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敦煌莫高窟】
我探索着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莫高窟,不得不心生敬意!
汽车行驶在戈壁上,载着一行满怀好奇心的旅客,驶向三危山。不久,眼前便出现一段南北向的断壁,石窟如蜂巢般密布,窟前一条泉水河汩汩流过,河边种着一排红柳,白杨——这是中国最辉煌的宗教圣地。
公元前138年,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这条意义非凡的丝绸之路。望着423窟内一片隋朝所刻的《莫高窟记》,王道士发现的17窟藏经阁,北凉三窟里残缺不全的佛像与壁画……它们仿佛把我拉回到千百年前,我好像看到了隋唐时期丝绸之路上络绎不绝的人马,听到了北魏、武则天时期不间断地石窟开凿声……它是中古社会历史的记录者,我对莫高窟的历史意义心生敬意。
在莫高窟我常常走神。洞穴狭窄,黑咕隆咚的洞窟里仅有导游手中的一束光亮射入,使壁画上的人群和洞窟中央的雕塑似乎都动了起来,他们是一群群身穿袈裟前来朝拜的教徒;他们是一位又一位日日夜夜不曾停息的画工、雕塑者……
在290和428窟,我欣赏到了飞天壁画。那是一群窈窕的女子,她们或弹琵琶,或吹横笛,或击腰鼓,她们有的结伴飞舞,谈笑风生;有的反弹古琴,边弹边唱;有的双手合十,礼拜供奉;有的手托花盘、花瓶,散花施香;有的腰缠锦带,姿态婀娜……
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标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我对莫高窟信奉者的匠心心生敬意。
莫高窟多少岁了?从公元336年到如今,已经1600多年之久!
莫高窟外的河边有一座圆寂塔,外敷白色,沙漠的夕阳洒在它身上,更显端庄、凄凉。塔身旁有碑,是那位道士王圆箓。在博物馆里,我看见他的介绍与照片:小小的个子,普通不过的长相,几经转折,莫高窟成了他的家。但小小的人物,也是莫高窟第一位保护者。但因为当时清政府的无能,王道士自身文化水平的限制,没有及时发现莫高窟惊人的蕴藏,我联想起了洞窟内残缺的佛像与不全的壁画。那是中国最大的遗憾啊!
临走前,我有幸来到敦煌莫高窟研究院第一任院长常书鸿的墓前,墓碑上刻着五个字“敦煌守护神”,在这个充满神佛的地方,被称为“神”的凡人,只有他一个。我还记得第一位壁画修复师李云鹤1956年来到莫高窟,从此三代人扎根在了这片荒漠上,一起为神佛“治病”,如今耄耋之年的李爷爷仍然爬脚手架,拿修复刀,而往往一座雕像的修复需要数年之久。他们为了守护这片神圣的地方,不惜付出了自己毕生的心血。他们在帮助壁画对抗时间,他们用智慧和汗水始终保护传承千年的文化遗产。我对护卫莫高窟的坚守者心生敬意。
晚霞照亮了戈壁滩,我的心也被照亮,莫高窟让我心生敬意,但它正在一点点的老去,我愿守护它,让更多人看到这个神圣的地方!
【篇二:游敦煌莫高窟作文】
暑假一到,本人当然要开始假期之旅喽。没错,今年暑假就去定你了——敦煌。
听说那里水果很甜,因为日常充分;羊肉串的味道也特别地道,想想都流口水。本想好好睡一觉,第二天一早攒足了精神出发,没想到兴奋过头了,晚上睡不着。
出发!到了南站,一开始我们坐了动车,转了两三次,最后我们还是坐了火车。火车上已经是拥挤不堪了,我们开始想晚餐怎么解决。因为有老人,所以妈妈们都去给老人安排了。我们只有自己想办法解决了。晚上的火车静悄悄的,我,进入了梦乡。不知不觉早上到了,就这样几经波折终于到了敦煌。
敦煌我们来了!
安顿好后,自然要去著名的莫高窟、鸣沙山、玉门关等景点了。其中让我最记忆犹新的是莫高窟——莫高窟的壁画和佛像是最出名的。
导游和我们说,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与山西大同云岗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它始建于一六国的前秦时期,据唐《李克让重修莫高窟佛龛碑》一书的记载:前秦建元二年生人,僧人乐尊路径三危山,忽见金光闪耀,如见万佛,于是便在岩壁上开凿了第一个洞窟。自此,莫高窟1200多年的营造历史开始,为了记念乐尊开创首窟之功,后人将这里称为莫高窟。
经过一两个小时的游览,我见识了前人的能工巧匠的手艺,也看见了莫高窟壁画的惟妙惟肖。
后来我们又来到了鸣沙山。
一进入大门,我的目光已经被鸣沙山和几百头骆驼给吸引住了。骆驼是可爱的动物,但是当我走到骆驼栖息的地方时,我认为它已经不是那么的可爱了。因为它们拉出来的粑粑,实在是太臭了!
坐完了骆驼,我们就要去爬鸣沙山了!刚开始爬鸣沙山,我有两个问题:为什么我每往上爬一步,沙子就会往下流很多?为什么这么多人爬鸣沙山,鸣沙山依然会那么高?我带着疑问,爬了沙山。一开始爬时很容易,爬到上面时,扶着旁边的绳子也很难爬上去了!在下山的过程中,我看到了一个阿姨拿个瓶子,随手扔在了沙子上,那个小弟弟还说不能在沙子上面乱扔垃圾。他妈却说,这不是她扔的。难道她不知道“是故诚者,天之道也。”?在下鸣沙山时,那一幕,仍历历在目,我想到了我们学过的一句金句:花卉需要修剪,方能枝繁叶茂;桌椅需要擦拭,才会明净如初。我想再加上一句:鸣沙山需要我们一起去守护,才会是永远美丽如画的鸣沙山。”
爬完了鸣沙山,我的两个问题也被我的舅舅给解答了:第一个问题就是因为沙子很软,所以每走上去时沙子就会流下来;沙子虽然每天被人踩下来很多,但是晚上的风又把它给吹上去了,所以它永远不会变低。
这次旅行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不管是自然景观还是人文景观,都需要我们共同去保护,才能永远的保存下去。
莫高窟的瑰丽艺术让我流连忘返,鸣沙山的曼妙婀娜让我恋恋不舍,真期待下一次的到来,只是那时的敦煌,这颗大漠明珠还会风采依然吗?
【篇三:敦煌游记】
敦煌,是一个听起来就充满神秘的地方,如今莫高窟壁画也被人们了解。姿态万千的飞天舞者们或手持琵琶,或翩翩起舞。巨大的石像矗立于洞庭之中,神情悲悯,藏书阁中堆叠的书卷竹筒,向人们展示着敦煌的神秘与美好,可谁又知道,敦煌曾经差点消失于世不复存在?
是年,敦煌莫高窟的一处石壁突然掉落,一缕阳光透过,照进了不大不小的藏书阁,透过空气中飞扬的尘土,照在那被尘封多年的文物书卷上,一时间竟让三道士有些移不开眼,就此一处举世震惊的藏书阁被发现了。
又是年,八国联军侵华,带走了圆明园无数宝藏的同时,也带走了这敦煌。王道士曾多次书信情术于京城的各大官员,甚至是慈禧太后也一并寄了去,却杳无音讯,文物书卷被成箱的搬走,被粘走大块壁画的墙壁光秃裸露,它想要细看王道士脸上的表情,可他垂着头什么也看不见……
它以为自己要长眠于世,又或是不将存在于世。可是过了许多年之后,它听见有人来了,隐隐约约地出现在一片黄沙之中,他们或挟着南国的一程烟雨,或带着北国的一片初雪,毅然开始了修复文物的工作,可这份工作哪有那么简单?一位画师伏于壁上细细描绘勾勒着飞天的样子,却又突然抬手将原先勾勒的痕迹一并抹了去,他站起身走到洞窟口坐下,眉头紧皱,抬头张望着被夕阳染红了天。一时间竞有些迷茫。就在这时,一阵大风吹过刮跑了放在一旁的资料,他赶忙起身去追,却因为眼前的景象愣住了。——被风卷起的纸张随风摆动,那上面的飞天就好似活了一般在空中舞动,衣袂翩翩,美轮美奂,神情姿态活灵活现。他跑回洞内,拿起画卷一气呵成,飞天便又活灵活现的出现在了画壁上,也就以这样的姿态重新出现于世人眼前,敦煌也就因着这样一群人得到新生。
像这样的文物修复者还有很多,他们闯进了敦煌,闯进了莫高窟。则一事终一生,他们中间有的人已自发苍苍,有的人却已化作黄土撒在了敦煌,有的人葬在了莫高窟的对面的小山丘上,就此长眠,却也默默的护着敦煌。他们没有钱,却用一个饼一碗粥,修复了整个敦煌文明,他们没有权,却在这片黄土上成为了守护者,他们不知姓名,却是我认为最伟大的人。他们便是——敦煌守护者!
【篇四:敦煌之旅】
今天我和妈妈跟随“HELLOSEVEN”工作室来到了一座古老的历史名城—敦煌,敦煌位于河西走廊的出口处,是东西往来的交通重镇,丝绸之路的中心。这里有很多著名的景点莫高窟、鸣沙山、月牙泉、阳关、玉门关、雅丹地质公园等,我非常期待的一次旅行开始了。
第二天,我和小伙伴们来到了鸣沙山,沙漠中庞大而连绵的沙山,我骑着骆驼走在沙漠中感受着大自然给我带来的美妙,火球一样的太阳照在不远的月牙泉上,给这片沙漠带来了另一种奇观。
第三天,我们来到了佛教圣地—莫高窟,这里的洞窟是从1600多年前的第一个,到后来晋朝至宋朝共开凿了千多个,现存的窟有735个,能观看的492个,这里的壁画4万多平方米,彩塑人物2千多个,莫高窟是现存世界上规模最大、连续修建时间最长、内容最丰富的佛教石窟群。我这次看了8个洞窟,每个洞窟的内容都不一,有九色鹿、藏经洞、大佛像、飞天和反弹琵琶等,每个洞窟中的壁画都有自己的故事。莫高窟这个宝贵的文化遗址,需要大家的共同保护。
后面的几天我们去了阳关、玉门关和雅丹魔鬼城。阳关是当时对西域交通的门户,玉门关小方盘城,丝绸之路的必经关口,雅丹魔鬼城一个典型的风蚀性地貌,一望无际地戈壁滩上矗立着一个个雅丹体,是一座罕见的天然雕塑博物馆。在雅丹地质公园我还坐在滑翔机上俯视了整个魔鬼城的雄伟。
敦煌之旅,我学习了许多知识,增长了许多见识,这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旅行。
【篇五:千年敦煌梦】
这个暑假,我看了一部拍了十集的纪录片,它的名字叫做《敦煌》。
甘肃的敦煌,由于地处偏远,常常被人们忽视,而它也因祸得福,躲开了许许多多的战乱,它的艺术品也得以保存。但是,在隋唐到南宋时期,敦煌虽然偏僻,却是丝绸之路上的咽喉要道,是塔克拉玛干沙漠中商队来往的重要枢纽。
慢慢看过这部纪录片的每一集,我的心情也起伏不定。有愤怒,那是在斯坦因、伯希和等人把敦煌莫高窟中的上千卷珍贵的文书洗劫一空,敦煌遗书散落各国,而我们中国自己收藏的经卷却残破不堪;有震撼,那是在常书鸿、段文杰等人,在艰苦的条件下,努力学习敦煌的艺术,用自己的一生来守护、研究敦煌;有感叹,那是在看到敦煌莫高窟之中的数百个洞窟里,那数不尽的雕塑、彩绘、壁画、每一件都是那样的活灵活现,它们,全都出自那些没有留下名字,没有留下任何蛛丝马迹的无名大师们;有悲伤,那是在看到莫高窟挺立了近两千年,历经了无数风风雨雨之后,历经了许多盛衰荣辱之后,许多的壁画由于气候原因逐渐消失,我不禁为这样一座艺术的殿堂感到惋惜……
敦煌,曾经有多少人,不管他们是画家也好,雕塑家也好,画工也好,虔诚的佛教徒也好,他们怀揣着他们的梦想,千里迢迢赶赴这里,穿越茫茫沙漠,历经千辛万苦,只为了,一个梦。
【篇六:走进敦煌莫高窟】
我向往敦煌莫高窟很久了。在影视剧中,在课文里,在诗句中,在梦里,我时常见到它的身影。去年暑假,我终于出发了,骑着追风的快马,仿佛刹那就是千年。
大漠茫茫,黄沙漫漫,唯有我们这一辆大巴,沿着一条笔直的柏油马路缓缓驶向敦煌莫高窟。在一片荒凉中,一座其貌不扬的小土丘逐渐出现在视野里,那石壁上密密麻麻的小窟也慢慢清晰起来。我的心头涌上一股复杂的情绪,说不清是期待、惊喜、震撼,还是兼而有之。
景区出于对文物的保护,每天限制6000人参观。我们是提前一个月在官网上预定的门票。进入景区后,工作人员给我们每人发一个讲解器,随着讲解员走上了狭窄细长的楼梯,我们看到了8个洞窟,讲解员首先在29号窟的门前停了下来,将钥匙插入门中,我的心情十分激动,仿佛他打开的是一扇历史的大门。
随着“吱”的一声大门打开了,一股古老的气息扑面而来,空气中仿佛有一缕淡淡的画香。我们一步步往里走,慢慢地,轻轻地,生怕破坏了那一份安静与神秘。里面十分幽暗,讲解员打开了手电,顺着电光的指引,我逐渐看清了窟内的陈设。
正前方是一尊大佛,他面带微笑,眼睛中流露出一种慈祥平和。这双眼睛,见过大唐的繁荣昌盛;见过战乱中的民不聊生;见过历史朝代更迭;历经过世事变迁。旁边是他的两个弟子——阿难与迦叶,阿难是一个快乐无忧的小伙子,而迦叶满脸忧愁,骨瘦如柴,与阿难形成了鲜明对比,栩栩如生。看见他们,我不禁感叹古人的智慧与手工,在几千年前,竟能塑造出如此完美的雕像。
向左右的墙壁一望,我大吃一惊,墙面布满了密密麻麻的小佛像,神态各异,都盘腿坐在一朵金制莲花上,千个小佛间有一个飞天,飞天的皮肤像凝脂一般,面部轮廓圆润,五官匀称,眉清目秀,给人以快乐,进取,自由奔放之感。她似在时光那头向我微笑,随后莲步轻移,带着大唐气息,朝我走近,走近……我领悟到了那种穿越时空的美。
那束手电筒的光逐渐暗了下来,我知道,是时候离去了。收拾好内心的万千思绪,走出洞窟。
坐上大巴,看见窗外晚霞照亮了美丽的戈壁滩,我的心也被照亮了。穿越时空,与他们完成了一次千年的对话,让向往变成了现实,我心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