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游青龙山】
上周六,我们紫荆实验学校七七乐美班的师生一行近六十人,肩扛志愿者红旗,头戴志愿者小红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为大自然做出自己的一份绿色守护。
一大早,老师和学生都准时到达7路公交车终点站青龙山下,在那里留下了我们出游的第一张全家福。然后就开始了徒步到达慈云寺的活动。
一路上,大家说说笑笑,你追我赶,扛着自愿者红旗的领头羊们一路当先,用最快的速度引领着整个班级的队伍,前几天所下的那场大雪在市区已经看不到任何的踪影,原来大家惊奇的发现在这里还是一片雪白,分外美丽。大家纷纷用自己的手机将初冬的山景藏到自己的口袋中,害怕这些美丽的景色飞出自己的眼睛一样。大家沿着幽静的后寺河大峡谷,走着徐徐上升的行车路,每个人的心中有说不出的快乐,那是一种经过紧张的学校生活和期中考试后的彻底的放松,没有任何的压力,也没有任何的约束,是一种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那种“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的惬意。收获的是一种“久在樊笼中,复得返自然的”舒畅的心情。
走完大路走小路,走完小路走河滩路,平常体育活动都懒得参加的同学们此刻也不叫苦叫累,使出自己的最大力气,尽力的跟上队伍,在幽静的大峡谷中穿行,我们的到来让静谧的大峡谷显得更加的具有生机和活力,群山用嗡嗡的回声来表示对我们的欢迎,碧水用粼粼泛起的水波为我们张开了笑脸,崖上的寒树用宁静来直直的注视着我们,默默地为我们的坚韧之举而深深的折服,我们是紫荆实验人,我们敢于克服一切的困难和险阻。
先头的队伍已经达到慈云寺下面的人工湖水坝上,电话打来,我们大家一阵激动,大家很快的穿过最后一个山谷,只看见高高的水坝和直指蓝天的信号塔,好像在告诉我们,你们辛苦了,你们到达目的地了,大家一片欢呼雀跃。面对最后一个小山坡,一鼓作气,奋力向前进,班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及时伸出自己的援手,大家终于到达了慈云寺风景区。
冬季的景区游客稀少,我们的到来让仅有两家开门的小饭店爆满,生意真叫一个火爆,大家在寺庙里自由参观,拍照留念,或者吟诵楹联上的诗句,或者是看放生池中的金鱼,也或者是在思考白马同乡的内涵吧。慈云寺严整而又不失活泼,环山拥抱之下的千年古寺尽显迷人的风采。因为我们的到来在冬季的深山中散发出的是一种青春的气息。
欢乐的时间总是过得飞快,我们就要踏上归程,面对十几公里的归途,大家伙没有一丝的怨言,高兴地走着,我的心中那是一种莫大的幸福和自豪,孩子们还不忘用自己的双手拾起归途中的垃圾,装在自己的袋子中,路边的,树丛中的,就连鹅卵石缝隙中的也一一捡起,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品质?多好的孩子,每个人都是优秀的人。
路漫长,孩子们走的越来越慢,有的同学实在是走不动了,遇到归途中的顺风车,大家你让我,我让你,尽量让走不动的或者是女生坐上,这是一种团结友爱的好风尚,孩子们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个举动都深深地感动着我,到了最后的几公里,正好碰到一位亲戚的工具车,我果断的拦下,让大家伙一起坐上,学生们的那种兴奋之情溢于言表,真好。
【篇二:美丽的龙山公园】
今天,阳光明媚,蓝天上飘着几朵调皮的云,太阳公公笑眯眯地把阳光洒在我的小脸上暖暖的,香香的,浑身尽是说不出的阳光味儿。
我在妈妈的陪伴下,来到龙泉山脚下。哇!展现在我眼前的是奇花异草,碧绿苍翠,各种树木姿态万千,在阳光的照射下更加醒目。树的种类很多,有金钱松,木兰,银杏……我们往南走到广场,广场上充满了欢声笑语,因为有许多小朋友在广场上玩耍,有的在画沙画,有的在跳气床,有的在骑木马,还有的在开小火车。
看完了山脚下的景色,我们来到山上。我按照平面示意图,走到中天阁,中天阁是王阳明先生的讲学处。我又按平面示意图来到园中园。园里的动物可真有趣,一只只小猴子都跑到门前,伸出手,向游客讨食物。我给了一只小猴子一粒花生,可它偏偏不接我的,却接了妈妈的!我气呼呼地走到孔雀馆正好一只孔雀开屏了,让我大开眼界,原来孔雀的羽毛是那么绚丽多彩呀!园中园里的动物还有很多,有骆驼,梅花鹿,鸵鸟等。
太阳公公快下班了,我不得不告别了让人流连忘返的龙山公园,虽然我没爬上龙泉山山顶,但我可以想象山顶上的景色肯定会更加好看,我下次一定要再来玩个痛快。
龙山公园真美呀!
【篇三:游新邵龙山】
清晨,爸爸驾车,带着我和妈妈,历经几十分钟的颠簸来的了新邵森林公园——龙山脚下。
在巍峨高大的龙山面前,我们显得多么渺小。昂首望去,山顶上的电力风机像是巨人,手中的风车片悠悠地转着。一条条山涧小溪顺势而下汇流到一条马路旁的小河中,水清澈见底。
弯曲的山路像一条懒龙懒洋洋地盘在绿树蔽荫的山肩。沿着蜿蜒的盘山公路,我们来到了龙山之顶。山顶上的雾层如同电影之中的仙境之地。沿路俯视山下美丽的景色,给人一种古色古香的味道。
我们终于来到历经千年岁月沧桑洗礼的药王殿前。进殿,我一眼就瞧见了“药王”孙思邈的雕塑。相传,唐贞观年间,一代名医孙思邈曾来龙山采药、医病,并撰写《千金要方》,留下了世代相传可歌可泣、悬壶济世的功德。
更为神奇的是在右厢房有口“圣水仙井”,万人饮水不竭,一人饮水不溢。于是,我们也买了几瓶水喝,甘甜清凉可口,凉意直入心脾。
喝着“圣水”,望着远处的美景,不由得想起习近平爷爷在“乡愁”关键词中的一句话“看到你们美好的生活,我颇为羡慕,舍不得离开”。
愿龙山更美。
【篇四:古越,龙山,英雄冢】
中国的历史进程如同来自祖山的黄河之水,滔滔不绝,奔腾不息;上下五千年的风云变幻,成就了中华民族辉煌无比的灿烂文明。在漫长的历史潮流中,他,从坚硬的石头上打了个洞,从那微小的缝隙中冒了出来,逐渐长成一棵参天大树,为国为民遮风挡雨,终成春秋时期最后一代霸主。
当年,吴国大军大败越国。为了保护一国百姓生活如旧,他含羞忍辱,甘做一个受人摆布的苦力。三年过后,他终于回到了自己的国家。不着锦衣,他就在一间破破烂烂的草屋里,在忽明忽暗的灯火中,舔着一颗寒酸的苦胆,他要用这样的方式提醒自己勿忘国耻,用这样的方式敦促自己励精图治。多年过后,他渐渐恢复了兵力,终于,在与肝胆之臣与举国百姓的合力之下,他重整旗鼓,以三千越甲吞并吴国。
他是越王勾践,越王允常之子,是春秋时期的最后一位霸主,他忍辱负重卧薪尝胆,最终打下大好江山。他是越国人民的骄傲,是古越先民奋发向上的代表。
两千多年了,他一直静卧龙山,护佑这一方百姓安居乐业,提醒这一地少年热血不息。
每当大雪纷飞,总有一朵梅花在我家门口豁然绽放,我对勾践的神往就如飞雪中的万里长城一般,悠远无止,绵延不断。我要学习他那永不认输的精神,在这片神圣的土地上,搭建起一座城楼,使他屹立千古;我要努力沿着自己的梦想,展翅高飞,把古越的传奇装进一个漂流瓶中,顺势而往,代代相传。
勾践,他就是一把永不熄灭的火,在黑暗中光明,在寒冷中温暖。他的形象在我脑海中不断的盘旋,他,告诉我们什么叫努力就有回报。
他朴素,他热血,他坚韧不拔,他屹立不倒。
龙山上的英雄冢,我们一直在瞻仰他!
【篇五:游青云山】
常言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青云山既有多座海拔超过千米的高峰,又有许多美丽动人的传说,自然声名远播。而纵横其中的清泉飞瀑则是它的灵气所在。
我走在青龙瀑布景区崎岖幽深的石径中,林间的啾啾鸟语,唧唧蝉鸣,潺潺水声交织一起,相互应和,好似一曲动听的交响乐在耳边演奏。眼前的景色更是随着脚步不停地变换,诗情画意,真是一场令人陶醉的声色盛宴。
也不知走了多少路,过了几道弯,渐渐地,耳边的低吟浅唱,变成了千军万马的金戈铁蹄声,不绝于耳。我们知道,青龙瀑布离我们不远了,果然,转过两道弯,一幅巨大水帘映入眼前。只见一股清泉从耸接云天的青龙崖倾泻而下,半空中被一片突兀的岩石破开,水石相击,水珠四溅,雾气弥漫,接着又飞泻直下,几次辗转,几次珠飞玉溅后,终于落入了青龙潭。
青龙潭碧水盈盈,三两竹筏泛游于水面,和青龙瀑布动静相映,很有水墨韵味。为了和青龙瀑布有更亲密的接触,我们坐上了竹筏,游弋在青龙潭上。我弯下腰掬起几把清水,感受一下它的清凉后,或悠悠地放回去,或任它在指间自由地滑落。艄公把竹筏撑到了瀑布底下,我仰起头近观瀑布,它好像是一条巨龙从天而降,潜入深潭,无比壮观。
青云山之游让我感受到了山的阳刚和柔美,水的妩媚和激情;感受到了祖国大好河山的秀丽和壮观。
【篇六:美丽的龙山公园】
我的家乡在中阳县,这里景色宜人,有许多好玩的地方。有山清水秀的陈家湾水库,有美丽的滨河公园,有古香古色的柏洼山,但我却对龙山情有独钟。
春天,树木抽出了新的枝条,长出了嫩绿的叶子。路边的野花五颜六色,娇艳极了,红的似火,黄的似金,粉的似霞,它们像赶集似的聚在一起,成了花的海洋。小草探出了小脑袋,好奇地看着这神奇的世界。
夏天,龙山公园成了绿色的海洋。你看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遮住了蓝蓝的天空;火辣辣的太阳照射在草地上,草地上盛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好看极了。人们在树荫底下乘凉,聊天,打扑克。这时,龙山成了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地方。
秋天,柳树的叶子变黄了,像蝴蝶一样翩翩起舞,大雁一会儿排成“人”字形,一会儿排成“一”字形,好像在和白云说再见呢。这时候,菊花开得可带劲了,红的如火如荼,粉的清淡高雅,黄的金光闪闪,美丽极了。
冬天,雪花在空中飞舞,树上积满了白雪,地上的雪厚厚的,又松又软,真是白雪皑皑,银装素裹。
龙山一年四季景色迷人,让人恋恋不忘。