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初中作文 初三作文 老井
老井
发布时间: 2024-08-07 13:43
阅读:

【篇一:老井】

记得村中有一口老井,在那个贫穷的年代,老井总泛着它特有的光明。

村里人都较贫穷,都打不起井,取水又较为麻烦,于是大家伙儿就一齐出资,挖了一口井。挖好井的那天,村里人可高兴了,小孩们都围着井又蹦又跳,邻居大嫂咯咯地笑着,眼睛眯成一条缝,露出那刀刻似的皱纹,不过那皱纹也成为喜悦的象征,她说:“太好了,有了一口井,取水都方便了不少。”

这口井,将村里好几户人家都联系在一起,井边也热闹起来。来取水时,邻里间总不忘寒暄几句,聊一聊生活中的事,他们有时捧腹大笑,有时又感叹唏嘘,若是有人提不动水了,只要有人见了,也一定会赶来帮忙,一切就那么和谐。为了方便取水,井从来不盖井盖,大人们怕小孩失足掉入水中,总骗他们说,水中有落水鬼,专门把井边的小孩给拖下吃了,要千万小心。一开始,孩子们只是害怕,只敢远远地盯着井边看,心中满是狐疑。不久,他们胆子大了一些,就拾起一块块石头,用尽全力抛向井口,井里只传来一阵“咕咚”的响声。再后来,孩子们趴在井口,对井口大喊:“落水鬼,你在哪里?”一次又一次好奇地发问,听到的永远是自己的回声,那时的我们又是多么可爱和天真呵!虽然没有井盖,但井中水永远清澈甘甜,没有一丝杂质。

我最爱的,还是夏夜在这井边乘凉。乡村吃晚饭都很早,吃过饭,大家便带着自制的竹凳或竹床,一把大耳蒲扇,一个小手电筒,早早来到井边,把水泼到地面上,这样会更凉爽一些。我总坐在竹床上,看着景色,晚霞总是千里而行,从太阳那一点红,似乎只在刹那间,渲染整个天空,天空像被火烧着了一样,这时空中总有候鸟归巢,耳边传来赶鸭子人的吆喝声,也有鸭子翅膀拍打水面的声音,天空中的“火”熄灭着,熄灭着,化作了点点星辰,我还没来得及看云的形状,它就跟着太阳的光辉一起隐去了,也换来如白丝绸一般的月光,那月光倾泻在井水上,映出井水的明亮,井水此时像一面圆镜,别有一番特色了。陆陆续续,人们渐到齐了,疲惫的人们,在辛苦一天的劳作后,终于开始享受一天的惬意了。晚风徐徐的吹来,刮动着树叶,发出“沙啦,沙啦”的声音,空气中不时传来一两声狗吠,井边的青蛙和蟋蟀也互相和鸣着。坐在井边的人,总是大声地谈论着,他们心中,似乎从不保留什么,因为在他身边,都是最亲切的人。我总听一位哥哥讲鬼故事,明明心中害怕得要命,却还要扯着别人的衣袖,竖起耳朵,壮着胆子听下去,还不时问一句“然后呢?”大家有时谈着谈着,口渴了,就从井中,盛一点水,喝下去,立马止渴。奶奶的蒲扇总用来帮我赶走蚊虫,生怕我被蚊子叮咬。井边的夏夜是多么宁静而又热闹啊!

后来,村里富裕了,每家每户都有一口井。人们依旧依照太阳的东升西落而劳作着,但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啊!

老井已经被人们遗忘,在岁月的长河中,它随着人们的情谊一同流失了,不知在何年何月,能在看到它所泛出的光明。

【篇二:老井】

奶奶家住在通州一个偏远的小村子里,两层楼房。房前空旷的水泥地上筑着一口井,井口离地有半米高。听奶奶说,这口井已经有三十多年的历史了,外壁的水泥面已有不少裂纹,裂纹上布满青苔,如同一位饱经风霜的老爷爷。

小时候,常常看到奶奶弯下腰,拽着一根粗长的尼龙绳将一个灰褐色的铅桶慢慢地放回井里,不一会儿,一桶清凌凌的的井水就被奶奶提了上来。水可真清凉啊,还带着一股淡淡的甜味。这口井是奶奶家的大功臣,洗衣、烧菜、做饭……样样离不开它。它源源不断地输送着我们全家人需要的“生命之源”,好像怎么用也用不完。

不知什么时候,我发现井口被厚重的水泥板盖住了,板中间安装了一个圆柱形的铁筒,连接它的是一个一尺多长的铁质手把。爷爷告诉我,这叫压水机。上下按压着长长的手把,一股长长的水柱便哗哗地流出来了。呵,真是太神奇了。有了它,爷爷奶奶再也不用费力地打井水了。

又过了几年,爷爷告诉我们一个好消息,村里要通自来水了。家家户户都乐开了花。能干的爷爷在井旁边筑起了一个长方形的水池。一个银晃晃的水龙头立在了水池边。水龙头轻轻一转,清咧咧的水流哗哗而出,奶奶乐得合不拢嘴。有了自来水,奶奶家的生活更方便了。可节俭的爷爷奶奶仍然舍不得把井荒废掉,烧水做饭用的自来水,洗衣之类的仍然用的井水。

渐渐地,爷爷奶奶年纪大了,井派上的用场也越来越少了。它静静地立在那儿,就像一个时代的见证者。见证了奶奶家的房子几次改造,越住越宽敞;见证了人民的生活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越来越富裕。奶奶常说我们遇到了好时代,是社会主义祖国给了我们幸福美好的生活,长大了一定要报效祖国。是啊,作为未来的接班人,我们一定要牢记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篇三:老井】

湘紫鹊界中,有泉潺潺于白水学堂之东,不知历何年矣。井方若书桌,未明其尺寸。然中有石,分其为二潭,一潭约纳九桶有余。井周三方皆草,独裸其砂石于一面,以供挑洗。盈盈甘露直面天日,无遮不挡,纳天地之精华。据长者曰,玉露琼浆,润三世有余,今学童之祖父,尽饮此水而得文。当世之豪杰有出白水者,无不为此井之桃李也。

冬离春至,夏走秋当。饮其水而育人已二年矣。闲之饮此如饮酒,甘香醇厚,劳而饮之如吃茶,醒气提神。遂叹:天之杰作,地之华章,是以此井,表白水人之勤勉自强也。

海,水之帝胄者矣。河,水之英豪者矣。湖,水只富贵者矣。泉,水之隐逸者矣。历白水,而知泉之无尽,品白水,而得泉之甘甜。数堂屋之下,田地之间,青石之上,鱼塘之边,泉若星点,不可胜数。肥鸡鸭,饱禾穗,润桃李,育英才,得万亩梯田可齐天,皆泉之功德也。白水者,上白下水,泉也!乃得一言:天生白水,育人育秧。地生白水,源远流长。人生白水,万古流芳!今得树人于白水,此生不枉矣!今得立命于白水,感慨万千。乃赋诗于层田之上,徘徊于紫鹊之巅,诗云:青石白水乐涓涓,百草合拥共团圆。流芳千古润晨慕,誓携桃李泽万年。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