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初中作文 初三作文 一波三折的求学之旅
一波三折的求学之旅
发布时间: 2024-05-29 14:01
阅读:

【篇一:一波三折的求学之旅】

十一学校一个伟大的称号,十一学生是你一生的荣耀。

当我手里这份足以让我神魂颠倒的录取通知书时,回首那一个多月的努力和坚持,单凭四个烫金大字——十一学校,我就知道辛苦没有白费,而且收获是那样惊喜。

记得当时还上六年级的我,面对初中的选择只是略知一二,唯一懂得就是十一学校好。老师说、家长说、同学说,耳濡目染,十一学校便理顺成章得变为我的奋斗目标了。俗话说得好“有目标才有动力”就这样,我的求学之旅缓缓拉开了帷幕。

第一个办法,推优!说起推优,那么就要拿下市级三好学生。我很幸运,十五个名额十四个候选人,板上钉钉的事情走个形式就好啦~对于那份意向表,六个空,“刷刷刷”几下搞定。当然是填十一嘛。可我满心期待,结果却不尽人意,轮空了。

乐观的我很快从阴霾中走出,收拾行囊再次整装待发。接着,我又向艺术特长进军出发。

当天考场,人愈聚愈多,摩肩接踵地不断从入口涌来。那天我可是真真切切地体会到什么叫“人满为患”。人多概率小,更何况都是高手云集,区区我一个小将又怎能抵过?

事不到底,我不放弃。虽然屡败屡战,但我要放大招了——投简历。但是这次的几率更可谓是大海捞针,之后便了无音讯。

就在我认为上帝为我关上这扇门时,幸运女神却眷顾了我,为我打开了一扇门,门上绣这四个烫金大字——十一学校。

我不知老师们是怎样在堆成山的简历中找到我的,也许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也许有无限可能……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既然十一选择了我,我便只会让它更加辉煌。

【篇二:父亲的求学路】

这个国庆我们一家三口驱车回到了老家——长江支流边上的一座小城。到达时已是夜晚了,电视机里播放着盛大的国庆联欢活动。爷爷邀我到阳台上一起赏赏景,于是我俩面对着长江,在藤椅上坐下闲聊起来,聊着聊着爷爷便讲起了我父亲求学的经历。

40多年前,我父亲出生在长江边这个穷困偏僻的小镇里。他没有上过幼儿园,更别说什么早教,从他会走路起到上学,他一直在奶奶的商店里帮忙,终于到了上学的年龄。爷爷奶奶纠结了许久,才做下一个艰难的决定——送他上学。“哪像你们现在啊,”爷爷说到,“当时送一个娃儿去上学是很奢侈的。”

那时,小学和中学都在江的另一岸。每一次去上学都要走过一条铁索桥。说是桥,其实不过是几根铁索上铺了木板而已。六七岁的父亲,每天都要过这座桥两次,稍不注意,就会一命呜呼。“每天送她上学,跟永别一样,下午我和你奶奶早早就站在桥头等啊等,就怕他回不来了。”爷爷有些哽咽。

那时候上学,真的是有生命危险的。就在日复一日的惊心动魄中,父亲终于读完了小学和中学。其实,在本地上完高中就已经算高学历了。爷爷奶奶希望他在本地任职,但父亲本着试一试的心态,参加了高考,这一考就考到了天津南开大学。

“全城传得沸沸扬扬的,都说刘家那个二儿子考到了城里的好大学。”爷爷自豪地说道。本来是不想让他离开这里的,可没想到一考考这么个好大学。于是就这样,一个青涩的少年,左手提着被褥,背上背着一个比自己个头还大的行李包,踏上了离家的旅途。那时从四川一个小城到天津,须先坐汽车,再乘火车,再坐汽车再乘火车,颠簸五六天才能到。

在南开,连四川的同学都很少,更别说和我爸同乡的了。家境不富裕,父亲便自己打工挣学费,挣生活费,听不懂普通话,父亲便跟着广播学……

“变化真的太大了,现在从这儿到天津,坐动车,几个小时就杀拢了,我们这儿,就我知道的,就有一两个上清北的,现在上学哪,还需要你们自己挣钱嘛?”爷爷还在絮絮叨叨。

突然,小城里放起了烟花,城里各处也都亮起了彩色的灯光,“是庆祝国庆的灯光秀!”爷爷惊呼道。只见满城华灯初上,流光溢彩。汽车穿行在绿树成荫的滨江大道上,来来往往。不远处的长江在夜幕下静静地流淌着。这哪里是爷爷说的那个落后的小城啊!我心里暗想。

此时,爷爷注视着满城的华灯,像是在自言自语,又像是对我说:“知道吗?是一代代不畏艰苦的人,一代代实干的人,改变了这个国家,造福了人民,推动了国家的进步啊。”

长江无言,它见证了太多的沧桑巨变。在五彩灯光的映衬下,它好像微微地笑了。

【篇三:改写匡衡求学】

古代有一个人叫匡衡,非常喜欢读书。但因为家境贫寒,所以不得不给大户人家放鹅。

匡衡每次放鹅,通常是让鹅自已取食,他躲在学堂的墙角下偷听,如痴如醉。晚上回到家,因为家里买不起蜡烛,所以深夜无法读书的痛苦一直在折磨着他。匡衡的邻居家倒是有蜡烛,只可惜光亮却照不到他的家。对知识的渴望促使匡衡突发奇想,他拿起凿子把墙凿了一个小洞。邻家的亮光照过来,匡衡迫不及待地翻开书,就着这微弱的光芒,如饥似渴地读起书来。就这样,匡衡白天在学堂偷听,晚上就着小洞里的光亮读书,学问大有长进。

这件事让一个叫何生亮的人知道了,这人是当地富豪文不识的管家。他告诉匡衡,文老爷有很多藏书,他可以介绍匡衡到文家干活,从而有机会读到更多的书。

匡衡大喜过望,第二天便去了文家。文不识看他年纪虽小,举止却很得体,便让他做自己的书童,每天陪着他读书。一个月下来,文不识对匡衡赞赏有加。发薪水时,匡衡却分文不取,这让文不识很费解,问道:“为什么不要工钱呢?”

匡衡恳切地回答:“如果能读完老爷的藏书,我就心满意足了!”

文不识深受感动,从此就资助匡衡读书。后来,匡衡成为了一位非常有名的大学问家。

【篇四:心如止水乃求学妙境】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片湖水,时而风起云涌,时而风平浪静。若要问何时方能达到求学妙境,需待心如止水之时。

我们在浩瀚的知识汪洋中求学,如同在我们的心境之湖上行舟。

试想当湖面波涛汹涌,滚滚的大浪一浪又一浪,莫不说求学之舟将有被淹没的危险,如此何以前行呢?不是改变小舟的方向,就是用沉重的浪花一点一点将它摧毁。又或是当湖面时而涨水时而落水不能保持均衡,我们的小舟早已在颠覆和忐忑中迷失了方向,失去了重心。

如是平静如画的湖面,小舟才能稳步前行,一边欣赏沿岸宜人的风景,一边驶向最终目的地。

当然,平衡的湖水并非指一潭死水,而是当智慧的微风吹过,它能把握住机会,将小舟乘势向前推一把,然后泛起微波粼粼。

著名科学家居里与他的夫人玛丽曾三个月不出实验室,专心致志进行科学研究,最终由居里夫人玛丽发现了镭,为人类作出了重大贡献,她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但难能可贵的除此之外,更是她将多少人梦寐以求的诺贝尔奖牌轻描淡写,作为玩具给自己的女儿把玩,之后又投身于她热忱的科学事业。在名与利的巨大诱惑之下,她一如既往地进行她的科学研究。她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心如止水,自然达到了求学妙境。

再遥想古人宋濂,天寒冰坚,为了读书,即使墨冻在了砚中,也冒着严寒一字一句将借来的书抄下。后来又为拜师求学,衣不能着暖,食不能饱肚,只为了心中不变的信念:求学。在大自然翻云覆雨之时,在艰难坎坷磨砺他时,他做到了心如止水,故而才有了流传千古,激励无数学子的名篇《送东阳马生序》。

如此一来,若你的心境之湖还未平息,那么你的求学之舟也定还在摇摆,若想使小舟平稳驶向梦想的彼岸,请静下你的心湖;若你的湖水在以有韵律的微波迎送小舟前行,那么你已达到心如止水之境,但必须以坚持为船桨,你就将领会求学的妙境!

【篇五:远方求学】

我们竭力忍受苦舍到远方求学为了什么?只不过是为了让自己以后的人生变得更加辉煌与徇丽多彩罢了!——题记

当我们逐渐长大,父母日渐年迈。就注定家已不是我们永远应待的摇篮了。就像鸟儿一样,不可能永远待在温柔的巢穴里,必须展翅高飞去寻找属于自己的那一片天空。我们就如小鸟般,终有一天要离开家,去开创出属于自己的那一片天空。

当我背上行囊,离开家去远方求学的时候,就注定从此我要一个人走了。求学的旅途没有谁能永远陪伴着我。我知道,不止于我而言,于天下的莘莘学子而言,离开自己最热爱的家乡,最深爱的人。内心是有多么不舍与难过。即使如此,我还是选择去远方求学。在远方求学中,拼搏到属于自己的那份辉煌与成功。我选择远方求学,只是为了让生命因得到知识而变得有意义,升华自身价值。如诗人汪国真所说:“我不去想是否能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是啊!或许求学的旅途中有数不清的困难与挫折,使人绝望。但我相信,既然作出了选择就应该毫不动摇地走下去,不管是否能成功。

远方求学,肩上背负的不只是行囊,还有家庭、学校、社会、国家的责任……更重要的是对自己负责。于家庭而言,我求学寄托了父母所有的希翼,他们那充满希望的眼神是我向远方前进的动力。对社会而言,远方求学可以使我自身修养得到升华,从而影响别人。为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做出了努力。远方求学使我获得了知识。这对国家来说,我用所学的知识建设自己伟大的国家。为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出我的一份力。

没有谁不想在自己有限的生命里,用知识去为生命描绘永不褪色的一笔。正因如此,人们才在单调的生命里多了几分追求。我的生命不应平庸,而要想不平庸就得用知识去改变。远方求学,学在远方是我生命里最好的追求。

【篇六:何处不能求学】

现在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留学生,出国学习成为稍微富裕的人家中孩子的选择之一,然而,花费如此多的金钱与力气,大部分海归的工资却不比国内大学毕业的学生高。因此,我觉得,出国留学或许不应成为一种时尚潮流。

出国留学不是求学的唯一选择。求学并非由地点决定,而是关乎于你是否拥有求学的态度。你若能考上清华北大等,大学同样拥有世界一流的水平,有与国外的知名大学类似的资源,有国外聘请回来的教授。在这样的大学里,我们不存在语言的差异,不存在上课难以听懂的情况,也不存在因语言而造成的隔阂。相对而言,对于一些不富裕,而要贷款出国的留学生,给毕业后的自己给予了巨大的压力。比如,如果海归们回国后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那你的金钱就像打了水漂,白白花费了。

出国留学让你失去人脉与实习的经验。留学生在国外积累的人脉,在国内却如同鸡肋,难以有用上,回国后只能一个人单打独斗,遇上困难,找不到可以帮忙的人,拥有投资的机会,也没有合作的伙伴。反观国内,大多是大学同学共同创业,三五成群,拥有青春与激情,这样不是更加让大家向往吗?如今,在国内大学就读,并拥有实习经验的大学生,也更加受到用人机构的关注。国内学生从大学时便可以开始找工作,并且持续关注各个单位的动向,远远比那些回国后一头雾水的海归要强的多。“强龙不压地头蛇”,高学历的海归若是习惯了西方的风格做法,过于强调个人在集体中的独立,在以和为贵的中国,就像把鸟的羽毛拔掉让它去飞,空有一身力气,而无法一跃而起。

出国留学让你缺少了对父母的关怀,拉开了彼此之间距离。百行以孝为先,接近三分之一的人在国外毕业后会选择留在当地,使得家人与自己每年甚至几年才能相见一次。平心而论,对于养育自己二十年,花费无数金钱在自己身上的父母来说,着实是不公平的,就算你赚到了再多的金钱寄给父母,但父母对孩子的想念又哪是金钱可以填满的,大部分父母大概会选择把这部分钱存起来罢了。而在外国出生的孩子,因为环境的原因,甚至连母语都不会说,祖孙二人连交流都成了问题,恐怕更加会让父母感到心酸吧。

何处不能求学,如果拥有求学的心,或许留在国内才是更好的选择。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4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