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高中作文 高考作文 管仲与齐桓公
管仲与齐桓公
发布时间: 2024-09-14 21:24
阅读:

【篇一:管仲与齐桓公】

大约公元前685年,在一条通往齐国的道路上,一个大将模样的人,带领一群人马,追杀着一个逃犯一般的人,说是迟那是快,在逃犯将要拐弯的时候,大将的箭已经射向他的腰部,他啊的一声,倒了下去。实际上他是装死的。为此逃过一劫。装死这个动作,救了他的性命,还成就了一代霸业。

那个装死的人,就是小白。

提到小白,大概谁都认为他是一个宠物的名字或者谁的小名。但是历史上真有一个人叫小白,而他就是大名鼎鼎的齐桓公,也是春秋五霸之首。

小白又称公子小白,这些做公子的,一般不把姓氏放在前面。比如说另外的春秋五霸:吴王阖庐。他还没有当王之前就叫公子光。

小白这个人到不是特别精明,他对自己的评价就是:好玩、好酒、好色。按照我们平时当王的理解,这种人不是亡国之君,就是昏君。可是他却很意外的当了一个成功的国王,这是因为他有两个神一般的队友:鲍叔牙和管仲。

管仲这个人聪明无比,鲍叔牙也是慧眼识英雄,把他推荐给齐桓公。但是管仲和小白的并不是一开始就是一伙的。

一开始,皇宫混乱。小白与公子纠一起逃出齐国。小白和鲍叔牙一起去了莒国,公子纠则和管仲一起去了鲁国。

不久,混乱结束了,但是齐国陷入了没有国君的状态。于是大臣便暗中派人去莒国请小白赶快回来继承国君之位。而鲁国这边也听说了这回事儿,也立即发兵护送公子纠回国,还让管仲带领另外一批人马,到莒国通往齐国的道路上射杀小白。

原来一切都是计划好的哇!但是历史总能给你惊喜。管仲果然在路上遇见了小白,便发箭射向他,可是正好射中小白腰带上的衣带勾。小白吓了一跳,赶紧趴在地上装死,侥幸躲过一劫。

管仲以为小白已死,就大摇大摆的走回齐国,然后才知道自己被忽悠了。小白叫人把公子纠给杀了,大家本来认为管仲也难逃一死。其实小白原本也想把他给杀了的,但鲍叔牙极力推荐他,说他非常有才华。于是管仲才被编到了小白的队伍里。

说起管仲和鲍叔牙的友谊,那可是非常深厚的呢。

管仲和鲍叔牙一起做买卖的时候,分钱多分了一些给自己。他帮鲍叔牙做事,却越帮越忙。他打仗的时候躲在后面,逃跑的时候却又逃的最快。但是鲍叔牙依然很欣赏他。人生有这样子的朋友,真的是夫复何求啊!于是后来,管仲说:“生我的人是父母,了解我的人却是鲍叔牙啊!”

幸运的小白得到了这样的两个人才。管仲帮他致敬了尊王攘夷的计划,使齐国的威望一下子蹭蹭蹭的涨到了最高。这大概是那么多结局中最好的一个了。

如果小白在被管仲刺杀的时候没有装死,那管仲也迟早会把他射死。在如果他没有听鲍叔牙重用管仲的话。估计他也成不了一个好的国君……还有很多个细节,如果他一点没做好,也许都当不了霸主。

决定事情的时候要好好想一想,也许就是因为多做了一个动作,结局就会和之前的差别很大呢。

在朦胧中,眼前浮现小白打算杀了管仲,而鲍叔极力推荐管仲的场景……神一般的队友,都是互相成就。

【篇二:齐桓公管仲鲍叔发言稿】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管鲍之交,自古为千秋美谈,管仲与鲍叔并没有应各位其主而分道扬镳。而齐桓公也不计前嫌,虚怀若谷,最终取得了九合诸侯而不以兵车的辉煌成就,更成为了春秋的第一代霸主。因此,千古美谈管鲍交,风物长宜放眼量。

于友。鲁迅先生说过:“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鲍叔的举贤是历来被称赞的,他知管夷吾家贫,便多分他钱财,鲍叔知管仲家有老母,便为他的临阵逃,脱贪生怕死寻找理由。因此,观众感叹道:“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俗话说,人往高处走,但鲍叔却为推管仲为相,这就是所说的“宰相肚里能乘船”吧。多年之后的一个月夜,一位官员正在骑马飞奔,追上了失落的韩信,萧何的威名也就传遍了全国。

如果管仲是匹千里马,那鲍叔牙一定是伯牙。天下满相识,何处是知音,对朋友,我们要有“风物长宜放眼量”的精神,团结合作,唯有相让是友情鲍叔的大度令我敬佩。也许,“山川异域,风月同天”,“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就是如此吧?

于君。齐桓公称得上是一代明君,他思贤如渴,任人唯贤,那豪迈的一指,使这一代霸主更加熠熠生辉。管仲的那一箭射来了雄才大略,射去了一对深厚的君臣友谊。面对捉捕归来的仇人,恒公咬牙切骨,恨不得将管仲碎尸万段,将其尸体弃之荒野。但他忍住了,他明白,我的山河社稷需要有贤人来辅。这股仇恨他只能埋在胸口,随即任命管仲为相。这惊遍朝野,谁也没想到,当齐桓公登上霸主宝座时,竞会对管仲称谢。这对君臣,也创立了老马识途,石破天惊的故事,受后人瞻仰。

相反,任人唯亲,孤行的君主也必定会走上灭亡的道路。项羽逐范增,以武治国,最终导致了乌江边的涕泪横流,拔剑自刎。同样,唐玄宗在晚年沉迷于花天酒地之中,任用口蜜腹剑李林甫,乱国专权杨国忠,引发了安史之乱。孙武说:同欲者胜,民齐者强,唯有君臣同心,才能共利断金。否则,要么是贤能之人离你远去,要么是贤能之人看着你逐渐淹没于滚滚浪涛之中,不复往回。

于人。孟子曾说:管夷吾举于士……所以动身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悲观的生活能够助造上进人生。十年寒窗,百年苦读,莘莘学子的梦想就在放逐一瞬。相信,我们都是两眼有光,未来可期的青年。努力,打赢高考!不负韶华!

千古美谈管鲍交,风物长易放眼量。团结与此终身定,莫把流离作无期。未来!拼闯!

一名考生

【篇三:齐桓公鲍叔牙管仲发言稿】

敬爱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很荣幸在这场读书会上和大家一起讨论。高尔基曾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在中国历史的漫漫长河中,透过历史的烟云,纷繁的历史人物让我们看到人性光辉。正如今天读书会上的主角——鲍叔。

管仲、鲍叔和齐桓公的故事人尽皆知。虽然管仲的忠心耿耿、足智多谋,齐桓公不计前嫌和任贤用能的高贵品质让人赞叹,终成一段佳话,并且在故事中扮演这不可或缺的的一环,但是以我的观点来看,鲍叔的品格闪耀出的光辉超过前者。

春秋时期,群雄割据,划地为王,烽烟四起,民不聊生。王室势不两立,水火不容。在这样的环境下,鲍叔能做出让贤的举动,就如同荷花出淤泥而不染一般的品质就显得更加可贵。虽然明君圣贤让人景仰,但同鲍叔这般视权力官位如粪土的人又怎能不让人铭记呢?在乌烟瘴气的社会环境中能做到洁身自好的人屈指可数,而鲍叔这样满腹经纶又低调谦虚地做人做事则更是少之又少,又怎能不让人拍手叫绝?

鲍叔这样的“傻人”靠着自己的一股“傻劲”推举管仲,看似让自己吃了亏,缺失了权杖,但从长远的角度和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却是实打实的为本国的利益考虑,最终也获得盛名,流传千古。这种牺牲小我成就大我的精神也是中华优秀文化的一种体现。唐代作家王昌龄就在诗中写道: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刺客荆轲所作的《易水歌》更能说明这一点: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这种舍小家为大家的牺牲奉献精神也是当代难得可贵的精神。自从新中国成立以来,一代又一代的人默默的奉献着自己的生命,为祖国的建设添砖加瓦。六十年代的596计划使左右交困的中国在军事实力上站稳了脚跟;三代人的青春换得了塞罕坝从荒漠变成绿洲的奇迹;墨子号卫星的升空也标志着我国首次实现卫星和地面之间的量子通信。

如今,新冠疫情当前,我们当代年轻人也应该深刻领会这种奉献精神。在疫情前线,千千万万的医护人员用自己的生命为我们筑城一道维护人民生命安全的长城,而我们也要发奋图强,为中华民族的崛起而奋斗!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鲍叔的精神时至今日也不过时,而是滋养着一代一代的中国人迎着风雨前进。

我的演讲结束了,谢谢大家!

【篇四:齐桓公管仲鲍叔牙高考作文发言稿】

以宽宏气度,筑成功未来

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众所周知,齐桓公曾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被称作“春秋五霸”之首。但对于创立了这份功绩到底是谁的功劳这个问题,引起了大家的争议。

或许有人将它归功于鲍叔的知人善谏,或许有人将它归功于管仲的治国之才,但我认为最重要的是齐桓公的气度。

在齐桓公继任后,鲍叔向其推荐了管仲,要知道管仲和齐桓公可是有着“一箭之仇”的。但齐桓公并未因此而不任用管仲,相反齐桓公重用了他。齐桓公难道一点都不记恨管仲吗?不!但他却能够“以先国家之利而后私仇也”,因为他知道管仲是不可多得的治国之才。他为了国家和百姓可以牺牲自己的恩怨,这便是他的气度啊!

魏征是历史上有名的谏官,据《资治通鉴》记载,他一生曾向唐太宗上谏两百多次。但你们可能不知道,魏征一开始是唐太宗哥哥李建成的臣子,并曾向李建成建议杀掉当时只是秦王的李世民。玄武门之变后,李建成死,魏征被擒。魏征本一心求死,但李世民不计前嫌,以礼相待,最终得魏征相助,开创了一番盛世。是李世民的气度得到了人心,造就了他的成功。故而拥有气度是走向成功的必要条件。

所谓:“天之高,纳君子气度。地之厚,蕴仁者胸怀。”蔺相如和廉颇的故事想必大家都不陌生,蔺相如用他的气度感化了廉颇。这份气度并不是建立在蔺相如的个人利益之上,而是建立在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之上。这份气度是君子的气度,这份胸怀是君子的胸怀。这才是廉颇老将军所敬佩之处啊!

当今社会,有许多人缺少气度,斤斤计较,没有容人之量,这种品行并不利于我们和谐社会的建设。少一点计较,多一点宽容;少一点狭隘,多一点气度。在别人犯错时给予原谅,不计较,不记仇,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对待每一个人。培养自己的全局观,不局限在个人的角度与层面,心怀天下。在构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道路上,为祖国复兴献上我们的一份力量。

谢谢大家!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