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在音乐声里的童年】
一幢米黄色的小屋里,时不时传出零零散散的钢琴声。虽不是闻名遐尔的大曲子,却足矣让这屋子增添一种高雅感。弹琴的,是一个五六岁的小女孩,她充满了好奇心,伴随着紫丁花的开放,练起了第一节课的作业。那个小女孩就是——我。
原本的我,喜欢音乐的声音,喜欢古筝的韵味,但不是很喜欢钢琴,可妈妈依旧让我走上了钢琴这条路。现回想,不知应是感谢还是埋怨。可能是因为当时兴趣不高吧,练琴永远没有那么积极,也没有真心感受过……偶然在网上看到一句话“初遇——兴趣,中段——讨厌,高段——喜爱”心里默想,会不会是真的呢?
在我的五分之一的生活中,该说是钢琴伴随我,还是该说妈妈严厉的眼神伴随我。从没有一次全心投入过练琴,直到……
四年级进行时,学校举行了“器乐大赛”,我参加了,但只是没多大希望获奖,不过,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依然勇敢站上了舞台。不可思议的是,我居然得了最高分。
从此,我爱上了她,每日都要和她说说“悄悄话”主动练琴也是我最大的进步!后来,每一首曲子我都专心投入,把每句的歌词像读诗一般弹了出来,我越来越喜欢她,虽然过程很辛苦,但结局总时快乐的。每次比赛,我都获奖,让我自信心大增。
钢琴陪伴了我整整一个童年,变成青少年的日子慢慢走进,就让她在我身边一辈子吧!
“等待着下课,等待着放学,等待游戏的童年”。是《童年》里的歌词,不仅要有游戏和幸福,更要有美妙的音乐和第一次陪我练琴的紫丁香。
音乐在我的童年中,将会是优雅的但有艰辛的记忆。
【篇二:与民族音乐同行】
上周,我和妈妈来到东城文化中心剧场,欣赏了一场民族交响音乐会。
八点,音乐会开始了,一群穿着民族特色服装的乐手们上场,领头的是一位身穿中山装的指挥。乐手们来到各自的位置坐好,他们有拉二胡的、有敲扬琴的、有弹古筝、琵琶的、有吹笛子的,还有些是我第一次见到叫不上名称的中式乐器。当指挥拿起指挥棒时,全场都安静了下来,等待指挥手里的指挥棒一落下,乐手们整齐的开始了演奏,剧场里乐音萦绕,大家顿时陶醉在优美的旋律中。
奇妙的音乐让我感觉到,在我眼前的仿佛不是一个乐团,而是一个巨大的荧屏,荧屏中的场景随着音乐声而不断的切换着画面:二胡的凄美悠扬仿佛把我带到了“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的大漠;琵琶轻快的节奏仿佛让我来到一条清澈的小溪旁,看着小溪欢快的流淌;皮鼓的低沉让我看到了黑云压顶、电闪雷鸣的景象……一曲终了,余音绕梁,让人意犹未尽。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这一拜》、《好汉歌》……乐手们一曲接一曲的演奏,阳春白雪般滋润着我的心田。这些乐曲中,最让我难以忘怀的,是其中的一曲《精忠报国》。这乐曲伴着男声独唱,激昂的音乐声伴随着浑厚的男高音一同进入耳朵,我似乎穿越回到了古代。“狼烟起,龙起卷,马长嘶”,铿锵有力的音乐让我仿佛来到沙场上,跟着抗金将领们在那誓死拼杀。随着音乐节奏越来越快,战斗愈发激烈。当音乐到了高潮部分,战斗也进入了白热化,男高音唱出了一个最高的音,带着我们进入最紧张的一刻,大家都屏住了呼吸,突然,音乐戛然而止,万籁俱寂,大家都沉浸其中,不愿离去,大约过了十多秒,大家才反应过来,全场爆发了雷鸣般的掌声,此时,我仿佛看到了战斗的胜利,听到了胜利的欢呼……这首曲子,深深地震撼了我的心灵,让我难忘。
这场音乐会,不但让我感受到心灵的震撼,还让我的心被洗净了杂念,留下了纯净……
【篇三:我的音乐外教老师】
一双乌黑发亮的小眼睛,一个挺挺的鹰钩鼻,一头卷卷的黑头发,满脸短短的黑胡须,高大健硕的身材,常带灿烂的笑容——他就是来我们学校访问的音乐外教老师。
今天我一踏进音乐教室,就看到外教老师正闭着眼睛陶醉地拉着小提琴。他的手像燕子般轻快地反转腾飞,一会儿轻轻地颤动,一下子骤然滑落,一会儿灵巧地跳动……美妙的乐曲声纵情流淌,他的头也随着旋律摇摇摆摆。终于,老师睁开了眼睛,看到同学们吃惊又崇拜的样子,他粲然一笑,露出洁白的牙齿和深深的酒窝。
老师带领我们一起聆听交响乐。音乐声响起,他马上进入乐曲中,忽而兴奋地摇摆着高大的身体,忽而跟着旋律忧伤地轻轻吟唱,忽而拿出小提琴演奏一段……我们深受感染,也时而摇头晃脑,时而浅浅哼唱,时而忧伤静默……老师又给我们介绍各种音乐类型,他说的是英语,不停地用手比划来、比划去,还把语句中的关键单词一笔一划写在黑板上,我还是不能全部听懂他的话。但是,有一句我懂了,他说:“音乐就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语言,能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并不是只用几个词语就能形容的。”是的,音乐就是表达内心情感的,我和老师之间虽然语言沟通不是那么畅快,但是我们的情感是相通的。就像今天他让我们欣赏的那首交响乐曲,我和他一同体会到了时而欢欣鼓舞、时而忧伤满怀的情感。
我的音乐外教老师,他拉小提琴总是那么陶醉,他欣赏交响乐总是那么投入,他讲授音乐知识总是那么细致,他对我们总是那么用心——他让我领略了西洋音乐的自由美妙,更是让我感受到了他的满腔热情,虽然老师和同学们之间说的话不多。但他是我最喜爱的音乐使者,多么希望他能在我们学校多留一段时间啊。
【篇四:快乐的音乐课】
今天,我们上了一节有趣的音乐课。叮铃铃、叮铃铃……上课的铃声响了,大家都回到了教室,等待老师的到来。“嘎”一声,门响了,大家都不约而同地向门那边望去,突然走进了一位男老师,大家兴奋极了,又是拍手又是尖叫。
我目不转睛地看着老师,老师开始自我介绍了。“大家好,你们可以叫我小白老师。”小白老师,这不正是我在电视里面看到的那个小白老师吗?大家都笑了,他戴着一顶黑黑的帽子,两个小小的黑耳环,眼里满是嘻哈的节奏,简直酷极了。这时老师又大声喊道:“今天,我要教大家学习抖音里面的手指舞。”什么,我不是在做梦吧!顿时全场沸腾了,白老师好不容易才稳住大家的情绪,接着就开始教我们。白老师把动作放慢了许多倍,刚开始,大家的动作一点也不整齐,一个向这边,一个向那边,一个太快,一个又太慢。哎,大家都觉得老师的手太灵巧了,而我们真是乱成了一锅粥!然而老师并没有生气,而是更加耐心地教我们。当然大家也不灰心,更加努力。在这样的环境下,大家慢慢地好了许多,动作也正确了,步骤也统一了,感觉神气极了,白老师也满意地点着头。
等我们练得差不多了,老师便放起了音乐,我们一起跟着音乐的拍子起舞。这时,在办公室的徐老师也被音乐声吸引了过来,正拿着手机给我们拍视频。“啊!加油吧!我一定会拼尽全力,希望我们的表演成功。”最后我们用尽全力完成了这次表演,总体来说还是不错!真期待下次学习其他的表演。
今天,我们度过了一个快乐的“音乐节”。我喜欢这次的音乐课,希望还能有这样的音乐课!
【篇五:爱听音乐的哥哥】
我的哥哥,今年15岁了,是一个非常平凡的人,最大的爱好就是听音乐,我称他是“音乐大师”。他尤其喜欢带着耳机听音乐,常常听得入神,陶醉在音乐的世界里。
有一次,我去他家玩,还没到家门口,就隐隐约约地听见哥哥洪亮的唱歌声。我一进门,满屋子的歌声就像一群关了许久的野马,瞬间释放出来,我震惊了。向屋里望去,原来哥哥正在练习唱歌呢!只见他清了清嗓子,嘴里哼着小调,手上还打着节拍,一副旁若无人的样子。一曲唱完,他看见我,便冲我抱歉地微笑了一下,好像对他的高音野马惊动了我表示道歉。但随即他的目光立刻落在了音乐谱上,他那动听的歌声又在我耳边萦绕着。你听,音乐声时高时低,有时像小鸟的悄悄话,有时像狮子的怒吼声,变化多端,美妙极了!仔细地打量着他,我发现他的头上滚落着滴滴晶莹剔透的汗珠,似乎都代表着他对音乐疯狂地热爱和努力!我问他为啥对音乐那么执着,他呵呵地告诉我,他长大想当一个现代的贝多芬呢。
这就是我的哥哥——小俊,一个对音乐无比热爱,充满着音乐梦想的人。亲爱的哥哥,真希望你能美梦成真,加油吧!
【篇六:昆虫音乐家】
今天,阳光明媚,万里无云。清晨,爸爸妈妈带我去爬山。这时空气湿润润的,风吹到脸上,很清爽。
我们到达目的地后,便沿着一条弯弯曲曲,高低起伏的山路向上爬。一路上,我兴高采烈,一边上山一边蹦蹦跳跳的,兴奋极了。走到半山腰时,由于双脚过度疲惫而“罢工”,我们只得就地休息。
山风呼呼的向我们吹来,仿佛是小山在欢迎我们,风中夹着野花那清纯的香味。小路两旁的树林里,时不时传来几声悠扬的乐曲声,我想:一定是小昆虫在开音乐会吧。于是,我在好奇心的驱动下,随着音乐声找到了音乐会会场:这是在一棵大树下举行的,有蟋蟀、甲虫、蝴蝶和七星瓢虫。
甲虫音乐家们全神贯注地振动着翅膀,优美、柔情的音韵,像灵泉一般涌出来。蝴蝶们则在一旁伴舞,婀娜的舞姿,华丽的动作,使人驻足痴望。七星瓢虫们在为它们伴奏。蟋蟀弹起了琴,演奏出优美的乐曲。正在勤劳采蜜的小蜜蜂们被这梦幻般的音乐打动了,也纷纷加入到其中,边采蜜,边飞舞着;路边、树上辛勤运食的蚂蚁见了,也停住了脚步,做起热情的观众来;小鸟也被陶醉了,在树上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清风流水应和着,给人一种仙境般的感觉……
直到中午,妈妈的呼唤声才把我惊醒过来。我离开音乐会会场,告别了这些昆虫音乐家们,也告别了这座可爱的小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