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周庄一日游】
国庆长假期间,我随爸爸妈妈来到苏州周庄。它西近苏州,东邻上海,据说是5A级景区呢!经过两个小时车程,终于到达目的地啦!买票后,我们又走了15分钟,才进入了庄园里。
我们先来到博物馆,听说这里原为民国初年一朱姓人家的住宅,主要展览了一些生活用具、农具……这些旧时的用具让我倍感新奇。
听讲解员说,苏州周庄原名“贞丰里”。这里有很多桥,如“万三桥”“太平桥”“九孔桥”“双桥”……已经大约有900年的历史了。我不禁赞叹道:“周庄真是典型的江南古镇呀!”
水是周庄的一大特色。一排排房子把湖水分成“井”字形的河道,把古镇和湖水亲密地连接起来,真是“巷在水中,镇在湖中”!河道上徘徊着一条条小舟,船夫船娘一边唱着当地的民歌,一边划桨,有着独特的镇貌民风。
我们接下来到了张厅、沈厅,这边小路狭窄,粉墙黛瓦,古朴典雅,果然名不虚传。历经500年的沧桑,宅地依旧气派。走在狭窄的小路上,有很多卖“万三蹄”的商铺。不知不觉到了吃午饭的时候了,我们来到了餐馆,订了一份有名的“万三蹄”和一盆炒螺狮。吃完了,我们又游玩了一会儿,河西岸的柳条随风起舞,有位游客不禁轻轻吟诵道:“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有位作家说,“黄山集中国名山之美,周庄集中国水乡之美。”的确,百闻不如一见。这次旅行真令我流连忘返!
【篇二:难忘周庄】
在我房间里,有一张叶脉书签,上面画着苏州的著名园林虎丘;还有一个小衣服样子的钱包,上面绣着花草,很精致。
这些东西都来自苏州,我暑假里去了那里,流连忘返于有着秀丽景色和朴实居民的古镇周庄。
到达周庄是在傍晚,我惊讶于它的样子。的确,它跟热闹的市区太不一样,跟我们这儿的乡村也很不相同。很多人家已经点起了灯,灯光透过红色的灯罩,朦胧映着窄窄的,青色石砖铺成的小道。两边凹,中间凸的小道旁边就是河。河水荡漾着,辉映出皎洁的月光和五颜六色的灯光,水中流光溢彩。
码头的船已经靠岸,安安静静的,像是睡着了。夜深了,人却不曾减少,或许他们和我们一样,认为古镇的夜晚也很有特色吧。两旁的小店还热闹着,没有到打烊的时候。路两旁大多是订做旗袍的店,里面传出人们的谈笑声……
第二天,我早早起了床,想要目睹古镇周庄清晨的另一番风情。
明亮的太阳已经升起来了,天气还很凉爽,没有达到中午那样的炎热。沿河的柳树在晨风中摇曳着枝条,缕缕阳光穿过树隙,织成一道透明的薄纱。我坐在河面矮矮的桥栏上,石块被行人的脚印碾磨得很光滑。桥面由条石铺成,透过石块,可以望见底下流动着的碧水。每座桥的桥面上都有石块雕刻的图案,或是双龙戏珠,旁边衬着祥云;或是威武的狮子头像。可以想到,这也许是以前某位匠人的得意之作。
过了七点之后,人渐渐多起来。我们四处游逛,常能看到一丛凌霄花从房顶垂下来,红艳艳的一簇,热情地欢迎游客。我总是爱钻到一条仅容一个人通行的小巷子里,就这么向前走着,在你觉得好像要没有尽头时,眼前豁然开朗,似乎进入另一个世界。
终于到了乘船的时候。我坐到小船上,船身随着船桨的划动而摇摆着。划船的伯伯指着一座桥告诉我们,那是“外婆桥”。我的耳边顿时回响起儿时的歌谣:“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外婆叫我好宝宝……”这时,前面船上的船娘唱起了悦耳的歌曲,动听的声音回荡在水面。
啊,难忘苏州古镇,难忘周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