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水晶虾饺】
打开锅盖,热气扑面而来,一只只可爱的虾饺如同清水芙蓉一样,在蒸气中若隐若现。待热气散去,晶莹的虾饺好像一位位可爱的小姑娘一样,红着脸引入了我的眼帘,这就是我的最爱——水晶虾饺。
红色的虾肉裹着晶莹的外皮。透明的外皮似乎是在炫耀着“水晶”的名号,红红的虾肉伴着大海的咸香味,让人回味无穷。
别看它只是个饺子,但做起来可不简单呐!
首先,要把澄面和水按一定比例混合,然后揉搓面团并发酵5分钟,接着取出面团,经过充分的揉捏,大概20分钟发酵后,面团已经变的白白胖胖。切成小块儿,擀皮儿,包馅儿,放进锅里,让他们蒸半个小时的桑拿,就可以出锅了。
刚做好的虾饺晶莹透亮,底部红红的,十分好看。初尝第一个虾饺,轻轻咬破一点皮,只觉得一股浓郁鲜美的汁水流入口中。我吮吸着,品味着。再把整个虾饺塞进嘴,Q弹的外皮入口即化,香喷喷的肉馅,鲜嫩的虾肉以及一点黑胡椒的辛辣,多种味道中合在一起,不断挑逗着我的味蕾。不顾吃相的我大快朵颐,不一会就将虾饺消灭干净。
回味着虾饺的美味,回想着制作步骤。真想自己也亲手制作出这样的美味来给家人品尝。
【篇二:“水晶泥”的诱惑】
这天,我看到隔壁小朋友兴致勃勃地玩着水晶泥。看着她一副爱不释手的样子,我羡慕极了。
“哈哈!你没有水晶泥玩吧?”她得意得尾巴都要翘到天上去了。
“哼!水晶泥有什么了不起的?谁家没有?”虽然我嘴不落下风,但是我的内心就像一匹正在奔跑的马,突然被一支弓箭瞄准了,已经有了“内伤”。
我“噔噔噔”跑回家,对着正在种花的妈妈嚷道:“妈妈,快点给我买水晶泥!”
“你为什么要玩三岁小孩玩的东西呢?”妈妈不紧不慢地道出疑惑,“这也太幼稚了。”
此时,我心中已没来由地委屈起来,不禁用手揉着雾气腾腾的眼睛说:“我……我看到隔壁的小孩有水晶泥玩,我也想要……”
妈妈用柔软的手轻轻抚摸着我的头:“孩子,每个人不能永远企盼得到别人所拥有的东西,别人有的你没有,但你有的别人也不一定有啊!”
“可是我真的很想捏水晶泥,我喜欢做手工!”看见妈妈脸上闪现出动摇的神色,我乘胜追击,“我记住您的教导了,您给我买一次嘛!”
妈妈被我逗乐了,微笑着点点头,我的脸色马上阴转晴,立刻开心起来,一蹦三尺高。
夕阳染红了天空,晚霞在天空中变幻着美丽的色彩,拿着新买的做水晶泥的材料,我就一只快乐的小鸟唱起了歌!
【篇三:像水晶般纯净】
真实,这个熟悉又陌生的词语。说它熟悉,因为每天都会有人向你露出真城的微笑,说它陌生,是因为你不能确定那人手里是否揣着把匕首。这么说的确夸张了点,不过仔细想想,从职场到市场,我们其实一直都在真真假假之间徘徊,当我们做假的时候,还不忘给自己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这是为了我的前途”。这样的生活难免十分辛苦,可人们却不知疲倦。到底什么是真,人人都难以说的清楚。这不禁让我想到了小时候。
记得小时候,和朋友们在一起的那些无忧无虑的日子。那段时间每天都很开心,因为彼此之间没有猜疑,互相敞开心扉,哪怕是打了架过两天又成了好朋友,甚至还比以前更亲密。那些日子很轻松,因为不换角色,做出最真实的自己就可以了。这便是童真,没有经过世俗的染指,纯净的像水晶胚子一样,那么的晶莹、闪亮。却难以接受世俗的冲刷……
昨天,我一位在外地学习的同学打电话给我。他是我一个特要好的有友,初中在一起玩了三年,尽管三年来我们的关系并不是一直都很铁,但最后我们还是心照不宣的成为了铁哥们。接到他的电话我异常兴奋,却又不知说些什么话好。于是我静静的听他叙述他的经历,他这人和我一样都挺幽默的,反正家里也没有人,我便和他在电话里嬉笑怒骂起来。当我得知他们学校的老师很少管他们而导致他的成绩一再下滑时,我感到很惋惜,当我得知他在课堂上讲笑话结果没人笑的时候,我有些幸灾乐祸;当我得知他不上电脑课跑去打球的时候,我感到生气,觉得这样很不应该,只是一通电话,便带给我如此多的感受。这也许就是真的友谊吧,在经历了世俗的冲刷后,仍能保存下来,尽管比不上童年那种彻彻底底的真,也没有一大块水晶那么多,但这种真就像一颗经过重重磨砺的珍珠,虽然少,却更显得弥足珍贵。遗憾的是,在电话最后我忘记和他说一句“自己认真点啊”,希望他自己能明白。
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太多了,如果要数的话,就算用超级电脑也算不过去来,但如果将它们全部浓缩,再浓缩,那么最后的精华就是一个字——真。
因为真,人们才能互相信任;因为真,人们才能共聚一堂;因为真,人们的生活才会幸福美满!
只有真,才能让人像水晶一般明亮、纯净,就像一首佛诗说的: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篇四:水晶DIY】
每个学期的实践周,总有很多惊喜等着我们。这次,我得知要做“水晶滴胶”,兴奋得几个晚上睡不着。要知道,我可是顶喜欢水晶的。每次陪妈妈逛街,只要一看到水晶展示店,我就挪不动脚了。没想到我竟然有机会自己做“水晶”了,简直太美妙了。
时间老人仿佛故意放慢了脚步,我盼星星盼月亮,周四终于到了。早晨,我比闹钟醒得早,随便咬了几口面包就去学校了。活动开始前,周妈妈特地赶来为我们调配滴胶,她告诉我们,胶水需要一克一克配。如果调多了,水晶作品就会凝固不了。她三下五除二就调制好了滴胶。看她娴熟的动作,我可真羡慕呀!
胶水已经调制停当,李老师给我们每人发了一副手套、一根滴管,活动正式开始了。我们的教室成了一个大型实验室,课桌上摆满了各种材料。同学们叽叽喳喳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我穿上手套,撸起袖子,准备大干一场。我先小心翼翼地搅拌胶水A和B,一串串小气泡冒了出来,真调皮,不过这也说明胶水逐渐变得均匀了。接着静置五分钟,我瞪大眼睛等待着,只见小气泡一个一个消失了,好玩极了。周妈妈说,这算是成功了第一步。
接下去的环节——制作“水晶”,是我最喜欢的了。我捏着滴管一吸,取来一些胶水。再一捏,将胶水注入模具里。然后,各种小干花、小亮片、小亮粉登场了。灵活使用这些道具可是我的拿手好戏。我往模具里撒了一些小亮粉,又在四周围点缀了一圈小亮片,正中央摆上了小干花。“呀,真漂亮!”一旁的同学赞叹道。看着它,我痴痴地笑了,我对自己的装扮非常满意。最后一步,滴管再次上阵,继续抽胶水注入模具,直到装满为止。第一个“水晶”大功告成了。(特别提醒:晾两到三天凝固。)环顾教室,同学们都还在埋首卖力做着,我当然不会就此停下来。于是,我又接连做了三个。想到自己拥有四块小水晶了,最关键的是都是自己做的,我控制不住喜悦的心情,真想告诉全世界这个好消息。
很快,教室里成了“水晶”的世界,窗台成了临时的展台。各种形状、各种颜色、各种款式的水晶,在阳光的照耀下,更显得绚丽多彩。
自己动手,自己尝试,自己摸索,总是最有趣的,也是最有成就感的。实践周,活动周,深爱这样有趣的活动。
【篇五:可爱的水晶宝宝】
下午,我缠着妈妈给我买水晶宝宝,妈妈同意了。于是,我买了3包,颜色有紫色的、红色的、黄色的,可好看了!
一回家,我迫不及待地拆开包装纸,把水晶宝宝倒进了一个透明的漂流瓶里。一开始,它们还是粘在一起的。后来,慢慢的,慢慢的,分开了。拿住瓶子用手晃一晃,水晶宝宝就在水中跳起优美的舞蹈,漂亮极了。我拿出一颗摸一摸,哇!真的是太光滑了,就像一尘不染,光溜溜的玻璃呢!我又把它放在手心瞧一瞧,呀!就像一颗晶莹剔透的珍珠啊!
过了一段时间,水晶宝宝有点不耐烦了。突然,从瓶子里跳出来了一颗,我连忙用手抓住了它,并对它说:“嘿,小家伙,别太激动!等下把你放在大脸盆里,看你还怎么逃!”我说干就干,先把大脸盆拿出来,再接满水,然后把水晶宝宝一股脑儿地倒进去。可爱的水晶宝宝乖乖地躺在里面,期待着它们渐渐长大。
我喜欢养水晶宝宝,我喜欢五颜六色的水晶宝宝。
【篇六:神奇的水晶宝宝】
昨天,我在启路文具店买了两瓶“水晶宝宝”。透明的玻璃瓶小小的,五颜六色的“宝宝们”像米粒一般,静静地躺在“摇篮”里熟睡,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着夺目的光芒。
一回到家,我就迫不及待地找来一个玻璃缸,把这些宝宝倒到缸里,放了些水。宝宝们一遇到水,就醒了,慢慢地开始长大了。没过几分钟,他们就大了不少,像五彩缤纷的“西米露”。他们不断地长着,不一会儿又变成了那彩色的珍珠。我忍不住拿了一颗放在掌心看:小小的珍珠软软的,中间颜色深,越向四周越透明,比在水中大多了。我小心翼翼地把他放回水里,目不转睛地盯着这些小东西,嘴里喃喃自语:快长啊,快长啊!长得赛过大气球就好了!妈妈笑眯眯地说:“傻孩子,别老盯着他们呀,我们晚上再来看他们。”
“佳诺,快起来!去看看你的水晶宝宝吧!”妈妈推行了睡梦中的我,我揉揉惺忪的睡眼,跟着她来到洗手间,天哪!眼前堆了满满一缸五彩水晶玻璃球,在黑夜中还会闪着荧光,太神奇了!
那晚,我做了一个梦,梦见无数水晶宝宝和一个小女孩慢慢地,慢慢地飞向空中,越来越高,越来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