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乡村夜曲】
夜已深,烛未灭,蒲扇小摇,人未眠。宁静的天空繁星点点,稳重的大地气定神闲。人与烛,天与地,共同勾勒出一幅祥和的乡村夜景图。它美,它静,它宁,它引人痴醉。
我便是在这如诗如画的乡村中慢慢成长起来的,这里没有噪音的苦恼,没有雾霾的侵扰,只有公鸡的鸣叫,空气的环绕。
家乡的人似乎都是毫无心计的。他们老实,热情,淳朴。乡村里最好的闹钟莫过于太阳。虽说日升而作,日落而息。人们听从他的指示勤勤恳恳的劳作一天。然而“日落西山终不改,乡村小屋人未还”。知了为伴奏,青蛙为鼓手,萤火虫是灯光师,连那神气十足的小夜莺也甘当陪唱,但主角早已闪亮登场。他们不懂舞步,不明乐谱。可是呢,歌声经久不息,这是只属于他们的欢乐,这幅图景美如画。
家乡的景永远都是那么净,百看不厌。村里孩子多大家可以一起出来疯玩疯闹。白天在谷场里将麦秆扫成一堆,晚上大人不许我们瞎跑,好吧,那麦秆正好成了座位,一排孩子都安安静静的坐在那里观望,看什么?谁也不能确切的知道。那排孩子中便有我,几乎我们每天晚上都会去,家乡的景色永不变,但那是我的家乡,看着像土丘,实际是高山。看着像小溪,实际是江河。若是运气好碰上满月呢,便可以吮吸着手指头把那不可多得的月亮当成了白面饼。不仅仅是我,我们这一伙人都可以在那痴痴地坐几个钟头,是发呆?是陶醉?我们不懂,但我们知道这确确实实是我们的家乡。这幅图景静如画。
家乡的吃食也是色香味俱全的,当然这不是主食,而是一些我们自己“做”的“小零食”。对于这些,我可不陌生,焖地瓜,炸知了,烤蚂蚱,煮玉米,蒸毛豆,这些都是乡村孩子们天然营养品。色—金黄的玉米,碧绿的毛豆。香—蚂蚱的鲜肉配上火炭的烘烤,地瓜的浓香配上热灰的熏蒸。味嘛,呵呵,这自不必多说,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了。晚上在空地里点燃一堆火,大家围坐一圈。怀里揣个热乎乎的地瓜,手中拿着一串烤熟的蚂蚱,一边吃一边哼着不知名的童谣,那周围浓浓的寒意也知难而退,悄然消逝了。一切是那么和谐,令人不自觉陶醉其中。忘却了时间,忘却一切,这幅图景和谐如画。
这便是乡村,这便是家乡。它像一杯红酒,时间越久便越醇香。时光虽流逝,村人歌声连。这是最宁静的画,最和谐的画。烛已灭,人未眠。
【篇二:秋天的乡村作文】
秋天来了,秋姑娘为乡村换上了迷人的秋装。
乡村的天空更亮了,就像擦得一尘不染的玻璃。轻柔的云朵,雪白雪白,如棉花一样。一阵秋风吹过,一片片金黄的树叶飘落下来,像一只只蝴蝶在空中飞舞,给乡间的小道铺上了一条黄色的地毯。路边的小草经不起这阵秋风,有的卷缩着身子,有的变成枯黄,有的瑟瑟发抖……可是几朵野菊花却迎着秋风怒放着,红的、黄的.、白的、紫的……它们竞相开放,在秋风中翩翩起舞。
田野里热闹起来了,一大片一大片的稻子成熟了,金灿灿的,饱满的稻粒向着人们点头微笑。白茫茫的棉田里,沉甸甸的棉桃压弯了枝条。还没开放的棉桃好像一个个铜铃,在秋风中摇摆着,仿佛摇响出清脆的铃声;而那些开放的棉桃,正张着嘴吐出白絮,像一顶顶雪白的帽子戴在枝头。农民伯伯们正忙着采棉花,他们忙碌着,微笑着……
农家小院里,几棵柿子树上挂满了黄澄澄的柿子,就像一盏盏小灯笼。桔子树上,一个个青色的、黄色的、像垒球一样的桔子从叶缝里探出头来。成群的鸡鸭鹅在果树下散步、嬉戏,多么欢快呀!
乡村的秋天真美啊!
【篇三:秋天的乡村作文】
有人喜欢鸟语花香的春天;有人喜欢绿树成荫的夏天;还有人喜欢白雪皑皑的冬天;而我喜欢那瓜果飘香的秋天。
一说到秋天,我便想起了姥姥家门前的那片小树林。一到秋天,小树林里满是落叶,像给大地母亲铺上了一层五颜六色的地毯。头一转,我便看到了一颗美丽的枫树,上面仿佛住着许多可爱的小精灵,它们正在跟我问好呢!
姥姥家后的小花园也是别有一番滋味。里面有各种各样姿态万千的花朵,可让我记忆最深的便是那蝴蝶兰了。
从远处看,这一朵朵洁白的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走近看,又像是可爱的蝴蝶结,轻轻地挂在翠绿的叶子上。还有一种让我记忆难忘的花,非桂花莫属了。桂花有着芳香的.味道,让人沉睡在美梦之中呢!
不过,让我记忆最深的还是姥姥家后面的那片稻田。稻谷非常的饱满,好像一个个胖嘟嘟的小宝宝睡在摇篮中。不久,夕阳照到稻田上,稻田变得更黄了。农民伯伯那灿烂的笑脸和夕阳融为一体,这番别致的景象,恐怕只有在乡村的秋天里才能够欣赏到了。这让我更喜欢这个美丽的季节——秋天了。
我喜欢美丽的秋天,更爱乡村的秋!
【篇四:别样乡村情】
一条小溪,犹如大自然的神来之笔,在碧绿的群山间划过一道蓝色的飘带。两排高很矮不同却排列得十分整齐的房屋色彩明丽,这就是骑龙村。
清晨,刺眼的阳光照进房间。翻身还想继续睡,外面响起了村民谈笑风生的声音。鸡叫声,鸭叫声此起彼伏,它们也起这么早!
耀眼的阳光下,鸡鸭排着队,在田野间跳着“迪斯科”,鸟儿放声欢叫,但闻其声而不见其影,也许它们藏在高高的枝头,躲在浓密的叶间吧!
正值仲夏,田野里鹅黄嫩绿。碧绿的玉米,绿绿的丝瓜藤,还有清新的空气,沁人心脾。
我们这儿没有菜场,菜都是从开着车的小菜贩那儿买的。车子绕完村子,就到后面的龙清寺去卖了。每每车子开来,村民们一拥而上,挑挑拣拣,小贩满脸赔笑,热闹极了!
一晃眼,一上午过去了。下午,孩子们纷纷跳入溪中游泳。一个个犹如小鸭子,扎进水里,好一会儿才探出头,抖抖头上的水,不住地乐。水不像想象中的那么冰凉刺骨,被太阳照得暖洋洋的。搭石上几个捣衣的妇女说笑着,快乐无比。
夕阳染红了天空,群山也被映红,家家户户都敞开大门。这不是为了要呼吸新鲜空气,而是要迎接“背饭碗”的人。“背饭碗”就是,盛一碗饭,在村里串门,边聊天边吃,偶尔会被邀请尝尝别家的菜。
夜色笼罩大地。星星闪现,密密麻麻,根本分不清哪是飞机,哪是星星了。搬几把椅子,坐在院子里,凉爽的晚风轻拂面颊,甭提有多惬意呢!
夜深人静,纺织娘和蟋蟀唱起了催眠曲,皎洁的月光下,是人们沉睡中的笑脸……
【篇五:乡村的早晨】
乡村的早晨,雾蒙蒙的一片,给大地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慢慢地,太阳升起来了,浓雾也渐渐地散去,太阳把乡村打扮得美丽极了!
村落间炊烟四起,像跳舞的姑娘,婀娜多姿,勤劳的人们一大早就扛着锄头上山了。
山坡上有一排松树和银杏树,虽然夏天已经来到了,可是它们不惧炎热一动不动的挺立在哪里,像一位位哨兵保护着乡村的人们。小河的流水声音响和着人们的歌声,在山间掠过,是那么动听,那么柔美。清晨露珠滴在小草上面,使那奄奄一息的小草重新得到了一条新的生命,一阵微风吹来小草就发出“沙——沙”的声音。
田野里,有许多调皮的小鸭子在里面嬉戏,让农民伯伯栽的秧苗东倒西歪,农民伯伯愤怒极了,捡起泥团向它们扔去,小鸭子们呷呷的游跑了,时而甩甩可爱的小尾巴,好像农民伯伯越生气,它们就越觉得开心。
乡村的早晨静静的,空气十分清爽,哪像城里车水马龙,人来人往,一大早就听到喧闹声。
乡村的早晨是那么美丽,那么迷人,我爱乡村的早晨!
【篇六:夜曲】
夜,依旧是神秘而恬静的。而女孩心里总会奏起那一支支或许婉转动人,或许懵懂迷离的也的曲子。那是女孩的秘密花园,神圣而不可亵渎;那是女孩的珍宝,弥足历新。
当一片枯叶从枝桠间坠落时,是一场华尔兹的开始;当一株花苞从嫩叶中绽放时,是一场选美会的开始;当最后一抹斜晖淹没在地平线时,是夜的演奏会的开始。
有时候,女孩回开起CD机,任里面柔美的音乐如清泉一般徐徐流过她的心田,她的领会随着这天籁之声而舞蹈。她喜欢啜一口清茶,然后呆呆地凝视着夜空。她觉得天空是米蓝色的,那是童话里幸福的青鸟的颜色,那是她儿时抱熊的颜色,那是灌满丁浪漫和幻想的颜色。她喜欢把这夜空当成大染布,任自己天马行空,在上面勾勒出一幅幅未来的蓝图,她说,夜的曲子是满载希望的。
有时候,女孩回蹦跳着拍着笑着开起房间里的所有的灯,恨不得这活泼好动的光线儿能洒向每一个阴暗的角落,以便向一个分子倾吐自己的愉快。她会向着这夜空咧开嘴淡淡地笑,露出浅浅的酒窝。她觉得夜空是粉红色的,那是少时松软香甜的棉花糖的颜色。或许只是一个久违的电话,或许只是一句期待的话语,足以令她兴喜若狂,碾转难眠。她说,夜的曲子是快乐的。
有时候,女孩会蜷缩在那冷淡月光无暇顾及的墙角,着那嘴角上似乎挂着空洞若笑的“面包超人”。良久她仰起头看着那苍白悲凉,黯淡无光的玉螥,对着那一望无垠的灰茫茫的夜空,想了好多好多。她觉得那是曲终人散的颜色,擢破了她曾经无厘头的童话梦;她觉得那是嘤嘤哭的声音,哀悼着她梦想的远逝。或许,她就会抱着被子歇斯底里地大哭起来。她说,夜的曲子是悲凉的。
时间斗转,女孩恍然大悟:高兴时可以捧腹大笑,伤心时可以啕号大哭而不被别人当作“异类”;偶尔可以傻傻地发着呆做白日梦,这不仅汇成夜的乐曲,也正是青春本色的真实写照。
每当夕阳西下,夜幕降临之际,在这看似繁华喧嚷,孤傲冷静的城市背后,谁知道它有一颗多情的心?谁在这平凡的夜空中沉醉于欢乐抑或沉湎于哀痛?谁又让自己的思绪穿上梦幻缥缈的红舞鞋,在纷纷扰扰的红尘中纷飞呢?梦里花落知多少,少年心事谁能了?
女孩慢慢长大了。空想的次数少了,而摆在眼前踏踏实实的奋斗多了;无端莫名的惆怅少了,而向他人倾诉得多了;眼泪掉下得小了,而笑容绽放得多了。她开始觉得夜空总是那可爱的粉红色,美得无以复加。
女孩日益勇敢,乐观,在这其他女孩都必经的花季中蜕变着……
夜的交响曲还在静静演绎着,而女孩终于明白:快乐的指挥棒就握在自己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