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参观陕西历史博物馆】
今天,我们参观了陕西历史博物馆。早耳闻藏物的珍贵和多样,我很期待今天的活动。
随着大巴的前进,博物馆雾灰色的顶部在一排松柏的缝隙间不时地显露,一会儿就到了大门口。黑底金字的长匾,白色的柱子,博物馆的壮观尽在眼前。
走进博物馆,我首先关注到的是大厅内的墙纸。鲜红的底色,有墨黑色的塔城绵延在之间,长着细长腿的仙鹤悠悠飞过,别具特色。整个厅内都显出历史的气韵。
我们跟随讲解人员前往第一展厅,开始参观。秦朝的箭矢让人惊叹,根据介绍,这些箭的剪头都做成规整的等腰三角形,更不可思议的是,磨制的痕迹是平行的,说明这箭可能是用类似砂轮的工具打磨出的。我佩服不已,早在那时竟然就有了如此巧妙的制造手艺!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是无限的。
接着看见的是唐朝著名的工艺品——唐三彩,其名为“三彩载乐骆驼俑”。在偌大的方形玻璃罩中,一只昂首挺胸的棕毛骆驼迈着优雅的脚步,在骆驼身上有吹笛子的,弹胡琴的,吹风管的……还有一个站着歌唱的女人。他们神情欢愉,演绎着美妙的异域歌舞,迷人的音乐仿佛穿越千年历史传入我的耳朵。最值得一提的是,他们身下铺着的毯子,拥有着绿色、黄色、蓝色等鲜艳的色彩,色泽光亮,变化无穷。
通过这精美的工艺品,大唐博大开放、文化融合的时代特点可以最直观地被我们所感受。我回忆起从前学过的唐朝文化,温习着过去的历史知识。畅游在这文明和知识的璀璨星空中,我彻底陶醉了……
在这次参观中,我更深地体会到古代人民的智慧浩渺。
漫步在历史的殿堂,从前的古老记忆仿佛浮现在眼前,那面含微笑的胡人好像牵着汗血马,慢慢地朝盛世走来。
【篇二:参观浙江省博物馆】
有多少繁华被历史遗忘,又有多少历史被时间遗忘?想要不被遗忘,就要留下属于自己的印记。
走进浙江省博物馆,站在展台边,我仔细看着展台中的石器。细细的将这块石头的样子、花纹映入眼中,映入心中。这块有着锋利棱角的石头逐渐被一个处在广袤森林中的人握住,我的祖先用它一下一下地削着他找得到的食物,虽然不怎么便利,却让我的祖先得以生存下来。
目光转换,在另一个展台中我看到了战国时期的人鸟纹玉饰。它被我的祖先戴在身上,象征着他的权利与地位。它精美绝伦,上面的人纹、鸟纹栩栩如生、惟妙惟肖,仿佛是活的一样。
同是战国时期的大玉龙佩可是更加精致,我细细看着它:一条祥龙盘旋在云端,周围的祥云将它包裹着,而它在其中尽情地翻滚。当时人们已经有了对神龙的崇拜啊!
啊!元代的龙泉窑青瓷碗。先人在元代就掌握了瓷器的烧制技术。这只碗是多么美妙,通身碧绿,在灯光的照射下,折射出迷人的光芒,显得晶莹剔透。
明代的金饰件和金腰带又是多么华丽。用金子打造成的花瓣中间用通透的红宝石、蓝宝石加以点缀,便是当时的女子最爱的饰品。金腰带上雕着龙纹、麒麟纹,既大气又霸气。它们展示的又是明代的繁华。
在另一个展台上我看到了一串清代铜钱,天啊!足有几百上千个吧。这难道是华老栓当初为小栓买“药”而支付出去的吗?五十两银锭和五两银锭无不透露出当时的经济之发达。
它们向我展现出历史,我也为之感叹;它们记录着时间,也让时间得以记住它们。
正是因为它们本会被历史遗忘的繁华,被时间遗忘的历史被我们记住,被历史记住。正是因为它们,本会被历史遗忘的繁华,被时间遗忘的历史,纷纷被我们记住。
【篇三:参观军事博物馆观后感】
军事代表着一个国的实力,科技代表着一个国的未来。它使我们敬畏;使我们向往;使我们感到自豪!今天我们有幸和九班一起参观军博,让我深刻的感受到了祖国的强盛!
来到军事博物馆,我们先参观了一个特殊的展馆——轻武器展览馆,里面展览了各式各样的枪和弹。那些都是不同年代的,不同样子的,不同型号的,它让我感受到了祖国一步步的进步,也让我感受到的压力,像这样智慧的结晶,我们长大以后是否也能研发出来,为祖国做出贡献呢?这得靠我们的努力学习,如果没有了学问这些是不可能的,这又让我进一步坚定了学习的步伐。
当我进到大厅,就仿佛投入了科技的怀抱,一个个模型,一个个仪器让我感受到了如此强大的祖国,让我内心汹涌澎湃,为它骄傲。而我也像一个迷茫的孩子,对有些设备一点都不了解,如果旁边没有和蔼可亲的阿姨给我热情讲解,我想我自己也了解不到祖国的伟大。
真是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不一会儿时间就到了,我还没有对这些芯片,机器完全了解就要回学校了,真是意犹未尽呐。看到如此强的武器,如此神奇的机器,他们仿佛就像一个前辈激励着我努力学习,超越他们。而这次参观也让我体会到了多读多问,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为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篇四:参观博物馆】
星期天,老妈带我去参观启明博物馆。
下了车,远远的就能看到“浙江启明博物馆”几个大字,那墙上的花纹都是用灰砖拼成,看起来有种神秘之感。
进入大门,“启东方文化之门,明华夏典藏之理”几个大字映入眼帘。走过了鹅卵石小路,看到了一片嫩绿的竹林。中间那竹子很是奇怪,不仔细看还以为是给火烧焦了呢。原来它的学名叫紫竹。不错,我又长见识了。
到达了一楼展示厅,看见了很多根雕。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伟大领袖毛泽东了。他穿着又大又厚的棉大衣,举着手,好像在跟我们打招呼呢!如果走近仔细看,他的表情极其严肃,给人一种很威严的感觉。不过他的眼神里还带着一丝的笑意。另一尊雕像引起了我的注意,看上去很滑稽。肚子胖得像个大西瓜,看那衣服都不够大了,包不住圆滚滚的大肚皮。那双手上有太多的肉肉,摸起来一定很柔软,很有肉感。我看了看自己的肚子,再看看他的,下次同学们如果还笑我胖,我一定会告诉他们:“你看那弥勒佛多胖!跟他比,那是小巫见大巫了。”想着同学们的反应,我不禁笑出声来。
离开了“弥勒佛”,我们还去二楼的青铜器展厅观看了一番。有制作成动物、植物、人物、其他物品,应有尽有。形状不一,神态各异。看得我是“眼花缭乱”。转弯处,远远的看到一样东西,它右手插着腰,左手向上举,像在做操。走近一看,哈哈,原来是一个大茶杯呀!
回到家中,我查了一些资料。原来启明博物馆里藏着2000余件珍贵的文物,包括青铜器、春秋战国漆器、汉唐古砚、陶瓷、金银器、玉器等。真不愧是浙江有名的博物馆了!
【篇五:参观军事博物馆】
五千年的风和雨,藏了多少梦?中华魂,一腔热血,一阙长歌。
——题记
江阴之行,军事文化博物馆,亦为远望船,想必都是极其震撼。我听见了五千年来祖国的高歌,看过她满目疮痍时的辛酸与艰苦,被砍在背上的一道又一道伤疤,痊愈后却留下了印迹。勿忘国耻,踏歌中华!
一门又一门大炮,打响了百年前平静的夜,保家卫国的战士们将全部的生命压在这里,威严而又神圣。一步一步踏着阶梯,百年的沧海桑田和腥风血雨一并掠过。
经过小石湾茶座,穿过悠远的木质长道,是沉淀的历史的遗迹。被岁月磨平的铁制大炮,依旧肃穆令人起敬。
这是一块浮雕,身着满是褶皱的军装却精神抖擞、气宇轩昂,让来者不战而退。仿佛在喊:战士们!冲啊!我恍若站在那个满地瓦砾和飘满硝烟的年代,一声一声隆隆的炮响,一齐向着前方冲刺的战士们,比起笨拙炮声更为清脆的声响——机关枪。敌人不停射击,我军不停向前,脸上早已被划出了猩红的伤口,旧伤未愈,雪上加霜,又裂开了一道。
一股炙热的血液洒遍我的全身,一个战栗,嘴角似乎还弥漫着血的腥甜味,狂狷不已。这段军魂悲壮的历史,这篇可歌可泣的故事,镌刻于记忆之中,留给热爱和平的人。
恍惚之中,又见大海。渺远声声船笛鸣,那可不是——远望二号?可曾记得那辉煌的一刻,二零零三年十月十五日九时整,那令全华夏民族骄傲的日子?当神舟五号发射成功,你可知道是谁,是谁,是谁在海洋上,迎着惊涛骇浪,完成了太阳能帆板展开监测、飞船变轨、军委曹刚川副主席与航天员杨利伟天地通话等关键任务?为神舟五号正常运行、顺利返回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是远望二号,是远望人!是为了出色地完成一切任务而废寝忘食的远望人!
敢当大任,敢拔头筹。多少个新春佳节,在大海上漂泊的远望人思亲念念;多少个逝去的亲人,远望人没有见到最后一面;多少孩子诞生第一次啼哭,远望人没有听见……他们后悔莫及吗?他们半途而废了吗?他们儿女情长了吗?没有!
难道只是为了一面“功勋测量船”的锦旗?难道只是为了国家授予他们一等功?难道只是为了风风光光地回家吗?不,不是!是为了国家,为了国家的利益,为了攸天的生命,为任务的成功,为了能为中华谱出一首千古传诵的辉煌之曲!
立于甲板上,面对这走迷宫似的远望二号,面对这烟波浩渺、喜怒无常的大海,看到了远望人与风雨搏斗的惊心动魄,听见了每个人赤诚之心的跳动。
踏歌中华,爱自己的祖国吧!踏歌中华,去看看这个民族的底蕴究竟有多深吧!踏歌中华,偶尔听听这充斥了无情岁月的故事。五星红旗,越五洲,扬四海,响天地,震寰宇!中华踏歌,踏歌中华!
【篇六:参观陕西历史博物馆】
话说“一千年历史看北京,三千年历史看西安”,历史上曾有十三个朝代在西安建都,给这座古城留下了宝贵的历史遗迹。去年暑假,我来到赫赫有名的中国四大博物馆之一的陕西历史博物馆参观。
远望陕西历史博物馆,便是一派大气、雄伟的仿唐代建筑,好像一座盛唐时期的宫殿。馆内共有一百七十多万件宝物。其中的基本馆是按年代顺序排列的,史前人类部分展出了距今115万年的陕西蓝田人、大荔人的头骨碎片以及他们使用的石器,陕西不愧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而夏商周时期,多以形状各异、种类繁多的青铜器为主,有生活用具、礼器、兵器……开启了人类制造工具的先河。之后,是以兵马俑为代表的秦代部分,其中的国宝厅有一尊与众不同的绿面跪射俑,神奇之处在于他的脸是淡绿色的,也是秦兵马俑出土的唯一的一个,虽然面部已经斑驳,但英姿犹在。在讲解员的介绍下,我才知道每一尊兵马俑原来都是被彩绘过的,封存在地下两千多年,只是在出土的一瞬间,接触空气就迅速氧化、褪色,变成了如今的土灰色。此外,这里还展出了许多兵器,有长短不一的刀、剑、矛,还有各种弓、弩、箭,可见当时秦朝军事的强大。
而后参观的汉、唐部分,则更是整个陕西历史博物馆的精华所在,这里展出了大量精妙绝伦的金银器和唐三彩,令人叹为观止,体现出古人无穷的智慧与精湛的工艺。其中一个“唐葡萄花鸟纹银香囊”,机关重重,无论怎样转动,里面的香料都不会洒落,而且做工十分考究,有繁复精美的镂空花纹,据说深得杨贵妃的喜爱,更是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整个博物馆的大大小小的宝物令我目不暇接,流连忘返,是当之无愧的“古都明珠,华夏宝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