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秋日奇景――鲤鱼溪】
一条清澈的小溪,蜿蜒在小巧的亭落中,叮咚流淌。水中那嬉戏的小鲤鱼,如同几滴滑落的颜料,机灵敏捷。
这,就是鲤鱼溪。
秋天的鲤鱼溪是灵动、热情、壮观、梦幻的。
走上玲珑的亭子,把目光聚在溪面上――咦?远处的溪水中,怎么闪着一团团跳动的火苗?啊,它们朝这边窜来了。原来,是一群活泼的鱼儿,有的浑身火红、有的红底白斑、有的红身白尾,聚在一起欢闹着。我甩出一块光饼,他们立刻扭头追了上去,“噗嗤噗嗤……”地抢夺着,荡起一圈圈涟漪。末了,它们悠闲舞着,像秋天的一丝清风,穿梭着,徘徊着,打着旋,向远方去了。
沉浸在鱼儿优雅的舞姿中,我发现前方有一抹晃动的深红,抬头一看,原来是一棵棵美丽的枫树在风中轻轻的摇曳。那一片片火红的枫叶,宛如秋天写给人们的一封封信,每一封信都随风飘落下来,飘到人们的手中……。
风拂过,撩乱了我的发。
“沙沙……”枫叶又舞了起来。我惊奇地发现,天空似乎被它染成了红色。夕阳躲到了西山的背后。无边无际的天空,被一颗华光万丈的龙珠美化了,化作一匹金红的丝绸。天边泛起的橘红云霞变成了两头华龙。一头昂首甩尾,蓄势待发;一头张牙舞爪,霸气侧漏。我被这壮观的景象惊呆了……欣赏着“双龙戏珠”,享受着秋风的抚摸,我走到了拱桥。
天,渐渐暗了下来。
远处闪出了几处零星的灯光,让一片墨似的夜活了起来。灯光一星一点,恰似天上的仙女失手打翻了玉盘,将五色星星洒落人间。“星星”的光芒加上仿古建筑精巧的曲线,美得无懈可击,感觉自己像倘洋在银河系中。
那灵动的“多彩群鱼”,那热情似火的“枫叶信笺”,那壮观的“龙霞戏珠”,那梦幻的“飘渺灯海”……鲤鱼溪,你的美,在秋天的流动中。
【篇二:鲤鱼历险记】
名著就像一个知识宝库,闪烁无穷无尽的智慧光芒。语言优美的句子让人难忘,搞笑幽默的话语令人大笑,惊险刺激的故事让人振奋。我喜欢读书,最喜欢叶圣陶《稻草人》这本书,尤其书中的《鲤鱼的遇险》,令我记忆很深。
文章讲述了一条清澈的小河里,生活着一群快活、单纯的鲤鱼。最开始,他们经常在水中嬉戏,和善良的朋友天鹅、鸳鸯们,一起看风景聊旅行跳舞蹈,过着幸福、安逸、快乐的生活。突然有一天,一个陌生的渔夫摇着一艘小船,带着十几头黑色的鸬鹚闯进来了。鲤鱼们以为客人来了,热情地打招呼,诚恳地邀请它们一起谈心做朋友。可是,鸬鹚“扑通扑通”下水,一口衔住,把鲤鱼扔进了船上的木桶里。被捉的鲤鱼们在桶里动弹不得,半边身子是干涸的,痛苦地挣扎着,它们诅咒世界、诅咒木桶,可是丝毫没有用。最后,鲤鱼们突然发现身体能活动了,变得潮润了,原来靠自己的泪水挽救了自己。他们起劲地游起来,奋力地一跳,终于跳出了可恶的木桶,回到了熟悉的河面。
这篇文章构思独特新颖,描写活灵活现,阅读起来真让人如临其境,一幅幅画面在眼前闪现,就像看动画片一样,险情不断,扣人心弦。随着小鲤鱼的遭遇,我的心一下又一下发紧,怕小鲤鱼发生意外,盼它们遇救安全回家。故事的大结局是,小鲤鱼们依靠自己的泪水、自己的力量、自己的勇气,战胜了木桶,战胜了危险,安全回到自己的家。我感到,小鲤鱼真棒!
我们要向小鲤鱼学习,靠自己的力量和勇气,奋力一跃,脱离危险,战胜困难。老师也常说,靠谁都不如靠自己,自己的事情自己办。有的时候,我们面对困难,心里感到畏惧,觉得自己不够强大,这时,让我们像小鲤鱼一样,相信自己,挑战自己,奋力地一跳,迈开第一步,就会获得胜利!
【篇三:落日奇景】
夏日一天的傍晚时分,我爬上聚宝山,向天空望去。只见一轮火红的夕阳犹如一个大火球,挂在天边。太阳射出的万丈光芒好似哪吒的乾坤圈,闪闪发光。这太阳光十分刺眼,使人不敢直视。飘在夕阳边上的白云,好似镀上了灿烂的金边,接着被染成了浅红色。这时,大半边天也被夕阳给映红了,如同一瓶红色的颜料泼在一张浅蓝色的画纸上。
太阳渐渐偏西了,一开始还放射出刺眼的光芒。可是,渐渐的,渐渐的,太阳发出的光似乎没那么刺眼了,太阳变成黄色的了,好像一个香喷喷的蛋黄。它身边的云彩被映得通红。这时,太阳似乎被往下拉了一下,可它好像很不情愿落下去似的,仍然在山顶上探头探脑。
夕阳的光给云霞披上了五彩斑斓的外套,云霞的颜色由赤、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不停地变换着,好似七色天桥,美不胜收。太阳又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躲进了云层里,又像小朋友的手,正依依不舍地向云朵告别。
日落的景象十分美丽,渐渐地,夜幕降临了……
落日的景象给人们留下了视觉上的震撼,更是心灵上的激荡。它用它那变幻莫测的色彩,一次又一次地冲击着人类的视网膜。它洒出了一幅神奇、绚丽、大气的风景画。落日,把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挥洒得淋漓尽致,真是一个天才的艺术家。
【篇四:鲤鱼坝】
妈妈的家乡在鲤鱼坝,虽然不如光雾山和九寨沟那样名声远扬,但的确是一个美丽的地方。
远处,一片绿色,那是一座座山绵延起伏,有竹子、松柏、核桃树……山中若隐若现地露出瓦房的一角,神秘的气息,仔细聆听,似乎还传来一声声牛和铜铃声。
往近处看,是一片石滩。石滩里隐藏一些漂亮的,奇异的石头,小时候,我常和姐姐和妹妹一起找漂亮的石头,拿一些石头放在口袋里带回了家,因此,我们经常被妈妈批评。
再往近处看,一条美丽的河,河水就像溪水一样清澈,“哗哗”地唱着歌向前奔去,像一个天真乐观的孩子。夏天,我经常和爸爸一起来到这里,我光着脚丫,踩在较浅的水里,好舒服,流水从我的脚旁流走,我用手拍着水面,水花四溅,“啪啪”的声音伴着银铃般的笑声。现在,水面在阳关的照耀下变得波光粼粼,风儿姐姐走过,水面上泛起一层层涟漪,好像脸蛋上泛起一丝丝笑容。
河的上面有一座桥,桥很简约,它没有栅栏,只有代替栅栏的石柱。人们从桥上走过集市去串门,可见,这座默默无闻的桥给人们带来了多少方便。
这就是鲤鱼坝,一个不出名但景色秀丽的地方。
【篇五:美丽的鲤鱼溪】
星期四,我和我的好朋友一起来到位于宁德周宁县浦源镇的鲤鱼溪景区游玩。
鲤鱼溪,顾名思义,这条溪里面有许多五颜六色的鲤鱼。这里的村民从800多年前就开始放养鲤鱼,把鲤鱼敬为图腾,有着极其严格的“爱鱼护鱼,禁捕禁食鲤鱼”的乡规民约,形成了“人鱼同乐”的奇观。
我们走在溪边,可以看到,溪水很清澈,鲤鱼很多,而且都不怕人,会跟着我们游。其中,有一只鱼特别大,而且因为它好像长着长长的“胡子”,并且它行动特别缓慢、迟钝,所以我们形象地称它为“鱼爷爷”。这只“鱼爷爷”食量特别大,它的嘴也特别大,我们扔一块其他鱼都吃不下去的面包喂它,它竟然一口就吞下去了!真不愧是“鱼爷爷”啊。
最奇特的,要数世界独一无二的“鱼冢”了。鱼冢是村民为鲤鱼建造的墓,鲤鱼溪中的少数鲤鱼死后,村民们就会把死掉的鲤鱼捞上岸来,往鲤鱼的身体里塞上一些防腐的东西,然后将鱼冢的机关打开,将死去的鲤鱼放到鱼冢里面去。在放进去的同时,人们还会念一些经文来祈求平安。八百多年来,这里的人们一直把鲤鱼奉为神明,并且一直保持着对鱼神的尊敬,体现了当地的文化和大自然融为一体,互相尊敬的习俗。
习总书记曾说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啊,如果我们能与大自然互相依赖,互相帮助,不去破坏大自然,不违反自然规律,那一定能创造出更加美好的人类家园!
【篇六:鲤鱼壁画】
经过漫长的路程的我终于回到了故乡,心怀欣喜地独自走在乡间的小路上,一侧是一望无际的田野,绿茫茫的油菜田;一侧是鳞次栉比的房屋,整齐有序的样子,让我原来舒畅的心情更加舒畅,但我此趟旅程的目的地还没有到达,于是把原来轻松的步伐加快了。
走到一处巷口,向巷的深处径直走去,走路的脚步声在巷子里响得愈加清楚,使原本幽静的小巷变得更加幽静。我的目光盯着那个地方,一步一步的向它靠近。小巷的深处,我的目的地,到了。一扇棕红色的木门散发着它独有的气息,似乎在向我说着它悠久的历史。但我注意的,是在门上方的壁画——鲤鱼壁画。
画的远处是一座座青山,我能感受得到那里如世外桃源般的美;一条江河顺流而下,拥有不可阻挡的气势,而近在眼前的,也是画的主体——两条大鲤鱼,一条金碧辉煌,晶莹的鳞片上闪耀着金黄色的光,一双圆圆的眼睛炯炯有神;另一条虽然是黑色的,却更显得栩栩如生,它弯曲着强劲有力的鱼鳍,似乎想要一跃而起。它们在莲叶下快活地游着,尾巴拍打着清澈的河水,发出令人心生欣喜的水声。
这幅壁画是多年前我偶然注意到的,它虽然没有敦煌石窟壁画中佛教画的形式多样,也没有经变画的能表现深奥含义的力量,更没有故事画的内容丰富,但当我第一次看见它,喜爱之情便油然而生,它虽简单,却能给人带来无限的欣喜。
这大概是因为它的由来吧。听妈妈说,这是外祖父专门请画工在墙壁上画的,它原本只是新年时的一个象征,表达人们在新的一年里年年有余的美好愿望,但因后来发生的一件大事,它成为了我们家里的平安的象征。那是不祥的一天,村里遭遇了百年不遇的龙卷风,大风过后,村里几乎成了废墟,唯独我家没有倒下,尤其是门外的鲤鱼壁画,经历龙卷风后仍完好无损,外祖父看见了,便把它当做我们家的镇家宝了。
现在再看看这幅壁画,多年的风雨摧残依然不能抹去它的本色,颜色虽然淡了些,但那正是属于它的历史,它象征的不仅是年年有余,也不仅是平安,更象征了人们坚不可摧的意志,顽强不挠的精神。这种精神体现在中华民族里,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侵略者逼迫我们签尽了丧权辱国的条约,试图将我们的国家变成他们的殖民地。可是,即使这样,中华民族还是用不屈不挠的顽强的毅力,换回了中华民族的崛起,一个全新的、不倒的大国形象树立起来。鲤鱼壁画的精神与中华民族的精神是一样的。
看到这里,原本心情愉快的我更加愉快,因为鲤鱼壁画的精神深存我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