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这样的人让我敬佩】
我的伯伯今年有四十多岁了,身材微胖,脑袋方方正正的,衣着普通,他不善言辞,但是我很敬佩他。
每天早上,伯伯都会开车去上班或是去买菜买早餐,于是我和妹妹就坐便车去上学,伯父便会分别把我们送到学校。有时路上遇见了其他的小孩,伯伯也会让他们搭便车,人最多的时候,可以坐上五六个小孩,我们在里面嬉闹,伯伯也不生气,他总是微微一笑。下了车,我们都笑着说:“你就是我们的专职司机!”伯伯也笑着说“好”。于是,一天又一天,伯伯总是会大清早地来接我们,然后挨个送到青山小学、麻田中学。我打心眼里敬佩伯伯,把我们当自己的小孩一样天天送,我觉得送几次不难,难的是他把这当作了自己的任务一样长期坚持。
我没有见过奶奶,妈妈也没有见过奶奶,也就是说,爸爸和伯伯从小就失去了母爱,换做我,恐怕每天会以泪洗面,会自卑,会难过。但是伯伯和爸爸不是这样的,他们像那些有母爱的孩子一样过生活。爸爸曾说:“小时候,每次都是我一起床,就有热饭等着我,每天上学都是我先出发,伯伯就还要放牛;放学回家后,家里最苦最累的活儿也是伯伯做,我就顶多刷刷碗、割点草儿喂猪。”是啊,长兄如父,因为失去了母爱,伯伯就更加疼惜自己的弟弟,不让弟弟干重活,伯伯用坚强的臂膀支撑起了这个家。据说,伯伯很早就辍学了,到工地上做事,拼命地干,赚钱送弟弟读书,如此努力,就为了那个风雨飘摇的家。因为有伯伯这样的老兄的支持,我爸爸得以完成学业并有了一份职业,然后有了今天的这个家。
我感激伯伯,也敬佩伯伯,敬佩他那顶天立地的男子汉气概,敬佩他的善良、朴实,敬佩他的那份责任和担当的精神。
【篇二:这样的人让我敬佩】
每一个人的身边总有那样一群人让你敬佩。
白衣天使让我敬佩,当疫情大爆发他们展开“洁白的翅膀”来捍卫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疫情大爆发,他们呼吁人们待在家中,不要去危险地区。而他们却舍小家顾大家,逆水行舟奔赴疫区。他们是病毒中的逆行者。他们以身许国,冲在最危险的一线。
消防员让我敬佩,他们在大火弥漫时他们以最快的速度疏散人群,然后冲进大火中救出被困的人员。他们用自己的生命去和死神作斗争,把一个个生命从死神无情的手中夺了回来。当大火来临他们临危不惧的站在需要他们的人的前面。他们舍身忘死,一次次冲在最危险的前方。
文学家让我敬佩,他们出口成章。妙笔生花,作为学者的闻一多先生用一张纸一支笔“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了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他们用一支笔一张嘴就可以拯救许多人。让某些犯罪的人翻然悔悟,让失去信心面对生活的人,重新获得信心,去积极、乐观的面对生活。
老师让我敬佩,他们诲人不倦,润物无声。老师陪伴学生成长,让学生少走了许多“弯路”。老师是学生成长的见证官。老师让我们的精神世界从一无所有到慢慢的拥有财富。老师是辛勤劳作的农民伯伯,老师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田里,播种一颗颗希望的种子。老师不图回报,只图学生前进的道路一片光明。
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不忘初心、持之以恒”。白衣天使为人们驱除病魔,消防员使人们有了保障,文学家使人们的思想高尚,老师使人感到亲切,因为老师就像孩子的第二任父母。
这样“不忘初心、持之以恒”的人,怎能不让人敬佩呢?
【篇三:这样的人让我敬佩】
“如果还有梦就追,至少不会遗憾或后悔”
——题记
接连几次数学测试,我引以为傲的成绩次次都不理想。我仿佛已经没有了昔日那份勇往直前的勇气。依旧如常,这次成绩丝毫没有起色,我失落地趴在桌子上。忽然,她奋笔疾书的身影撞入我眼帘。她好像和我一样,几次成绩都不理想,可我却未见她一丝毫失落感,反而更加努力了。
周末到了。蓝天,白云、艳阳、春风,一切都那么悠然美好。当然,除了我的心情。她与我关系特别好,这几天似乎是看出了我的失落,就约我去公园散心。
和熙的春风中,温暖的阳光下,潺潺的流水边,我和她慢慢走着。
“最近这几天,我看你都无精打采的,怎么啦?让我猜猜,因为数学考试,对吗?”她轻声问道。“你怎么知道啊?”我疑惑地看着她。她灿然一笑说:“因为我是脑袋里的小仙女呀!”她总能轻易地将我逗笑。“你有什么事都写到脸上了,我想看不出来都难。”我无语,又不禁问她:“我是不是特别笨?”她顿时眉毛一挑说:“说什么呢!没有谁生来就是天才。我们都从同一条起跑线上出发,只要勇于面对不懈坚持,也都将到达属于自己的终点。你现在仅仅因为几次小测试,就去否认自己,不应该呀。更何况你问问你自己,你真的努力了吗?”我抬头望向天空。是啊,我真的努力了吗?似乎这段时间我只顾沉浸在失败的阴影里,却忘记了前进的脚步。顿时,我心中的阴霾,全都消失殆尽。
夕阳下,我与她的影子,随着脚步越拉越长,也越来越坚强,越来越温暖。
她说过:“做一只蜗牛,一步一步脚踏实地地向山顶攀爬。即使路途坎坷,即使无法成功,即使能力有限。但只要你努力了,就不再是山脚下的那只蜗牛”。
【篇四:这样的人让我敬佩】
他,总在我们堕落时给予最严厉的劝戒;他总在我们需要时给予最有效的帮助;他,总在我们最无助时给予我们最无私的关照……他,让我敬佩不已。
我对他的敬佩,不是在什么英雄大事中产生的,恰恰是在那些小如蝼蚁的平凡的事中产生的。
有天上午,第三节课下课铃响起,同学们都不禁松了口气——好累啊!但没过多久,只闻几声沉重的皮鞋摩擦地面的声音,全班从吵吵嚷嚷地状态瞬间来了个掉头——鸦雀无声。可谓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一刹那,所有人的目光锁定在“他”身上。他以一种难以形容的步调走向讲台,我们瞬间感受到一股压力,仿佛就要冲破屏障,向我们袭来。他在讲台上放好课本,抬头看向我们,微皱的眉头让我们赶到没有好事发生。
果然,接着他就开口:“昨天的作业……很糟糕。”他一个接一个毫不留情的点出批评的同学,被点了名的同学个个像落汤鸡似的,低着头拿回了自己的作业本。
他走出一步来,开始跟我们讲“大道理”:“从昨天的作业可以看出,我们的学习存在很多问题……”他总是这么说,这几乎成了他的口头禅。
突然,他近乎吼了出来:“我们来学校,是为了学习,是为了更好地学习而边玩乐边学习……”
“我希望你们不要同动物相提并论——如果你只玩乐不学习,那跟蠢猪有什么区别!”
字字铿锵有力。
他总喜欢把“蠢”读成“犬”,每到这时,我们都会笑他。但现在,我却笑不起来——正是因为一个字,让我对他更加敬佩,印象更加深刻。
也许,我是被他的话触动了一根清凉的心弦,我抬起头望向他——他的双手后背,嘴巴微张,他那两撇浓厚的眉毛此时已经紧皱额心。他的眼睛中,似乎放射出一种炽热、愤怒的光芒!也是,同学们的作业做得这么差,身为老师,谁能不生气呢?可是,那光芒中,似乎又有地中海——不仅是愤怒,更多的竟是关切与期望!
是啊,哪个老师不希望自己的学生更好?没有!
顿时,我心生敬佩——在聆听他讲解题目的同时,我不禁感到这位老师是多么善良,至少在我的心中他多么伟大!我懂得它眼中光芒的意义所在——他,在为我们的后路着想!他不仅是教授知识的人,他就是我们人生中的一位重要的导师!这样的人,怎么能不让人敬佩!
那节课,让我对他心生无限的敬佩。他,就这样在一个平凡的事融入我的心中。那个“他”,是我们的数学老师,年级级长——窦老师。他,真的让我敬佩!
【篇五:这样的人让我敬佩】
浅蓝色的镜框闪着淡淡荧光,智慧的光芒零零散散地点缀在眼眶,那是对知识的渴望。瘦瘦的身躯总想钻进文学的宝箱,让饥饿的双眼把它们吃个精光。他就是我的父亲——我最敬佩的人。
电脑的荧光照进他的眼睛,便永远缩在了大脑深处,我凑近一看几个鲜明的大字映在眼前,“印度文化摘要”。
“你学这玩意有啥用啊?”我忍不住问道,“你又不是印度的,你还要去那边旅游吗?”
“多学一点知识,对自己总是有好处的,”父亲缓缓的摘下耳机解释道,“了解其他国家文化,可以开阔我的眼界,不止局限于中华民族的文化。”
我勉强点点头肯定,干自己的事去了。
“从此静窗闻细韵,琴声长伴读书人”十四天的学习,十四天的深宵灯火,父亲把印度文化学完了。我并没感觉父亲比以前有所不同,只是觉得他的眼睛深邃了些。
过不久,父亲又开始学习英语。我很不解,时常问他干嘛这样折腾,每天都要工作,每天还偏要坚持挤时间学习英语,多休息会儿不挺好吗?父亲还是那样微笑着回复我,“多学点知识,总会有好处的!”我也是照常不耐烦的点点头。
他看着书,口中默默念着,眉头时而皱着一下两下,时而在旁边的纸上画下些什么东西;在桌角上的咖啡已经凉了,可还是满的。在那窗外,黑暗的夜里,时而急驶过一辆汽车,灯光闪过了桌前,他眼睛也不眨一下的,干涩的眼里淌过一泓清泉。已经十二点多,站在他身后许久的我,不忍心去打扰他。
又是长久的坚持,父亲并未因熬夜显出衰态,看上去还精神了许多,眼睛也更深邃。
忙了一阵子,父亲晚上开始看书。对此,我并未发表太大给意见,只是经常在睡觉前提醒他早点睡。
11点了,我以为爸爸会休息,没想到他仍然剪影般地坐在床上的小桌板前,手指在书本上不停地翻阅,时而停下一会儿,眼睛凝视着书页,若有所思的样子,看来父亲丝毫没有停下来的意思。我上前轻声阻止,生怕吵醒熟睡的母亲,“爸爸,您睡觉吧!”父亲头也不抬,摆了摆手说:“你先去睡吧,我再多看一会儿。”不知过了多久,我从睡梦中醒来,迷迷糊糊地走向卫生间,无意识地发现卧室还亮着微弱的光,我困倦眼睛一下子睁大了些,父亲还在台灯下看着书本,再一看时钟,指针已经指向十二点。
终于有一天,我发现父亲手中的一本厚书已经看完了,我以为他可以好好休息几天了,但父亲下班后又从图书馆借来些书,我忍不住了:“您为什么总看书?身体熬坏了怎么办?”父亲意味深长地说:“我们现在所处的是知识爆炸的时代,每天都会出现新事物、新技术,人不是工作后就可以不学习了,而是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活到老,学到老,只有这样,才能跟得上时代。”他严肃的脸上露出了不常有的笑容,接着说,“我老了,睡眠情况本来就不好,睡再多也就那样,不学习不是浪费时间吗?”我使劲地点点头,注视着父亲的眼睛,如一汪深深的潭水那样捉摸不透。对视良久,我飞快地跑进房间,把眼角的“珍珠”悄悄抹掉。
我由衷敬佩的人是我的父亲,因为他终身学习的品质一直在感动着我,影响着我,激励着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