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初中作文 初二作文 乌镇,一座古老的城
乌镇,一座古老的城
发布时间: 2024-09-25 08:11
阅读:

【篇一:乌镇,一座古老的城】

摇曳于水中的倒影,错落有致的民宅,层叠翘飞的檐角,大小不一的石桥,缓缓流淌的河水,青砖黛瓦,无一不透露出这座城市的历史悠久。

这就是“中国最后的枕水人家”——乌镇。

乌镇虽然没有西湖的绝美,没有皇家园林的奢华,没有万里长城的恢宏,但却有着江南水乡独有的气派,那洗尽铅华后的婉约灵动,正是它独特的魅力。

乌镇那已然成为经典的水乡风光让人赞叹不绝。古朴、典雅是乌镇房屋的特色。潮湿的青石长阶,即便是在夏天,也生出了一丝丝凉意。给乌镇添上一抹抹色彩的,正是那一棵棵苍翠的柳树。

一阵微风拂面,柳枝便随之摇摆,树影婆娑,丰姿绰约,在阳光的照射下,纤细的嫩叶泛着点点绿光。

我们游览的是西栅景区。走进西栅,随处可见各式各样的石桥,石桥饱经风霜,经过一次次风雨的洗礼,石桥上雕刻的花纹早已模糊不清,却透露出一种岁月无言,却又万语千言的丰富与深邃。乌镇的水清澈见底,如一块一尘不染的碧玉,不带一丝杂色。水中的鱼总是那么欢脱,或快或慢地在水中游动着。

乘船渡过元宝湖,穿过西栅大街,走过通安桥,我们走到了叙昌酱园。园内空地上摆满了形状相同的酱坛。而叙昌酱园的不远处,则是亦昌冶坊,一进坊,就能看见一个大锅竖立在内,支撑着锅的方台上,刻着几个字“天下第一锅”。

走上栈桥的时候,恰巧看见几个人在喂鱼,原本沉于水中的鱼闻到食物的香气,渐渐地浮出水面,喂鱼的人将鱼食四处抛洒,鱼群都聚集在一个区域,每一条鱼都很肥大,鳞片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光,星星点点,闪烁不停。

草木本色染房,将是我观赏的最后一个地方。一阵风刮过来,晾晒在空地上的布匹飘荡起来,各色各式,直叫人看得眼花缭乱。布匹纷飞,像是挥动告别的手,在送别我们。

清新而脱俗,秀丽而隽永,古色古香而不加修饰,这就是乌镇,诗情画意的江南水乡。

【篇二:一台古老的电风扇】

在我外公家里有一台古老的电风扇。说它古老,是因为它的年龄已经超过70岁了。

这台电风扇的来历可不一般。1994年外公住在上海北新径时,那时正值夏天,天气炎热,那时候还没有空调设备,他的一位上海战友便将这台美国生产的永久牌电风扇作为礼物,送给了外公。这台电风扇价格昂贵,要几百元人民币,相当于那时外公近半个月的工资呢。这台电风扇,不仅给外公一家带来了无限清凉,也使家里变的更加热闹,周围的邻居们因此常来家乘凉聊天。

这台电风扇全身是银灰色的,全部是用铜制作而成,拿在手上沉甸甸的。它的高度约50厘米,扇面直径约40厘米,有四片风扇叶,底座还有一个长方形的可左右调节的风速调节装置,上面刻有“HIGH、LOW”等字样。电风扇整体造型简洁,轮廓清晰。

这台电风扇一直被外公完好的珍藏着,因为它承载着那份弥足珍贵的友情以及那段难以忘怀的岁月。

【篇三:古老的汉字会说话】

“中华文华博大精深”这句话似乎一直伴随着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中华文化的缩影。大到宏伟的建筑,小到一个简单的汉字,无一不体现着“博大精深”。

汉字是是中华文化传承的载体。“字”是会意字,上为屋子,内有孩子,所以古人女子出嫁叫“字人”,女子怀孕叫“字乳”;一屋之内,子生子,子又生子,一代代繁衍不息;就如那汉字之始为象形,后有指事、形声……造的汉字越来越多,承载东西也越来越多。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汉字经历了几千年的演变。这些变化凝聚了古人的智慧和心血,更向我们演绎了一代代文化的变迁。若是没有载体,什么楚辞汉赋,什么唐宋诗词,都将湮灭无痕。

汉字是是中华文化传承的精髓。汉字会说话,汉字教会我们”责任”。“父”是个会意字,像一只手拿着石斧的样子;石斧是原始社会,主要的防卫和劳动工具;而手持石斧从事野外生产或者与敌人作战,就是成年男子的责任,“父”就是一种责任。当然子女也有子女义不容辞的责任,“百善孝为先”是传统美德。“孝”字也体现了这个文化,孝”是一个会意字,它由不全的“老”和“子”构成。上方不完整的“老”表示身体衰落的父母需要子女的支撑,。如果没有“子”的支撑,那么“老”就会跌倒。“子”只有撑起这不完整的老才能叫孝。

汉字向我们叙述一个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汉字会说话,汉字教会我们”感恩”。“母”字本同“女”字,所不同的是在“女”字中间加了两点,表示女子的乳头;两点母乳,滴滴母爱。“母”音通“目”,哺乳时“对目”。慈母之恩,历历在目。汉字会说话,汉字教会我们字理;汉字会说话,汉字教会我们事理;汉字会说话,汉字教会我们人理;汉字会说话,汉字教会我们……

汉字是是中华文化传承的基石。没有扎实地基,建筑是不会坚固的。只有地基打稳打实了,才能造成一座宏伟的建筑。一个民族只有文字牢固了,这个民族的文化才能得到发展。只有民族的文化发展,民族才能得以进步。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不要小看这小小的蚂蚁,就是它毁了整个大堤。如果我们不重视文字的传承,那么毁掉的绝对不是一个大堤,而是整个民族。

汉字是中华的文化的特色。每一个汉字的背后都蕴藏着一个故事,无论是形象还是会意;汉字是古人智慧的结晶,汉字是我们的传家宝。听,古老的汉字会说话;听,古老的汉字在说话。

【篇四:国庆节的乌镇】

要说我最开心的一天,那就是去年国庆,爸爸带我去乌镇的那次。到了乌镇,一条条古老的小巷映入眼帘,我们下了车,吃了饭就开始了参观乌镇老街计划。

我们到了乌镇有名的街道,我似乎回到了十几年前。许多我没见过的有趣,古老的东西,都在这看了一遍。首先,我看到了蓑衣,爸爸和我说:“以前啊,没有雨伞,他们就是披着这个去田地里干活的。”

这是,我脑子里突然出现了很久很久以前,老人们披着蓑衣,在田地里锄草的样子。再走一段路,我就看到了一双奇怪的鞋。正当我要问妈妈这是不是他们以前的鞋子的时候,妈妈用实际行动告诉我那就是。她拿起那双鞋,就激动的哇了一下,并且嘴里说出好怀念啊这几个字。

又走了一段路,我看到了一个会发光的杯子,我激动的像个刚吃到冰淇淋的小孩,跑了过去,并强烈要求父母给我买一个。等喝完里面的饮料,我立刻研究了那个会发光的杯子,原来,那下面有个灯。

第二天早上,我因为要离开而感到失落。忽然天空下了一场雨,一场很快就下完的雨。雨过天晴白云飘,天空出现了一道彩虹,似乎是来欢送我的。我带着不舍的心情,离开了这个美丽,古老的乌镇。

【篇五:古老的火山岛】

暑假里,妈妈说要带我一起去福建省火山岛游玩,那里的火山虽然都变成了岩石,但是,那里十分古老,我们都想去看一看火山岛究竟变成了什么样子。而且,听说我的好朋友可可也会去,所以我想,这次去火山岛游玩一定十分有趣,我也十分期待。

去火山岛的前一个晚上,我和可可都以为火山岛里面有一座很大的火山,随时会爆发,所以心里很不安,十分害怕。都希望第二天可以不去火山岛,在酒店里看电视。可是,第二天还是来了,我们只好乖乖地上车,来到了火山岛。

刚到火山岛,我和可可就改变了想法,盼着快点看到火山,火山岛里面有我和可可喜欢的闯关模式的游戏,可惜,因为时间不足,我们不能玩。我们继续往前走,有一片大海,走着走着,看见了一大片岩石,可是连一座火山都没有看见。我猜,这一大片石头应该就是火山吧!而且应该是爆发完以后的模样。其中有几块岩石是在水里面,形成了龙头的形状,它指向大海的对面,你最好不要踩在上面,因为这样对龙不尊敬,龙也是不喜欢你的。我们在远处的博物馆里学到了许多关于火山的知识,看到了许多关于火山的不同的图片,还懂得了一些其它的知识呢!

火山岛真好玩,只可惜没有看见真正的火山,也没有时间玩闯关模式的游戏,但是我学习到了许多有趣的知识,收获很大,我真开心呀!

【篇六:乌镇】

一直想去乌镇,想去领略它的古老,想去享受它的安逸,也想去探访茅盾笔下的林家铺子……

第一次接触乌镇是从爸爸的口中,看他眉飞色舞地描绘着乌镇的古老,我很不以为然。不就是一个镇嘛,用得着说的如此天花乱坠?

真的到达了乌镇,我才知道这乌镇真是够古老的。这就是爸爸口中的那个古老、安逸的小镇吗?我有点不敢相信。眼前的茶楼酒店、画廊作坊透着浓郁的文化气息。流过家家户户堂前屋下的河水中,还长着那种古老的水草。双脚踏在石板路上,心头泛起一丝久违的感觉。

就好像踏上乌镇便能闻到古老的气息:临近河道,古老化作河水,静静地流淌;跨上拱桥,古老化作青苔,生长在石砖上;来到药房;古老化作药味,弥漫在空气中;走进染坊,古老化作蓝花印染,依附在布帛上;拐进胡同,古老化作泛黄的春联,残留在木门两侧;经过布坊,古老化作婆婆手中的梭子,穿梭于两行丝线之间;观看皮影戏,古老化作那一根根线,牵动着皮影的一举一动……

打着传统的油纸伞,悠悠地穿过那弯弯曲曲的小巷和那被唐诗宋词熏陶过的小桥。小巷光滑的石板路,仿佛在诉说这往日的繁华,带着一个又一个过客的眷恋,延伸到时间的尽头。而巷里酒家白底黑边的酒幡,还在湿润的空气里飘摇,和着酒香,抚慰着人们心底软绵绵的情怀。薄薄的烟雾中,一座座与小巷一般年岁的小桥,默默地连接着两岸,想一个无语的老者,安逸地守护着这个小镇。小桥就是心中所想的那种,大都是木雕的,偶尔会遇上一座石桥。小木桥的花纹刻的十分精致,而整体上又透着古朴的美。

累了,在茶馆停下,触摸着那早已被岁月侵蚀了的、不知是哪个朝代的瓦,品读着那早已挂着蜘蛛网,却依旧娓娓叙事的木雕。执一卷夹着往日气息的书,品一杯带着薄薄香味的茶,和暖暖的阳光打趣儿……

也许乌镇是一幅画,不知是哪位大师画下的,虽然用的都是暗色,却把古老和安逸给了它。

也许乌镇是一首诗,不知是哪位诗人咏下的,虽然没有抢眼的文字,却把古老和安逸给了它。

残阳缓缓地向西山迈去,当它收起最后一抹余晖,夜就拉开了帷幕,小镇被笼罩在无边的纱幕里。短暂的一天,望向乌镇的最后一眼落在了那条河上,它还在静静地流淌,这是一个注定属于梦的地方。

或许若干年后我会忘了这一天,但不会忘记的是,我曾去过一个地方叫乌镇,那里有属于它的古老和安逸。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4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