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宣纸上的锦绣山河】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像港阔无边的银河一样,戏曲汉服、文房四宝、四大发明,太极长城……一颗颗美丽的星星,无一不彰显着中国的璀璨文化,在此之中最耀眼的便是中国的国画。
一研磨台,几支毛笔,一张宣纸,再加一点朱砂。便可以从一个大师手中融合成一幅壮丽秀美的山河,或是栩栩如生的珍禽。看着它,便是在于那位大师交流,聆听他的喜怒哀乐、远大抱负。画的提笔、运笔、收笔与书法一致,但又少了几分死板。每一处墨痕都是那么的超凡,脱俗、蕴含着无穷深意……
要论最著名的国画,《清明上河图》当之无愧。其出自宋朝画家张择端之手。其困难程度是难以想象的:5。3米长,0。3米宽,画上13种动物,9种植物惟妙惟肖;56匹牲畜,20余辆车轿,20余艘船只和上百的人。凭着现实主义画风,张择端用自己的双手将其描绘得淋漓尽致,无疑是一大杰作。
中国国画不但有用笔画上去的,还有用墨泼上去的。像明代画家徐渭和其作品《墨葡萄图》水墨葡萄倒挂枝头,鲜嫩欲滴形象生动。葡萄的亮暗分明,枝叶清晰。是无上的精品。虽然朴实,但使人感觉韵味无穷。
近现代的中国画,动物画是最为有名的。徐悲鸿便是一例。奔跑的马英姿飒爽,站立的马雄壮健硕,给人以豪迈之气;齐白石的虾也是不容小觑的,活灵活现,让人叹为观止;张善子的虎,勇猛敏捷、生猛恣意,其画亦可表达他的赤子爱国之心。
中国国画注重神似,西方画注重形似。二者马工枚速、各有千秋。虽然好坏之分是没有的,但个人喜好总是有的。国画的神似更令我向往。神似,往往给人以遐想的空间,让人回味无穷。才让人们更多的去研究。西方画的神似,与照片无异,没什么值得研究的。
中华文化,可在这一幅画上迸发。无与伦比,广袤无边。一研磨台,钻磨出的韵味;几支毛笔,挥洒出的豪迈;一张宣纸,铺展出的气概;一点朱砂,渲染出的景致。把中华文化之美纳入其中,并使其发扬光大。
宣纸上的锦绣山河,装点了美丽的中华文化,使其焕发光彩,雄伟壮丽;使其熠熠生辉,名扬天下。
【篇二:宣纸文化】
我国自古素有“文房四宝”一说,即笔、墨、纸、砚。说到文房四宝之一的“纸”就不得不提到宣纸了。
宣纸,原产地安徽宣城,故称“宣纸”。宣纸具有细、白、轻、薄等几大特点,受到数以万计的文人墨客的青睐。
这样的一种奇纸,其制作工艺也是鲜人为知的,正是怀着一颗慕名而来的好奇心,我走进了宣纸文化园。
刚进文化园,一股宣纸的独特清香便把我引进了文化的天堂。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宣纸制作流程图。我一一浏览后惊呆了,看似简易平凡的宣纸,其制作工艺却是如此的令人拍案叫绝!我看后不禁有些质疑——真的是这样吗?
带着一份疑惑不解的心情,我走出文化园,拐入了宣纸制作厂地,环顾四周,绿油油的山坡上一块一块的白,好象是山们披上了一件件白马甲,再定眼一瞧,我才恍然大悟——正如制作流程图上所示,人们将宣纸的原料青檀皮和稻草捣碎、蒸煮,再把煮好的材料放在山坡上,经过日晒雨淋炼白。而眼前的“白马甲”正是炼白后的原材料啊,于是,这才对这妙不可言的制作工艺深信不疑。
正当我沉浸于奥妙之中时,忽听得一阵阵的劳动号子,“一、二、三,嘿呀……”我闻声过去,才知是捞纸厂的师傅们一齐用力,将一块长逾十米的巨型竹篾放入水中来回地筛,随着如雷的喊声,一张湿漉漉的“巨纸”才“初出茅庐”,这时,我才明白,那“水”正是将山上炼白后的材料经过加工后调和成的纸浆,捞上来的便是纸了。
可是,用这样的湿纸来供人们书写?显然是不可能,在后厂,心思缜密、手艺精巧的师傅将湿纸烘干、压平。别看这项工作不须费太大力气,但也不能粗心大意,否则会将弱不禁风的纸弄伤,那可就前功尽弃了。最后,将90%的半成品交给妇女们裁剪,妇女们都是心灵手巧、经验丰富,一张张宣纸在她们的手上变得更加整齐、规范。
宣纸的制作流程可谓是粗细兼有、刚柔并济,一张张冰肌玉骨、光滑柔和的宣纸,是人们勤奋的象征、智慧的结晶。
至于宣纸的文化价值,不仅仅局限于人们的辛勤付出,也有书画名家做出的艺术贡献。文化园的二楼,陈列着各种书画作品。徘徊在书法作品的字里行间,不禁被其端正典雅的魅力所折服;漫游在国画作品的青山绿水间,也不由地被其飘逸雄奇的气韵所感染。文人墨客们的艺术创作,为宣纸文化添上了一抹绚丽的色彩,使其更具有典藏风范和纪念价值,足以在我国的文化中脱颖而出。
随着时代的变迁、科技的进步,宣纸的珍藏价值越来越高,并且名扬四海,驰名中外,甚至吸引了不少外国游客不远万里来到小小的宣城,只为感受那宣纸文化地博大精深。
【篇三:水彩山河】
对于水彩山水画,我想来对自己很有信心。用三原色和水调出多种颜色,用罩色和接色勾勒出山水醉美的模样,是我感到最快乐的事。每次拿出来展示给大家看,我都颇骄傲的样子。
游学南京时,我们登上了紫金山天文台的台顶,往下看,整个南京便一览无余。蓝天上的白云像是被谁不小心涂抹上去的。山水壮丽,布局妥当。阳光从云的缝隙中洒下来,仿佛置身天空之城一般。
正当我享受着美景时,一回头,却见一人左手拿着调色盘,右手的笔尖不断在一块蒙着布的长方形板子上移动着。眼光不时向远处瞟去,又轻轻点了点头,笔尖开始移动。
我好奇地绕到了他身后,却发现他周围早已站了不少人。只见他头戴一顶小黑帽,发丝已然花白,一袭黑衣早已被染成了彩色。左手的调色盘中已挤了不少颜料,水桶里的水也渐渐变得浑浊。他用碳素笔,双眼不断在画与风景间扫动着,寥寥几笔便勾画出了搭讪的威严耸立。山水搭配,成了最壮美的轮廓线。他身后的一干人全神贯注地看着他手里那只笔,随着它移动着。每个人眼里,都映着一幅水彩山水画。笔尖与画板摩擦的沙沙声,好似那画家心里得故事,如水一般流淌出来,流进了画中,流进了我们心里,祥和而平静。勾勒好轮廓,他把碳素笔慢慢放下,思索了一会儿,拿起画笔。
突然间,晴天霹雳,巨龙升天!他拿起几支画笔,只蘸了浅浅的颜料,便用干画法与枯笔飞快地勾画起来。他为了保证饱和度和色调搭配,用黄色和白色飞快地在画中云上、雾上涂抹提点。我们的心都悬在半空,被他一双飞快的手提了又提,提了又提,生怕他画错了。
画笔放下了。画中所有色块勾画完毕。他不断调试角度,指着山丘的色块,看了看远处的实物,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拿出几支细号画笔,蘸了颜料、水,细细地描摹这晨光照耀下的山丘、云与湖面。众人长吁了一口气,心中有恢复了平静。而他仍旁若无人,像被定住了一般,只有一双灵动的眼睛和双手在来回扫动。在画里,每缕阳光,每重山峰,都那样细腻。我们都看得呆了,心如止水,身临其境,静静地看着,直至他完成。
一秒,两秒……
“哇!”大家仿佛沉浸在其中,两秒过后才爆发出足以震惊世界的惊叹,张大了嘴,纷纷拍照。细看那画,竟与实景浑然一体,远处的烟雾,都那样严丝合缝,只是色彩鲜艳了些,纯度高了些。
真是高手在民间,我竟从他画中感受到了他心中喷薄而出的激情。平时自诩颇高的我,真是自愧不如啊!
【篇四:绝色——山河】
沧海霁月,落崖惊风。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在灯红酒绿的都市中,在余音绕梁的低回处,在清风送爽,点点星光之下,人,如同窗外的帘燕,在归途中几度徘徊。
在车水马龙,人来人往的世界里,人们总是会被忙碌蒙蔽那欣赏美的眼睛,所喜爱的东西总有些过于俗气。而我,唯独喜爱祖国那一抹山川河畔。
中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作为世界上国土面积第三的国家,它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它的人间绝色也数不胜数。
我曾去过拉萨,它坐落在中国的西部,它拥有着不可触及的豪迈,仓央嘉措说过“住在布达拉宫,我是雪域之王。走在拉萨城中,是世间最美的情郎。”而神秘的大西部,也有它独一无二的浪漫,"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站在高高的山峰上,雨轻轻敲打着脸庞,它没有夏天的炙热,秋天的凄美,冬天的刺骨,它所拥有的,是春天的沁人芬芳。西部的草原辽阔无垠又是一番绝色,它是羚羊和牦牛的摇篮,坐在草原上,遥望着雄鹰翱翔,背景是湛蓝的苍穹与皑皑白雪覆盖的山脉,散发出圣洁而明亮的光。那一张张腼腆的笑脸,是对外客最好的款待,在西藏,你会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洗涤。
我也曾游历南部,是那温柔缱绻的苏州,"遥望明月山长水阔,唯有鸟语花香,点点江枫渔火",江南水乡的路,走上一步,都是绵软的,清清幽幽,曲曲折折。苏州的雨更是一绝,"杏花烟雨桥边柳絮飞,香雾缭绕惹得人独醉",当它淅淅沥沥落下,没有北国的滂沱大雨,反而多了几分娇俏,落在手上时仿佛都在撒娇,惹得人不免对它多几分疼爱怜惜。"老舍先生说过“人间的真话本来不多,一个女子的脸红胜过一大段长话。”苏州的女子又是另外一种绝色,她们总是会因为一些话被招惹得脸红,操着一口吴语骂人,都是无比软糯。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这大抵就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是水乡的柔和,才养得出真真标志的人儿。
我游历过的中国的绝色,乃不止此,尚且还有北国的千里冰封,那雪急促,催得人的心都在发麻,却又没有一个人不喜它的壮阔。"洛阳春色待君来,莫到落花飞似霰。"都说唯有牡丹真绝色,而洛阳的牡丹,也是名扬天下,花开倾城,牡丹绽放的时候,世间所有的花儿都失去了原有的色彩,当真是"天下更无花胜此,人间偏得贵相宜。"
回归到我生活的地方——羊城广州。"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广州的春天是一种绝色,雾气腾腾,因为湿暖的气候,花儿总是忍不住探出脑袋来接受春天的滋润,每当初春到访,最是百花争艳的时候。"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春风拂过时,我的学校白云中学也是一种绝色,蒲公英摇曳在风中,当真是应了佚名那一句"白色蒲公英,风一吹,漫天的缤纷与绚烂,不沾染一丝尘埃,飞向远方"。
我爱你青松气质,我爱你红梅品格,所有的绝色都在你怀中孕育,伟大的祖国,你才是这世间最大的绝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