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登高方可博见】
荀子说:“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一个人的资质无需异于常人,但如果可以恰如其分地利用外物,那么走向人生的高地便只是时间问题。
剧作家布莱希特说:“不管我们踩着什么样的高跷,没有自己的脚是不行的。”薛宝钗作诗曰:“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庄子》有言:“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由此看出,人立于世间万物之中,不可能“沐浴弹冠”独立于世事的尘埃。因此,学会借助外物,是我们走向成功的必要条件。
借助外物,可以让我们看待事物拥有更多的角度,拥有更开阔的视野,从而更易看清事物的本质。十七世纪,列文虎克利用显微镜发现了物质的新结构——细胞,从而一举开创了细胞学说,奠定了自然生物科学的基础理论,使之为世人所铭记。虎克利用外物,看清了寻常事物的真实面目。试想,如果虎克拒绝使用显微镜,不仅仅他会被湮没在滚滚历史之中,也许人类文明发展要往后推迟很多年。
借助外物,能让我们找到通向成功的捷径。牛顿说,他是站在巨人的肩上。1665年,他正是在伽利略纷繁的实验基础上才总结得出了划时代的牛顿定律。与此相似,开普勒在潜心研究同事数十年的观察数据后,一鸣惊人发表天体运行的规律总结,一窥行星间的奥秘。人生道路总会遇到坎坷,借助外物,可为我们指引前行的方向。虽有江河湖海,“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纵然路遥千里,登高方可博见。
当然,过多地依赖外物有百弊而无一利。当借助外物成为一种习惯,那么,慵懒、推卸、无责任心等缺点便会悄然到来。曾有一名成年男子饿死于家中,后得知真相竟是,男子幼时受父母溺爱,失去了最基本的自理能力,尔后父母在一场车祸中双双遇难,即便有邻居赠送的菜蔬米面,却因不会做饭而饿死家中。扼腕叹息之余,我不禁陷入深深的思索中。如何找到我们自己的双翅?我想,唯有自立。自立为我们于浩瀚的天空中插上翱翔的翅膀,为我们“九万里而南为”提供可能。
“金就砺则利”。人生道路上难免遭遇坎坷困难,唯有恰如其分地借助外物,方可助我们走向成功。由此可知,登高方可博见。
【篇二:登高不忘俯低】
每一个人的人生,都是一段勇攀高峰的过程,人生没有真正的顶峰,人类的登高不可能停歇,抬头低头的学问,就因此而生。
香港著名演员黄秋生,在1998年获得金像奖影帝后,就把奖杯放在家中最显眼的位置,彰显自己的成功,自此得意洋洋,被优越感冲昏了头脑,以致被多家媒体指责耍大牌,片约不但没有提升,还被广告商拒绝合作,名气一落千丈。如果一个人只看到自己的成功,且因此看不到自己的不足,便会造成目光短浅。如果长此以往,便会将自己推入覆灭的深渊。
可见,人是万万不能只往低处看的。
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的记载,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年轻时熟识兵法,谈起兵事来连他的父亲斗自愧不如,却因此养成了目中无人,好高骛远的性格,后来他接替廉颇成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不听劝告,一心想着胜敌立功,坐拥高位重权,只懂兵书不懂实战,不知变通,结果被秦军大败。所以说,只有高远的志向,却没有脚踏实地的实才,便是好高骛远,与自毁无异。
如果只懂得抬头看天,那你脚下的虚浮便是令你摔倒的石头。
花开花落,是生活中普遍的现象,那盛开的百花,便是抬头与低头学问的最好论证。繁茂时不忘大自然的赏识历练,尽情绽放,装点自然;花落时不忘脚下黑土的悉心栽培,找准自己的定位,化作养分反哺泥土。于是便有了“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一千古名句的诞生,这其中也蕴含着抬头与低头这一高深的学问。
人生中没有恒久的向上看或向下看,登高也不要忘记俯低,著名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奖时震惊世界,却有无数人心中同时发出疑问,莫言是谁?超人的扮演者克里斯托弗在他收获无数赞赏与成功之时,却因为车祸导致半身不遂,终生都要在轮椅上度过,人们为会一蹶不振的他却乐观坚强,离开了超人的高位,成为一个幕后工作者,普通却又不凡,融入了芸芸众生中,成为了一个真正的“超人”。
抬头,当有莫言的沉静低调;低头,当有克里斯托弗的乐观坚强。登高不忘俯低,灼爱脚下深沉的热土,憧憬前方灿烂的耀星,才能真正地攀登人生的巅峰。
【篇三:温暖的登高】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登高,是我国传统节日的习俗。每年的这天,人们都会拿着风车和鲜花登到最高处插起来,这样象征着祝福老人长寿安康。
记得很小的时候,妈妈第一次带我出去登高。还记得那是一个很热闹的公园,我们走上了一条楼梯,可是第一次出去的我,看到楼梯两边都坐满了乞丐,我害怕得扯住妈妈,不让她走,妈妈知道后,温柔地安慰我:“不怕不怕,他们不会伤害我们的。”我完全听不进,眼看妈妈迈向前走,我大哭了起来,妈妈叹了叹气把我抱起来,在我耳边轻轻地对我说:“别哭,你看他们,他们都是没有爸爸,没有妈妈的人,他们那么可怜,你应该同情他们,而不是在这里哭。”我果断地停止了哭泣,可是还是让妈妈抱着我走。
楼梯很长,妈妈累得喘不过气来了,“宝贝,下来走好不好,妈妈很累呀。”可是我环视了周围,都是坐满了乞丐,拼命地拉着妈妈的脖子不肯放手“不要不要,我不要下来。”可是任由我怎么叫,妈妈还是放了我下来,站在地上的我大哭起来,妈妈蹲下来,依然温柔地对我说:“来,走过去把这些钱给那个乞丐吧。”我用尽我的力去摇头,“不要,我不要。”
妈妈把心一横,走过去那个乞丐那里把钱给他,然后伸手叫我过去,我在那里大哭又大闹,可是妈妈也依然不理我,最后我战败了,我怀着沉重的心情慢慢地挪过去,一步两步三步,离那个乞丐越来越近了,可是事实上并没有我想得那么可怕,他又不会突然吓我,也不会骚扰我。
到了到了,我扑进妈妈的怀抱里,妈妈再次温柔地对我说:“去,把这些钱给他吧。”尽管心里有一万个不愿意,可是还是慢慢地挪过去,把钱扔到他的碗里,那个乞丐感激地看着我,嘴里拼命地对我说谢谢谢谢,我又重新扑进妈妈的怀里,原来做好事是那么的高兴呀。
登高因妈妈的教导和怀抱而显得更加温暖了。
【篇四:玉皇山登高】
新年登高,寓意来年步步高升,是中国人过年的传统习俗。大年初一,我和爸爸妈妈,小姨,一起去登玉皇山祈福。
我们停好了车子,走到山脚下,放眼望去,山上的树木郁郁葱葱,就像一个巨大的绿色馒头。我们沿石阶而上,人们上上下下,来祈福的人还真不少。爬了一会,我便感到上气不接下气。这时,妈妈对我说:“爬山要匀速,不能时缓时急。”我按照妈妈的指示做了,果然轻松一些。忽然,前面出现了一块平坦的空地。我看见一个巨大的石碑立在边上,石碑上写着:紫气东来。字由左往右排列,我想,应该有几百年的历史了吧。有许多小孩爬到石碑上,贴着墙壁而过,我也上去试了试,可是走了不到一半就掉下来了。
我们休息了一下,继续往上爬。越到高处,树木就越高大,粗壮。我看见好几根巨大的藤蔓挂在石阶上空,每根有大象的腿那么粗。我寻找着藤蔓的尽头,原来它从树顶一直盘旋到地面,心想:好长的藤蔓啊,这得有多少年的生长,它比我的年龄还大吧!
我们不知不觉地来到了山顶。往下一看,整个杭州城尽收眼底。山底下一个八卦田清晰地展现在我们的眼前,由浅绿和墨绿两色构成,非常规整。山顶还有几株梅花刚刚含苞待放,粉红色的,十分好看。
这真是一次难忘的登山之旅!
【篇五:登高改写成散文】
难道我就是那片离开家乡却不知该何去何从的叶子么?诗人登到山顶高处,望着眼前朦胧的山色,默默仰头问天。而天却也是沉默着……
就在这一瞬间,山雾遮掩住了阳光撒下的金鱼绫,这淘气的小东西却不愿就此罢休,仍在山的怀抱里若隐若现。
但诗人的眼里只有让人眼眶打湿的山雾。在山的对岸,似乎传来了阵阵猿啼声。无精打采的鸟儿在天上斡旋着。他们是迷失在了诗人的世界里吗?他们一如既往地挣扎,却无法自拔,自始至终困在了这片悲伤地水域。
磅礴的长江就在脚下,孤身一人的诗人伫立在这条祖国的血管上,感受着血液流淌,气势如虹,身后那棵可怜的小树呵!枯黄的落无力地往下飘,秋风毫不留情地玩弄它们,它们脆弱的身子禁不起风的萧瑟,无方向地摔在了冰冷的地面。它们太冷了,蜷缩着抱在一起取暖,铺成了一条暗黄色的地毯。
诗人潸然泪下,泪水停留在了灰色的鬓前。诗人能察觉吗?然而,他只是不断地咳嗽,时不时细细地抚摸自己的双鬓。诗人闪烁的眼睛里容纳的不只是所谓的山清水秀,还有那关于岁月的一段段感人故事。
一股似曾相识的香气夹着秋天的气息从突兀峻拔的山后传来,那是酒!诗人为之一动,却又安静下来。他知道,只有雪鬓霜鬟的他,又能怎么样呢?
秋风习习,一位疾病缠身的老人,站于高山之巅感慨着人生苦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