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初中作文 初二作文 松绑
松绑
发布时间: 2024-10-09 22:38
阅读:

【篇一:松绑】

“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都是疼爱子女的,当然也会严厉地管教他们。因为这样我们才会较好的学习成绩,为他们争光。当然用他们的话来说,也是为了我们的将来着想。

因此我的双休日被爸妈安排的满满当当,一分不漏。小的时候,我在田野上尽情奔跑,在花丛中捕捉蝴蝶,在草丛中寻找蚂蚱。现在陪伴我们的只有那一张张试卷眼前乱飞,一本本辅导用书做过不停,一声声训斥声此起彼伏。稍有不慎,还得挨一顿思想教育。

人们常说,初二是初中的关键,成败在此一举。既然这样,家长们神经当然高度集中了。我们家也不甘势弱,从书店里捧回七八本教科辅导用书。规定做完老师布置的作业,就得埋头做这个。而我不能反抗,因为父母也是为我着想。只能用一字来形容:累。况且我上学期小科不理想,数学考得更是史无前例。自知理亏,不好争辩,做吧!

在家中的家务活,则由老妈全包了。她扔过来一句话:“你要好好学习,不要辜负我的期望,就够了。要不然,就回家!前面那些还好,只是后面一句似一座无形大山压在我心上,是我透不过气来。

那些成绩无望者,周日逍遥快活。不是打球,玩电脑就是看电视。而在我家,已经下了“封锁令”了。别人在运动会上步伐矫健,我只能当个观众加油助威;电脑课上邻桌灵活操纵电脑,我只能羡慕。

爸爸妈妈,还我周日自由,给我松绑吧!

【篇二:给心灵松绑】

你的心中想些什么,眼里就会看到什么。无怪乎小和尚虚竹能够解出诸多大师困于其中的棋局了:虚竹心中所想的恐怕只是“怎么能解出玲珑棋局”,而大师们或幻想着解出此局能奠定他们在棋坛的地位,或担忧自己失败后名誉的损害,以致于心灵被牢牢地束缚着。

心灵是最自由的,鲁迅先生能在闭室中“心连广宇”,康德足不出户而成一代哲人,苏格拉底于狱中仍在与友人思辨。可以说,心灵几乎不会受到任何来自外界的干扰与阻碍。但正因为此,心灵也是最不自由的。正如“利于水者必不利于火”,不受外界干扰的内心反而会极容易被自身束缚。试想,如若那些棋手们心无旁骛,以他们的棋力,至少能先于小虚竹解出棋局吧?

心灵对自己的束缚来自于各式各样的干扰,而这些干扰都指向共同的特点:它使你的动机不纯,目标不明确,而这最容易导致各式各样的失败。或是别人的评价,或是功利的追求,或是仅仅是与人赌气,所有这些都为眼前的景象蒙上阴影。以至于看不清终点,也看不清方向。一位成功的商人,或许是马云,曾经说过,一个好的CEO不是发现十只兔子,而是确定在十只兔子中应该追哪一只。普通人也完全一样,虽然可能没有对CEO的要求严格,而明确目标,指定方向一定是必要的。

我们的生活中也有许多的事物,会令我们不由自主地绑紧自己的心灵,连带着蒙上双眼,捆起手脚。就拿考试举例,平日的小测验所有人轻轻松松地拿到一个漂亮的分数,大考之时却怎么也“考不出来”。所谓自尊,所谓比较,所谓旁人的冷眼或是期待,都在给心灵套上枷锁。CCTV-5一位斯诺克比赛的解说员曾反复援引这样的一句球谚:“决赛无佳局。”试想,在巨大的压力,“得失寸心知”的负担,三十米外的冠军奖杯扑面而来的重压下,心灵早已束缚,眼前的目标早已纷乱,又怎能安心地瞄准面前的球洞呢?

让每个人如同佛教所言吧,心无杂念,返璞归真,是不现实且不可能的;但当今对于结果之外的事物,典型的就是金钱、名誉的过度追求却不得不让人警醒。究竟是何时开始我们开始束缚了自己的本心,迷失了原来的方向呢?

或许这里有人会说,以上所言,皆是老生常谈!但虽如此,却依然有许多人视而不见。但大多数人的思考停留在“心无旁骛”上,而没有追究“娜拉走后”的一系列问题。就比如小和尚虚竹吧,他破解的玲珑棋局足以奠定他大师的地位,但在他成为大师后,又是否也同样会被名利蒙住双眼呢?

【篇三:松绑】

窗外,一只蝴蝶误撞上了蜘蛛网,正在挣扎,像一张在寒风中摇曳的纸片。窗内,年轻的镇长正皱着眉头,焦灼不安地思索着。看着那只挣扎的蝴蝶,感觉自己就是它,被诱惑所束缚,却又在理性的思维下极力想要挣脱。

这,是他上任的第一天,坐在敞亮的办公室里,他正憧憬着美好的未来,正暗下决心一定要像孔繁森一样成为党的好干部,正考虑着要将这个镇建设成最富足、最和谐的好乡镇。然而……

他面对的是一张存折和远房的表弟殷切的希望。表弟正在投资一个项目,而他就是这个项目的负责人。在那张红得耀眼的存折里,有一笔不菲的钱。对于年轻的他,即使当了镇长,贫穷还总是困扰着他。为了供他读书、工作,家里病重的母亲连病都没去治,掏光了家底实现他的理想。家里破旧不堪,一下雨,就“床头屋漏无干处”,说给别人听,别人连信都不信。这一笔钱,对他来说,简直就是雪中送炭。收下这笔钱,意味着可以把房子修葺一新,可以把病重的母亲送进医院治疗,可以报答她二十多年含辛茹苦的培养,让她过上好日子……当然,也不必想方设法地回绝表弟。欲望的绳索不知不觉中绑得更紧了。

他走到桌边,拿起电话,慢慢地放到耳边,迟疑地按下一串数字,电话响起了“嘟嘟”的接通的声音。但他又迅速地放下了听筒:自己这样做到底对不对?真的像表弟说的“没事儿”吗?这时,他的誓言,老母亲反复叮嘱的一句话“做人要诚实、要正直”,还有那年南京楼房墙体倒塌事件后,人们对豆腐渣工程的唾弃与愤慨一齐涌上了心头。他脑子里一片混乱,迟迟下不了决定……

一瞥窗外,那只蝴蝶挣扎得更厉害了。他缓缓走到窗边,打开窗子,轻轻地把它从蛛网的束缚中解放出来,看着蝴蝶向阳光飞去,他会心一笑。继而,又一次拿起电话……

放下电话,他如释重负,感到了灵魂的松绑。

【篇四:松绑】

我凝望着远处的操场,看着跑到那似乎是人生的缩影……

——题记

读书读累了,便到花园走走。暖风轻抚杨柳,细雨早已滋润万物!我长叹了一声说:“早该松绑了!”

给身体松绑吧!曾几何时,我最喜欢跑步!每每别人溜达时,我都没有,因为我觉得溜达纯属浪费时间,还不如去跑跑步;没没同学谈论NBA里的巨星辉煌的功绩,而我只知道刘翔的事迹;每每别人带球耍帅时,我却挥汗在操场上;每每……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因为一次运动会!“啪”所有运动员狂奔出去!意外出现了!一名竟因过快而摔在起跑线上,全场一片哗然!说时迟,那时快,那个摔倒在地上,手一撑,脚一踮,猛地爬了起来!此时观众台上传来阵阵掌声,可在这时他的竞争队员早已离他有一段不小的距离!这名运动员从起跑线出发!狂追,可怎么追都追不上!他急了,可越急越不是办法,结果是:输了比赛!这人不是别人,而是我!自打那以后,我天天跑天天发泄自己心中的不快结果是把自己跑垮了!现在,是该给身体松绑了。

给学习松绑吧!

老师说过:“进入初三,也就是进入地狱!”学习的压力是在所难免的,可是压力却来源于自己!“考不上怎么办”“为什么不听爸妈的话呢?”“我怎么才能把成绩搞好”……这些都是自己给自己制造的心魔。尽管老师再三强调尽力了就行!可老师越这样说,我们的压力反而越大!上课时两眼早已迷茫!现在也该给学习松绑了。

给生活松绑吧!“我现在我读的东西叫社会,所学的东西叫人生。”一个智者这么说。我生活上对自己很要求,严格要求自己却给我带来了麻烦!我习惯将拖鞋放在床底下,可放好后,下来时,就不方便了!结果是每次摔倒。记得有这么一次:我醒来,猛然发现灯已经亮了。我赶忙穿上衣服,下床!可把头一探,找拖鞋,找到了!可拿出来时,结果又是一次与地面亲密接触,这历史性的一幕,一次又一次的发生在我的生活。现在是该给生活松绑了。

松一下,是一种享受;松一下,是一种需要,是一种方式;松一下,同样也是一种智慧。在漫漫人生道路上,偶尔停一下:拍一拍身上的泥土,倒一倒鞋中的沙粒,望一望星空,听一听音乐,用轻松快乐的心态去迎接属于自己的美丽人生。

【篇五:给心灵松绑】

毫无疑问,如今是一个节奏极快的时代。在汽车的轰鸣声与很少停歇的键盘声中,满是奔跑的人心。许多人的心,自然也如那挽如满月的弓一样。请问,何不给心灵松松绑呢?

说到这儿,想来不少阅历无数的有识之士已然莞尔,甚至可能拍拍我的头说道:“孩子你年纪尚轻,终难以看透这一切。”其实,我的确年轻,但这恰恰意味着我更应去给心灵松松绑。现代的年轻人,多数疲于学业,或更多的是升学的压力,即使毕了业,接踵而来的生存的大山再一次压来。于是在这样的环境中,许多人以自己的心灵为代价换取分数和业绩,由此便引发了系列诸如复旦投毒案的事件。他们在拼命之余,很少甚至从未想过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只是如阿Q一样地在精神上不断胜利。前人的血淋淋的例子已经不少,想来,如果阅历广博洞察一切就意味着心安理得地接受绑架的话,那我还是宁愿选择不知。诚然社会可以绑架你,但你无权绑架自己。这样的现状,如若不改改的话,只怕会形成更多可供后人吸取教训的例子。

那么,应该怎样去松绑呢?私以为,人不应该为外物的奴隶。记得在央视的《生活圈》栏目中,一位中年人回忆道:“因儿时家境贫寒,于是从小立志挣钱。在改革开放初期靠做生意大赚一笔,当然了是以不断没日没夜的奔波忙碌换来的,于是他从此不断为了钱而拼命,最终却再也看不见钱的尽头到底有什么。面临精神危机的他,多年后才重拾自我。节目最后他一再叮嘱年轻人们:“不要做金钱的奴隶,多想想自己想要什么。”现实中,像他这样有些极端的例子也许不多,但不少人还是为名,为利,为权所累。他们对自己所不拥有的“隔锅香”垂涎不已的时候,却从未想过自己被无形剥夺了自由。那样的生活中,人本质上已经和拾荒者无异。当然了,如果绑架你的正是你所想要的,那是最好,但这样的人只怕不多。不知还有多少人在狂热之中,成了外物的奴隶。

人生在世,最终所求,也不过是幸福。自有给心灵松绑,找到自我,方可觅得索求,觅得幸福。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4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