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高中作文 高一作文 那一刻的再次重逢
那一刻的再次重逢
发布时间: 2024-07-17 23:48
阅读:

【篇一:那一刻的再次重逢】

曾有人这样认为:幸福如天上的彩虹,美丽但遥不可及,而我却认为幸福无所不在,无时不有。

当那一刻的列车缓缓地向前行驶,我的思绪也跟着飘向了远方,列车里我的最牵挂最难忘的朋友终将离我而去,我是应该高兴还是悲伤呢?在这离别之际我的心情是何等复杂,望着列车渐渐远去,我的心儿好沉好沉,朋友啊!朋友,本该对你说的话儿,却在那一刻堵塞在心里,嘴巴怎么也张不开,唯有将此时这一份静静的沉默化作我对你的不舍和留恋吧!

你以你的聪明大智,顺利的考入了重点高中,而我却以失败的结局留在普通高中,你知道吗?在那一刻我就在想:今后我该以何种身份来面对我曾经的朋友——你。是朋友,是同学,还是陌生人?我渐渐感觉到了自己的卑微,我在思索着,等待着……

曾经的一幕幕,在我脑里总是挥之不去,要知道,我是真的无法接受这个残酷的事实,老天你为何要这样捉弄我?天空依旧是湛蓝湛蓝的,而我的心却无法像往常那样欢快,我想问问可爱的云儿姐姐:你是否了解我的心情呢?

此刻此刻,我才明白这样一句话:“总是在失去的时候,才知道珍惜,总是在孤独的时候才知道朋友的价值。”然而,这句话却伴随着我走过了几个春夏秋冬。

在又一年的秋天,仍在同一个车站,我久违的朋友你终于又出现在我的视线里,我总认为这是可望而不可即的,没想到今天却又让我遇见了你,树叶在一片片的飘落,天边也少了一些飞舞的雁群,我很激动,激动得无法用言语来表达内心的情感。那一刻,时间仿佛停留在你我之间,许久,我们才似乎想起什么,彼此深深地拥抱着对方,在这一刻,我才真正感受到幸福和快乐,我也终将相信“有缘千里来相会”这句话,我相信真正的友谊是不需要用言语来点缀的。

朋友,是你再次燃起了我心中的火焰,让我再次感受友谊的真谛,我知道我们是无法轻易割舍这段友谊的。如果把友谊比作一朵永开不败的鲜花,那么照耀它的必是心中的太阳,我愿意是一轮太阳,时刻照耀着只属于我俩的友谊之花,让它永远地为我们开下去,我也希望它能用自己的芳香来点缀整个世界。

我坚信只有真诚才能拥有友谊,友爱才能加深友谊,信任才能升华友谊,今后的路还很漫长,我会伴着这句话一步步地走下去……

【篇二:在记忆中重逢】

一直以为,再激烈的往事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趋于平淡,再鲜艳的色彩也会随之褪色,可当我回到氤氲的记忆中时,却总有这清晰的闪着光芒的往事、故人与我重逢……

重逢屈辱历史

薄暮中飘着淡淡的雨丝,我托腮凝思,但有一两滴雨滴滋润了我的面庞,这时眼前突然出现了这样一幅画面:硝烟弥漫,雾气凝重,一个个炮弹扔向祖国大陆。英国有16艘军舰、4艘武装轮船、27艘运输补给船、装载火炮540门,而中国水师这些梳着长辫子的水师仅仅只有小舟,落后的靠火绳点捻儿炮弹,如此大的差距,结果只有一个,中国水师输了,输的很彻底,随之而来的就是签定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这就是鸦片战争,这让中国走上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道路。

“中华商国是一艘破败不堪的旧船,只是幸运地有那几位谨慎的船长才使得它在近150年间没有沉还。它巨大的躯壳使周围的邻国见了害怕。船不会立刻沉没,它就像一个残骸那样到处漂流,然后在海岸撞得粉碎”。这是英国特使马嘎尔尼对中国的描述,曾经的大国变得如此的破旧不堪,是什么让她衰亡,是什么让她一次又一次失败,一次又一次被肆意侵略?

国家之沦丧,验证了海权理论是生存真谛。有海无防,国家必亡!

屈辱历史,印在了每个中华儿女的心灵深处!苦,所以才会铭记!

重逢辉煌历史

摊开地图,我望着那条航海路线,兴奋、自豪,那是郑和下西洋的路线。郑和是世界历史上伟大的航海家,郑和的船队先于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澳洲等地。在世界航海史上,他开辟了贯通太平洋西部与古印度洋等大洋的直达航线。七下西洋的船队编制在历史上,在当时全世界上都可以称之为绝无仅有,无论航行在什么地方,郑和率领的大明皇朝船队在当时都是唯一强大的、不可挑战的力量,它把中国海洋事业推向高峰,对人类有海洋文明作出了重要贡献,郑和下西洋的辉煌功绩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

辉煌历史,让国人为之振奋、欣喜,与辉煌重逢,感受历史带来的喜悦、自豪。

与现实重逢

翻弄一张张报纸,我的手指在纸张上慢慢地移动着、摩挲着,带着欣喜、带着自豪。中国拥有了第一艘航空母舰,航空母舰是当今所有战斗舰艇中吨位最大、战斗力最强的舰艇,被誉为“海上霸主”、浮动的海上飞机场。2011年8月10日,中国首个舰艇进行了出海航行试验,中国研究发展航母,是为了增强维护国家安全与世界和平的能力,如今的中国再也不会象那段屈辱历史中的中国任人宰割,血染海疆,羊亡牢未补,而是不断的强大!

悦过神,望着淡淡地雨丝,我收紧的心如花瓣般展开了。太多的往事像未经影的底片存在心灵的暗室,只要我们找到那个与之契合的密码,我们便回到往事的记忆中,与我们认为遗忘的往事、故人重逢……

【篇三:再见是为了下次的重逢】

再见,是一个人和好伙伴的分别;再见,会让每个人都痛哭流涕;再见,也会让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自己的家人。再见吧!

首先,我要说再见的是我的老师。又要放寒假了,我很希望自己能和老师度过这愉快、让人振奋的假期。一想到“老师”这二字,让我立刻就想起了老师培养我成长的那些时光。可是,我们想不分开都不行啊!假期总是要过的,人们常说“老师就像我们的妈妈一样”,我觉得这句话一点儿也不假,因为我们每天的时间,几乎都和老师在一起做题,老师和我们一起玩耍,可父母却和我们在一起的时间很短。再见了,老师。

然后,我想说再见的人是同学。是他们给了我快乐,也是同学们给予了我帮助。当我有不会做的题时,是他们教我做题;当我摔倒的时候,总有同学把我扶起;当我哭泣的时候,总有人哄我开心。看见那一群快乐、活泼的同学们,我也好高兴呀。再见了,同学们。

最后,我想说再见的是我的学校。看着我们那跑过的跑道,我想说:“再见了。”看着那整洁、干净的教学楼,我想说:“再见了。”看着美丽的学校,我想说:“再见了,我那充满欢乐的学校。”

再见了,辛勤培育我的老师、可爱的同学们、还有那安静的学校。让我们开学再一次喜相逢吧!

【篇四:重逢】

重逢,是带泪的微笑,恰如那晚我重逢的舅舅的叶笛声。

我在外婆家门口的水泥场上乘凉,舅舅看我无聊发呆,便从身边的草丛里掐下一片野草叶子,放在嘴边吹。

悠扬的笛声在空中升起,我的思绪被抛回十来年前。同一片星空之下,舅舅也曾吹过这种叶笛帮我解闷,那是一种十分清澈、极富穿透力的声音,我很小的时候,就曾被这声音浸润。

带着回到童年的心境,望着田间的麦子、岸边的槐树和对岸优雅的菅芒(芦苇)一起随笛声来回摇曳,我听得如痴如醉,原来重逢不可预约却那么美丽。

正当我惬意之极时,那笛声竟戛然而止了。整个夜空都仿佛掏空了,宁静极了。我转头看舅舅,他恰好低着头,露出了在黯淡星光之下钻出的丝丝白发,我不禁长叹,这次重逢,竟让我望见了舅舅的老态。我抬起头,缓解一下鼻翼与眼角揪心的酸涩。

舅舅忙问我:“你怎么叹气呀?”我平静一下语气,回答道:“啊,太好听了!”舅舅显得很兴奋,浮现的笑容把他眼角的鱼尾纹变深了。舅舅马上调整呼吸继续吹。

这时我才发现那声音不再流畅,不再那么婉转,偶尔的间断像星斗的闪烁。我记得小时候听过的笛声像空山鸟鸣,如高山初融的雪水,宛如初绽兰花的清香,澄净而美丽。原来,重逢也有瑕疵。

此时,舅舅正吹得十分专注,但吹吹停停,像是气不够用。

我不禁想起十来年前的舅舅手中捏着野草叶,迈着矫健的步伐穿过田埂的身影。他总牵着我的手一起走,头上的发乌黑发亮。他总能将每首曲子吹如行云流水,从不间断换气。想起舅舅年轻时一幕幕场景,怎不令我惆怅万分?

尤其是想到舅舅今夜就为我一声叹息而那么关注我,那从来没有减少,从来没有间断的对我的关爱,更是百感交集。舅舅站起身来,叹道:“可惜吹不到从前那么美了,以前你听了可开心了!”他将野草扔回田野,在清新的晚风中回家。

重逢那笛声时,笛音不再似从前那般悠扬,舅舅也不再似从前那般充满力量,然而舅舅对我的爱,还如铺在宽广原野上的星空一样纯净,不曾改变。

晚风裹挟着水气吹来,我再仰头,眼角是泪痕,而嘴角在静谧的夜空中微微扬起,无比清晰。

【篇五:重逢】

当子君偶遇到素心时,愣在那里说不出话来。现在的素心,就像一个不良少女一样,头发凌乱,面容憔悴,说她是正处在花一般的青春年华,估计没有一个人会相信。

素心的眼里透着与年纪不符的成熟,已经没有了那份闪闪发光的童真。看到子君时,素心只是挑挑眉,一句话都没说。子君迟疑了一下,还是僵硬地挥了挥手,算是打了一个招呼,而子君也只是淡淡地点了点头,好像不认识她一般。

两个女孩就立在络绎不绝的人群中,一个愕然,一个冷漠。以前两人那段追逐嬉闹的日子,好像就发生在昨天,但又陌生得犹如褪黄的照片。

两人沉默了许久。

素心突然抬头,用平淡的语气冷冷说道:“你看到我这样子是不是很厌恶?那就离我远点吧,我不需要朋友。”子君转过身,静静地站着不动。当素心准备扭头离去时,子君却一把拉住她的手,闷头就跑。她想甩开,却惊讶的发现瘦弱的她,力气很大,便干脆一起奔跑,免得手腕疼痛——至少素心是这么想的。

跑到一片湖泊旁,两人气喘吁吁地一屁股坐下。望着那片湖水,子君心中却如汹涌一般难以平复。素心以为她肯定会大声质问她,大声呵斥她,然后愤愤而去,这种事她经历过多少遍,自己也数不清。可子君只是平淡的,如轻风拂过晴空一般地小声说道:“你看,荷花盛开了。”素心的心中猛然掀起了巨浪,好像心底藏着的那一块黑色天地,突然照进了阳光。

在那段已不复回头的时光里,她们就经常坐在学校的池塘边,对着那片粉嫩的荷花,无所不谈,梦与理想,历历在目。

湖光倒映着金黄似油画一般的落日,被胭脂晕染的彩霞。两颗重逢的心灵,发着纯真的光芒。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