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那一抹暖色】
“冬天里的一把火”,照耀大地;那么,冬天里的一抹暖色,又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呢?
那天,天气非常冷,地上积满了水,是我们回家的必经之路之一。
妈妈开电动车,她头戴头盔,双手戴着手套,一副威风习习的样子,我坐在后面。我们往凹陷开去,这时的我们,并不知道有积水,所以我们继续向前缓缓开去。就在我们离凹陷还有5米的时候,一位身穿黑色大衣,戴着老花镜,满头白发的老爷爷举手示意我们停下,和蔼可亲地说:“这里不安全,我建议你们往另一条路或者绕过我!”
我以为老爷爷是怕我们撞上他,才这样做的,妈妈也是这么认为的。
可是,我们错了。原来,老爷爷旁边是一个凹陷,里面有一大堆水,老爷爷是怕我们滑倒或受伤而这么做的。
顿时,一股暖流涌上心头,我不觉得那么冷了。
冬天里的一抹暖色,给人带来温暖;冬天里的一抹暖色,让人敬佩;冬天里的一抹暖色,给人带来欢乐;冬天里的一抹暖色,就是一颗善良、助人为乐的心!
【篇二:暖色的乡音】
我们这一代并非不懂方言,但说出口的往往是些夹生的方言,生硬而不自然。我以前也尝试过用土话与父母交流,却被他们戏称为“外国腔调”,几次之后只好作罢。
是啊,在如此重视标准普通话教育的今天,许多父母早就不愿一字一句地教给孩子乡音了——这种无益于学习成绩的事物,何必让其来占据孩子们的大脑空间呢?
可是,我仍然不愿这样一种看似可有可无之物逝去,只因脑海中的这样一些画面:我紧捏几块硬币,菜贩们将鲜翠水润的白菜铺在木板面上,我拣起几束交出硬币,菜贩皱纹横生的脸上绽开笑容,怜爱地用乡音说着“好孩子”;夕阳用瑰色笼罩白石板铺成的广场,几个稚童互相扑打追逐,笑声在空中荡起涟漪,忽然间旁边房屋上的一扇窗被推开了,一位母亲喊着“归吧(回家吧)”,那声音足以让所有客旅之人心弦震颤;我疾步走向那扇敞开的木门,外公将身影嵌入门框,一向寡言的他见到我便慈祥一笑:“梅,珍外(孩子,真乖)”,那画面突然美好得让人想落泪。我向来珍爱土话中“梅”的这个称呼,每当母亲这么唤我时,便感到言语和软亲切,诸般爱意,都在那一刻拥诸舌尖。这样的情感,在一板一眼的普通话中,是很难感受到的。
可是,这样的场景,逐渐也只能存在于回忆之中。母亲曾有次在外地偶遇青少年时的好友,两人惊喜而自然地用土话攀谈着,对方满脸疲惫的脸上也终于现出光彩。母亲又指指身边的小男孩,询问道:“你儿子会说咱们的方言么?”对方微叹了口气:“哪里会呢?他从小在外地长大,他爸爸也不是我同乡,平时交谈都是用普通话。”接着她又开始和母亲讨论起大城市孩子外语学习的紧迫,压力之大,自己孩子有多。
我站在一旁,茫然地想着,我们这一代人中的很大一部分都会迁往外地,到时候,乡音是否真的还会有传承的可能?我猛然间心头一紧,几乎疼痛得不敢再想象它未来的宿命。
对更好未来的向往推挤着一代代青年涌向大都市,走向崭新的天地。外界的荆棘磨砺着年轻的身躯,逼着他们丢弃怀中一件件过去所恋之物。许多人开始回望归途,却又发现自己早已被羁绊在原地。
曾有一次在上海坐出租车,父亲与司机闲聊,问其是哪里人。司机说:“衢州,江山。”他又想了想,自嘲似地笑了,“小地方。你们应该没听过。”父亲大笑,用方言道:“哪个乡的?”司机反应了一会儿,忽然意识到了什么,那一刹,鼻翼微张,整个面部都骤然柔软下来,嘴角放松地上扬,眼中映着车玻璃外距自己无比遥远的万家灯火车水马龙。他使劲动了动喉结,却很难说出话来。
我倚在后座的黑暗中,望着他脸上各种情绪的涌动,读着陌生人的故事,看到他心中的坚冰在父亲的那句乡音里融化成阳春三月里一弯和暖的山泉。
就像鲁迅心心念念的家乡的芸豆一样,乡音其实也不像记忆中那样动听。只是见到这些与故乡息息相关之物,脑中便会浮起父母的笑容,阡陌的芳香,烟火的温暖。无数回忆都盘纾于其间。身处荒漠般的大都市,见到这些记忆载体的一刻,万般柔情,涌上心头。
【篇三:一抹暖色】
现在已是冬天,可我却感觉非常暖和,因为我在美文创意;因为我是孙老师的学生,孙老师带给我无穷的快乐。
最后一节课,孙老师给我们每个人两颗糖,表现好的还有一个奖品。虽然我在孙老师班只上了一学期,但在这短短的一个学期里我感受到了孙老师对我们的爱。
别人说孙老师很凶,但我觉得孙老师并不是凶,而是严格对待每一个学生,相反有时还很幽默哩。
孙老师想让我们的课堂变得生动有趣时,就常给我们举例子,是我们的不守纪律,有时会把上课的生动一扫而过。
每当我交作文的时候,就看见孙老师认真地为我们改作文。孙老师默默的为我们付出,我们却不懂得珍惜,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啊!
我想对孙老师说:“孙老师,谢谢您。是您给予了我写作的技巧,使我的作文变得更加优秀,我一定不会忘了您的谆谆教诲!”
在我们的写作班里,还有一位苗老师。她慈祥的面孔让我安心,她是一位阅读老师,有时候苗老师会改错分数,因为苗老师有那么多的阅读要改,改错也是情有可原的,我们不应该责怪她。
在这个阅读班里,让我感受到了一股热量在往心上涌流,所以让我觉得温暖,好比是冬天里的一抹暖色。
【篇四:黎明过后的暖色】
黎明是由几道光芒的温暖和即将消逝的黑暗组成的。黎明过后,清凉消失,温暖重现。对于我来说,母亲便是那道光芒,充满了暖意。
周五的天有些阴冷,瑟瑟发抖的我如脱弦的箭般飞进家门,往常这时候母亲早已迎上来嘘寒问暖了。可是,今天我竟没有看到那一抹熟悉的身影,心中有些怪异:妈妈今天是怎么了,究竟去哪里了?
到了平常的饭点,还是没有看到母亲的身影。我有些坐不住了,不住地往门外瞧去。终于在黑色的夜幕中,有一个身影艰难地往前挪移着,凛冽的寒风打得她左右欹斜。我正想冲上前去,那个身影许是瞧见了我,走动的幅度增大了,频率也加快了很多。转眼间已立在了我眼前,果然是母亲。看她摇晃的身影,我的心都跟着提起来了,刚想过去扶她,她却摆摆手,边咳嗽边对着我虚弱地笑着,“我没事,你快去做你的事情去吧。”我心中五味杂陈。我的母亲是一位英语老师,每天一大早就要赶赴学校给学生上早读课,自从我读初中后,母亲又多了一项活,那就是每天晚上接我晚自习下课。为了接我回家,母亲往往要挨到晚上八点多,早出晚归便成了家常便饭。
咳嗽声一次又一次撞击着我的耳膜,看着母亲强忍的神色,我阵阵心痛。母亲究竟什么时候感冒了,听这急促的咳嗽声,似乎已有好几天了。难道是那天?那天也是一个寒风天,或者比今天的天气更恶劣,在晚自习结束那会,天空下起了倾盆大雨,母亲带着我冲进雨幕,走进家门时,雨水顺着她的裤管留下道道痕迹,而我的身上只是零星的几处黑点。深夜,一阵阵咳嗽声传入我的耳中。我从梦中惊醒,一道强光刺得我睁不开眼。在模糊中看见一个弱小的身影。埋着头,拿着笔,暗黄的灯光静衬着她瘦削的脸庞,旁边的水杯早已空空如也,母亲时不时传来撕心裂肺的咳嗽声让我倍感心酸。我真想冲上去给她倒一杯温茶,给她披一件外套,告诉她注意保暖,别着凉了,早点睡吧。可我不敢,怕母亲知道我醒来后,又开始担心我。一阵阵咳嗽声再度响起,吓得我赶紧躺下。
思绪飘了回来,眼眶渐渐湿润了。为什么当时我要害怕?为什么当时我不冲上去给她披一件外套,这样或许妈妈就不会那么难受了。我扑倒妈妈的怀里大哭起来。她有点不知所措:“你怎么了啊,怎么了?生病了还是受伤了?”我带着哭腔地说:“妈!我爱你!”母亲愣住了,苍白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妈妈,你弱小的肩膀扛了太多东西。让我帮你分担一点好吗?在你习以为常地守护着我的同时,也让我来温暖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