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酒与文人的不解之缘】
纵观中国历史上的一些大文人,他们都与酒之间有着不解之缘。文人们写酒文,抒酒情,名家名篇,千古渊源不断。酒在文中,文在酒中,在文与酒的历史长河中,演绎着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
李清照与酒有着不解之缘。
出生于书香世家的她,自幼受父母熏陶,勤习古词诗文,研习百家经典。一次到郊野游玩,她在溪亭饮酒直到黄昏,醉酒驾船找不到归路。后来,她时常想起这段美好经历,于是秀笔一抖,一首《如梦令》脱口而出:“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一时间,这首小令像是一阵清风掠过平滑的湖面,在京城荡起了层层涟漪。十六岁的李清照初试文墨,竟一鸣惊人!
孟浩然与酒也有不解之缘。
孟浩然善饮酒,却从未在诗中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更多的是让酒香氤氲在诗行中。从他的诗中散发出的酒香弥漫千余年,依然如此强烈。
有一年秋天,一位朋友请他去家中饮酒,他欣然前往。江南的秋天如同暮春,风轻云淡,草色凝碧。一路欣赏风光,不知不觉已来到了朋友的村头。小菜已摆上桌,酒杯已斟满。喝到痛快时,他诗兴大发,取来笔墨纸砚,写下了《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主客二人开怀畅饮,闲谈家常,一派田园风光,充满无限乐趣。
李白也与酒有不解之缘。
他是诗歌王冠上一颗最耀眼的明珠。然而,即使是高唱着“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谪仙人,也有遭遇挫折、困顿失意的时候。他之所以爱酒,很大程度和失意有关。他曾怀着建功立业的梦想来到长安,然而,他的雄心壮志在这个城市中落了空。这让年轻的气盛的他感到无比失落。但他似乎永远都不会沮丧太久,他坚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茫然都是暂时的,美好的一天总会到来!
文人与酒的故事,正印证了李白的诗:“惟有饮酒留其名”。文人与酒,总是有不解的情缘,更有不解的情怀。在诗情诗意、酒情酒意的历史中,人与酒、酒和诗,烁烁生辉……
【篇二:我和书的不解之缘】
这学期我们学校开设了自由阅读课,我们每周三下午都去图书馆开启我们的阅读之旅。
在阅读课中,我翻阅了一本本书籍,懂得了人世间的酸甜苦辣,有哭过,有笑过,有思索过……
从《红楼梦》中,我感受到封建社会的残酷。就因“金玉良缘”的封建思想,把原本两情相悦的贾宝玉和林黛玉活生生拆散,最终导致林黛玉小小年纪就命丧黄泉,可悲可叹!我不禁为林黛玉伸冤:为什么寻求自己的真爱要付出这样沉重的代价呢?
《茶花女》中的玛格丽特,为了阿尔芒宁愿放弃大都市奢华糜烂的生活,和他一起到乡下过了一段幸福快乐的生活。但也终究抵挡不了世俗的压力和阿尔芒分了手。玛格丽特对感情的执着令我钦佩。
读了《四库全书》我学到了许多知识。《刻舟求剑》中看待问题死板的楚国人,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守株待兔的不知变通的宋国农夫…他们可笑的形象一直在我脑中浮现。
自由阅读课,让我们的思绪在阅读中任意驰骋。我喜欢这样的阅读课!
【篇三:文人雅士的梦想】
当我怀揣着复杂的心情,还全然不知“采风”的时候,我已悄然临近操场,一幕幕熟悉的身影映入眼帘,挑取一块地,轻轻坐下,开始观望崭新的一切……
足球场上,那整齐划一的队伍,气宇轩昂的队员,以及那英姿飒爽的教练都洋溢着喜盈的欢笑面容,个个摩拳擦掌,蓄势待发,看来他们都满足于这一切。“李锦涛!”亲切的叫唤声打乱了我的思绪,而我的同学“姜哥正游离于校园。一件不幸的事发生在他身上,他“失社”了,酷爱音乐的他被无情地淘汰,我也能感受到他心中的酸楚,他的泪珠已经充盈了眼眶,他再也忍不住了,哭过一阵,用袖口擦拭了眼泪,便一声不吭的离开了。
虽说大丈夫流血不流泪,但是面对难以割舍的一份钟爱之情,我不认为他是懦弱的,我反而赞许他,真乃文人雅士也,笔尖不在移动,因为我已经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对待挚爱,我想谁也不会轻言放弃吧,童年的记忆最难忘的瞬息,他是有趣的,而更难得的是一份纯真,饱含着无限流连。若给我一个时光机我愿再于童年走一遭:我要体验弹珠的幼稚,我要重视老师的批判,我要找寻童年的知音……
童年啊!你为何来去匆匆,我意识朦胧,只因你太短暂,我锁不住记忆,是因为时间的洗礼。回归吧!我亲爱的童年!
一阵微风吹拂在我的脸庞,思绪错杂的我不得不回归正题,也许我是身临其境的感同身受吧!
触一抹丝缕风绪,镌一道童年旧事,穿梭流往于脑海,我仿佛感悟到,高洁的人不止唯爱于某些令自己心往神怡的事……
如今,我也陶醉于“新心世界”,回忆过去的点点滴滴,我的童心渐渐完矣,可惜一去不复返,尽管我十分向往如深潭里未经玷污的清水般的童心,但是最终将会随着涓涓细流缓缓汇入的大海,那时……
【篇四:古代文人的诅咒】
滚滚长河载着古老的文明奔涌向前,翻开历史的记录,那漫漫长篇让我惊叹。可为何我听到了愤懑之声?追寻着这字字足迹,我寻到了一个诅咒,一个古代文人不得志的诅咒。
汩罗江畔,屈原心灰意冷。他的忠贞之心终不能被君主所明鉴。他渴望着楚王能够重用他。可是如同湘君与湘夫人欢会难期、思而不见的爱情悲剧一样,他又何尝不是一个悲剧?“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他追求了,也累了,漫长的天问却问不出他要的答案,徘徊于汩罗江畔,他想到的仍是国家,是百姓。可是他清白的身躯却无法容于这浑浊之世,伴着这芷兰之香,轻轻一步,他抛下了一切,或许,只有湘流识得他的九歌之心了。
宫门之外,李白回首四望,这里有他的理想,有他的抱负。曾经“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满怀壮志豪情,他迈进了宫中,他以为他的政治抱负能够实现,能够一展他的惊涛大略,但事实让他失望了,处于皇城之中,处在这政治中心,唐玄宗却只让他将这满腔才略用于贵妃的美貌。桀傲的他又岂甘心,力士脱靴,贵妃研墨,他的傲慢无人欣赏,最终的结果只能够是“赐金放还”。“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面对这世态现状,他无能为力,未来的路是茫然,是无奈。
手持利剑,辛弃疾英雄泪流。山河分裂,金兵肆略,他渴望着用他手中的利剑挥兵斩将,收复山河,但皇帝不给他这个机会,“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热血男儿却只能在梦中追寻着一切。“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这样的情景,他想去创造,可这天下之大,又有谁去问一句“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他的心思明明很清楚,却“无人会,登临意”,到最后,铮铮铁骨的儿郎也只能是“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一个诅咒禁锢了一代代文人,杜甫、苏轼、李贺……命运坎坷,有志难酬,他们是被朝廷遗忘的。满腹经纶,一片赤心,终又能怎样?漫篇的文章是文人们滴落的泪痕,历史长河之上,他们飘荡着,游离着……
【篇五:寂寞文人】
我再次打开那本,淡淡的书香萦绕在我的鼻尖。一字一句的看过去,心中感慨万千,抬头看向天幕上挂着的那轮明月,仿佛跨过了千年时光与你站在同一处月光之下,你就是李煜。
王国维曾说你“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皇位是人人所争夺的,因为它象征着权力,而你做的皇位是寂寞的,从小的身份注定你不能追求自己所向往的自由,你是寂寞的,却拥有一身才华,当你抚起琴,弹出第一声弦音,一身明黄色的你与落花形成一幅美景,你的发丝随风拂动脸上的神情也变得柔和,仿佛那些皇权争斗已于你无关,此时的你只是一个闲适的文人。可你的国家日益衰落,你被当作俘虏软禁他乡时,你内心所深藏的感情是什么?是不甘或是悲寂。李白是浪漫豪放的,“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可你不是臣你是一介君王,你的浪漫情怀只能揉碎在你的词句之间。陶渊明是清高悠闲的,“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他已远离官场心境淡泊,可你生于皇家,注定一生与权利脱不了干系,注定一生不凡。
当你身处宋朝皇宫,皇墙挡不住你思念故国的心情。月光洒在玉石板上,为夜景添上一份朦胧的光辉,而你却独自在月光下,一身白衣飘飘,而你的眉眼间少了那一份锐气,你轻叹一声,凝视那凄冷的月光,轻声道“春江花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剪不断,理还乱”的是你的离愁别绪。“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你不适合做君王,你只适合做一个潇洒于天地间的词人。纳兰性德曾说过“花间之词如古玉器,贵重而不适用,宋词适用而少质量,李后主兼有其美,更绕烟水迷离之致”只是可惜你竟因一杯毒酒而死,当酒水滑过杯沿落入杯中时,这是怎样的一种悲痛感。莫不哀哉?一介君王死得如此屈辱,不是因为战死沙场,也不是死在自己皇宫之中,而是被当作俘虏客死在异国。
时间似箭,转眼间千年已逝,而你也停留在饮下毒酒的那一刻。你的国家也已经成了历史,可你的词却流传千古。今天,我再次阅读你的一生,心中所想的不是对你治国感慨,而是对你这样的一个文人的惋惜。
历史长河滚滚,你定格在某个永恒!
【篇六:奋斗在五四时代的文人】
茫茫历史长河之中,泱泱华夏大国之间,有无数文人志士为中华之崛起甘愿抛头颅、洒热血。自五四运动以来,至今已有近百年时期了,在这将近一百年的时期之间,磨灭的是历史的印记,永不湮灭的是灵魂深处的记忆。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然而这句话并没有在五四运动领袖人物陈独秀身上得到很好的体现。少时的陈独秀天资聪颖,却极其贪玩,其性子又是能忍常人之所不能忍,无论他的外祖父怎么打骂他,他都坚决不掉一滴泪。于是气得他外祖父破口大骂;“你将来一定是一个无恶不作的大坏蛋!”果不其然,长大后的陈独秀游手好闲,一无是处。随着出国留学的兴起,陈独秀出国了。
学成归国的他,已不再是那个整天只知吃喝玩乐的陈独秀了。刚归国的他,正赶上中国旧民主主义结束时期,一切处于一片萧条之中,百废待兴。看着中国死气沉沉的现状,陈独秀下定决心要干出一番事业来振救自己的祖国。当时的知识青年,大多都沐浴过西方国家的阳光,饱受发达国家的风雨,胸怀雄心壮志,想要归国建设自己的国家。陈独秀很快就招募了这样一批有志之士,并创办了当时第一份青年报刊《新青年》。新青年的出现,为当时在道路山迷失方向的人点亮了一盏明灯。西风独秀引神州,《新青年》的出现,让身处黑暗的人看到了一丝曙光。
百无一用是书生,在战争年代,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更显渺小。然而正是这样一群手不能提,肩不能扛的文人,将手中紧握的笔杆子,化成了一道道尖锐的利剑,激起了国人沉睡的意识,唤起了国人爱国情怀,书写了一片崭新的天地。
虽千万人吾往矣,即使是舍去生命,也勇往直前,在所不惜。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正是我们这个时代所缺乏的时代精神。五四精神,不仅仅是青年精神,更是一种爱国情怀。像那些奋斗在五四时代的文人一样,作为学生的我们,紧握手中的笔杆,书写时代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