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初中作文 初二作文 南昌游学记
南昌游学记
发布时间: 2024-12-17 17:05
阅读:

【篇一:南昌游学记】

5月16日早上7:30,我们初一年级的同学们可高兴啦!因为我们在老师们的带领下,坐上了开往江西南昌的大巴,21台汽车浩浩荡荡驶出学校大门,进行为期两天“访千古名楼,忆红色南昌”的研学活动,我的心啊,快要飞起来了!大家一路欢歌笑语,一边啃着零食,一边侃着大山,5个小时的车程,很快就到了目的地。

吃过中饭,第一站便是参观南昌起义纪念馆。我记得:出门之前,爸爸要求我游学回家后,回答他一个问题:我国十大元帅中有哪几个人参加了“八一南昌起义”?我仔细地查阅了南昌起义的前因后果,有关十大元帅的事迹。十大元帅分别是:朱德、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聂荣臻、叶剑英、彭德怀、罗荣桓、徐向前;而彭德怀、罗荣桓、徐向前等三位元帅是因为工作安排不同,没有参加南昌起义。

我们进入“八一纪念馆”,映入眼帘的是周恩来、朱德等伟人的雕像,站在伟人雕像下,我感受到了老一辈无产阶革命家那种艰苦奋斗的精神,感觉浑身充满了无穷的力量和激情!革命先辈们为了民族的解放与振兴,在当时局势极其不利,白色恐怖笼罩中华的时候,当机立断,决定南昌起义,真可谓“弥天大勇”,打响了武装反抗反动政权的第一枪!

通过参观,我明白了毛爷爷说:“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道理,我懂得了我囯无产阶级人民军队是如何以“南昌起义”为起点,是怎样产生、发展、壮大的。自那时起,革命的火种便以星火燎原之势,燃起在祖国的大江南北,时到今日,我们才有了强大的祖国,我们不会忘记那辉煌的时刻——八一南昌起义!我想:我们中学生要向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学习,继承发扬八一精神,从现在起,树立崇高的理想和信念,生活中要求自己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精神上要求自己学好真本领,长大后做一个为人民服务的人!

游览完纪念馆,我们就步行到了第二站——滕王阁,江南三大名楼之一,另外两个名楼就是我们湖南省的岳阳楼和湖北省武汉的黄鹤楼。走到大门口,一个绿与红相映的塔赫然出现在我眼前,我们迫不及待地登上滕王阁,我居然一下子来了诗兴,“碧水青阁万俱空,景弘学子聚其游。但缘天水雨(yù)两时,故海仅识点略谋。”站在高耸的滕王阁上,极目瞭望那绿水青山的景象,真是壮阔啊!

此次南昌之旅,最让我难忘的还有:那一晚住在宾馆,我们四位女生聊的不亦乐乎,还有第二天到万达乐园和同学玩耍从未玩过的刺激项目,估计这种记忆,将会伴随我们的一生,永存于心。

南昌游学之行,不只是期中考试之后,轻松心情这么简单,我觉得我的收获更多的是师生之情,同学友谊和对古、今历史长河的了解。拓宽思路,提升了见识,还明确我今后努力的方向等等。

再见,革命圣地之南昌,快乐美满的研学记忆!

【篇二:游学记】

在这次激动人心而又让人恋恋不舍的游学中,扬州一大名园--个园让我记忆深刻。

个园是变化多姿的。刚进去的时候,这个大豪宅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幽静,要不是人太多,太喧哗,否则还真有一种“仿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的感觉。而进入中心的时候,我内心的感觉是大气!竹子,假山,小湖,房屋,应有尽有。当过了一会儿之后,它给我的感觉就是细致,原来它的主人把它分成了四大块,分别是春夏秋冬,紧接着就是意犹未尽。

这四大分块,春夏秋冬,每一块都做工精细。如果你此刻站在夏山,就仿佛真的处在炎热的夏天一样,周围的石头和潭水会给你一种闷热而又炙热的感觉。可要真谈到潭水,你还会想跳下去游个泳,这完全就是夏天的习惯。而春山,就如同在春意盎然的春天,周围的竹子会带给你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甚至你都可以感受到他们。

秋山,可以感觉到周围的一切,都已经沧桑,衰老,黄石的泛黄会给人一种已经老去的感觉,可是它依然的坚硬,会让人们相信它终究会浴火重生的感觉。

冬山,是最有趣的一个。进到这里之后,你会感受到四面八方飘来的寒气,仿佛天空都会飘下雪花一样。再望向前面的石头,上面盖着厚厚的一层白。一开始我以为这是霜冻,这其实是石头上的一些结晶,如同雪花一样。摸在这宣石上,会随之有一种沁人心脾的感觉,从你的手指尖传到你的神经中枢,全身精神抖擞,好像整个园林都是为冬山准备的一样。宣石旁的雪松与春山中的竹已经集合了岁寒三友中的二友。

看完整个园林之后,我们在一处小亭子里休息,等着离开这里。可我还意犹未尽,于是我跟着几个二四的同学一起在这个园林中继续探索。

我发现,不只这个园林变化多千,连里面的竹子也形态各异。有龟甲竹,如同一个个龟甲组成的一样;小琴丝竹,非常纤细,如同琴丝一般;黄竹,从老到死,一直是黄色的;斑竹……。竹子的丰富多彩,让我流连忘返。

个园,各圆,思方行圆,在旅行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你会看到感受到更丰富的世界。

【篇三:游学记】

今天又是一星期一次的游学营,刚好我的腿也好了,就准备骑车去。

游学营的空气还是那么清新,城市里汽车的尾气相比好多了。

今天游学走的是土路,我们走了一会,发现在西瓜地旁有一堆网,网上有好几只死鸟,虽说是为了保护西瓜才弄得,但保护了西瓜害死了鸟。

我们走的是没有路的野地,鲁迅有一句名言"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我们人多,走着走着,就成为了路,我和赵瑄冲在最前面,一边问老师路对不对,一边寻找别的捷径,到了一个山坡,老师说我和赵瑄走的不对,可我偏要走,虽然比较陡,但我还是像滑梯一样滑了下去,而他们则绕远路走小坡。

我们回来时走的是上次游学时来的路,又遇见了那条和和石头坝。水流的更欢了,我们简单玩了会儿水就顺着上次游学的路回去了。

我还是走在最前面,路上,有人说有骨头,我立马顺着声音过去了,发现有两条骨头,一条头骨,一条身骨。我问了老师,老师说是蛇的骨头,刚好我们的队长见了我拿着骨头,立马吓得跑走了,哈哈原来这么大个子也怕骨头啊。

回到游学营后,下完棋,上午班的就回去了,这段时间就只有全天班了。我们吃过饭,睡了觉,就开始上下午课。

第一节还是那熟悉的水浒传课,老师先简单把今天讲哪位好汉说了一下,就开始看电视剧"水浒传",我们看了两集,讲的和书上林冲传的前两个故事,"误入白虎堂"和"刺配沧州"。

第二节是《论语》,乔老师让我们任选一条把它翻译出来。也就是间接考察我们论语学熟了没有。

然后老师就让吃西瓜了,每人可以免费吃两次,第三次就要提问题才能吃。

游学营一次比一次有趣,一次比一次教的多,比那些世俗倡导的深奥的大道理通俗易懂。

【篇四:游学记】

徽州的茶文化可谓是博大精深,想必大家也都有所耳闻。而像我们这样抱着“大饱口福”之意前往徽州的也不少,却也不曾想收获到了意料之外的惊喜。

初进茶园便觉得这次茶文化的讲解不一般。以往参观的茶博园里外都透着一股“浓厚”的“油墨味”,同学们只能根据一排排展厅前的文字描述来想象茶叶在不同阶段的鲜活样子,这样的方式虽然便于记录,但茶文化本应有的趣味却在无形中消失了。不得不说,有了以往的对比,我更加欢喜于现在的情形了:错落有致的茶叶散落在不远处的山地上,一簇簇,一层层,有时迎着微风摇曳几下,像极了舞团的演员们,纤柔灵巧。原来这样的设计是让大家亲身体验采茶过程的!心中不觉愉悦起来。再说这“品”字,老师说“品”上三个“口”叠加而成,意味着要细细品味三次,依次是:眼品,鼻品,口品。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会茶的韵味。

依稀记得大家采茶时憨笑的样子!看着当地人熟练地挑拣着鲜嫩的茶叶,让它们轻盈地跃进竹篓,竟与我们的笨拙又成了鲜明对比!同学们也只得憨憨一笑了。每一片茶叶的形状都像是一根细小的羽毛笔,上面那轻而薄的“羽毛”在微风中摆动着,不自觉地增添了几分灵气。上面那水滴形的叶片小心呵护着里面的嫩芽,像极了一位慈爱的母亲。它们在竹篮中安静地卧着,这时又像极了乖巧的孩子。那叶片虽小,却也精致得很,上面蜿蜒着许多纤细的叶脉,纹路清晰;中间的嫩芽上有些微小的褶皱,构造分明。背着这样一群可爱的精灵,怎能不叫人快话!当然,三“品”中的“眼品”,我们算是体味到了。

说到“鼻品”,我们先得了解一下制茶的步骤:采茶、杀青、揉捻、烘干。其中数杀青最为关键。同学们好奇地望着给大家演示制茶过程的茶园劳动者。他先将茶叶松散开,倒入锅中,茶叶便开始在锅内的高温下散发出淡淡的青香,那味道就像它的颜色一般质朴清新,使人心向往之。时间越久,香气越浓,好像一位久经历练的年轻人,最终走向成熟,步入巅峰,光彩照人。在场的所有人都被这经过磨练的香味震慑住了,兴许是香气中的顽强与执着使我们难以忘怀吧!烘干后的茶叶散发出更加永恒的香气,不似杀青时的“活力四射”,却多了一份坚忍和老练,鼻品的意味莫过于此了!

最令人期待的就是“口品”了,望着水中逐渐向上漂浮的茶叶,它就像是一种缓缓上升的力量,虽不能一下子使人兴奋,却能让我们保持那份难得的成就感,还记得同学们慢慢品茶时的陶醉神情,仿佛那味道永远散不去一般。茶叶的制成是艰难而充满挑战的,如果不经历各种磨练根本无法留下如此令人回味的香气,想必这对你是有一定启发的吧!

当然,同学们的种种联想都被老师找回到了现实——“大家在实践后可要将心得记录在游学手册中啊!”

愿我们心中的茶香永久不散!

茶园的惊喜着实令人回味无穷……

【篇五:游学记】

天空不做美,哗啦啦下起大雨,但我们仍然满怀期待,学习圣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情怀。

到达基地,换上装备,徒步走上“新征程”。第一关为“匍匐前进”,同学们嘴里喊着“冲啊,消灭日本鬼子”一群人一哄而上。有些人的装备被勾住了,怎么也无法挣脱,但是在大家的齐心协力下,还是拯救了那些被网束缚住手脚的同学。砥砺前行,沈主任一米九几的大高个,凭借自己手长脚长的优势,直接拎起网为自己开辟道路。

第二关来到独木桥,调皮的男生们在上面摇晃,增加上桥的难度,哈哈哈,我也有参加“作恶”。本身觉得自己一定能抓住最上面的钢丝不会掉下去,但是居然手不够长,到中途的时候,只能双脚成“大”字,把重心放在两个独木桥上,真是个心酸的过程,但是也很兴奋。

第三关!源源不断的木桩和独木桥,真是要了人的命。在走前几个木桩的时候,心里还是暗喜“这么简单,soeasy没什么好怕的!”这是一米九几的主任又出现了,他没有任何装备,不!他有!他的装备就是他的长手长脚,徒手就这么轻松走完一关又一关的木桩和独木桥。中途,我的手是真的伸不到最上面的钢丝,这时只能靠自己的重心和脚跨过去,咬着牙,在同学们的鼓励下,我顺利通过。班里有几个比较小个的同学,是真的跨不过去,主任让同学踩在他的脚上再把她们拉上征程,平时冷若冰霜的主任,那一刻,真的融化了人心。

在等候第四关的过程中,倾盆大雨,真是爽彻心扉,从头到脚,即使穿着那薄如蝉翼的一次性雨衣,没一个地方是干的了。大家瞬间不约而同伸出双手,凭借着手中的力气“哗啦啦”手套的水都能这么拧出来,大家会心一笑。鞋子里面的水也是能倒出来,袜子一定也能挤出水来,但是作为文明的玉城学子,还是让脚在鞋里泡脚。

最后一关是我们最期待的“空中飞翔”,扣,蹲,飞,“嘭”的一声撞在海绵墙上,gameover!一切都结束了!

这次的红军谷游玩,是来体验一下国民大革命时期的红军长征历程,雨天,不更是一种历练吗?增添了更多的不易,但是越能感受到战争时期军人的不易。虽然我们都是凡人,难免“以物喜,以己悲”,但是我们感受到了暂时脱离日常繁杂生活的快乐,兴奋,人心也因此更近了些……感恩这次游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