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作文体裁 读后感 读《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有感
读《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有感
发布时间: 2024-07-02 11:11
阅读:

【篇一:读《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有感】

自轰轰烈烈的郭明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陷入了低谷。党根据局势判断,做出了将工作重点由城市转移到农村的举措,毛泽东在1927年领导并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但是在当时的党内仍存在一部分人,幻想以大城市为中心进行革命,如以林彪为例的悲观主义者,他们不相信农村革命根据地的设想,不认为革命高潮有迅速到来的可能,提出了“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的疑问。为防止错误思想在党内蔓延,端正和坚定革命信念,毛泽东同志写下了这篇《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现在来读这篇文章,我感受到了毛主席在艰难岁月里面怀揣着对党无比坚毅的信念和热忱,感受到一个革命者对革命事业的准确定位。

读完这篇文章,合上书页,我们会发现一种激情澎湃在心胸,这就是他文章的魅力。他于平淡的论述中、于激昂的言辞里都会写入自己的真情实感。无论是在写中国社会的矛盾激化时的痛心疾首,还是在结尾处的信心满满,都洋溢着个人的风采。我最喜欢的是他表述中国革命高潮快要到来的语句,用简单的三个意象就写出了那种迫不及待的渴望之意。用“看见桅杆尖头的航船、喷薄欲出的朝阳和躁动成熟的婴儿”就表露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良好发展态势和革命高潮的即将来临。当然文笔的成熟是锦上添花的美丽,若是文章没有思想精髓肯定是败絮其中。这篇文章很典型地反映了毛泽东思想的特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认识指导实践,毛泽东在认识上却不会囿于条条框框,他坚持凡事都要从生活实际出发,在对周围事物做了全面、深入的了解和考察后,才能具体地运用到实践中。他反对只从表面浅层次地分析,认为“我们看事情必须要看它的实质,而把它的现象只看做入门的向导,一进了门就要抓住它的实质,这才是可靠的科学的分析方法。”回到文中,毛泽东正是看到当时革命主观力量削弱,革命陷入低谷的现象,但是认识到立足于落后的脆弱的小农经济之上的反动势力,他们相伴而生的各种组织(政权、武装、党派)也是相对弱小的实质,做出了放弃苏联的城市中心道路,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的伟大决议。这条全新的革命道路虽然艰辛、坎坷,但却代表了中国革命的发展方向,表现了毛泽东同志作为一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高瞻远瞩。当然无一例外的,这篇《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也成为这一革命道路理论的标志著作。

敢不敢坚持革命,怎样坚持革命?这是那时的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必须面对和回答的两个问题。在现在的共产党人面前,他们也急需回答怎样坚持深化改革,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问题。90多年的风风雨雨,共产党领导我们走过战争年代的腥风血雨,也迎来了和平年代的安稳前行。但在今天,我们当中却有一部分人蠢蠢欲动,贪污腐败现象令人生寒,网络上的“仇官、仇富”言论也层出不穷,我们不禁发问:“这个社会怎么了?”为何在战火纷飞的时候,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群众能够团结一致,共同抗敌,但是在以和平与发展为时代主题的今天,部分人却用着对立甚至仇视的目光看待世界。一部分的原因是在于党内的一些破坏分子并未秉承为人民利益办实事的原则,而是满足个人私欲,丢弃了党员的操守。另一部分的原因则是境外反动势力死灰复燃,试图通过策划反动事件来破坏社会主义建设,达到遏制中国发展的目的。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毛泽东提到了怎样判断事物的前景问题,结合当前实际,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台独分子、新疆的打砸抢烧事件,或是最近的香港占中事件,我们国家都以迅速而强硬的态度去处理和面对。对涉及国家和人民利益的问题,党和政府都是不可退让半分,必须实行到位。这样一个以人民为根本、对人民负责的政党又何理由不被人民群众信任呢?所以反动势力所妄想煽起的零星之火,成不了燎原之势,只会被更深的人民群众的泥土所掩盖。

以前谈到以上的话题时,我只是在朋友中静静聆听,不会发表观点。可是我却在想如果不是空谈误国,那么我们作为普通的公民,在议论社会热点和现象的时候,更多的应该基于什么样的立场和态度去评析。白岩松说过:“权力要懂得妥协,对自己要有所克制。公众的妥协在于,我们可不可以变得更加理性,而不是情绪化;我们可不可以在反抗的同时,也能自责和自律。”那么在对于社会事件的评论中,我们扮演的不应该是吐槽者、或者一无用处的愤青,而要用理智的目光去看待,用我们所掌握的发言权让更多的人关注这些事件,并且能够更好的更正我们的生活,而非是做手指翻飞的“键盘手”。星星之火看似微小,也许我们不在意的“点赞”和“转发”,就会在无形之中扩大无知言论的影响,那么我们所扮演的将会是侩子手的角色,这种星星之火还是不能让它助长为燎原大火。“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是很好,但是学会克制、学会自我控制地理智分析更为难能可贵。毛泽东的燎原之火是基于可靠的科学的分析之上,在网络时代的我们要把燎原之火引燃也要在正确判断的基础上。

【篇二:没有你也可以】

有那么一个人,她可能优雅,高洁,遥不可及,又或者质朴,简单,平易近人,失去时,才发现回头已晚或又懂得至理。

——题记

这是离开你的第六个星期六,没有像书中,电影里的那样抽烟喝酒怀疑人生,更多的是忙其他事情,但偶尔会想起你,所有与你有关的细节之事都会触及心境,没有所谓的后悔,没有撕心的伤感,没有裂肺的痛苦。只是在人群里,在电话里,你的样子,你的声音还是那么熟悉,不会再去主动联系,你偶尔的寒暄也显得异常珍贵,常在脑海中轻轻地想,淡淡地念。

时过境迁,又是一年悲寂秋日。落叶不留情面,离开了它的树,它的干,它的枝,它本想成为“更护花”,谁料执意随着风远离它的树,成为“无情物”。落叶归根也成为了笑话,曾经的营养共享,树从地底下,从雨水里汲取来的养分都分给了叶,应是情比金坚,永不分离,却得来了叶的无理由远走。

那天你说,我可以不用走了,我可以留着。对啊,我本可以留着,留在你身边,看着你傻笑,看着你梨涡呈现,浅笑迷人,陪着你读诗词歌赋,看天荒地老,嘲弄时间所谓的改变,抵抗着世俗的眼光。但不知道为什么,心生异感,竟想离去,不是离你而去,而是离自己而去,你那时的安慰和哀求也变得那么苍白无力,可能是我累了,又或者说是我变了。

懵懂且热烈,纯净且扣人心弦。

那年夏天,你扎着清爽的马尾;那年秋天,我许下情比金坚;那年冬天,你说天长地久,这年春天,我选择远走不见。你可以笑我,笑我为人肤浅,你可以恨我,恨我为人谄媚。可你怎么知道,你也曾是我最美好的夙愿。

慢慢的,我不再联系你,人群中擦肩而过也是不动声色;慢慢的,我不再想起你,记忆中再美丽的篇章,也可以随着泪痕抹去;慢慢的,我不再需要你,那份真挚的感情也被我埋进土壤,锁进箱底。

我开始学着自己生活,开始学着变得冷漠,不去笑,不去哭,不为任何人献出赤心。我不再看那本书,也不再听那首歌,我不再说那句话,也不愿再见那个人。我学着快速忘记,我学着掩盖伤痕,用伤疤去掩盖伤疤。

在悲伤明显前,举杯离散;别有关,就两断。

我们不会再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不会再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没有你,我也照样满面春风;没有你,我也照样潇洒自如;没有你,我也照样一切安好。

其实没有你,我也还可以。

【篇三:本来我可以面对】

看着地上破碎的玻璃,那迸裂的声音依旧在耳畔回响……

今天是我的生日,小伙伴们为了庆祝,拿出了新买的足球,并嚷着要到我家来吃晚饭。晚饭前的下午,在村子前的空地上,我们尝试了踢足球这样新项目。

足球在我们脚下飞速地旋转,被孩们子肆意地传递。脚下,是绿茵茵的草地;眼前,是一番欢乐的场景。球有时会撞到周围的枫树,洒下满地的红叶。“嘿,接球!”张哥哥喘着气,一脚把球踢向了我。我兴奋极了,用力往上一跳,用胸脯去顶起球来。可是球并没有如愿地掉在我的脚下,随之而来的是破碎的声音。

我的心像只兔子,跳得飞快。怎么办?我不住地问自己。我回头看了看站在背后的张哥哥,他脸色惨白,双手随着嘴唇不停地颤抖,恐惧充满了他的双眼。

那一刻,天地都安静了。凛冽的秋风刮走了汗水,只留下刺骨的寒冷。“还不跑啊!”不知是谁喊了一句,打破了原有的寂静。我想也没想,拔腿就往后跑,不一会儿,原本热闹的场地上就只剩下张哥哥一人。我躲到一栋房子后面,看着他站在那里一动不动,心中十分不安。房子里快速走出了个中年男子,手中抓着我们的足球,一双眼睛狠狠地瞪着站在那里的张哥哥。一股恐惧混杂着懊悔的情绪在我心中蔓延开来,是因为我不该去顶那个球?还是因为现在站在那里的那个人应该是我?我不知道。

我到家时太阳已经落山了,面对家里丰富的菜肴,却没有一个小伙伴来。我心中难过万分。那男子挥舞双手叫骂的画面一遍遍地浮现在我眼前,被骂的人应该是我,但我现在却安稳地坐在家里。门铃突然响起,我打开门,竟是张哥哥,他的脸色铁青,眼眶发红,两颊还隐隐有几条泪痕。“我是来给你过生日的,你们吃好了吗?”他生硬地笑着说,却在我心底烙下了巨人般的烙印。

后悔,遗憾,自责,愧疚,我的脑海里仿佛是有一个调皮的小工匠,把各种情绪刷上我的心墙,在原本空白的页面上泼洒下浓墨重彩,在心头萦绕,弥散…

已是深秋,一片红叶随着晚风,在空中飘荡,染红了远处的山腰。夕阳的余晖橘红,掠过山顶,把云的影子拉得好长好长。一排大雁在空中展翅,似与霞光一起飞翔。而有那么一只孤雁,却在上空盘旋不停,似乎在诉说着心中某一天留下的遗憾………

【篇四:我可以选择做回我自己吗】

曾经有一种感觉叫做魂牵梦萦,如今却已渐行渐远。曾经有一种思绪叫做刻骨铭心,如今却已荡然无存。好想再一次做回我自己,找回昔日的那些失去。

做回我自己,我愿踱步溪边。任泉水潺潺而流,任鸟儿啁啾嬉戏,任鱼群执着寻觅,我丝毫不会去打搅它们。让轻风为我梳整发梢,让苔藓在我的鞋上尽情地刺绣,让流水带走我积蓄了几年的忧虑。顺着溪水向它的上游追溯,兴许我也会发现一片属于我的桃花源,在那里一直住下去,不知世事。

做回我自己。我愿种花山间。觅一片静谧的深山,种一片艳丽的群花,待到满山花丛遍地。蜂蝶共舞之际,在丛中修建一座凉亭,静坐石凳上,沏一杯香茗,细品一口,香气满心间,盼然回首,满眼的流光四溢,满眼的姹紫嫣红。蓦然地发觉一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静谧荡涤心间。

做回我自己,我愿徜徉江南。流连于恬静的小桥流水,盼顾在古朴的鹅卵石小径。尤其在那饱经风霜的石板桥,赤足踏在有些苔印的地方,让那一丝丝的新鲜生机传达于我。也盼望遇到一位像《雨巷》中打着油纸伞结着愁怨的女子。

做回我自己,我愿驻足雷锋塔下,再一次在这个特殊的地方听美丽的传说,感受白娘子对人间的千般眷恋,感受她被困于雷峰塔中的思念愁苦,感受她与许仙难舍难分的爱。他们的爱穿越了万千的历史,至今还能隐隐地散发着芳香,也许这样的爱就叫做绵绵无绝期,这样的情叫做天荒地老亦不绝!

做回我自己,我愿……

太多太多的愿望,太多太多的梦想。点点地积聚在心中,留给了心中一片静谧的美好,我愿努力做回我自己。

【篇五: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梦想,是黑暗中那一盏照亮前路的灯;是茫茫大海中那推动希望的帆;是翱翔蓝天的雄鹰那一对有力的翅膀;是成长过程中,那个始终不离不弃的闺中密友。

我曾经做过一个美梦,那是一个崭新的世界:宽阔的高速公路四通八达,条条大道通罗马;城市、农村的建筑群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满目皆是高楼大厦;工厂里的叔叔和阿姨们,用机器人代替了笨重的手工劳动,效率和质量大大提高;连农民伯伯种庄稼,也纯电脑操作……

啊,明天,多么美好的明天,多么伟大的明天。可是,想到这,我不禁又想起了老家那矮小的平房和泥泞的小路……

朴实的家乡人,每天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但是由于建筑和交通的不发达,那里的经济极不发达,所以老是遭到外地人无情的嘲笑。记得那一年我刚到宁波求学,当地人就嘲笑我们:“你们来自湖南永州,我听说那边的厕所还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茅房,茅坑里的石头是又臭又硬。”说完还哈哈大笑。那时候,我就下定了决心,一定好好学习,长大后回去好好建设我的家乡。我在心里对他们说:“等我考上了大学,你们就好好瞧瞧吧!”为了考上大学,我刻苦学习,努力学好文化本领,我的成绩一直在班上名列前茅,我想长大的我一定会成为老家第一个考上大学的人,并带领家乡人民努力改变家乡面貌,走上致富道路。为了梦想,我会努力的!

同学们,知识改变命运,学习创造未来,这绝不是响亮而空洞的口号,她已经在我幼小的心灵中种下了星星之火,相信有一天,她必将燎原……

【篇六: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晚上,我看了电视节目《一堂好课》,理解了毛主席所说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句话,也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母亲。

本期《一堂好课》的关键词是“爱国”,分为两个课时。第一课时是讲新中国成立之前的历史,第二课时则是讲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的飞速发展。看第一课时是我咬牙切齿,攥紧拳头,恨不得把侵略者全部捏碎。但当我看到第二课时时,我眉头舒展,手舞足蹈,眉飞色舞,为越来越强大的祖国而感到自豪。

世界上最重要的力量是什么?是信仰,信仰这个词虽不经常挂在嘴边,但却十分重要。中国共产党是靠什么与日军作斗争?是信仰,当时他们兵力少,装备差,就是这样一只“叫花子部队”,在当时没有人相信他们,但他们却一次又一次创造了奇迹,最后创建立了新中国。可以看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南昌起义的第一枪,把沉睡的东方雄狮唤醒了,全国上下无一不革命。革命,反抗,道路曲折,但是前景光明,牺牲了很多将士,但他们在信仰的指导下,无所畏惧地坚持了下来,最终取得了胜利。这足以证明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现在,我们可爱的祖国已跻身世界前列: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世界上最大口径射电望远镜,世界上最快的磁悬浮列车,国产航母,国产大飞机,世界上最快载重最大的观光电梯,天河二号,“神威太湖之光”……辉煌成绩多的数不清。现在日益强大的祖国,也是在原来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人民发奋苦干取得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有这样强大的中华母亲,我们又怎能不发愤图强呢?

愿祖国母亲更加强大。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4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