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浮世中的安宁】
现世浮华,我愿坚守这方净土。
——题记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这一切,似乎都归于沉寂,但作家却于这之中见到了细雨过后万物一片生机盎然;闲花飘零,满天的馨香,化作春泥更护花。透过他们的一字一句,我都能看到另一个世界,因而,我爱上了书籍,爱上了那安静且极富油墨味儿的地方。
清晨早起执书一卷、清茶一杯,诵读低语,心旷神怡,在读书中,能与作者交谈,能够走入书的世界。腹有诗书气自华,最使书香致远的便是图书馆了。她宛如星辰万千的宇宙,容纳着万千世界。
走进她,我会走进一个个先哲智慧的内心,在万千世界中找到心灵的慰藉。我置身于孔子的讲堂,仁者之心让我变得柔软;我徜徉在鲁镇的小河,水草的气息让我变得安适。读到“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会感受到杜甫心系苍生悲天悯人的胸怀;读到“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会领略到李白洒脱无畏、豪放旷达的心境……
走进她,我会为朱自清的《春》的优美而陶醉其中,似乎能够看到摇曳在风中的朵朵鲜花争奇斗艳;走进她,我会拥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心境,我会感受到“野渡无人舟自横”的惬意,我会领略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超然……
图书馆,这个充满宝藏的地方,我在这儿走进了许多世界,总能令我忘却学习的忧愁,吮吸思想的芬芳。每一次来到这儿,都能闻到那股熟悉而又醉人的油墨香味儿。渐渐地感觉自己仿佛拥有了一对翅膀,能在这片文字的天地间飞翔。
瞭望历史的旅程,仰望文明的巴别塔,渺小的我并不似那些伟大的先哲,以自己的创造飞向人类精神的制高点,甚至支撑起一个时代的飞跃。但我仍以文学赋予的翅膀,俯瞰自由的人性,谛听灵魂的呓语。
这双翅膀带我盘旋于《呼啸山庄》的上空,使我看到一种朴质、粗狂、无拘无束的生命形态。她顽石般抗拒一切虚伪和矫饰,前往世俗外的远方,追逐真爱与自由的渴望吸引了我,使我勇于飞往更为广阔的天空,在苍穹的深邃中感悟生命惊动后的升华。在这双翅膀下,我亦倾听着灵魂的呢喃。
钱钟书云:“我们一切情感,理智和意志上的追求或企图不过是灵魂的思想病,想找着一个人,一件事物,一处堆积,容许我的身心在这茫茫默默的世界里有个安顿归宿,仿佛病人上了床,浪荡子回家。”文学正是这翅翼,载着思乡的人们飞往灵魂真正的家园。奥尔罕帕慕克的灵魂归属于伊斯坦布尔,并融入了这座城市的灵魂。文学的翅膀根植于心灵,带领我在自由的阳光中飞向远方,在灵魂的故乡中找寻希望。有人说:不要等失去,才懂得珍惜,请记住以往所拥有的。所以我们要好好地去利用图书馆,好好地去沉思,去探索。
在我的心中,图书馆应该是一个静谧的地方。陶渊明曾说“非宁静无以致远”,他寻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宁静。而在喧嚣的校园里,图书馆绝对是我们放松紧张学习的一个好去处,在这里,我们可以自由地想着,念着。
图书馆,让我怎样感谢你,当我走向你的时候,我原想收获一缕春风,你却给了我整个春天。我愿永远与你,在这春天相约。
【篇二:静,是心灵的安宁】
诸葛亮在《诫子书》里如是说:“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不错的,正如他所说,君子只有静下心才能修身养性,只有勤俭才能培养品德。因此,我们应该沉下心来,静心生活,守住心灵的一份安宁。
所谓静,不仅是外表的沉稳,肢体的放松,更是心灵上的一种安宁。王维隐居在山林间,领悟了新的人生境界。无论是“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还是“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都让他感受到了独处带来的从容,这就是静;弘一法师的才学与品行令人们敬仰,众人的追捧并没有将他拖入世俗的尘埃,反而让他更坚定了对宁静的向往,这就是静。
静能让我们处事更加沉着。前有陶渊明隐居南山,结庐而舍,感受到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悠闲与安宁;后有钱学森面对知识领域的空白,潜心刻苦钻研,成功发明了导弹。他们都具有从事沉着,遇事冷静的能力。由此观之,我们应该沉着冷静,才能提高工作效率。
静能让我们的生活变得从容。无论是孟浩然“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的田园生活,还是刘禹锡在陋室中”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高雅栖居,都是因为心静而拥有了一份生命的气定神闲。由此观之,我们应该静下心,才能让自己的人生变得从容自在。
想要静,我们应该如何做呢?社会要为每个学校开通图书馆,鼓励同学们多读书;学校每个学期可以开展几次关于读书的活动,营造安静从容的学习氛围。
正如冰心说:心灵的灯,在寂静中光明,在热闹中熄灭。用内心的安宁,点亮心灵的灯。
【篇三:岁月沧桑景浮世微语情】
岁月沉醉在泛黄的照片里,多少年轮编织了多少精彩——回望精彩,感动无限。蓬私在岁月里跌跌撞撞,经历了二十年的风霜雨雪,踏过坎坷荆棘。如今,她褪去了当年的稚气与青涩,沉淀下的是那一抹优雅的风韵,岁月沧桑景,浮世微语情……
曾记否,那旧时的人,旧时的话,旧时的故事与旧时的茶。从旧时的青衣布衫,到如今的绫罗绸缎,从旧时的夕阳落晚,到如今的霓虹闪现,它依然承载着千万个故事。这旧时的东西,古朴中透着落寞,欣喜中透着静默,不卑不亢中透着淡泊,纯美古朴。蓦然回首,往昔的点点滴滴。蓬私旧址青瓦片片,常常纷飞着细密的雨丝,在空中飘零打转,悠然勾起漫天的风沙与柔情,似如织的锦帘。氤氲的水雾中,青瓦若隐若现。像被打湿的水墨画晕染出一片片诗情画意。初建的蓬私有着朴素而青涩的美。
风雨潇潇,蓬私不愿就此寂寥。她决意开辟辉煌,哪怕容颜残消。
孰不知这条路并不好走,布满荆棘,岔路无数,荒凉孤僻。她与岁月搏斗,与时光厮杀,纵使伤痕累累,也强忍着痛苦,微笑着拭去眼角的那一滴泪水。世人争名夺利,不顾一切,在人生的道路上,日子久了,那满身的锐气也渐渐少了,更多了一份处事的圆滑那爱憎分明的性格,也逐渐被世俗磨去了棱角。而蓬私却不向无情岁月低头,不向世俗俯首称臣,笑看所谓的勉强入世,只为繁华一瞬。
蓬私人踏踏实实地去播种希望的种子,尽管在这途中会有杂草枯木刺穿肌肤,但他们却无所畏惧,纵使经过的地方总有斑斑血迹,也要将这视为成长的足迹。
岁月太瘦,指缝太宽。二十年的沧桑在世人眼中就像弹指一般,却也无痕。蓬私披荆斩棘,终于走向了辉煌,耕耘属于她成功。细看她的容颜,已是沧海桑田,岁月在她脸上刻下道道皱纹,她不再像从前那样青涩朴素,经时光的历练,在她明亮的双眸里,更多了那份成熟与坚定。
岁月沧桑景,浮世微语情。二十年的沧海桑田,如今的灿烂笑颜,回望这一路上的精彩,感动无限!曾经的沧桑踏着涟漪远去,二十岁的生日乘着清风而来,盛大的宴会,不散的人群,抒写着蓬私的不朽与感动。
不忘初心,继续前行,让我们二十年后再相会。相信那时的风,那时的雨,那时的蓬私会更美!
【篇四:享一份共享,留一份安宁】
共享,词语解释为分享。共享单车、共享篮球、共享书店,随着科技的发展、时代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将我们所生活的时代称为“共享时代”。
但这个所谓的“共享时代”,其实是狭义的共享时代。共享仅限于书店、单车等物品么?“共享”的行为,从始至终一直都在我们的生活中,不曾离开,也不是什么新名词。
在遥远的古代,科技尚未那么发达的时候,其实人们就有很多东西是共享的。如酒馆、客栈,所有人都住在一个屋子里,互不干涉;又如“车”,古代的车由车夫来拉,而每天有很多人都会坐这辆车,南来北往;甚至是互相亲近的人共住在一个四合院内,这些,难道不都是共享、分享的一种体现么?
这种共享,我称它为广义的共享时代。因为人们是离不开共享的,想象一下,如果整个世界只剩下你一个人了,你衣食无忧,你独自拥有着这个世界的一切,可却没有一个人可以同你交流,你只能一个人孤独地慢慢死去,这是多么煎熬的一件事啊!由此可见,共享在人的生活中是一个必要的事物。
一如既往,一如今朝。
可在这共享时代里,人们却不约而同地没有共享一些东西。举个例子,有多少人愿意和一个陌生人住在一个屋子里呢,又或者是将屋子共享给他人呢?你或许会告诉我有房东这一类人,可租给他人的房子,他们自己还会住么?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这种情况很容易解释,因为人体内中有一块最温润的地方,那块地方不允许他人去涉足,只有他本身能体会其中的温暖,它有很多名字,有人称它为“家”,有人称它为“牵挂”,有人称它为“人心”。
我相信,原来还是有不少人是肯与他人分享这种快乐、这种温暖的,可为什么后来这种人越来越少,直到近乎没有了呢?我原先不懂,后来当我在路边看见一辆少了座位的共享单车时,我突然醒悟了。
因为在这个鱼龙混杂的世界里,不可能杜绝所有的恶人恶事,陶渊明笔下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桃花源是不会真实存在于这个世界里的。总有些人,会为一己私利去损毁一些共有的东西。这直接导致了无人再敢去分享。因为被伤过了,被教训过了,体无完肤,又有谁会一次又一次摔倒在同一个地方呢?
人性本善,只是我们用这种方式来武装自己罢了,只有这样,我们在能在这个浮躁的世界中生存下去。
共享自然必须要有,可愿每个人都不要投入全部于其中,愿我们都可以在这个“共享时代”里享一分共享,留一分安宁。
【篇五:安宁的心是一条永不枯竭的河】
城市被冰冷的钢筋水泥包裹,狭隘的穹顶被车轮的喧嚣崩散破碎;还有老一辈的人在怀想童年被野兔匍匐过的山坡,但如今那里早已耸起富丽堂皇的大厦。再也没有人提起扑翅的苍鹰,或是滴露如雨的夜空,他们日日奔波在地铁和高楼之间,想着股票和电费。牵索生命的不再是生活而是生存;人们匆匆地扎进干涸的大河,麻木地淹溺在河床的淤泥中,却仍是面无表情。
蕨草、浆果、还有如釉的海,我在叶芝的诗里见过:“我就会得到宁静,它徐徐下降,从早晨的面纱落到蟋蟀歌唱的地方;午夜是一片闪亮,正午是一片紫光,傍晚到处飞舞着红雀的翅膀。我就要动身走了,因为我听到那水声日日夜夜轻拍着湖滨;不管我站在车行道或灰暗的人行道,都在我心灵的深处听见这声音。”庆幸的是,偶读诗篇给予我的是难得可贵的冷清和宁静,如梭罗、如木心,虽没有星光璀璨的午夜,没有紫气蒸腾的正午,但只要是安适地摩挲这些细碎的文字,安宁便慢慢滴下来了。
安宁是一条奔腾的河,委顿在我们心中,打开心窗便等它奔流。也许是闲暇的一本书,也许是午后安闲的憩息。合上眼睛,便开始放牧自己的心,从岑寂横越蓊郁,由半壑流入嶙峋;南水东麓、苍山泱水皆游历,心中是满目的月亮,夜凉有风便叩响了心的窗,安宁兀自滴落。
不论是梭罗的瓦尔登湖,还是叶芝的茵纳斯弗利岛,是陶渊明的桃花源,还是养蜂人嗡嗡营营独自逍遥的林池。我固信,在每个人的心里,在世界的边陲,有一条永不枯竭的河,薄暮的霜屑里,熠熠日光,河面有细碎的砂砾,浩渺无垠。罅隙里,不息晃荡流转,皓睧成一场无法醒来的觐见,烙印于此,时间也无可奈何。就如梭罗说的那样:“每个人都是自己王国的国王,与这个王国相比,沙皇帝国也不过是一个卑微的王国,犹如冰天雪地中的小雪团。”当你寻觅到属于你的王国,那安宁便会荡漾在内心深处,有始不见终。
文人墨客遣词画笔,勾画出一片旖旎的梦中仙境,名家如羊毫软宣施笔勾绘出理想中的大同社会。感谢宁静的人会把宁静再给予他人,日本文学最使人心安,三岛由纪夫的《金阁寺》便是一簇水波,汇入心中安宁的大河,粼粼地发光。这是一种独成绝响的魔力,推动着河水激流迸进。
安宁的心是一条永不枯竭的河,润物细无声,淌入我的脉骨,便是真真切切的永不枯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