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底色】
世界原本是一片蔚蓝,因为有了生命,才变得多彩起来。蓝色的世界是清纯简单的,五彩的世界是深意复杂的。而这一片看似普通的蓝,却是精神时代的基本。新事物组成一个诺大的舞台,底色是不可缺少的幕景。
底色是人们内心的精神栖息地。在《向日葵》中,梵高用黄色作背景,意在将自己的心愿寄托于此。当时的梵高在黑暗的世界里匍匐,找不到内心光明的出口,便来到法国南部小城寻找他的阳光。在温暖的阳光中,他找到了真正的底色,实现了精神自慰。那是她独属的精神底色。底色是一片空旷的湿地,藏在世界的某片森林中,等待着生命的栖息,底色是一片纯净的水池,在人们寻觅内心之时,放出丝丝水香,熏染出自然的精神。
底色不仅唤醒晕迷中的人们,还唤醒了一个沉睡的时代,是时代最本质的显露。梵高的那个时代,很少有人生活在真正的底色之上,人们大都苟活在黑暗的现实中。每个人都需要一把时代之火引领着前进。梵高的画中,向日葵就是时代的风帆,黄色便是清醒的社会本质的代表。每个人在迷茫无知时,都会将自己置身于死胡同中,殊不知你身旁还有拐弯抹角处。你生活在这样浮华的社会中,眼上心上都被蒙上了一层欲望的黑纱,便越看不清时代的本质,看不到那片纯正的底色。当你在迷惘中近乎绝望之时,会有一双手为你揭开时代的本质,让你感受到底色的存在。梵高的底色是沉重时代下的轻松一隅,是社会本质的象征。找到底色,便是找到时代与自我的根。
这就好比斯嘉丽在纷乱的时代中为自己的后半生重新上了底色,开启了人生新的旅程,对时代更加的乐观。在人生的道路上,如果不能及时醒悟,回归底色,就会像祥子一样,被社会的尘埃淹没。可见,选出底色对生活的重要性。万物都是相互联系,在互相的参悟中发展着的,没有了幕景,便也就失去了舞台,没有了人的觉醒,便也就失去了底色。
底色诠释时代与精神,生命在合适的底色上绽放自我。
愿每个人在黄色的土地上开出最灿烂的向日葵。
【篇二:读书打好人生底色】
正所谓“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是人类必须的东西,只有一本好书才能使读者品味出其中的奥秘,能够在书的海洋中畅游。书中的知识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只有用心去读才能明白书中所讲的含义!
我,原本沉沦在孤独中的孩子,无意间我结识了一大堆的书朋友,他们一个个地互相给我讲着大道理,我就像和一大群伙伴们一起探索、研究。有了这“一群群伙伴”的加入,我的生活渐渐地充满童真童趣,一步一步地走向了正确而光明的道路,我坚信那儿一定有许多伙伴在等着我。看,他们正在向我招手呢。所以,我一定要一直顺利地走下去。不过事情不可能有如此完美,一切尽不如人意。我每天读书,不停地读,只知道死记硬背,最终我竟将读书的真谛忘到了九霄云外。那时,我甚至觉得一天就像是一年,时间是那么漫长,生命是如此短暂,一切的一切是那么黑暗、恐怖,我实在是太痛苦了。“为什么读书会让我如此痛苦,为什么?”正当我彷徨之际,一语惊醒梦中人,“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此话让我重拾那跌入深渊的自信,重新振作,边读边做笔记,一有时间便去读,读至今日的我,已经大不同以前那个失落的小子,那是我过去的阴影,如今的我已经脱胎换骨,而这一切,都得要归功于那在我身无私奉献了三年的“恩师”,他与我的一点一滴早已储存在如今这充满知识的大脑中,他用他“一生的一点一滴”使我夺得了金钥匙,走进了知识的殿堂!
相信你自己会遇到一个“好老师”。只有你自己去挖掘潜在的知识,走进知识殿堂后,便会发现读书的真谛:读书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了自己,只不过因为一个人的理念不同最后的结果也会不同。只要有恒心,铁杵磨成针。到最后你登上了知识的巅峰,别忘记小时候共陪你走过童年的好朋友哟!
【篇三:底色】
无论走到哪里,请记住,你的底色永远是黄色。
刚来到一个陌生的国度,我的内心充满了激动,我去博物馆欣赏油画,在街头的便利店买当地的饮料,到海边感受清凉的风吹过脸颊,似乎这就是我一直以来想要的生活。
不知是第几天,去遍了这个城市的所有博物馆,我发现自己无事可做,就静静地站着,站在异国的街头,白、黑皮肤的人三五成群的从我身边经过,没有人看我,没有人注意到我,耳机里播放着熟悉的华语歌曲,我突然意识到我缺少的那部分是什么。
我逆着人流跑到十字街口,招来一辆出租车,用生硬的英语告诉他,去华人街。看着华人街上穿梭着熟悉的黄色面孔,慌乱的心渐渐安静下来,像是回到了家的感觉。
漫步街头,发现街角有一家不起眼的华人小吃店,缓步入内,依窗而坐,我点了一份水饺,这才发现,吃着家乡的美食,用自己的母语交流,是多么轻松愉快的事情。我喝着热腾腾的饺子汤,打开手机与远方的朋友联系,朋友问我何时回归,我看向窗外,暮色渐浓,黄皮肤的人们渐渐聚拢起来,一片暖意的灯光中,我回复到:“隔天回家”。
我系好围巾,离开这家小吃店,夜色降临,看到墙上高高悬挂着的红色灯笼,才意识到是我们的传统佳节元宵节快到了,街道两边的店铺已有各色灯笼售卖,做工很简单,白色的纸张,稍加些颜色,便是兔子灯笼,各色简易的彩灯,让我想起了元宵节夫子庙的街灯美景,那里的花灯最多也最漂亮。但我还是买了只灯笼提在手上。街侧有卖糖葫芦的老奶奶和卖小玩意的大伯,人群喧闹而亲切。身边走过一位抱着孩子的华人妈妈,我看了看她怀里可爱的宝宝,她对我笑笑说:“你好啊,哪里人啊?”,我还是喜欢这种熟悉的问候。我们穿着不同的服色,有着不同的经历,在街角相遇,相视一笑,或打个招呼,或聊上几句家常,只因为我们都是中国人,有着相同的习俗、相同的肤色。
我拎着灯笼的手冻得通红,却迟迟不愿离去,看着那些熟悉的黄色的面孔,我想,是时候回去了,家是最温暖的港湾。
无论何时何地,我们的底色永远是黄色,不会改变。
【篇四:生命底色】
春意阑珊,繁花落满地。幽幽三里巷,樟木风姿绰约,清雅芬芳。灰褐色的树皮有细致的深沟纵裂纹,枝叶茂密,冠大荫浓,树姿雄伟。
简约的书房里,爷爷微埋着头,发髻间夹杂着根根灰白的发丝。躬着的背,恰好让落下的阳光流泻到地板上,安静不躁,只听得见笔尖扫过宣纸的声音。樟木映着斜阳,投下一片绿影。从未发现,原来沉浸于作画的爷爷竟是如此雅致的风景。
缓缓走近,脚步轻轻,却还是使得爷爷转身回望:“丫头,过来看我作画。”语气里尽是满足与自豪。
想起当初没有上过学的爷爷,一辈子面朝土地背朝天。年逾古稀,尽想学画。他说:“人老了,不能什么也不干。”于是,备齐了笔墨纸砚,认真学起画来。
窗外的香樟树上盈盈轻绽着几粒独特的小花骨朵,含蓄却似乎努力生长着。温和的风送来一丝樟木清香,掀起爷爷整洁的衣角。这时,爷爷已执起毛笔轻轻蘸取,缓缓落笔,一套动作如行云流水,令人赏心悦目。
时过半晌,爷爷的画作已近完工。
布满裂痕却依旧遒劲的树干,翠绿的叶相互紧挨,隐隐约约可见几粒绿豆大的花苞,这正是窗前的樟木。春末,曾争艳一时的桃儿,杏儿,李儿,此时皆化作成泥,随风扬去,不复昔日盛景。唯有那年近百岁的樟树,不华丽,不妖艳,历过寒来暑往,依旧挺立,芳香淡雅。
我再次凝视着爷爷:年逾古稀,却不沧桑。年轻时看过的春花秋月,听过的大江东去,感受过寒夜里暖人的红泥小红炉,弹指一挥间,皆远去。此刻的爷爷,生态是长者固有的云淡风轻,可这墨迹里却分明透出少年人挥斥方遒的气概啊!
一幅画虽无名家的精雕细琢,却有蓬勃不息的生命力,给我震撼与安慰。
我将这副画挂在了书房最显眼的地方,爷爷看着我,微笑着点了头。又站在窗前,深情地凝视那樟树。我明白,那是和爷爷一起老去,却同样不向日落认输的象征。
秋的季节,香樟不惧狂风扫叶的强势,不受五彩缤纷的诱惑,始终如一淡定自若。它不因季度而改变自我,迷了方向、乱了阵脚。香樟的每一天,是那么热爱生命、勤劳朴实。吐故纳新是它每日的功课,纵然是落叶知秋的时节,它也像往常一样不断长出新叶,更新随时掉落的老叶。
或许,爷爷就是那棵香樟,人生暮年,纵使余年不多,却依旧淡定自如,每一天向着生命的高度攀升,展露出坚强的生命底色!
【篇五:底色】
任何东西都有它的底色。
朱漆剥落的窗棂,木纹难掩岁月的沧桑。青苔点点井沿,绿亦难掩的悲歌。一碧如洗的蓝天,飘荡零落的浮云,瞬息万变。或者是千沟万壑的黄土地……
生命起源于荒芜的底色。
来自西伯利亚的寒风堆垒了无边的土坡,源于喜马拉雅的雪水刻画了土地的沧桑。杳无人迹,凄苦苍凉。
在造物主遗忘的荒原,不知道,是哪一位先民将这块荒凉的大地,作为歇脚的驿站。也不知道,指哪一头羊,在这干旱的黄土地,繁衍生息。
千百年来,每一个黄土里生长的人。都印上了黄土的原色,每一曲黄河岸边的船歌,都带着九州大地的苍凉。悠悠不尽的秦腔,始终在神州上空飘扬。
春种,秋收,冬藏。看一粒种子在平淡无奇的大地上焕发生机,绿意在蔓延,展现生命的奇迹。
生命起源于海洋,月在大地上繁衍壮大,由原来的茹毛饮血变为五谷杂粮,由原来的不断迁徙变为扎根一方,由原来的愚昧懵懂变为文明开化。不着一物的大地并为村落团团,阡陌纵横,鸡犬相闻。
绝对没有一种生物,比人类更坚忍顽强了。走到哪儿就扎根在哪儿。极地,赤道,雨林。无处不活跃着人们的身影。平原,山地,高原,哪里都能生出任世间幸福的,袅袅炊烟。
与沟泽沼池遍布的南方不同,黄土地更干燥。也有别于鱼米之乡的温润婉约,黄土地更粗犷原始。相较于人文环境较多的南方,黄土的颜色就大地的底色,也是生命的底色。简单古朴的窑洞,与土坡浑然一体。
落日西斜,风吹黄沙,枯树老鸦,连落日也仿佛是千百年前的了。是不是他也曾照过千百年前秦汉大地上的先民,伴随着悠长悠长的牧歌,一起淹没在岁月的长河之中。文明就这样在大地的底色上慢慢建立。
生命的底色是荒芜,是孤独,也是虔诚。
随着黄河的泥沙日益增多,滚滚洪流,裹挟着贪欲,冲击着道德的闸门,生态的底线。
灯红酒绿的现代社会,到处是钢筋水泥建成的高楼大厦。然而在表生命的泥土,却被深埋在大地底下。数以亿万计的肆意开采,土地已被挖空,生命的来源已被忘记。
大地的底色变得黯淡,他也比千百年前更加孤独。
最可怕的不是抛弃,而是忘记。
在背井离乡,追求繁华的路上,我们忘记了,我们最初来的地方,忘记了,生命最根本的意义,忘记了,虔诚的信仰,也忘记了,那青山绿水。还有苍凉的大地。
金钱迷眼,酒色迷人。在推杯换盏红筹交错的盛大筵席上,有多少人被迷了双眼,迷了心智。往往,使我们偏离最初的梦想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那颗抵制不住诱惑的心。
生命的底色是简单与纯真,在一日三餐中,虔诚的感谢自然的馈赠。在满目的青山绿水中,静静欣赏生命的美好。
没有了生命底色的支撑,即使再绚烂的烟火,也会苍白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