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鬼的真面目】
小时候,我很怕鬼。倒不是我心里有鬼,而是被那吓人的恐怖片给弄的。但是,有一件事,却彻底地让我知道了“鬼”的真面目。
那是很久以前的一个晚上——
天渐渐地暗了下来,四周阴沉沉的。父母都有事出去了,留下我独自在家。该睡觉了,我关上了灯。顿时,屋子里全黑了,什么也看不见。我害怕了,急忙打开小灯。不开还好,一开小灯,只见那天花板上映出了一团披头散发的狰狞鬼魅。啊——我一看,吓得毛骨悚然,赶紧爬上床去,蜷缩在被窝里。
月亮出来了,月光一照,那“鬼”身旁似乎多了几团幽幽鬼火,衬托着鬼,更加嚣张了。此时,我睡意全无,害怕得起了一身鸡皮疙瘩。那“鬼”若隐若现,一闪一闪的,像一团幻影,捉摸不定。
“怎么办,那鬼该不会要吞噬掉我,好害怕……”“爸爸妈妈,快回来吧……”
忽然,灯“刷”地一下子亮了,是母亲回来了!那“鬼”一看见灯光,立马消失得无影无踪。我听到动静,便慢慢地、小心地从被子里探出头来。一眼望去,便看见了天空中那洁白的月亮,顿时,恍然大悟。
“哦,原来那‘鬼’的真面目,只是这月光啊!”我又惊又喜。这时,我才发现,自己被“鬼”吓得冒出了一身的冷汗,便叹了一口气,随即大笑起来。
【篇二:不识青春真面目——观《全城高考》有感】
正如故乡是用来怀念的,青春是用来追忆的,当你怀揣着它的时候,它一文不值,只有将它耗尽后再回过头去看,一切才有了意义。
——辛夷坞
如果说爱情是一杯美酒,那么回忆便是一场宿醉。
所谓青春,花也朦胧月也朦胧,自然会有个朦胧的名字,朦胧的音容笑颜不深不浅的刻在朦胧的心里。你曾经有过在明媚的阳光下撞见衣衫洁净飘扬、笑容灿烂温润的他而小鹿乱撞吧;你曾经有过在慵懒下午痴醉于长发披肩、细碎刘海的她吧;你也曾在深夜无数幻想,无数对镜子表白而又装作若无其事;你也曾在教室长廊与她擦肩而过悄悄荡开的笑颜。不管未来如何,不管你去了哪,不管未来与你并肩携手的人是否是此刻魂牵梦萦的人,那又如何?在细碎柔软的青春里,有这样一个人真好。
我们一个像夏天,一个像秋天,却总能把冬天变成温暖的春天。
方年少,梦几何,不识离别滋味。你体会不到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友人送别之情,你也感受到雪夜友人离去空留马行处的寒冷,但在你生命中,一定有这样一个人:与他臭味相投,你们喜欢着同一首歌,同一本书,甚至在同一堂课也会留下相同的笑声。你们分享食物分享心中的秘密,但是时光如流水一般把你们冲向了不同的方向。而他,即使多年不联系,再一次意外会面,也会露出一如当年初见你的那股热情。
青春是一趟列车,乘客是我们所有人,司机是老师。目的地是心的方向。正如《全城高考》中范老师诠释的挚情一样,正如秦鹏叛逆的率性一样,正如任雪、林叶的徘徊一样,他们身上都能找到我们曾有过的痕迹。影片结束时想起的音乐,唱响我们热血中的青春。是的,像他们一样奔跑前进吧,还有困惑吗?那是因为只缘身在青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