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清源山】
清源山,是道教的名胜之一,因老君岩而闻名于世。
顺着蜿蜒的山路而上,石阶边缘已染上了一点青绿,雨后淡淡的雾气在林间缭绕着,好似仙人青衣上的白绫。树影间常有鸟儿的影子掠过,伴随着一声清脆的鸣声,那声音如同挂在树梢的银铃一般。深呼吸,一股雨后特有的清爽在喉间散开,散入五脏六腑之间。石阶的尽头,有一个古香古色的凉亭。两个老人各举着黑、白两子对弈,一个旅客倚在亭柱上,兴致勃勃地盯着棋局,好似要找出棋局的破绽。在这里,一切都被染上了若隐若现的空明意境一般。
站在山顶,俯瞰着山下的风景,耳边传来清源似的梵音,令我不禁感叹:祖国的锦绣河山,壮丽如歌,优美如画。而我只是山水间一个撑船的渔人,沉醉在这山水之中。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篇二:清源山游记】
旅游已经成为一种风尚。暑假到了,又是一个旅游黄金时期。这次暑假,我来到了泉州的一个著名景点——清源山。
迎着清风,沐浴着阳光,迈着轻快的步伐,我来到了清源山的山脚下。放眼望去,映入眼帘的是满山的郁郁葱葱。生机勃勃,绿油油的树为大山披上一身明灿灿的绿衣。群山连绵起伏,犹如大海掀起层层波澜,呈现出密密交迭的波峰。看着这美景,何尝不是一种享受,何尝不是一种慰藉和安然?
在清源山中,最为热门的景观非老君岩莫属。神采奕奕的老君岩,又名老君造像,是全国重点保护文物之一,是世界现存最大的老子石像。作为石像的老子含笑而坐,留着长长的胡须,穿着宽松的道袍,好似一位慈祥而又含情的老人。石像雕刻得栩栩如生,远远望去,像是一位魁梧雄壮的巨人,近看又能感受到他的亲切可爱。
“青荷盖绿水,芙蓉披红鲜。”过了老君岩,来到的是莲花池。只见莲花池里挤满了碧绿的荷叶。荷叶间托起了无数粉红的荷花。莲花池上有一座由一朵朵莲花石雕连接起来的桥,造型别致,雕工精美,和池里的荷花相映成趣,别有一番风采。
再继续前进,便可看到庞大的瀑布,在清源山,这个瀑布并不常见。一般是在下过大雨之后,才会出出现瀑布。初到清源山,就能见到瀑布,我还算是时分幸运的啦!瀑布声如雷霆,仿佛是一条巨龙正在咆哮。
在山顶上,泉州的美景一览无余。然而,再美的风景都不及,倦后,回家的美丽。
太阳渐渐落山了,我看着天,嗯。是该回去了。火红的夕阳仿佛在为我送别,阵阵凉风仿佛在跟我们挥手。在回家的途中,还想着一路上快乐的点点滴滴。不知不觉间,脸上的笑容竟难以融化。
【篇三:清源山】
初到清源山,最先吸引我的,不是它满山的自然景观,也不是深隐绿荫间的石基红墙;而是这满目苍翠背后,那段孔子与老子的对话,那份佛教与道教之间的奇妙缘分。
穿过山门,最先看到的便是“老君岩”的风采。远观“老君岩”,笑容和蔼,一眼便油然升起一种亲切之感,仿佛一位老者,学识渊博,却又平易近人。但细细观品,“老君岩”的衣袖飘然,虽然没有眼珠,可却能感到他深邃的目光灼灼,颇有一番圣人的神韵。
不远处是孔子与老子下棋的石像。两人相对而坐,仿佛穿过千年,两位圣人仍以鹤一般的姿态落棋,无声,无言,用最清雅的方式交谈,在思想的交汇中对话。这是一种交流,是思想的碰撞,更是君子之间淡如水的交往,一种最清雅也是最奇妙的缘分。
沿着“智慧天阶”向上,佛教与道教间的交融愈加明显。佛喜清净,道赞归真,在这淳朴自然的清源山间,佛与道,山与林,即使是游人如织,但沿着山间小径行走,那份千年前的宁静仍在心尖。佛与道,宗教与信仰间的碰撞与磨合,恰似一眼清澈的泉水,静静流淌在这山间,流入人们心底。这大概是“清源”最美好的意蕴。
清源,也是清缘。正如易中天所说的那样,走进这山间,我们便与历史文化撞个满怀,漫步在这清源山间,山水相逢,文化相融。这是清源,智慧中最简单,也最美好的相逢。相逢即是缘分。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人心与人心之间,相遇在这归于自然的小小天地之中,这便是清缘,相逢中最淡然,也最快意的遇见。
清源山中,清缘是最初的相遇。亦如这次福建游学之旅,大家聚集在一起,在短短三天的旅行中,共同体味着闽南独特的风情与不同人笔下的福建。从山到水从土楼到西街,一步一步,一程一程,这是人与人之间的相逢,最清雅淡然的缘分。清缘,亦是如此。
清源,清缘,智慧的源泉是人与人的相逢。源,不过是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