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游延安杨家岭】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我们同远方语文的老师来到了具有红色基因的革命圣地杨家岭。
刚进入大门,你便会看见一排排高大魁梧的松树,它们向守卫边疆的战士一样耸立在门前。再向里走,你会发现一个菜园。听着导游的介绍,我才知道,原来这是我们伟大的主席所种过的菜园。虽然他曾经种过菜都消逝了,可是这里对于我们国家的意义是非凡的。一走到那儿,我的脑海里就浮现出毛主席耕种的景象。
继续往前走,我们看到一个石桌。我心想:一个破石桌有什么好看的。听完导游解释,我才知道那个曾经是毛泽东和美国记者斯特朗聊天的地方。在这里,他曾提出一个著名的言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之后我们去到了毛泽东居住的地方。一进去你就会大吃一惊,原来毛主席居住的地方只有一个镜子,许多丛书,还有一个炕。镜子旁边有一个老照片,上面写着“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这是多么纯朴的愿望,让我深受感触。
我们还参观了周恩来刘少奇所居住的地方,在这里我们也看到了周恩来的为国为民,刘少奇的机智,不过最抢眼的还算是中央大礼堂了。
一进入大礼堂就会发现,主席台正面有两个人物的侧身画像,他们就是毛泽东与朱德。前方放着五把椅子,上面从做过周恩来,毛泽东等五位领导人。他们曾在这里召开了“七大”。墙的两边有着六个“v”字形木架及24面党旗,象征着我们国家的革命一定会取得胜利。
时光流逝,一转眼,我们便参观了所有的景物。但那些景物仿佛过电影一样在我脑海中回放,我想对杨家岭说:“杨家岭,我爱你!谢谢你为我们保存了这么具有革命、奋斗的历史。”
【篇二:延安夜景】
我的家乡在延安,这里风景秀丽。每当夜幕降临,到处灯火阑珊,真是美不胜收啊!
我们从郊区进入,便来到了枣园,夜晚的1938城像一座巨大的金碧辉煌的地宫,上面用玻璃铺着,可以俯视地下。在1938城背面,有一个喷水池,在彩灯的映照下格外美丽。
继续往前走,便来到了枣园广场,广场四周都有霓虹灯装饰,忽明忽暗,忽绿忽蓝,忽红忽紫,把行人的脸映得五光十色,特别有趣。
穿过了杨家岭大桥之后,我们大老远就看到王家坪彩虹桥。桥上火红的灯光一照,就像举行盛典时的巨型拱门。给延安增添了几分喜庆。站在那里,颇有一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走过大桥,你会看到一个直径八米左右的一个大花坛,里面有许多大型人造花卉,在彩灯的照射下散发着五颜六色的光芒。
进城后,我们来到了宝塔山脚下,夜晚的宝塔山会朝四面八方发射五彩缤纷,长短不一,奇形怪状的光线,因此,你可以看见一些天真无邪的孩童在广场上奔跑着追逐光线,要是有谁抓住了,便会大笑起来:“哇噢!我抓住了!”可是,不一会儿,光就又移开了,可他们并不沮丧,而是又奔着跳着去追光线了……
绕过南门坡,登上凤凰山,俯瞰整个绚烂的延安城,感受夜晚延安城的风情。远远望去,还能看到夜幕下的清凉山,就像一座金碧辉煌的宫殿一样,山下延安城成了灯的海洋,几条主干道和街道密集的车灯更加耀眼,似乎成了几条火龙。真是美不胜收。
置身在这美丽的夜景中,我觉得自己很幸福!我真心希望家乡――延安,越来越美!
【篇三:游杨家岭】
为了提高我们的作文水平,五会作文的老师,在一个阴雨绵绵的早上,带领我们去革命旧址-杨家岭游览参观。
走进大门,一入眼帘的便是中共中央大礼堂。它的外表呈西式风格,模仿的是窑洞的外形。它于1940年开始建造,是召开中共中央第七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地方。这里可容纳千余人,背后是七大主题语“同心同德”。看着这四个字,我眼前仿佛出现了毛主席指点江山,意气风发的画面。
跟着导游的脚步,我们来到了中共中央办公厅。1941年,中共中央干部就地取材,修了这个办公厅。它分为三层,一屋分为东西两厅,因形状酷似飞机,又称飞机楼。1942年五月,毛主席在这里召开了三次延安文艺座谈会,还改编了著名歌曲《东方红》。毛主席还发表了《延安文艺座谈会的讲话》。
继续前行,就到了周恩来旧居。他的家十分简朴。卧室里只有一个书桌和一张床。突然,我看到墙上有一张照片,周总理的胳膊缠上了绷带。虽然时代久远,但依然能看出来周总理受伤不轻。我一问导游阿姨,原来事情是这样的:有一次,周恩来总理在延河边上骑自行车,一不小心滚到了延河下。当时延河边全是形状不一的大石头,周总理去俄国做了一次正骨手术。本来他应该俄国继续疗伤,但他心系人民提前回国,后来他拍照时,由于胳膊受伤,只能把胳膊放在腿上。我听后真是感慨万千,以后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向周总理看齐。
时间如白驹过隙,一眨眼,我们游览完了所有景点。我依依不舍的离开了杨家岭,心里暗想:杨家岭,我还会再来看你的!
【篇四:杨家岭一日游】
为了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星期六下午,在“五会”作文班的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革命圣地——杨家岭。
一进大门,映入眼帘的是中共中央大礼堂。走进中共中央大礼堂的大门,我们首先看到的是墙上的6个“V”字形的木架,每个“V”字形的木架上面都插着四面党旗,这个“V”字形的木架代表什么呢?听导游的介绍,这象征着革命一定会胜利。主席台位于大礼堂正前方,主席台的桌子后有五把椅子,这五把椅子分别坐过五位国家领导人,分别是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和任弼时。从主席台往后看,墙上写着“同心同德”四个大字。
出了大礼堂,我们接着往前走,便到了我最喜欢的地方——毛泽东旧居。走进毛泽东旧居,可以看到里面有一张简朴的床和一些洗漱用品。最引人注目的是墙上的一张黑白照片,上面是毛泽东与120师干部谈话的时候拍的照片,从照片中可以看出毛泽东穿着带有补丁的裤子,当时已经有人为他缝好了几条裤子,可他却没穿,当百姓问他为什么不穿新衣时,他只是说:“这些苦只是暂时的,我们很快就会富起来的。”啊!毛主席这种艰苦朴素的精神多么值得我们学习!
下午,落日的余晖告诉我们该离开了,我们恋恋不舍地离开了杨家岭革命旧址。
【篇五:仿写延安我把你追寻】
【学校,我把你追寻】
赵羽蒙
像一个个家庭,
在追寻着快乐;
像一只只小鸟
在追寻着稻谷。
追寻你,一排排高大的树木,
追寻你,一棵棵碧绿的小草,
追寻你,一个个美观的球案,
追寻你,一位位辛苦的老师。
一棵棵茂盛的大树,
一位位美丽的老师,
我们永远告别了先生这个词,
却忘不了老师的恩情。
每一位领导来到这个学校,
看到了这里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们不再胆小懦弱,
毫不犹豫说出心中的赞美。
学校,你伟大善良,
如果一旦失去了你,
那就仿佛没有了精神支柱。
怎能向美好的未来飞翔呢?
啊!学校,我把你追寻,
追寻时光,追寻校园的欢乐;
追寻奋斗,追寻满分的伙伴;
追寻自由,追寻着想放假的自由。
【时光,我把你追寻】
贺宇蓉
像渴望光明的夸父,
在追寻火红的太阳;
像调皮捣蛋的孩子,
在追寻父母的呵护。
追寻你,慈祥和蔼的老师,
追寻你,不求回报的亲情,
追求你,同学之间的陪伴,
追寻你,超越时光的快乐。
一个个小孩子们茁壮成长,
一个个老师还是那么年轻,
我们永远告别了过去的时光,
却忘不了那时候的快乐光阴。
时光,你流逝的太快,
如果不珍惜你呀,
就无法长出丰满的羽毛,
怎能在未来勇敢地搏斗呢?
啊!时光,我把你追寻,
追寻回忆,追寻儿时的快乐,
追寻呵护,追寻父母的关爱,
追寻未来,追寻努力的喜悦。
【篇六:延安中学初印象】
悠久的历史积淀,浓厚的人文气息,现代与古典相结合,这就是延安给我的初印象。
延安中学是一所有人文气息的中学。校园地处三坊七巷附近,与朱紫坊、光禄坊近在咫尺。而校园的大门正对着孔庙敞开,源源不断的接受着圣人庙宇带来的文化的熏陶。
这样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自然造就了延安中学悠久的历史文化。走进巷子,来到校门口,就很难不注意到那块大理石碑——上面刻着延安中学历史上的每一个脚印:历史变革,从唐、宋的府学,到明、清的贡院、督学道署、提督学院,再到近代的经济学会、专修学院、职业学校、女子中学,最终演变成了现在的延安中学。这些都是它过去的见证,而我相信他的将来会比过去更加辉煌,创造出比这一千年里的成就更高的成就!
走进校园里,空旷的操场、成片的草地、处处可见高大的绿树,高高的教学楼整齐的排列,令人赏心悦目。走进综合楼前的空地,一抬头便是一棵茂盛的大树,每一片树叶都是那么的碧绿,宛如精雕细刻,晶莹透亮的翡翠。阳光洒下,仿佛每一片叶子都在闪烁着生命的光芒;微风拂过,仿佛每一片叶子都在跳着生命的舞蹈。不难想象,不久之后这里将满是来往说笑的同学。
又游览了一些其它的地方,发现延安中学里将现代和文化融合到了一起。草坪上摆放的刻字石碑与新建成的地下操场及雕塑,形成鲜明的对比,但丝毫没有违和感。雕塑中鲜艳的颜色和飞扬的姿态告诉我们要积极向上,草坪上的石雕提醒我们,不要忘了这儿的历史和文化,而地下操场则预示着越来越多现代化的科技将融入我们的学习生活中,给我们带来更多的便利和享受。
逛了这么久,重新回到教室里。教室简约而不简陋,多媒体等设施一应俱全。同学们都很兴奋,因为我们的征途将从这里启程,我们的梦想将在这里扬帆,我们将以这里为新的起点,走向成功!今日我以延安我荣,明日延安以我为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