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蟹黄汤包】
我们泰州的美食小吃虽不豪华,但却丰富。街头巷尾到处可以买到好吃的食物,而我比较喜欢的是泰州著名的蟹黄汤包。
蟹黄汤包在泰州早茶中已不算稀奇。这天,爸爸妈妈带着我一起来到会宾楼品尝那里的正宗蟹黄汤包,让我饱饱口福。蟹黄汤包要现吃现点,我们点单后,没过多久,一笼香喷喷的蟹黄汤包便做好上桌了。那小汤包的皮薄得很,包住了里面鲜美的汁水。看,那小巧的形状好似一座座小宝塔。如果不是上面还有圈凹凸不平的地方,就真像圆鼓鼓的小气泡了。
其实,蟹黄汤包的制作过程还是很繁琐的,首先将准备的蟹黄和蟹肉与熬出的蟹油炒出香味,再用处理过的猪肉沫与蟹肉搅拌并加入佐料,让馅的味道能更加的鲜美,最后再把它包成包子,不过最后一步还是很难的,要保证皮的薄而皮又不破还是需要很高的技术的。
蟹黄汤包的吃法也是很讲究的。我第一次吃时,看到这晶莹透明的皮,闻着那令人垂涎三尺的香味,我恨不得一口就“了结”它。妈妈却跟我说:“蟹黄汤包吃时要先咬个洞,把汁都吸走。它的精华可全在汤汁里哩!”我按照妈妈的方法先咬个洞,顿时,汁水如奔腾的野马一样涌进我的嘴里,鲜美的味道不停地冲击着我的味蕾。把馅和皮醮点醋,咬一口鲜鲜的、浓浓的、咸咸的,让你吃了还想吃。我忍不住抢着吃了一个又一个,吃得我满口留香,啊!真是美味之极啊!
有时候吃得太快也不好,比如有一次包子刚上来,我便迫不及待的抓起来就吃,结果包子烫得我直吐舌头。
中国各地的美食各不相同,但却都表现了我国的传统饮食文化。亲爱的朋友们,如果你来到泰州,让我免费帮你做次美食导游吧!
【篇二:金陵汤包】
南京是吃货的天堂,这里有很多美食:鸭血粉丝汤、盐水鸭、板鸭、赤豆元宵……可我最爱吃的就是汤包了。
金陵汤包在我心中堪称是“世间美味”。每次我到小吃店必点的定是汤包,所以每次老板见我来了,便会直接问一声:“汤包是吗?”我每次都会微笑地点点头,回答一声:“是的。”如果人多,就要等一会儿。我就会十分着急,十分钟就仿佛过了一个世纪,肚子咕咕地叫着,汤包的清香在我鼻尖萦绕,让我一刻也等不及。
终于,我盼望已久的金陵汤包上桌了。有鲜肉的,有蟹黄的,可吃货们通常会选择鲜肉的,因为每次鲜肉馅的汤汁都带有一种清香,奇特的味道。七八个汤包放在蒸笼里,和我的拳头的二分之一差不多。有些人就像往常一样,一口咬下去,汤汁便会流出来。可这是“汤”包啊!里面自然会有汤汁呀!每到这时,汤汁要么溅在衣服上,要么就溅在地上,接着就会抱怨起来。可我呢?总会吃得一干二净,一滴汤汁都不会流出来。
吃汤包是有技巧的,要细细品味,每一个细节都很重要。首先要轻轻的把汤包移到嘴边,要十分小心,一不留神,就给弄破了。接着在汤包上咬一口子。到这时很多人便会产生不同点了,有的喜欢直接喝,有的喜欢用吸管吸……而我喜欢直接吮吸汤汁,然后,把肉吃掉。最后便可以把光滑的面皮吃了。有人把这些动作合为一首小韵律诗:轻轻提慢慢移,先开窗后喝汤,再吃肉细品尝。
曾经沧海难为水,旅游过无数圣地,品尝过各地美食,最让我难忘的还是南京的特色小吃——汤包。汪曾祺曾怀念故乡高邮的鸭蛋,怀念童年的生活。而我每当吃汤包时,便会想起我们一家人围坐在桌旁,细细品尝的幸福时光。让我们一起享受南京的特色—金陵汤包!
【篇三:蟹黄汤包谁与争锋】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正是大闸蟹最为肥美之际。此时此刻,若能品尝几只蟹黄汤包,再喝上一杯热茶,可是再惬意不过了。星期六,身为一枚吃货的我欢呼雀跃。为何?当然是为心心念念的美食——蟹黄汤包啦!
我和妈妈来到古月楼,只见这儿人满为患,看来蟹黄汤包的魅力可真不小呢!
过了一会儿,蟹黄汤包端上了,只见它安静地躺在蒸笼中,雾气环绕,面皮呈半透明状,可以隐隐约约地看到里面的汤汁和鲜美的蟹肉、蟹黄。轻轻地用筷子碰一下面皮,里面的汤汁便带动面皮摇晃起来,颤颤巍巍的样子使你禁不住想大快朵颐,再配以浓郁的香气,也只有《西游记》中白白嫩嫩的人参果能与之匹敌了。
如此美味当前,我怎能不动心?“轻轻提,慢慢移,先开窗,后喝汤,而后一扫光。”这句俗语可是早有耳闻了。我小心翼翼地将汤包放入一个盛满醋的碟子中,用牙齿轻轻咬开一个口子,然后吸了一大口汤包内的汤汁。
哇!汤包内鲜美香醇的鸡汤和蟹黄被窝吸入口中,挑动着我的味蕾。待它们慢慢溶化,唇齿留香,回味无穷。我又咬了一口面皮,嫩滑可口,饱浸汤汁,真是“此肴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尝”啊!
如此美味,自然不是寻常手艺就能做成的。蟹黄、蟹肉要精选九、十月份的大闸蟹,汤是鲜香味美的老母鸡汤,面皮更选用高筋面粉,仅制作工序就33道,这般讲究,做出来怎会不好吃?
蟹黄汤包,谁与争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