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造纸】
一直以来,我都是小记者活动的“忠实追随者”,因此,来恒丰农庄参加活动已经不止一次了。再次看到恒丰农庄,我不禁感叹:“一天一个样,一年大变样!”入口处焕然一新,墙壁也粉刷得似油画一般。
这次活动,我最期待的莫过于“古法造纸”了!究竟是什么样呢?电视上的手工造纸,是拿竹帘在纸浆中漂洗,或是拿灌满纸浆的竹帘在水中漂洗、晾干,可农庄中并没有竹帘之类的工具,这更加剧了我的好奇心。
教官拿出一些托盘、水瓶和网框,说要摇晃水瓶,使水瓶中的纸团与水混合,成为纸浆,再倒到网框中。当教官一声令下,我们所有人都一致地摇晃起水瓶,“唰唰”的响声不绝于耳,整个场面堪称动感十足啊!
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终于让纸浆和网框和谐融合在一起了!我为自己的沉得住气和努力成果暗暗点赞着。看着旁边的同学做出的“敦煌残卷”“国家地图”,我的心里不禁有些得意。
下一步,到外边摘叶子、摘花,把它摆个造型“保存”在自己做的纸中。我摘了几片叶子和四种颜色的花瓣各一片,比画了一下位置后,把叶子、花瓣一一紧贴在我的“纸”上,摆成了别样的“南斗六星”,花草与纸融合为一,散着草香,别有一番意境。
后来,经过一下午的暴晒,纸浆终于“进化”成了纸,我不禁感慨:“吾家有‘纸’初长成!”
这次“古法造纸”的体验让我亲眼看到鲜花与纸浆的“美丽邂逅”,感受到参与活动的无限乐趣,也了解了“纸的来源”,感悟了先人的智慧。我还可以对同学说:“我造过纸,你呢?”
【篇二:分工合作来造纸】
星期六早上,我约好几个同学一起来我家亲手造纸。
同桌小强,前桌小林,还有后排小兰、小芳都如约而至。
首先,我们要准备好所有的材料。小兰从手机上查到了制造再生纸所需要的材料:废纸、白色染料、铁丝、丝袜。我从家里找到了废报纸和白色的染料。小林和小强跑到楼下捡了几根很长的铁丝。可是丝袜该怎么办呢?大家锁紧了眉头,小强突然拍脑门:“想到了!”我们大家赶忙围了上去,一个个竖起耳朵,认真倾听,小强坏笑一声:“我们可以借李瑶妈妈的旧丝袜用一下……”话还没说完,我就连连摇头:“以我妈妈的脾气,她怎么会答应啊!”小强装作无奈地说:“那这次的造纸活动就只能……哎……”边说还边摇头,旁边的同学都偷偷的笑起来。我支支吾吾:“好吧……我去试问一下吧!”我把小强的想法告诉了妈妈,谁知她不但没有生气,反而笑着鼓励我说:“自己动手制作纸张,不仅可以锻炼你们的动手能力,还可以让你们认识到制作纸张的不易,以后会更加节约用纸。这是好事,你的要求我当然会满足了。”我开心得直跳起来:“耶!妈妈万岁!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现在只差制作过程了。我们本来以为制作过程很简单,可真的做起来,却那么不容易。我们开始分工合作:我负责把废纸搅成糊状。小林负责给纸糊加染料,小强制作铁丝网,小芳和小兰负责完善这中间的工作。
我取来了一个小盆子,把纸磨碎,加入水,打成纸浆糊状。OK,第一步就轻松地完成了。小林也完成得很轻松。接下来就看小强的了,只见小强面带微笑,仔细一看,又会发现他有些紧张,手不停地抖动,手中的铁丝像是不听话似的,怎么也缠不起来。我们一起上去帮忙,才勉强制成了一个不像样的铁丝网。只差最后一步了,我们把妈妈的旧丝袜套在铁丝网上,把它放入纸浆中,小心翼翼地捞起来……离成功只差一步了,只要再等待一下,等它烘干就可以了。等待的时间如此漫长,一分钟,两分钟,五分钟……半个小时过去了,我们五个争先恐后地冲到窗台上看,只见一张干净的白纸静静地躺在那里。“成功了!”我和同学们击掌相庆,我们拿着自己亲手做的纸,每个人都在上面签了自己的名字,眼中尽是掩饰不住的欣喜。
【篇三:造纸】
星期二的科学课上,王老师教我们如何造一张纸。我们都准备了报纸、塑料杯、筷子、棉布和毛巾,大家没等老师讲完,就迫不及待的动手了。
我先把报纸撕成碎片,纸片不能撕得太大,免得溶解的时候太慢,搅拌花很长的时间才能变成糊状。我撕得纸片太大了,又重复把大块慢慢的撕成小块。撕得手都红了,我有些垂头丧气,不过看到同学们都低头在动手,我也没有气馁。撕了好长时间,我的纸片终于填满了塑料杯。然后在杯子里接上水,用筷子使劲捣,一遍捣一遍搅,直到碎纸变成糊状,就成了纸浆。最后把棉布铺在桌子上,纸浆倒在棉布上,再用毛巾盖在纸浆的上面,用手使劲在毛巾上面压,纸浆里的水就挤了出来。等纸浆里的水干了以后,纸浆就变成一张纸。再经过一段时间的晾干后,一张纸就做成功了。
每一张纸的完成都这么复杂。经过这次试验,我们懂得了造纸的原理,也更坚定了我们不要随便浪费纸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