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独一无二——读《浮生物语》有感】
午后,总爱沏一杯热茶,捧在手中,在淡淡的清香中,翻开桌上的书——《浮生物语》
轻啜一口茶,别样的苦呢,可定苦不过书中的这杯吧,这是一杯叫浮生的茶,但苦过之后是深长的甘甜,而书中的十二个故事正如这杯浮生有苦有甜。
“你就是你,这个世上唯一的一个,不要因为羡慕或者别的情绪,而让自已成为他人的复制品。生命之所以珍贵,因为什么都是独一无二的。”
书中的这句话,让我想到了自已,我多么像这一章回中的暮啊,总是羡慕着别人,却忘记了自已也同样拥有着自已的价值,暮向往成为美丽高贵的婆椤。我呢?我向往着天上的飞鸟,因为它们能翱翔于蓝天,享受广阔天空的无尽自由;我向往着水中的游鱼,因为它们嬉戏于清泉,享受洁净源流的柔顺抚摸;我向往着电视里的商业富豪,因为他们的钱看似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可以尽情玩乐,我向往……
看到暮的故事我惊觉自己错了,其实我拥有很多,虽然不能翱翔于天、缺少自由、更不是富豪,但我拥有他们所没有的,我受着学习的压力,可是,每次努力都能给我带来好运,那时心中的喜悦从心田喷涌而出;偶尔一落千丈,心中像打翻了的药罐,苦不堪言后悔当初不够努力,这些喜与痛都是他人无法体会,是独属于我的千愁万绪。
我的父母严厉,我常耍着青春期的性子与他们顶嘴赌气。可当我生病时,在深更半夜,他们会披着睡衣给我喂药,给我安慰,哄我入睡。我没有多好的成绩,没有多美的容貌,可是我有自已的成长体验,我有世上最疼我爱我的父母,在这个世上我独一无二。我也许成为不了大千世界万众瞩目的明星,但我却是小小家庭父母眼中的开心果,这个地球上唯一的一个。
没有人没缺点,没有人没优点,完美无缺只是童话,努力做好自已,才会让生活胜于童话。
杯中的茶已喝完,最后留在唇齿间回味的竟是一种清新的甘甜,无论未来的路如何,我都是我,独一无二。
【篇二:独一无二的我】
在爸爸妈妈眼里,我是一个胖乎乎的小男孩,我今年9岁了,是浙江路小学福州道校区三年四班的学生。我虽说长的稍微有点胖,但是我很帅气。浓浓的眉毛下面是一双黑亮的眼睛,小巧的鼻子,红红的嘴唇,我的脸蛋圆圆的,尤其是一对大耳朵,耳垂厚厚的,像极了寺庙里佛像的大耳垂,每次朋友见到,都夸我的耳朵好看,是个有福气的小男孩。
我有很多的爱好,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画画了,虽说我才学习了一年的画画,但是我的进步特别快,尤其是画动漫画,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在一次的绘画比赛中,我的作品被评为少儿组银奖,我特别高兴。只可惜我一周只有一次画画课,要不然,我宁愿一周都不要去玩,我也想利用周末的时间都在画画。
我还有一个爱好就是游泳了,每天下午放学之后我都会去游泳,一节课我需要游30多个来回,大约是1500多米呢。每次我都累得气喘吁吁,但是我的精力依然很充沛,下课的时候和小伙伴们有聊不完的话题。
我的缺点有点多,有时候爱耍些小脾气,但是让我冷静一会我很快就恢复高兴的心情啦!有时候做作业有些小马虎,错了的题都不知道是怎么错的,我以后一定会克服这个缺点,养成认真检查的好习惯。
其实我的优点也不少,我常常会帮妈妈做家务,擦玻璃,擦书桌,整理自己的书架。我在学校还是一个“扫地专家”,每次做值日的时候我都会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的,老师和同学都表扬我做的很干净呢!
这就是我,兴趣广泛的我,马虎的我,勤奋的我,独一无二的我!
【篇三:生命,独一无二的乐章】
地球从出现生命,至今34亿年,漫长的进化史,从单细胞到多细胞,从水生到陆生,从无性到有性,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直至出现人类,再到人类与疾病斗争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就是一个漫长的遗传,变异与进化的过程。
自生物体的出现,他们的基因,就决定了他们对于环境的适应。基因是具有遗传功能的结构单位,因为遗传才让一些生物的性状保留至今,但因为在不同的生存环境之中,优胜劣汰,只有通过不断改变自己的现状,来达到适应环境的目的,这就产生了变异。
遗传和变异是生命的基本特征之一,遗传的保守与变异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产生了进化,才形成了生物界的芸芸众生。形形色色的生物,他们虽然拥有着不同的基因,不同的性状,但是他们都共同拥有生命。
那什么是生命?生命,一个埋藏着时间长度的奇妙名词,它不仅仅是生物在这个世界上存在的象征,它更拥有着独特的意义。
薛定谔曾经说过,生命的本质在于信息,它通过消耗能量的方式来维持信息的传递。是啊,从我们生物本体来说,每个细胞之间都存在着信息的传递。从我们生物组成的生物界来说,再低级的动物也有着信息传递的独特方式。我们人类现在处于进化史中最为高级的动物,我们的生命本质也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那就是思考与记忆。
科技尤为发达的今天,是我们人类不断思考出来的结果,历史的信息之所以能够再传递下去,是我们人类记忆的结果。
我们身上所有的细胞都在为我们的生活而工作,他们都在践行着他们的生命本质,是他们之间的信息传递,才让我们人类拥有了更鲜活的生命,让我们去践行着我们更高级的生命本质。
从生物学上来说,生命的本质在于新陈代谢和繁殖。但我认为生命的本质更在于其过程。就像生物学上生命过程的定义,蛋白体不断自我更新,自我复制,自我调节的过程。蛋白体的同化与异化和不停地跟外界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是生命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和根本动力。这从人文角度上解读来说,生命的过程更在于不断的自我反思和坚持不懈。一个是自我的态度,一个是自我的精神,让人类在这个世界中焕发光彩,从我们生物本身解读出来的道理,让人类推动着整个世界发展。
正是因为生命的不完美性,我们才需要不断的进化,但在此过程中,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不仅每个人从基因的不同到性状的不同,我们每一个人的思想和记忆也都是绝无仅有的,才让这个世界变得如此史无前例,是生命这个独一无二的乐章,演奏了这个世界前所未有的样子。
【篇四:浮生六记读后感】
《浮生六记》的译文者张佳讳在序言中写到“古来通文辞,善解语的才女,和通情达理,痴情一往的妻子许多时候是相互矛盾的,但在芸身上,浑身璞玉地凑成了一体。”林语堂也曾经评价过芸是“中国文学中一个最可爱的女人”
芸,就是沈复所编写的浮生六记中闺房记乐中的重要人物。
沈复自小便有亲事的,但由于对方病逝,也是无可奈何的,同时也让他在一次机遇中结识了芸这个温暖贤良的人。
芸所生长的环境不是那么良好,多年来一直都在除了丈夫疼爱而没有什么地位的家庭里当媳妇儿,虽然有为人妇的许多压力,但她依旧活地潇洒自在。而且温柔冷静,落落大方,总是十分宽容沈复,这做为一个女子,确实是十分可爱的地方。也是芸之所以成为本书的亮点之处。
在文章中我印象很深的便是芸女扮男装同沈复出门去逛庙会,害怕惹了麻烦,大方地承认自己的女人身份。将芸的活泼可爱写的活灵活现。还有一处十分令人动容的故事,便是芸主动帮沈复找妾室,而且十分乐意,并说这样一来便有姐妹同自己一同了,这样便不会孤独。后来认识了憨园,也是十分优秀的女子,便帮丈夫暗示,虽说最后憨园还是因为社会的封建而被嫁到有钱人家里,但这件事却写出了芸的心胸开阔,温婉贤良。
芸是《浮生六记》的一抹美丽的色彩,芸的早逝也无不是一个遗憾,但芸的可爱之处却被众人所颂赞。
【篇五:浮生掠影】
阳光携裹着雨后的清凉,倏然而至。
一隅绿意绽放,简单而典雅的色调,给人一种不真实的感觉。被午后斜阳笼罩,一片融融泄泄。树影筛阴,洒下一地斑驳,时光在沉淀中发酵……
想起那个冬日慵懒的阳光,淡淡的透过潇湘馆的竹,颦儿柔弱的身躯在光影里忽隐忽现。焚稿断痴情,即使空气中还残留着宝玉那句“我是为林姑娘病了。”但顷刻被灰烬所覆灭,不知所终。颦儿的泪尽了,前世的绛珠仙草也报答了神琪侍者的雨露之恩,徒留着潇湘馆的竹,在光影间隙里,寂寞无助的伫立,依依叹息着“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窗外的桦树,一季的轮回,从遥远的盛夏赶来,重新绽放它的辉煌,我看见尘埃在光影里一点一点的升降,温柔又细腻的漫过指间。
在淡光绿影里,仿佛看见苏子悄然伫立,在爱妻王弗坟旁种下三百棵松树,苏子的思念若绿意连绵起不绝,想起曾经的双宿双飞,如今的人影茫茫,苏子不再是那个吟诵“大江东去浪淘尽”的豪迈词人,他更眷念的是“小乔初嫁了”的那优温润如水的时光。
阳光落在淡蓝的窗帘上,绿意投下参差的阴影。平静而淡然,张爱玲说,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子,上面爬满了虱子,她一生跌跌宕宕,傲然于世,晚年缄守秘密,只求岁月安好,只觉得她受过那么多的伤,怕是无法愈合。三毛比她幸福,起码拥有过爱,而她,什么也没有。谈起三毛,算是我崇拜的女子,有勇气穿越撒哈拉沙漠,懂得“流浪”的幸福,最喜欢她穿那带有波西米亚风格的红裙子,那么狂野,有时翻来覆去的看那张图片也些许觉得少了点温暖,她的自杀也该是命运的玩弄吧,张爱玲像一枚叶子,渴望有心人拾起,三毛像一尾游鱼,始终在寻找一个安然的洞穴。
踏着阡陌小路,喜欢树枝低低的擦过头顶的的感觉,仿佛是长者的絮语,在浓墨绿影里,有些故事等待被挖掘,有些时光渴望被拾起,有些心情希望被倾诉。
拔开历史的云烟,寂寞、辉煌仅是过眼即望,曾经的曾经,如今的如今,只是看着那些浮生一瞬,徒生许多伤感。
浮生掠影的寂寞,愿我也能如此懂得。
【篇六:浮生】
人生,短暂又虚浮;时光,锋锐如剑;岁月,飘散如尘。
短暂岁月里,总有许多小镜头莫名的难忘。静静的打开记忆的盒子,回想着往事,那些缝缝补补,不肯丢弃的画面猛然出现在眼前。那些以为不曾拥有的珍贵物品,却在和我们擦肩而过时,才猛然醒悟,原来已曾拥有。每当看着零零碎碎的花瓣落地,回想起自己浪费的人生,原来看残花凋尽也是一种痛。那些得不到的,不属于自己的,我们都在放弃,抹去了无用的记忆以为就可以伪装虚假无实的人生。时间的轨道里,虚假只不过是一条空荡的地铁。
李白说:“浮生如梦,为欢几何?”虚浮的人生如同美梦一场,能持续多久呢?和李白自己仗剑独游天下时的忧愁很配,混乱尘世,无能政府阻挡。向往的快乐自由,总是短暂的,总是如夕阳撒下的零零碎碎余晖,总是从狭小的指缝间流过,总是如一阵风从身边擦肩而过……
人生又像苏轼笔下的,寄浮游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短暂的人生如沧海一粟,渺小又珍贵,有的人不珍惜它,有的人无视它,还有的人甚至欺骗它。这短暂的人生,有一个尽头,古典主义者将它看作一种解脱;现实主义者却将自己一生的希望寄托于它;浪漫主义者却把它寄托于心,看作向往自由的基本。
虚浮短暂的人生,如梦境,如颗粒,同样的本质却有不同的掌控者,这岂不是创造了一个与众不同的美丽世界?在人生的道路上,虚伪只是一个美丽的面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