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小学作文 六年级作文 声声慢
声声慢
发布时间: 2024-06-22 09:38
阅读:

【篇一:声声慢】

有些东西,失去了便再难挽回;有些事情,发生了就再难补救;有一条路,走上了便永远无法回头。

——题记

靖康之乱后,今日的她早已不是往昔的她,再无年少时的“兴尽晚回舟”,只剩下了“剪不断,理还乱。”真可谓是“怎一个愁字了得!”

如果有什么能比国破,家亡,夫死更可悲的,那便是李清照先是风光无限,后来又无比凄惨的一生。

曾几何时起,李清照日日夜夜都在寻觅一样东西——家。国已破,家已亡,就连惟一的能给予她一丝安慰的人——她的丈夫也逝世。虽是家产万贯,可要这些又有什么用?一切在动乱中悄无声息地离她而远去了。

秋风瑟瑟,几杯薄酒怎敌眼前的一片冷清,北方空中飞来一横欲坠的大雁,就好似在讽刺如今的南唐,也好似在讽刺二帝北狩。悲伤,逆流成河。

黄昏,细雨绵绵,发出了心碎的声音,这滋味,怎一个“愁”字了得呢!

随波逐流的痛苦,你不懂,我也不懂,只有李清照懂,南迁,一条永远无法回头的不归路。

【篇二:声声爆竹除旧年】

踏上故乡熟悉的土地,泥泞小路上大红的碎屑点缀其间,那一股淡淡的白烟悠悠然地升向云霄,便知春节来了。

大年三十的早晨,鞭炮声与烟花爆鸣声此起彼伏,朝阳未升鞭炮火光却将暗晨照成白昼,烟花也不甘落后,为黑暗暗的天空染上绚烂的色彩。我掀开被子,洗漱完后来到餐厅,圆桌上菜肴用白碟盛放,三个火炉上炖着鸡鸭鱼肉,热气弥漫在餐厅里,门外父亲已将鞭炮放置好,火苗在风中摇曳了几下,鞭炮便被引燃,白烟肆意地蔓延,橙黄的火光在白烟中毫不逊色,一个个红色的小纸卷儿在空中飞舞,不时敲打着玻璃。在声声爆竹中一家人欢声笑语共祝来年身体健康、快快乐乐。

午后的阳光懒懒地洒在乡间田地上,我们沿着田间小径走向那座年代久远的墓,细细看去,刻在墓碑上的字迹被岁月侵蚀,只留下或深或浅的凹印。火舌舔舐着纸钱,青烟在墓前袅袅升起,鞭炮爆炸声围绕在我的耳畔。随后向先辈拜礼,我朝着墓碑郑重的磕了三个头,拜下了对先辈的怀念、尊重和对自己的期盼。溅出的红屑装点了冷寂的石碑,散落在墓旁的枯枝也因飘扬的红屑添了些生机。

三十晚上接近零点,原本安安静静的家家户户开始热闹起来,这一户鞭炮声还未响绝,那一户已开始和应,霎时间,天地间仿佛只余下了这群响不绝的爆竹声,睡眼惺忪的我忙穿上拖鞋,趴在窗上托着腮,远方丛山只留一团黑影,橙黄的火焰与耀眼的白光在黑暗的映衬下尤为美丽,万家灯火或明或暗成了这冬夜里最美的风景。电视里春晚主持人正在倒数,窗外的爆竹声仍不知疲倦地响着,秒针转向12这个数字。新的一年来了!

爆竹声声除旧年,火红的鞭炮带着人们对于来年的期盼,对于家庭美好祝愿而绽放。

【篇三:二胡声声】

那是个冰冷的秋天,街头,一位年近花甲的老人坐在石凳上。他头戴一顶暗红色的帽子,牙齿没几颗了。身穿一件蓝色的外套,上面有好几个补丁,穿着一条黑裤子,脚蹬一双黑色布鞋,显得很朴素。

他手里拿着一把二胡,右手拿着琴弓,琴弓不停地摩擦着琴弦,流淌出动听的音乐。老人拉二胡的时候,头往后仰,眼睛微微闭上,鼻子里不停地喘着粗气,像喷气筒似的,一下一下地喷着,似乎胸腔中有无尽的火焰。

过了一会儿,他的身体猛地向前倾,眼睛忽然瞪大,脖颈青筋暴起。琴弓突然向左一划,二胡发出低沉的声音,似乌云挟着雷声掠过大地。他的表情也跟着旋律变得阴沉,嘴唇红得像是要滴血。这表情,又像是一位将军站在战场上。一个个音符就像一块块石头,不停地砸着地面。

突然,他从破旧的石凳上一跃而起,好像一头凶猛的老虎突然一跳。他的手不停地扯动着琴弓,腹部猛而收起又猛而突出。他的脸上挂着一副愉悦的表情,皱纹不知飞到哪儿去了。他目视远方,眼睛像一双探照灯,盯着蓝蓝的天空,似乎要随着音乐飞向天空,我的心仿佛也随着音乐向天空飞去。

音乐戛然而止,街头静悄悄的,仿佛整个世界刚刚睡醒。过了一会儿,掌声如雷,这是路人们自发的赞赏!

我被这位老人打动了。他穿着俭朴,这把二胡也许就是他一生中最宝贵的东西,寄托着他对音乐的向往和喜爱。想想以前的我,学吉他的时候,不认真学,学了几天,就不想学了。直到今天,我才明白,做好一件事情,必须全身心投入。

天黑了,回家的路上,那二胡声依旧不停地响彻我的心房。

【篇四:唢呐声声】

我记得,在很小的时候,每当听到凄惨的唢呐声响起,我就明白有人落架了,要办丧事了。现在,丧葬的习俗依然沿袭不变。

在本地,人们都对逝者十分尊敬。还有就是我们这里的人都知道一句话:“有个好老子,就有个好喜事;有个好儿子,就有个好丧事。”所以不仅为了孝道,还是为了面子。因此人们一般将丧事办得很隆重。

一般,办丧事是从一声声唢呐开始的,这是在告诉人们要办丧事了,左邻右舍的人们会自发到逝者家里帮忙张罗后事。

然后,人们就开始布置灵堂,灵堂一定要扫干净。之后,在灵堂中放逝者的棺材,逝者长子买的花圈,长明烛,香台。然后将逝者的身上擦洗干净,换好灵服。移到棺材中,再用棺罩罩好。

之后,就开始采办办丧事的食材,请厨师,还必需杀一头猪。

到了中午,前来吊唁的人越来越多了,逝者亲朋一般都要买花圈和火纸。说起火纸,这一般都是我们这里的人认为逝者到阴间需要过路钱。所以后辈一般给逝者烧大量的火纸来彰显孝道。

这时,丧歌队就辛苦了,丧歌队一班都用鼓,锣,唢呐来演奏,有的唱歌。比如说天地开场,日吉良辰,鲁班到此,修此华堂。还有许多的歌词,又比如在结束时唱的歌词:天上金鸡叫,地上紫鸡啼。看看天大亮,正是收场时等许多的丧乐歌词。

这些歌词有的优美,有的婉转,有的凄惨,有的悲痛。总之各有特色。

慢慢的,伴随着各有特色的丧乐和悲凉婉转的唢呐声,我们到了夜晚。此时有三个大活动,游时,打丧鼓,守灵。

首先开始游时。游时就是由丧乐队带领逝者主要亲人,围绕着用办丧事的凳子所摆成的“奠”字和灵堂来回转七圈。祈求逝者到阴间平平安安,一帆风顺。

其次就是打丧鼓。打丧鼓是由一位老人来办的。每一个村都有专门的打丧鼓的老人。只见一位老人便打丧鼓边唱着词。词一般都是传唱的老故事,也有随口创作的。有一次,我们村有办丧事的人家,我就在他家听过打丧鼓,并且我就记下了一部分词。例如:秀才到此,做篇文章。歌郎到此,开下歌场。慢慢的,到了结束的时候,词是这样的:歌郎送出门,庄子返天庭,亡者安葬后,孝誉万年兴。唱完之后就结束了打丧鼓。

最后就是守灵,人们都相信这是被逝者的最后一个晚上,所以都坐在灵堂里。并且不时地点香和烧纸。并且一守就是一夜。对于我这样的好动的人来说是有很大困难的。

一夜就这样就过去了,只要耐下性子,时间还是过得很快的。第二天早饭过后,就是要开馆了,只见棺材一开,唢呐声四起,哭声绵绵,前来吊唁的人们依次走看完了就得封棺。然后用八个人将棺材抬往提前选好的墓地。本地采用的是土葬。这是因为人们都相信“落叶归根”这句话。

将逝者安葬好后,丧乐队散去。一大堆花圈簇拥着新添的坟墓,似在替亲人守护亡灵。之后亲人的祭奠,还有“烧七”。最隆重的是五个七天后的“烧五七”,主要亲戚都到场给逝者放鞭炮烧纸钱,自此一场丧事才算结束了。

岁月流逝,唢呐吹了又停,停了又吹,一声一声响在家乡的村落,寄托着生者对逝者的哀思。

【篇五:声声慢】

一群飞雁,两行清泪,三盏淡酒,四片落叶。

我仿佛是丢了什么似的,不断的寻觅着。门前屋后,我默然的穿过,却不知要寻觅何物,一切景物都冷冷清清,冷清得仿佛是我不属于这里一般。立在后院,萧条冷清的景物使我徒然升起无比的凄惨,悲伤,忧郁。

风,阵阵的吹来。身子越发的冷了,我不禁紧了紧衣服,走回了屋里。犹记几天前,空气里含有一丝燥热的气息。而今天却是寒风已至了。这忽冷忽热的天气,我又如何却调养我的身体。回到屋内,见桌上有酒,便温了温,喝了几杯。虽有热酒下肚,终究抵不过黄昏时分秋风的寒冷。屋子,空荡荡的,屋外的寒风吹过,屋内的温度仿佛被风带走,我愈发的冷了。

靠在窗前,不知要干什么。忽然听到一阵雁鸣的声音,抬头望去,一字大雁。缓缓地向南飞去,泪又流了下来,心里正想念着故去的丈夫,抬头看去,却看到雁,回忆又闪现出以前与明诚飞燕传书的情景:“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张张信纸上盛满了想念。而如今,再看到雁儿,却不再会有信了,那群雁的叫声,却又是旧时的相识。

窗外黄花堆积在地上,风掠过,卷起几片落蕊。尚挂在枝头的菊花也已经枯黄陨落。我看了看镜子,镜中的我,憔悴瘦损,面色苍白。如今还有谁有心情玩赏?只是忆起当年,明诚常为我摘下一枝菊,簪于我的发髻之上……

依靠在窗框之上,独自坐着,无人打扰。只有窗外时不时想起的风声。要怎样才能挨到天黑黄昏时分,又下起了细雨,梧桐叶片被雨水拂过,在枝头摇晃,水滴从叶片上滴落,声声入耳,令人心碎。雨仍淋淋沥沥。我看着此景此景,又怎是一个愁字说得尽呢?我缓缓立起身,移至书案前,提起笔,写下了: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唉……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4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