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走进图书馆】
“重重叠叠山,曲曲环环路;叮叮咚咚泉,高高下下树”这幅叠字联正是我们泰顺的写照,原来泰顺图书馆也融入了这种设计元素。
走入泰顺图书馆
5月7日,我们迎来了这学期盼望已久的春游活动。这次我们将走进图书馆,来一次别开生面的研学之旅!
瞧!泰顺图书馆在蓝天碧空之下,九曲叠嶂,如屹立在汪海大洋中的灯塔熠熠生辉,闪耀着智慧的光芒。
我们排着整齐的队伍站在图书馆前,静静地听解说员夏老师,给我们讲解图书馆:图书馆是从2014年开始搭建的,至2016年才对外开放。总投资近4000多万,面积近6000多平方米。经夏老师这么一介绍,顿时,我们为泰顺拥有这么高大上的图书馆而自豪!而最令我们心神驰往的是这里收藏了2万多本书籍,是一个巨大的知识宝库。
多功能报告厅
进入图书馆大门,往左拐,我们来到了多功能报告厅,一排排鲜绿色的皮质靠椅映入眼帘,一转头,看到一面巨大的黑色显示屏。夏老师说:“这由24块LED小显示屏组成,每一块都价格不菲。不可以用手触摸,不可以粘贴横幅,座位同样也不能随意粘贴。”
青少年阅读区
绕过多功能报告厅,我们来到青少年阅读区,就像走进了知识的宫殿,那由星星、月亮、云朵组成的天花板,更为图书馆增添了几份静谧。书籍琳琅满目,应有尽有……走近书架,斑斓的封面是知识殿堂的大门;走进图书?,阵阵的墨香是知识殿堂的华灯;走进文字,华美的文采是知识殿堂的钥匙……
在青少年阅读区,你会发现书桌旁以及书架都是山的样子,这是因为泰顺是九山半水半分田,所以,设计师们将书桌边上的支架设计成山的形状。来了图书馆那么多次,我还是第一次发现原来一桌一椅都是另有含义。我们在这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尽情的汲取全世界的营养。
低幼儿绘本区
穿过青少年阅读区我们来到低幼儿绘本区,你会发现图书架都十分像一个个礼盒,很适合低幼儿看书,“盒子”中间有一个个圆形软坐垫,夏老师说在这里会有很多小朋友,有的一起围成一个圈;你指指,我点点的,有的会躺在软坐垫上开看书,还有的趴在地上打着滚在那看书,可知,这“盒子”设计得相当精致。穿过低幼儿绘本区,我们来到“悦享童年”的亲子读书活动区。
有声图书室
往影像厅右拐,是有声图书室,里面摆放着整整齐齐的平板(原来这些平板主要是给学生和家长一起听讲座、名人故事……)当我们被平板所吸引时,老师突然说:“大家看这桌面图案像什么?”有人说像蛇,有人说像豆荚,有人说像带子……讲解员微笑着便娓娓道来:“这桌面的图案就像流水一样,再对应着书墙上的山峰立体造型,这正是泰顺九山半水半分田的诠释。”坐在这样的书桌前,不禁让我想起王羲之笔下的《兰亭序》中“流觞曲水”的画面……。水,看似柔弱,但是有波涛雷霆之力量;看似渺小,但是点滴聚汪洋四海;水更是世界万物生长的滋养,她纯净,源远流长,在这样优美的环境里,感觉自己就像一滴快乐的小水珠,似乎明白什么叫“上善若水”。
这一次的研学活动,让我们感受到了设计者的匠心独运,让我们体会到了图书馆的文化内涵,我们流连其间,沉醉书香……
【篇二:学校的图书馆写景的作文】
我最喜欢学校的哪里呢?是充满欢笑声的篮球场吗?还是拥有许多花花草草,带着一股神秘感的中庭花园?不,都不是,我最喜欢的地方是知识的泉源图书馆。
为什么说图书馆是知识的`泉源呢?因为里面有着许多藏书,每一本都诉说着不同的故事,一下子有如在森林里探险,一下子又像与海盗搏斗,有趣的故事看也看不完。每当看得正起劲时,当当当上课钟声响了,总是不能一鼓作气的看完,只好下节课再来。虽然如此,每次到图书馆都有新的发现呢!可以阅读不同种类的书,增加各种知识,真是开心极了!
虽然馆内的藏书丰富,但是我不断的这个学校最安静的角落里吸收知识,相信总有一天可以把里面的书全部看完,希望学校可以继续买进新书,让我可以尽情的倘佯在浩瀚的书海。
【篇三:我与图书馆】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与妈妈来到了晋江市图书馆。初次来到这里,我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图书馆建筑别致,前端是一个圆形建筑,后端是一个方形时钟建筑,好像在是时刻提醒着前来读书的学子珍惜时间。
走进图书馆,里面各种书籍琳琅满目,俨然就是一个知识宝库:科学、文化、数学、儿童读物及历史文献资料等书籍应有尽有。那时,懵懂无知的我像只欢快的小兔子一样乱窜于书架之间,这本拿起来翻翻,那本也看看。再瞧瞧别人,大家都捧着一本书耐心地阅读,神情专注极了。于是,我也拿起一本书,像模像样地看起来。我发现周围的一切都是那样的安静,空气中飘着淡淡的笔墨香味,这一切都是在家感受不到的。或许就是那个瞬间,我就爱上了这个地方!
那次之后,我就喜欢上了看书,因此图书馆就成了我不二的选择。每当双休日、节假日,我就会约上好朋友来图书馆看书。妈妈索性给我办了一张借书卡,这样我就可以在图书馆里畅通无阻了。有时学校作文比赛,我就会提前到图书馆选取有关作文方面的书籍学习,每当比赛时总能写出得心应手的好文章,当然最后一定会取得不错的成绩;有时学校里选拔小主持学员,选拔前我也务必会来到这里,找一些有关口才方面的书籍,当然结局也一定不会差!就这样,我成了图书馆里的常客,从不间断。自从去了图书馆看书,拓宽了我的知识面,开阔了我的视野。
如今,我与图书馆结缘已有四年之久了。未来,我们还会将情缘进行到底……图书馆是我生活中的良师益友,图书馆是我成长中的好伙伴,图书馆更是开启我智慧大门的金钥匙!
【篇四:湘乡图书馆半日游】
一个炽热的下午,一条长长的‘长龙’经过了河边上的马路,这是在干什么呢?让我来告诉你吧!这是我们东方红学校的小记者去图书馆参观,就让我来向你们介绍介绍吧!
来到图书馆门前,一座气派的镇湘楼映入眼帘,(整个图书馆也就是镇湘楼),这里面一共有六层,(带负一楼),我们就来到了一楼,上了电梯,就到了二楼,二流是一个图书馆借阅处,一进去,我就看到了一个放了很多书的高高的柜子,但是那些书都不能看,只是充当于一个摆设品。紧接着,我便看到了去第二层的楼梯,右边有许多的放电脑的座位,左边是一些书籍,一看文学类众多。在大厅的中间,有一个圆形的看书的地方;第一楼的第二层,几乎只有下面那一层的一半,但是里面大桌子很大。
接下来我们到了负一楼,群众文化活动中心及少儿图书馆,里面有一些儿童玩耍和看书的地方,玩耍处还有很多高科技,小孩子们多很喜欢吧!再往右边看,有许多用长方体软凳拼成了微弯的马蹄形状。前面有一个大屏幕,继续往右看,也有一些放电脑的桌子,不过,不要一去图书馆就来玩电脑哦!玩多了会对眼睛有伤害。电脑桌前面有三个摇篮,还放上了枕头,如果累了也可以到这休息。再看前面,就是我们小孩子看书的地方了,我们可以在书中自由的翱翔,享受着书中的知识。
今天我的介绍就到这里,如果还想知道其他楼层的用处的话,就去图书馆看看吧!
【篇五:我与图书馆】
著名主持人董卿在《朗读者》中曾引用了阿根廷国家图书馆馆长、著名诗人博尔赫斯说的一句话:“如果有天堂,那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
没有身份贵贱,没有世俗纷扰,这就是图书馆。图书馆里,读一本好书,一洗胸襟,怡情怡性,以真情寄山水,与烦忧相忘于江湖,此乃何等惬意之事。
近日下乡,看到一村部竟然建起了图书馆。虽然匆忙中只是远观,没有来得及近看,但关于我阅读的一幕幕往事却浮现在眼前……
儿时生活贫瘠,根本不知图书馆是何物。印象中读的第一本书是《文笔精华》,教师舅舅送的生日礼物。说实话,一开始并不喜欢这本书,因为书中既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也没有完整的文章,有的只是一个个片段。后来才知道,书中撷取的内容全都是中外著名作家的精彩片段。但那时候根本买不起其它书,没有比较,也就不可能知道它的价值。因为无书可读,只能把那些片段反复阅读,有些句子几乎熟读成诵,顺手拈来。当代著名学者周国平说:要多读无用之书。正是这种完全没有功利的阅读激发了我热爱文学的热情,也成了指导我写作的启蒙老师。如今回忆起来仍非常美好。
我真正的阅读人生,是从师范开始的。在学校里,每天除了上课、吃饭,就是泡图书馆。当时,图书馆的借书手续很是麻烦,开放时间也有限制。为了多看些书,我走路、吃饭总是很快速,室友给我起了个绰号,叫“一阵风”。
工作后,每天去图书馆便不可能了。但节假日一旦有点滴机会便进图书馆,仍不失坐拥书城的感觉。翻开书,隽永的唐诗、飘逸的宋词、灵秀的元曲……安放着忙碌和浮躁的心。这份安心自在,是在任何其他地方都不能比拟的。
慢慢地,学校图书室成了我经常光顾的地方,因为那一本不太厚的杂志,是我的阅读期待。从那里可以看到名师的新观点,了解到哪些同仁加入了相关研究,看看孩子们的作品是不是又发表了……
2015年8月,因为“阅读”,电视台要拍摄一部专题微电影。毫无疑问,学校图书室是拍摄的重点场景。记得摄制组到图书室的那一天,几位管理员老师正在看书。于是,摄像立刻抓拍了一组可爱可敬的镜头,书的博大与人的雅致极有默契地融合在一起,成为最美人文风景。是的,当我们置身图书室的书香当中,默默领略一川烟雨的朦胧,静静感受大漠孤烟的辽阔……自然身心无不为之舒展,心神无不为之愉悦。
因为挚爱阅读,先后被评为“江苏省阅读领航人”聘为“泰州市教育大阅读导师”,“靖江市阅读推广人”。这大概只是我与书的缘分之旅中一次小小的见证吧。我深深地知道,我与书、与图书馆(室)的故事还将长长久久地延续下去。它将成为我人生中最永恒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