节;还有些字可以通过声旁确定音类或大致的读音,如“张、伥、苌、怅”等,“长”就是这组字的声旁。字有平声、仄声,平声、仄声又可分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过去还有入声。声音有高有低、长短起伏,读起来让人慷慨激昂,让人热情奔放,让人心娱神悦。优美的汉字让你聆听高山流水的琴弦,让你聆听苏东坡月下把酒、仰望苍天的声声发问。在人生受挫之时,读几首诗,背几句词,你会感到心旷神怡、豁然开朗。“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唱出了我们希望与信心的高昂强音,“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那仄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的平仄格式构成语调的高低起伏。思乡情感无处诉说,吟读时语调应呈现出来自心灵的跌宕,两个“头”字发音时应夹杂着叹息声,让人感到悲情的诗意美。因此,中国汉字具有音韵之美。

中国汉字具有灵性之美。汉字虽然是由横竖点撇捺组合而成的字形,但它们不是僵硬的符号,而是有着独特性格的精灵。每个字都有着不同的风韵。如“哭”字一看就像是流泪,“笑”字一看就像是竹子笑弯腰的形态,“重”字一望就有沉坠感等。汉字的变化无穷无尽,本身就具有灵性之美,足使我们为之动情。汉字自身就有一个想像的天地,任我们飞翔和驰骋在知识的海洋里,享受无穷的乐趣。因此,中国汉字具有灵性之美。

中国汉字承载着华夏子孙的生活情感和美好理想,承载着中华民族五千年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就让我们一起来探寻汉字的形态之美、音韵之美及灵性之美。

【篇四:探寻年味儿】

年味是什么?

常听长辈说,年味淡了。初时不以为意,毕竟孩子式的过年,是一气睡到天亮,只要懒散悠闲就好。然而当抢红包玩手机充斥着四周,往年的厚重仪式感荡然无存时,我才惊觉缺了些什么。

是什么呢?是满桌年夜饭的满足感,是亲人欢聚一堂的幸福感,还是鞭炮声声的热闹劲?都是,然皆不尽然。

乡下的年味最足。或许是传统保留多的缘故,腊月就开始了过年的准备。杀猪宰羊购年货,不一而足。家家户户里里外外都拾掇得干净亮堂,四处贴对子,上福字,长辈们脚不沾地,小子们也假正经帮忙,等真正布置好了,却又得去灶房蒸年糕,下饺子,进行下一轮的忙碌了。

食物是顶讲究的。千张,豆干,黄花菜,牛肉,胡罗卜备好,从瓶盖厚切成透明的薄片,层层叠在一起,拌上烧肉圆的油,在蒸柜里放上一小时,终于成为一道美食,而只作早餐佐粥之用。至于年夜饭更折腾,都是功夫菜,挑剔火候。往往是老人小火慢炖,敦实厚重。做的卤要实,蹄筋炖到酥烂,汤底也须采隔年土鸡汤上层的精华,方能煮出鲜味。菜品大约是有了时间作调料,总能尝出十足的过年味儿来。人们手脚不停,只为这品尝时刻的滋味,似乎过年就得费时费力,是骨子里的折腾劲与忙碌感。

然而过年不止如此。记忆深刻的,是年初一的祭祀,等到深夜,外婆便摆好果盘,端端正正上三炷香,又拉我上前,让我磕头。我懵懂地俯身,却听见外婆喃喃着保佑我上大学的话语,烛光映照下的脸慈祥而虔诚。当时不解,现在回味来却是满心的温暖。对儿孙的祝福,或许也是年味的真谛吧。

过年的晚上,人们围炉而坐,老人们念叨过去的往事,孩子早在院中耍火,青壮则谈论今年的收成,大家聚在一起,凑成热闹与温馨的氛围。仿佛找到了闲散的理由,嚼零嘴,看电视,砌城墙,都因着过年嘛的解释而顺理成章。因为是过年,哪怕是脾气再冲的大外婆,也会高高兴兴迎我们拜年,拿出十分的容忍与耐心来。看见街上的陌生人,也会忍不住向前,送上善意的微笑。人人都乐呵着,彼此喧腾热闹的问候与祝福。

现在上学了,临近寒假,教室里的我就坐不住,想念、盼望着过年。等到走下火车,迎来接送的亲人时,心中反而掺杂了一丝坦然,好像迎向既定的结局。这就是年,一个绝对笃定的存在。人们约定俗成,作为时间间段的结束与开始,一年之中似乎只有这一段是无比妥帖与安稳的。

所谓年味儿,大抵如此,不仅在于物质的充实、仪式的繁复,还在于平淡生活中的一段穷讲究、折腾劲儿,在于亲朋好友甚至陌生人之间努力维持的真诚和友善,在于逐渐走远的某种理想主义的价值观里。

【篇五:探寻生活之美】

草木葱茏,绿叶发闪,疏影中,映衬着大自然纯洁而鲜艳的唯美;杨花迎面,飘飘洒洒,扰人处,呈现出“不斗秾华不占红,自飞晴野雪蒙蒙”的高洁之美。和煦温暖的春光里,品读汪曾祺先生的《人间草木》散文集,犹如打开了发现自然之趣的眼睛,启迪去探寻生活之美。

《人间草木》散文集,短小凝炼,作者汪曾祺先生以平淡诙谐笔调,描绘眼中的花草树木,鸟兽虫鱼,记事于细微之处发掘生活之趣,抒发生活之情,传递生活之美,叙述看似平凡无奇,朴实无华,却赋予草木以情调和生命,读后让人如临其境,清静安逸

“大青山到处是山丹丹,开七朵花、八朵花的,多的是。”“山丹丹长一年,多开一朵花。山丹丹记得自己的岁数。”平铺直叙的语言,娓娓道来,无刻意修饰,无华丽辞藻,我虽无缘与山丹丹花邂逅,却顿觉眼前浮现出一幅灵动的画面:漫山遍野,浓墨泼洒,摇曳生姿,苍劲豪爽,回味无穷……那是怎样的一种朴实及力量之美,又是怎样一种积极上进的精神之美,花的灵魂跃然纸上,直扑心底,让人肃然起敬。

“玉渊潭槐花盛开,像下了一场大雪,白得耀眼。”“来了放蜂的人。”“面熟了,她把面捞在碗里,加了佐料,撒上青蒜,在一个碗里舀了半勺豆瓣。”每一句都是那样的平实,那样的富有生活气息。一粥一饭、一针一线的描写,将温馨藏于柴米油盐之中,将浪漫融入四处为家的漂泊中。玉渊潭槐花类雪似银,换来养蜂的恩爱夫妇,蜂自飞,人质朴,尽显无需雕饰的自然之美,心灵深处的善良之美。

花如此,人如此,雨亦如此。《昆明的雨》让人仿佛亲临其中,那种类繁多、味极鲜腴的菌子,酸甜的果子,苗族女孩娇气的叫卖声,令人垂涎;那细碎的木香花绿叶,饱胀的花骨朵儿,在谈天叙旧中,顿生淡淡乡愁。“莲花池外少行人,野店苔痕一寸深。浊酒一杯天过午,木香花湿雨沉沉。”这便使些清净与忧愁笼罩在心上了。“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不正是这种情景吗?又可称:淡淡伤感屡屡温馨美。

记得汪曾祺先生有诗云:“写作颇勤快,人间送小温。”春光里,《人间草木》不只体会到小温,更体会到大美,真可谓:人间草木里,唯美驻心底。

【篇六:探寻中华精神,我的最爱】

千年万载,华夏一直吟啸着,那啸声回荡在千丘万壑,回荡在亿万中华子孙的心中。这个古老而苍劲的民族啊,历经多少个春露秋霜,那啸声已是那么沧桑。可我偏爱撷取你残留的袅袅余音,寻根问祖,来窥视出你的全部……

我登上了长城,观其首吞沧海,尾接大漠的气势,叹其跌宕关山,绵亘神州的气魄。我仿佛穿越了历史的茫茫云烟,看到秦始皇筑长城的雄壮场面,听到孟姜女的哭泣声。在这里,多少壮士抛头颅,洒热血,醉卧疆场。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是他们用双手铸造了长城,也是他们用干戈诠释了长城,更是他们用血肉之躯筑成了民族精神的长城,让中华大无畏精神流传……

我置身于滚滚黄河之中,叹其博大精神。“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我们与祖先共饮一碗水;它纵横千里,将华夏儿女相连。这里有刘禹锡浪涛风簸的感慨,亦有曹操赤壁之败的悔恨。曹操与刘禹锡完全是两类人,一个是纵横捭阖的君主,一个是才华横溢的文人。帝王将相自成其盖世功业,文人墨客自成其千古文章。然而黄河以它的广博容纳了这一切。在清晨迎来刘禹锡豪迈的诗曲,在黄昏又遇到曹操疲惫的马蹄。在这里军事与文学相融,在这里我看到了华夏精神之博大。

我喜爱漫步于西藏古镇,探寻华夏精神。沿着青藏铁路,攀上雪域高原,空气稀薄,白雪皑皑,遍地牛羊像装饰一般点缀在山川之间。在那巅峰之山,屹立着雄伟的布达拉宫。走入宫中,辉煌的壁画向你讲述着千古汉藏情谊与民族团结的生活。从唐朝与吐蕃的和同为一家,到今天的西部大开发,56个民族紧紧团结,艰苦奋斗,为中华民族的繁荣付出了不可估量的力量,也谱写出中华团结精神。

华夏大地山川秀美,人文淳朴,我最爱徜徉在大江南北,探寻中华精神。在这小小的一山一川、一人情一风俗间倒映出华夏全貌,让我们透过山水人文去窥视华夏母亲的容颜吧。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4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