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阅读童年的记忆】
童年的歌,如云如水、如诗如画、如痴如醉。如果说童年如梦,那只因你不曾认真生活;如果说童年如花,美丽而又易凋零,那只因你不懂得童年的真谛;如果觉得童年短暂,那只因你没体验过阅读的快乐。
童年犹如一张白纸,我们需要不断地学习去充实去丰富。从最初的听故事,到后来书刊阅读。
记得自己很小的时候总喜欢躺在妈妈的怀抱里,听她讲各种各样的童话故事。虽然很多时候都懵懵懂懂,但有时听着听着就能身临其境,自己俨然成了一位美丽的公主,生活在一座人人向往的仙境般的城堡里。后来稍大一点的我开始自己去阅读各种注音的满是图画的书籍。起初,阅读只是因为好奇,好奇那一本本书里,到底藏着怎样的世界,阅读中它为我展现了一个又一个生动的故事和五颜六色的奇妙世界。
在上小学期间,父母为了让我保持爱看书的好习惯特地为我订了《小星星》《小葵花》。当时我并不知道这就是报刊,只觉得一本薄薄的书里面,既有图又有文字的,和书籍好像不太一样。当我翻开了报刊后,我才发觉我翻开的是一个个美丽的故事,翻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从此更加激发了我对阅读的热爱。
俗话说“水养人。书养心”,随着年龄的逐渐增长热爱阅读的我,对报刊更加情有独钟,在校内征订了不同的报刊。每当报刊发下来的时候,我总是贪婪地吸吮其中的精华,那一张张树叶上跳跃着的不仅仅是文字,更是智慧的结晶知识的音符。
时光不留分说的走,青春悄悄来临,我已经不再是当初那个稚嫩的小女孩了。许多记忆都被遗忘在了来时的路途中,但不变的,依旧是我那颗热爱阅读的心。
父母为了提高我的作文水平,便让我与《读者》、《儿童文学》相遇了。一向不爱写作的我从此慢慢爱上了写作,也爱上了语文。语文博大精深,几个词几句话就能把一件事或一个人叙述与描写的淋漓尽致。
《儿童文学》是我另一个老师。我喜欢翻开散发着油墨香的书纸,喜欢她那股独特的汉字清香。很有体会当自己一个人静静的捧着《儿童文学》,背靠着阳台,沐浴着阳光,逐句逐句地品味每一行,每一页,每一篇。
随着年龄的增长,《读者》与我不期而遇。虽然《读者》没有《儿童文学》那纯美稚嫩的语言、没有华丽的铺垫,但她那朴素无华的语言才是我喜欢的地方。《读者》倾向于理性,思索,哲理,社会方面的文学,内容丰富,包含了散文、诗歌、小说、漫画、绘画等各方面内容,既好看,又通俗易懂。《读者》告诉了我很多人生哲理:人生的旅途中一路走下来不知要经历多少个分岔口,不知要经历多少次痛苦的选择,更不知会面临多少的挫折。人一生很少会是一帆风顺,会经历到磨难,只有经历过了,才会学会更坚强和更有勇气。
也有人曾问过我,把学习的时间都放在读报上不后悔吗?我为什么会后悔,在按时完成课间做作业的前提下,读报能开阔我的视野,丰富课堂内学习的知识,也能及时了解精彩社会变化。
如今,童年的梦已经醒了,我已经走过了童年的时代,多少岁月和记忆都在我的手边流失。我还没享受好童年的美好时光,时间就要带我离开。但我那颗热爱阅读的心依然在。那一本本薄薄的报刊陪伴我度过了十二个春夏秋冬,陪伴我度过了五彩斑斓的童年!
【篇二:记忆】
犹如一张被彩色浸染过的宣纸,随着岁月丝丝缕缕的微雨,悄然在纸上化开,化开……
夜空中闪烁的星光好像颗颗明珠镶嵌在天幕中,显得格外美丽,皎洁的月亮也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冒了出来,每一刻都变得更加的明亮。
我正陶醉时,一道黑影转移了我的视线,等我还没有看清楚黑影是什么,它已经串进了屋子里去,我正想看个究竟,突然一道清脆的破碎声划破了夜的寂静,一个青瓷花瓶赫然“躺”在地上。突然,一个黑影像离了弦的箭飞一般地从我的世界里划了一个弧线,消失在黑夜里。我的爷爷询问这声音的来由,我正迷惑不解时,忽然看了一眼地上的“尸体”,不由心里一颤。我灵机一动,给爷爷撒谎说, 我玩玻璃球,两个碰撞在一起了才发出那样的声音,说着我匆忙地收拾了“尸体”。
第二天我起床后,我的爷爷已经在门前“恭候”多时了,心想,这次可真的在劫难逃了,想后悔也来不及了!
最后爷爷严厉地批评了我,告诫我:一个谎言须得无数个谎言去圆,最终会迷失真的自我。
记忆是“朋友”,虽然时好时坏,记忆也如彩虹一般美好,也如伤疤一般疼痛,但值得我们去珍惜。
【篇三:记忆里的那只狗】
在我的记忆里,有一只狗,是邻居养的,不知道它叫什么名字,我只记得它曾有一个凶狠的主人。
它的主人,不是什么正经的训犬师,只会对狗打打骂骂,每天早上五六点就把他那几只狗轰出笼子,也不等让狗清醒过来,立刻开始训犬。
有一天早上七点钟,我独自一人去上学,又看见了老大爷在训犬。
他一只手里掂着一条又粗又长的绳子,另一只手拿着拴狗的铁链,嘴里叼了根香烟,对那只白色的狗吼道:“起来!快给我站起来,你不起来是吧,看我打你!”说着,他就掂起绳子,“啪”的一声,甩在了白狗的身上,白狗的身上立刻出现了几条红印,白狗似乎想要跟他作对,哼了几声,还是趴在地上一动不动。猛然间,老大爷的态度又好了几分,他蹲下身子,笑里藏刀似的对那只狗说:“你是不是不想练了,那你中午就别想吃饭了,咱们歇着去!”说完,硬把那只白狗拉到了树根,把它拴在了树旁边。
我被眼前的场景震撼了,我有些可怜那只小狗,想喂它吃点东西,但是,我又不能为了它把自己宝贵的时间丢掉,只得含泪跟它挥手告别。
以后,每当我去学校时,都会从家里带些吃的,给白狗送去,白狗也总是吃得十分欢快,几口就能把我带的零食全吃光,看着它吃的那么开心,我也会心的笑了。
但是,在一个很冷的秋天,它走了,它咬断了拴在身上的铁链,离开了这个凶狠的主人,也离开了它铁笼里的伙伴。我想:它走了也好,让它去自己想去的地方,过着它自己想要的生活吧!我唯一挂念的,就是它是否记住了我。
小狗,我想对你说,生命只是一个过程,珍惜你逃跑的这次机会,不要再回来了,爱惜自己,愿你以后的狗生不再有鞭打和折磨,愿你能找到一个爱你的主人。
【篇四:记忆里的爷爷】
在记忆中我的爷爷的背是佝偻的,他瘦瘦的,个头很高,很帅,很干净。
我小时候大部分记忆里都有爷爷:爸爸妈妈工作忙,没时间照顾我,而我的奶奶因为水土不服也一直呆在乡下。只有爷爷一直伴我左右,悉心照料我。
我上幼儿园时,爷爷就每天送我上学,放学。放学回家时,我们总会有一些“小矛盾”。爷爷总爱闯红灯,我每次都劝他等一下,可他却看着周围没车了,一个劲儿的拉着我的手向马路对面跑去。上了公交车,我常常会说他这样做的不对,而他就像一只兔子,坐在那里乖乖的听着。我看到他那张有点委屈的脸,就忍不住笑出了声,刚刚所生的气也就烟消云散。
还记得爷爷很爱睡觉,前一秒还看着电视,一转眼他就坐在座位上打瞌睡,嘴微张,头一点一点的,爷爷瞌睡时还有个毛病——流口水,流出的口水长长的,有一次我在爷爷的怀里,口水正好滴在了我的头上,出于好奇,我就闻了一下口水的味道:好臭!再后来,我一看到爷爷流口水,便会露出难以名状的表情。
而就在我上一年级时,爷爷得了病,医生说很严重,要马上住院,爷爷去了医院,从此就再没好起来。我总觉得我的世界里少了些什么。我有时去医院看他,爷爷看见我,就会很开心,也立马有了精神。我们俩在病房里聊着,好像又找回了我们在一起的快乐感觉。但爷爷终归老了,身子一天比一天差,在我上三年级时便听到了爷爷去世的噩耗。等我回到老家,看到高大帅气的爷爷,躺在棺材里,他是那么瘦小。一个最爱我的人离我而去,伤心和悲痛就瞬间填满了我的心头,但眼泪却怎么也流不下来。
如今我已经六年级了,但爷爷的音容笑貌时常浮现,有时在记忆里,有时在梦里,他高高的,瘦瘦的,背有点佝偻……
【篇五:记忆中的童年】
记忆中的童年时绿色的,是红色的,是黄色的……是多姿多彩的。“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还声声叫着夏天,秋千上,还有只蝴蝶停在上面……”一首《童年》把我拽回了5、6岁的时候……
记得那时小学3年级,每天背着斜挎式的军绿色书包去上学,书包里总是装满了各种各样的书籍,因为觉得书装的多了好像很用功的样子(偷笑)。上学路上最开心的事情就是,能和青梅竹马的小伙伴一起去上学,每天我都会去她们家等着她吃饭,然后在一起去。一路上畅聊着作业怎么样,老师怎么样,说说笑笑,很是开心。
记得那一次,我和小伙伴去学校,有同学在二楼窗台大喊:“那是你的小媳妇啊。”因为这句话,从那天起,就不敢跟那个女同学一起去学校了,而且每次见到她总是脸通红的。后来她的奶奶几次询问为什么不去找她一起上学啊,我迟迟没有说原因。其实心里明白,可能是真的有几分喜欢,而又不敢面对吧。很多年后,我们仍然有着联系,说起小时候的事情依然能笑的前仰后合的。
除了学校的趣事以外,让我有回忆的就是爸爸妈妈,因为那时候父母还年轻,30多岁,虽说家庭条件不是很好,却有着很多的欢乐,妈妈喜欢唱歌,每天就跟着收音机唱,我也深受影响,到现在都喜欢唱歌,而且是比较老的歌曲。爸爸喜欢看电视,每晚看到电视机没有节目了才会睡觉,现在就是玩手机。那时候虽然穷,但是欢乐很多,一点小事都能开心一整天,无忧无虑。现在长大了,有了许许多多的烦心事,肩上的责任也更大了。
童年,是我永远都回不去的美好的记忆,她将永远存留在我的记忆里,我的青春里!
【篇六:童年的记忆】
这些年来,我与卡片的经历,可以用“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来形容呢!
记得最初结识卡片,是我五岁那年。我在表姐家玩,眼尖的我,无意间看到一袋东西挂在椅子上。好奇心驱使着我,忍不住上前解开袋子,发现里面有许多张色泽鲜艳的纸片。幸好我认识一些字,就模模糊糊地念着:“马去里大”。直到后来,才知道那叫“玛法里奥”,觉得十分有趣。我乞求表姐给我几张,就这样,我对卡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后来,我便买卡片来收藏。我接触到了许多与众不同的卡片,如神奇宝贝,神魄杀,王者荣耀的卡。六岁左右,我又知道卡片还有软硬之分。几年后,我又拿出那些卡片,读着上面那些印着的小字,十分有趣。卡片插图优美,让我我心驰神往,不能自已。
七岁左右,我又不喜欢玩那些零零散散、一张一张的卡片了。我觉得乏味。我买了一盒三国杀,大约100张,杀、闪、桃,和一些锦囊,看得我应接不暇。过了一两天,我终于自学成才,把三国杀的玩法琢磨透了,才肯找比我小一岁的朋友一起玩。我们玩得不亦乐乎。
玩了几天,便觉得不过瘾了。后来又知道内奸、忠臣、反贼等人物的作用,我又玩了几天,便不再玩了。
直到九岁的时候,妈妈给我买了一盒规格比之前大几倍的三国杀。无论是英雄人数,还是张数比之前那盒更多了,成了我的心头之爱。一次,暑假补课,我把三国杀带到学校,跟同学玩了几天后,就不见了。我十分伤心。那以后,我便很少玩卡牌了。
如今,望着那童年时期与卡牌共同走过的路,我不禁笑出声来。“卡片迷”不再,早已烟消云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